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国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看法,将影响两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俄罗斯与中国这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也将继续在区域乃至全球战略格局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俄罗斯的一个星期,我采访了专家、学者,也接触到一些俄国民众。那么,普通俄罗斯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印象如何?
“相像的民族”
安娜是莫斯科一所语言学校的俄语老师,她的家乡在俄罗斯欧亚交界地区的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安娜在教中国学生之前,对中国和中国人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现在她的学生大多数都是中国人。她的经验是,中国学生对老师、长辈都非常尊重,并且适应能力很强,都会入乡随俗。
而且,她感觉中国人在很多方面跟俄罗斯人很像,包括脾气、性格等等。中国人给她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所以她的下一个旅游目的地就是中国。
颇有语言天赋的安娜会讲好几个欧洲语种,也有学中文的意向,但是知道中文很难。另外,安娜听说过前几年中俄互相举办国家年的消息,但是对正在进行的俄罗斯“汉语年”则一无所知。
“只顾挣钱”
米沙是俄罗斯远东地区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中文旧名:海兰泡)的一位导游,该市与中国黑龙江省黑河市隔河相望。
他谈到,在这个边境城市,中俄在科技、文化以及生活经验等方面的交流频繁。米沙经常接触到中国人,总体上对他们印象不错,但也觉得有的中国人只为了挣钱,对俄国语言、文化丝毫不感兴趣。
吸引力
谢多夫是莫斯科一家旅行社中国分部的负责人。据了解,目前在这家旅行社的业务中,有15%到20%的客人是去中国,而且人数以每年5%到10%的速度递增。
谢多夫介绍,他们社开展中国旅游业务已经10年,目前每个月组织大约1000人去中国,其中有旅行团,也有个人旅游。旅行社与中国的一些公司有合作关系,各地俄罗斯人可以借此去海南以及中国各个省市旅游、考察,其中也有广交会等活动的商务团。
谢多夫告诉我,这些年来,在俄罗斯业界,中国一直是他们的强项。他还说,去中国旅游费用低廉,所以深受欢迎,而且去过中国的客人,每一位都很满意,尤其看到上海的繁华,都非常惊讶。
10年前,中国只是一个购物目的地,而如今,这家旅行社的业务至少一半是商务考察团。社里每年会印发有关中国的宣传册、书籍等资料,也经常参加旅游展这样的活动,吸引更多俄罗斯人去中国。
旅行社的经理洛席茨很早就对中国感兴趣,当年他感觉到中国文化的独特,看到了俄罗斯人去中国的趋势,才想到要开辟中国业务。
尽管他个人非常欢迎中国人来俄国,但是由于俄国人口形势恶化,前景也不乐观,所以他认为,中下阶层并不欢迎中国人、外国人来这里生活,因为中国人都很勤奋。影响了本国人的就业。两件大事
从俄国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态度来看,情况似乎喜忧参半。那么,俄国专家们如何看待中俄关系?
资深汉学家、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教授格连诺维奇上世纪50和60年代在中国工作多年,曾经担任前苏联_一些高层领导人的翻译。
格连诺维奇分析,现阶段中俄关系非常好,由于在21世纪有两个大事件:第一,两国于2001年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第二,中俄确定了边界线。他认为,这两点对两国人民都有非常大的好处。
俄罗斯著名汉学家刘克甫先生(俄语名:克留科夫)深有同感:“我感到非常幸运的是,总算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恢复到了原来非常好的地步。另外,也使我高兴的是,台湾和大陆现在有很频繁的往来。所以我现在个人非常满意,但是要继续努力。”
角色转变
俄罗斯《独立报》资深记者斯学文(俄语名:斯科瑟列夫)曾经在中国工作数载,多年来对中俄关系有深入观察。他指出,中国与俄国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完全改变了,以往中国比较弱势,前苏联非常强大;而现在,俄国则是中国一个弱小的邻国,尤其俄罗斯远东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的能源产地。
斯学文坦言,俄中两国的贸易存在严重问题——非常不平衡,这种情况很不理想,有人甚至担心,俄国会因此失去远东地区的领土。他说:“一些俄国人对中国的飞速发展存在顾虑,他们觉得,如果俄国不努力现代化,就会被落下太多。所以,有人认为,中国对俄罗斯是很大的威胁。”
区域安全
在区域安全方面,中俄都参与的上海合作组织于9月9日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举行“和平使命—2010”联合反恐军事演习。这是上合组织框架内的第七次联合军演,旨在增进地区稳定与安全、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关系。
那么,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如何?尤其,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如何看待这一组织?
斯学文说,美国对此不悦,因为他们担心自己会被挤出亚洲。他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扮演了非常好的角色,因为这一组织帮助维持中亚的区域稳定。他觉得,中国和俄国在上合组织没有大的对抗,当然,中国是上合最重要的成员国。
斯学文表示,“金砖四国”的中国、印度、俄国三边关系只是一个口号,没有实质意义。
关系前景
那么,中俄关系的前景如何?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学院副院长高念甫认为,现在的俄罗斯年轻人、特别是稍微有文化水平的,对中文、中国的兴趣都比较大。
他分析,这也许不是因为举办国家年。而是全球性现象,因为在美国、欧洲都有中国热。
高念甫说,随着中国的经济奇迹,很多人开始对中国好奇。他的判断是,中国在俄罗斯的形象会不断地提升,俄国老百姓对中国的兴趣也会逐渐增多。
《独立报》资深记者斯学文预计,未来15年或20年内,中俄关系会保持稳定的状况。尽管如此,他指出,如果俄国没有在各方面努力现代化,并且在经济上过于依赖中国,那么,长远的情况是难以预测的。
在俄罗斯的一个星期,我采访了专家、学者,也接触到一些俄国民众。那么,普通俄罗斯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印象如何?
“相像的民族”
安娜是莫斯科一所语言学校的俄语老师,她的家乡在俄罗斯欧亚交界地区的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安娜在教中国学生之前,对中国和中国人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现在她的学生大多数都是中国人。她的经验是,中国学生对老师、长辈都非常尊重,并且适应能力很强,都会入乡随俗。
而且,她感觉中国人在很多方面跟俄罗斯人很像,包括脾气、性格等等。中国人给她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所以她的下一个旅游目的地就是中国。
颇有语言天赋的安娜会讲好几个欧洲语种,也有学中文的意向,但是知道中文很难。另外,安娜听说过前几年中俄互相举办国家年的消息,但是对正在进行的俄罗斯“汉语年”则一无所知。
“只顾挣钱”
米沙是俄罗斯远东地区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中文旧名:海兰泡)的一位导游,该市与中国黑龙江省黑河市隔河相望。
他谈到,在这个边境城市,中俄在科技、文化以及生活经验等方面的交流频繁。米沙经常接触到中国人,总体上对他们印象不错,但也觉得有的中国人只为了挣钱,对俄国语言、文化丝毫不感兴趣。
吸引力
谢多夫是莫斯科一家旅行社中国分部的负责人。据了解,目前在这家旅行社的业务中,有15%到20%的客人是去中国,而且人数以每年5%到10%的速度递增。
谢多夫介绍,他们社开展中国旅游业务已经10年,目前每个月组织大约1000人去中国,其中有旅行团,也有个人旅游。旅行社与中国的一些公司有合作关系,各地俄罗斯人可以借此去海南以及中国各个省市旅游、考察,其中也有广交会等活动的商务团。
谢多夫告诉我,这些年来,在俄罗斯业界,中国一直是他们的强项。他还说,去中国旅游费用低廉,所以深受欢迎,而且去过中国的客人,每一位都很满意,尤其看到上海的繁华,都非常惊讶。
10年前,中国只是一个购物目的地,而如今,这家旅行社的业务至少一半是商务考察团。社里每年会印发有关中国的宣传册、书籍等资料,也经常参加旅游展这样的活动,吸引更多俄罗斯人去中国。
旅行社的经理洛席茨很早就对中国感兴趣,当年他感觉到中国文化的独特,看到了俄罗斯人去中国的趋势,才想到要开辟中国业务。
尽管他个人非常欢迎中国人来俄国,但是由于俄国人口形势恶化,前景也不乐观,所以他认为,中下阶层并不欢迎中国人、外国人来这里生活,因为中国人都很勤奋。影响了本国人的就业。两件大事
从俄国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态度来看,情况似乎喜忧参半。那么,俄国专家们如何看待中俄关系?
资深汉学家、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教授格连诺维奇上世纪50和60年代在中国工作多年,曾经担任前苏联_一些高层领导人的翻译。
格连诺维奇分析,现阶段中俄关系非常好,由于在21世纪有两个大事件:第一,两国于2001年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第二,中俄确定了边界线。他认为,这两点对两国人民都有非常大的好处。
俄罗斯著名汉学家刘克甫先生(俄语名:克留科夫)深有同感:“我感到非常幸运的是,总算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恢复到了原来非常好的地步。另外,也使我高兴的是,台湾和大陆现在有很频繁的往来。所以我现在个人非常满意,但是要继续努力。”
角色转变
俄罗斯《独立报》资深记者斯学文(俄语名:斯科瑟列夫)曾经在中国工作数载,多年来对中俄关系有深入观察。他指出,中国与俄国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完全改变了,以往中国比较弱势,前苏联非常强大;而现在,俄国则是中国一个弱小的邻国,尤其俄罗斯远东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的能源产地。
斯学文坦言,俄中两国的贸易存在严重问题——非常不平衡,这种情况很不理想,有人甚至担心,俄国会因此失去远东地区的领土。他说:“一些俄国人对中国的飞速发展存在顾虑,他们觉得,如果俄国不努力现代化,就会被落下太多。所以,有人认为,中国对俄罗斯是很大的威胁。”
区域安全
在区域安全方面,中俄都参与的上海合作组织于9月9日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举行“和平使命—2010”联合反恐军事演习。这是上合组织框架内的第七次联合军演,旨在增进地区稳定与安全、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关系。
那么,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如何?尤其,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如何看待这一组织?
斯学文说,美国对此不悦,因为他们担心自己会被挤出亚洲。他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扮演了非常好的角色,因为这一组织帮助维持中亚的区域稳定。他觉得,中国和俄国在上合组织没有大的对抗,当然,中国是上合最重要的成员国。
斯学文表示,“金砖四国”的中国、印度、俄国三边关系只是一个口号,没有实质意义。
关系前景
那么,中俄关系的前景如何?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学院副院长高念甫认为,现在的俄罗斯年轻人、特别是稍微有文化水平的,对中文、中国的兴趣都比较大。
他分析,这也许不是因为举办国家年。而是全球性现象,因为在美国、欧洲都有中国热。
高念甫说,随着中国的经济奇迹,很多人开始对中国好奇。他的判断是,中国在俄罗斯的形象会不断地提升,俄国老百姓对中国的兴趣也会逐渐增多。
《独立报》资深记者斯学文预计,未来15年或20年内,中俄关系会保持稳定的状况。尽管如此,他指出,如果俄国没有在各方面努力现代化,并且在经济上过于依赖中国,那么,长远的情况是难以预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