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加.斯诺的红色中国梦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0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30岁。这一年的六月到十月,可以说是他一生的分水岭,也是最高潮。这几个月里,他带着两个相机、24卷胶卷,辗转进入了陕北的红色区域;他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共产领导人,以及红军战士、游击队、老百姓;他观察了红色政权的军事、生产、教育、娱乐生活。他此后的一生都与这四个月有关。
  从陕北回到北京后,斯诺1937年在英国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通译为《西行漫记》),该书面世一个月就至少印刷了三次,几个星期就卖出了10万册,引起了世界性轰动。那时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虽然已奋斗多年,但仍不为外界所知,没有一个外国记者曾进入江西苏区进行采访,以至于毛泽东等领袖曾多次“被死亡”。然而,此书的意义并不只在于“独家采访”,填补空白,更在于它对未来的准确预言。书中已经看到了中国未来的走向,那就是中国必将是属于共产党的中国,共产党是未来的主宰。
  斯诺对共产党的热烈支持,直接来自他的采访和观察。作为一个已经在中国生活了七年的有社会责任感的记者,斯诺在中国所见所闻甚多,正是这些见闻使他对中国的现状和未来极为关切。斯诺采访苏区恰逢一个难得的历史机缘,两下里都正是黄金时代。斯诺刚刚三十岁,意气风发。1936年的共产党也正处在最光辉的时刻。那时长征结束不久,红军刚刚在陕北落脚,红色政权的首都还是保安(延安还在东北军手里)。虽在全国局面中处于弱势,但红色政权有理想,有前途,蒸蒸日上。共产党也刚刚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口号,自身非常宽容、民主,深得民心。在“红剧场”一章中,斯诺就讲述了陕北军民一起看戏的场景,男女老少各色人等都散坐在地上,羊在随意吃草,毛泽东、林彪随便坐在老百姓中间,戏开始之后,更没有人理会毛泽东等人,其自由与平等程度远超国统区,甚至有牧歌般的气氛。
  斯诺虽然是记者,但他与现代的职业记者完全不同。现代职业记者为了弱化主观色彩,会尽量隐身,将报道呈现为“客观的事实”。对斯诺来说,记者仅是一个方便的工作和身份。他本人对中国的未来、世界的未来都有高度的关切和热情,他愿意进行自己的干预,愿意投身到自己判断为可贵的事业中去。所以他在书中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斯诺笔下的陕北,是一个充满乐观、自由、平等、朝气蓬勃的红色乌托邦。他对那里的人们尊敬、仰慕、激赏。在评价共产党领袖的时候,斯诺常常用到“超常”、“传奇”等字眼:不曾受过一次伤的毛泽东“如同神佑”,刘志丹是“现代的罗宾汉”,贺龙是“传奇”。可以看得出,斯诺是个具有浓厚浪漫气质的人。
  《红星照耀中国》中的“长征”一章尤其是浪漫冒险的典范,带有强烈的斯诺个人的印记。这一章已经完全摆脱了采访、转述的色彩,而是以小说般的笔法叙述。材料来自斯诺对很多长征亲历者的采访,然而这些原始资料在斯诺那里融汇为一体,由他整理成一个充满了传奇、历险、拯救的可歌可泣的统一故事。对于长征,他毫不吝惜赞美之词:“冒险,探索,发现,人类的勇气和怯懦,狂喜与胜利,痛苦,牺牲,忠诚,而火焰一般照彻这一切的,是成千上万年轻人不灭的热情,不死的希望,令人惊叹的革命乐观主义”。
  斯诺能够去陕北,能够采访到毛泽东,已经表明他在此前就具有支持红色中国的倾向。《红星照耀中国》第一章的题目是“一些尚未回答的问题”,描述了他去陕北之前对共产党的好奇。斯诺早已在热切期待走近中共的机会。在他提出的某些问题中其实已经预设了答案,暗含了他对中共的赞赏:“这些如此长久、如此顽强、如此勇敢……如此不可战胜的勇士,究竟是什么人?”他的这种热情和好奇,并非职业记者对新闻的简单追逐。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年轻人,斯诺不愿像在北京的其他外国人那样,自闭在舒适的西式“绿洲”中,不问世事,无视中国的现实。对有着平和、优美假象的北京,斯诺已经厌倦,他要与那些生活在幻境中的外国人区别开来,他要冲出假象,寻找中国的真实。他已经在中国七年,目睹了可怕的饥荒与死亡,而一边是饥民在死去,一边是城里的富人有吃的、有玩的,斯诺在书中记录说,那时他就在想:“穷人为什么不造反?”可见在到陕北之前,他的思维方式已经与共产党接近了。
  斯诺对红色中国的热情期待与赞美,与他对已知的白区世界的失望密切相关。正是在这样的强烈对比中,红区显示了无比的朝气。他对红白两区的不同感受,渗透在他的行文和叙述风格中。对于白区的人士,包括蒋介石、他采访到的杨虎城和邵力子等,斯诺觉得自己都是极为熟悉的,也完全可以把握和理解。他彻底明了他们的权力斗争及其手腕。白区长官的行为是在中国阅历甚多的斯诺可以预见的,所以他对他们是一种轻微的嘲讽态度。与这些人相比,中共人士则是全新的,完全出乎斯诺的意料的,使他无法理解和把握,只能仰慕和赞美。
  从《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来看,在斯诺眼里,红色中国最令人惊叹之处还不在于它的军事和政治成就,而在于它培养了一批新新人类,一群既代表中国,又与传统中国人截然不同的“新人”。这些人单纯、热情、开朗、勤奋,种种品质都与斯诺见到的普通中国人不一样。斯诺见到的第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邓发,在他被悬赏捉拿的西安出现,却毫不为自己的生命担忧,特别活泼热情,令斯诺称奇:“这是怎样一个中国人!”之后,他在红区看到的各种人都令他惊异。在红军小战士身上,他看到了中国少年身上从不曾有过的尊严感。而农协的农民自信、开朗,完全不是胆怯的典型中国农民。红军战士是真正地快乐,这也与斯诺对中国的了解相悖:“消极的满足在中国很常见,但更高的快乐……则很少见”。“新人”的性质,使斯诺常常将他们与孩子联系在一起。在斯诺看来,红色中国的很多人都有孩子的品质:单纯、清新、不承载过去的负担、充满希望。
  斯诺对自己听到的讲述深信不疑,一片朝气蓬勃的局面,也使他压制了自己偶尔会触及的某些疑问。他很少说到红区的缺点,即使说到似乎是缺点的地方,他也常常会习惯性地进行辩护。比如对于红色剧团的演出,他说:“演出充满了明显的宣传,道具很简陋。但是它有个好处,就是没有了铙钹的吵闹和假嗓,而且处理的是活生生的材料”。斯诺不能索解的问题,他后来似乎也就将其忘记、搁置起来,仿佛不需要直接面对。比如暴力问题。斯诺其实仍是个典型的西方人文主义者,他相信的仍是自由、人的尊严、人权,他确信在红色中国看到了这些得以实现的希望。然而革命的过程中必然要使用暴力。暴力问题如何看待?对于这个问题,斯诺后来一直没有正面回答。对江西苏区的暴力,斯诺给予了理解:“红色恐怖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以针对地主和其他阶级敌人,这些人被逮捕,失去土地,在‘群众审判’中被判刑,常常被处决——这些无疑都是真实的,共产党自己的报告也证实这一点。这样的行为是应该看作暴行,还是应看作武装起来的穷人的‘集体正义’,以惩罚富人在拥有枪时犯下的‘白色恐怖’罪行?”这句话虽然是问句的形式,没有给出答案,但斯诺的倾向性是很明显的——他自己的答案显然是后者。
  《红星照耀中国》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对毛泽东的采访。斯诺对毛的多次采访,凸显了斯诺作为一个外国记者、外人的优势。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毛泽东自述》中,收集的就是毛与斯诺在1936、1939、1965、1970年的四次谈话。似乎只有在面对斯诺这样一个来自外部世界的热切听众时,毛才会讲起他个人的故事,回忆起个人往事。在斯诺看来,共产党人藐视个人的角色,关注集体,他们的早年故事多种多样,而一旦参加革命,个人故事就汇入集体的洪流。而来自个人主义国度的斯诺,迫切想听到个人版的故事,毛的回忆可以说是在斯诺的激发、引导下进行的。毛的个人史口述是相当坦诚的。这些丰富的个人史使他成为一个人,而不是神。斯诺对毛进行了仔细观察,详细描述了自己的印象。除了大量的赞美之词外,斯诺还说,“他周围尚未建立起英雄崇拜的仪式”,“尚未”(as yet)一词中似乎体现出对未来的隐隐忧虑。在与毛的谈话中,斯诺更多是记者、对话者的身份,关于个人史的议题就是他设定的,而且,“我对毛的很多话进行了考证,发现它们一般都是准确的”。
  斯诺对红色中国进行叙述,红色中国也在对斯诺进行着叙述,也在朝某个方向塑造着他的形象。红色中国一直强调斯诺是资产阶级记者,但他是美国人民的代表。斯诺是采访革命而不是参加革命,是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是资产阶级而不是无产阶级。他是红色中国的美国“朋友”,同路人,但不是“同志”。对于斯诺,红色中国似乎既保持友谊,又维持一定距离。也许红色中国并不愿意斯诺走得更近。斯诺作为一个资产阶级作者,留在西方,用西方人能够听懂的语言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更能发挥他的作用。他是红色中国面向西方的一个窗口。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
  较文化研究所
   (责任编辑 王倩)
  
其他文献
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和深化对货币政策效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渠道之一,其作用也在逐步加强。这使得在实施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不得不考虑资产价格的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商业地产呈现加速发展势头,而传统地产开发融资模式难于适应商业地产开发特性,很多房地产开发商长期依赖银行信贷和住宅地产项目开发模式,在商业地产的
总结了DVD用半导体激光器规模化生产的关键问题:外延结构设计问题;前工艺问题;后工艺问题和规模化生产中的产品性能检测和老化筛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