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辨证分型与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经中医辨证为乳腺癌患者,均是透过MRI动态增强扫描,取其图像的特点进行分析。
结果:病理分型,有24例为肝郁痰凝证,16例为冲任失调证,10例为正虚毒炽证,乳腺癌辨证分型与核磁共振的形态学和血流的动力学的相关性的分析提示,其证型分级与形态学及增强曲线间有着紧密的相关性。
结论:通过本组实验证实,乳腺癌辨证分型与核磁共振的形态学和血流的动力学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其中血流动力学的指标能够为中医辨证提供比较科学的定量分析指标。
关键词:乳腺癌患者 中医辨证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血流动力学 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128-02
为详细划分乳腺癌辨证分型及症候的微观本质,本文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乳腺癌患者透过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来探讨乳腺癌辨证分型与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乳腺癌患者,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在35~70岁,平均年龄为50.2岁;其中Ⅰ期有10例,Ⅱ期有15例,Ⅲ期有16例,Ⅳ期有9例。
1.2 方法。本院对这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依据其临床症状将其划分为肝郁痰凝证、冲任失调证、正虚毒炽证。[1]本院应用Siemens Avanto3.0T的超导核磁共振进行扫描,期间患者应当采取俯卧位,先对患者实施双乳矢状位的扫描,而后对患者进行双乳回波平面成像的扫描,在平扫后,再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实施增强扫描,最后对增强扫描的前后影像进行全面的数字减影技术处理。[2]
1.3 统计学方法。在文中,笔者所采用的相关数据,均是在使用SPSS17.0软件来详细分析统计的,同时为加强可信度,本文的计量的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同时本文中的每组之间的数据的比较也使用t来进行检验,文中的实验中数据均为使用的平均值。P<0.05是差异的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结果
病理分型,有24例为肝郁痰凝证,临床症状表现:神经烦恼、胸闷气胀,口干口苦,苔舌呈薄黄色;16例为冲任失调证,临床症状表现:心烦意乱,失眠易怒,月经不调,苔舌呈薄白色;10例为正虚毒炽证,临床症状表现:气虚乏力,忧郁寡语,面色苍白,脉相细弱,苔舌呈白色。
乳癌核磁共振强化临床特征。乳腺癌病灶在MRI下的形态一般表现为不规则或者毛刺分叶上的变化,其中边缘光滑的形态只占到总例数的6%,这两者之间有着显著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强化特征一般划分为片状强化、结节状强化及环形强化:其中环形强化就表示恶性;片状强化就有可能为良恶性,不太好区分;结节状强化要依据机体中的强化病灶边缘形态进行分类,一般划分为不规则型、边缘光滑型及毛刺分叶型,其中边缘光滑型一般表现为良性病灶,另外两种的性质尚需探索。本实验选取的病例的病灶的强化绝大多数为明显强化,表征为恶性。其中环形强化为82%,正虚毒炽证占到40%,冲任失调证占到30%,肝郁痰凝证占到12%;结节状和片状强化的三种证型占到总例数的18%。在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的分布实施有效地统计学分析后,其乳腺癌病灶中的增强曲线绝大多数表现为速升速降型,它的特异性病灶就有42例,占总例数的84%;其平台型曲线的病灶有8例,占总数的16%。
3 讨论
乳腺癌是一种多发、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女性的身体健康,临床证实应用中医辩证治疗乳腺癌,可以显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机体的免疫力等,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具有动态、无创、精准等显示出乳腺癌的形态学变化,同时能够在正常机体中显示出其微血管灌注、血管生成程度、分级和恶性程度,具有非常好的评价疗效,以及预后的措施。[3]
在中医辨证上,乳腺癌多因肝肾功能不调,邪气外侵所致,临床上常从神经意识、口舌、气色及乳房的生理功能等方面进行判断,同时本文结果也证实这是一种常见的评判方法。[4]乳腺癌的中医证型与MRI征象间有着一定的联系。本文结果显示,在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的分布实施有效地统计学分析后,其乳腺癌病灶中的增强曲线绝大多数表现为速升速降型,它的特异性病灶就有42例,占总例数的84%;其平台型曲线的病灶有8例,占总数的16%。
综上所述,通过本组实验证实,乳腺癌病理分型与核磁共振的形态学和血流的动力学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其中血流动力学的指标能够为中医辨证提供比较科学的定量分析指标。
参考文献
[1] 徐慧,贾文霄,周梅.乳腺癌动态增强MRI表现与病理、分子预后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11(02):183-184
[2] 蔡丽珊,张建兴,沈嫱.围手术期术前乳腺癌超声造影特征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14(06):193-194
[3] Takeda Y,Yoshikawa K.Contrast-enhanced dynamic MR imagingparameters and histological types of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ofbreast. Biomedicine and Pharmacotherapy . 2005,19(13):213-214
[4] 李富,曾健,王强.乳腺MRI常规成像和动态增强成像在乳腺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19(04):148-149
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经中医辨证为乳腺癌患者,均是透过MRI动态增强扫描,取其图像的特点进行分析。
结果:病理分型,有24例为肝郁痰凝证,16例为冲任失调证,10例为正虚毒炽证,乳腺癌辨证分型与核磁共振的形态学和血流的动力学的相关性的分析提示,其证型分级与形态学及增强曲线间有着紧密的相关性。
结论:通过本组实验证实,乳腺癌辨证分型与核磁共振的形态学和血流的动力学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其中血流动力学的指标能够为中医辨证提供比较科学的定量分析指标。
关键词:乳腺癌患者 中医辨证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血流动力学 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128-02
为详细划分乳腺癌辨证分型及症候的微观本质,本文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乳腺癌患者透过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来探讨乳腺癌辨证分型与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乳腺癌患者,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在35~70岁,平均年龄为50.2岁;其中Ⅰ期有10例,Ⅱ期有15例,Ⅲ期有16例,Ⅳ期有9例。
1.2 方法。本院对这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依据其临床症状将其划分为肝郁痰凝证、冲任失调证、正虚毒炽证。[1]本院应用Siemens Avanto3.0T的超导核磁共振进行扫描,期间患者应当采取俯卧位,先对患者实施双乳矢状位的扫描,而后对患者进行双乳回波平面成像的扫描,在平扫后,再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实施增强扫描,最后对增强扫描的前后影像进行全面的数字减影技术处理。[2]
1.3 统计学方法。在文中,笔者所采用的相关数据,均是在使用SPSS17.0软件来详细分析统计的,同时为加强可信度,本文的计量的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同时本文中的每组之间的数据的比较也使用t来进行检验,文中的实验中数据均为使用的平均值。P<0.05是差异的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结果
病理分型,有24例为肝郁痰凝证,临床症状表现:神经烦恼、胸闷气胀,口干口苦,苔舌呈薄黄色;16例为冲任失调证,临床症状表现:心烦意乱,失眠易怒,月经不调,苔舌呈薄白色;10例为正虚毒炽证,临床症状表现:气虚乏力,忧郁寡语,面色苍白,脉相细弱,苔舌呈白色。
乳癌核磁共振强化临床特征。乳腺癌病灶在MRI下的形态一般表现为不规则或者毛刺分叶上的变化,其中边缘光滑的形态只占到总例数的6%,这两者之间有着显著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强化特征一般划分为片状强化、结节状强化及环形强化:其中环形强化就表示恶性;片状强化就有可能为良恶性,不太好区分;结节状强化要依据机体中的强化病灶边缘形态进行分类,一般划分为不规则型、边缘光滑型及毛刺分叶型,其中边缘光滑型一般表现为良性病灶,另外两种的性质尚需探索。本实验选取的病例的病灶的强化绝大多数为明显强化,表征为恶性。其中环形强化为82%,正虚毒炽证占到40%,冲任失调证占到30%,肝郁痰凝证占到12%;结节状和片状强化的三种证型占到总例数的18%。在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的分布实施有效地统计学分析后,其乳腺癌病灶中的增强曲线绝大多数表现为速升速降型,它的特异性病灶就有42例,占总例数的84%;其平台型曲线的病灶有8例,占总数的16%。
3 讨论
乳腺癌是一种多发、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女性的身体健康,临床证实应用中医辩证治疗乳腺癌,可以显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机体的免疫力等,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具有动态、无创、精准等显示出乳腺癌的形态学变化,同时能够在正常机体中显示出其微血管灌注、血管生成程度、分级和恶性程度,具有非常好的评价疗效,以及预后的措施。[3]
在中医辨证上,乳腺癌多因肝肾功能不调,邪气外侵所致,临床上常从神经意识、口舌、气色及乳房的生理功能等方面进行判断,同时本文结果也证实这是一种常见的评判方法。[4]乳腺癌的中医证型与MRI征象间有着一定的联系。本文结果显示,在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的分布实施有效地统计学分析后,其乳腺癌病灶中的增强曲线绝大多数表现为速升速降型,它的特异性病灶就有42例,占总例数的84%;其平台型曲线的病灶有8例,占总数的16%。
综上所述,通过本组实验证实,乳腺癌病理分型与核磁共振的形态学和血流的动力学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其中血流动力学的指标能够为中医辨证提供比较科学的定量分析指标。
参考文献
[1] 徐慧,贾文霄,周梅.乳腺癌动态增强MRI表现与病理、分子预后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11(02):183-184
[2] 蔡丽珊,张建兴,沈嫱.围手术期术前乳腺癌超声造影特征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14(06):193-194
[3] Takeda Y,Yoshikawa K.Contrast-enhanced dynamic MR imagingparameters and histological types of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ofbreast. Biomedicine and Pharmacotherapy . 2005,19(13):213-214
[4] 李富,曾健,王强.乳腺MRI常规成像和动态增强成像在乳腺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19(04):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