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帽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byste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摘下草帽进城里上班,双脚不踏土不踏泥了,行走反而不那么踏实了,进楼怕地板太滑,出门怕车太多,不是趾高气扬的人,就是低眉顺眼的人,呛人的是汽车尾气,伤人的是城市躁气,再也呼吸不到田野的空气。
  我曾戴着草帽“上班”,草帽到了田头,南风和麦浪一同涌过来,仿佛是在草帽往头上一抡的那一瞬间,戴稳草帽的那一瞬间,金色的麦浪就涌过来了。南风来了就是急的,把一簸箕又一簸箕风泼进麦田里,这风是很煽情的,一簸箕一簸箕的风从空中往下倒,从田头往田里倒,从阳光里往下倒,倒得麦田里风起浪涌,不知是麦田熟透了还是大地熟悉了,草帽在这种激情的煽动中,全部卷进麦田里了。那些弯腰割麦的人,把脊背交给太阳。金色的麦田上空金色的布谷鸟的叫声像麦粒击打着草帽。这是风风火火的季节,草帽一天到晚都不摘下,它摘下时,麦子就进仓了。
  再戴上它,田野又被绿秧盖满了。草帽也是一种装束吗,好像是,但不是,它是另一件农具,不是用在手里的农具,是戴在头上的农具。我们在电影里见过的大盗匪贼,戴着牛仔帽,他们不务正业,要么来自赌场,要么来自隐晦的地方。草帽来历透明,来自麦田,来自稻田,来自烈日压顶青禾满眼的庄稼地里,来自大汗淋漓的锄禾日当午的烈日中,从赤脚的水田里来,从赤脚的田埂上来,从头顶飘落的高粱花子里来。阳光全覆盖,把脚底的土都炙热,在四面阳光的大田里,头上却有一片草帽的阴凉庇护。一次次向土地弯腰,就像一个虔诚的信徒,绿庄稼嚯啦啦迎面而来,汗水从额上往下漫,草帽下每一次擦汗,每一次撩开眼帘,无论烈日、无论风、无论雨,草帽都兜得住。五月天六月天八月天,都是行走在庄稼地里的天,和庄稼一同栉风沐雨,雾霭烟岚全不拒绝。晚风在庄稼叶子上响起,晚风送到草帽下,馈赠带月荷锄归的人。


  那个人,那双脚,一日三遍踩着田埂,两只脚一年有一多半的时间磕绊在田垄,趟在齐腰深的庄稼中,从这棵庄稼到那棵庄稼上都留下他的汗。汗在草帽下下雨,天空却晴得似火,这个人摘下头上的草帽,往自己的怀里煽风,草帽似乎能呼风唤雨,一煽风就来了,是从无边无际绿得像墨玉一样的田野来的,这风就是一顶草帽唤来的,从胸口煽到脸上,开怀的爽、开怀的笑,最宝贵的品质莫过于享受自力更生的劳动果实。
  一个人经常重复这个动作,重复一次,再重复一次,秋天就近了。
  在田间地头,常见一顶草帽盖在脸上午睡或小憩,这时,来自整个田野的幸福都落在这顶圆圆的草帽里,波及整个田野的梦想在金色的拍打中落满草帽稻禾香透的气息。
  肩上的镢头、肩上的锄头、肩上的犁耙、肩上的木叉,肩上的筐、肩上的篓,同草帽一同出入于风里雨里阳光里。弯腰、举手、投足,一举一动,不是一顶草帽就把一个人打扮成田里人,是一个人只要准备下田,这顶草帽就戴定了,直戴到佝偻着腰,从帽檐下露出豁着牙的笑。
  人的一生应当有多种体验,比如体验一下草帽戴在头上的感觉。试试这顶草帽,戴上这顶草帽,你就会立刻感覺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放平了,这世上本没有高低贵贱。这顶草帽什么人都该戴一戴,戴一戴就会知道朴素并不是一件难事,养成朴素和回到朴素都不是一件难事。用朴素看世界,世界一下子就简单了。
  一个人,无论有多少苦恼和烦闷,哪怕有越来越多的苦恼、越来越多的烦闷,你戴上草帽拭拭,拭拭这一瞬间的感受,记着这一瞬间的感受,时常去回想,不企望你减压,只希望你放平。
其他文献
5月的一天下午,应刘爱平校长之邀,在赣州四中参观校园文化建设。一路上,不断有学生向校长问好。走到操场边,一个手提塑料袋的小伙子拦住刘校长,自我介绍是市区另一所中学毕业的学生,如今已经读完大学。小伙子说早就从媒体上熟悉了刘校长,然后从塑料袋中取出两本书,说本来是想请作者、赣州四中黄瑛老师签名的,但刚刚打听到黄老师已退休,希望刘校长能告知联系方式。  小伙子翻开书,我注意到,他在书上做了不少记号,可见
期刊
“阿拉工作大家都肯定,顶忒了(顶好)。就是脾气大来兮,谁让我看不惯就要骂伊的。”一位小辈亲友新近提干了,这样告知我,还笑眯眯的。  我问道,有一个段子听过吗,说职场有四种人:一为无能力无脾气,二为无能力有脾气,三为有能力有脾气,四为有能力无脾气。欲知哪一种提升最快,答案即第四种,“有能力无脾气”。  “职场四种人”,值得你我都来想想,该如何对号入座,自我选位。显然,第一种蛮糟,第二种最糟,要害皆在
期刊
首届全国鲁迅杂文奖获得者、辽宁省杂文学会会长齐世明先生,于2016年至今推出了“年代社会文化心理切片”系列杂文。我逐篇阅读,目光停留在俏皮的文字間,但心情却渐趋沉重,我谓之站在年代的高度,而发沉重的幽默。可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杂文月刊·原创版》刊发了其中四篇:《何处不“套牢”?》(2017年2月上)、《自拍、互拍与自省》(2017年4月上)、《“考‘颜’”没商量》(2017年11月上)和《谁又折腾
期刊
于文岗先生在《对周围环境最有利的生物活得好》(本刊原创版2017·11·上)中开篇即引用美国学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的话“生存得最好的生物,是对周围环境最有利的生物”。  无由得知早在1995年就去世了的中国这位老朋友(访问中国10次之多,是中科院外籍院士)说这话的背景和初衷。仅就字面而论,我认为这个说法本末倒置,“正”过来才合理:环境决定生物的活法。就连生物的出现也都取决于环境。  地
期刊
因身残,毕业后找不到工作;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不允许开个诸如卖点儿针头线脑油盐酱醋之类的小卖部自谋生路,心情苦闷,就抽上了烟。还没挣钱,又多了个花钱的开销,吃饭尚靠父亲养活,哪有脸再张嘴要钱买烟?就捡烟屁股。那时人们生活普遍贫困,极少有人抽得起烟卷儿,都抽旱烟,捏一小撮烟沫放在二指宽的纸条上,卷成上粗下细的“喇叭筒”,抽到尾部,随手扔掉,便成了我寻觅捡拾的烟屁股。也知道寒碜,捡的时候两眼不停地向
期刊
自从我在一个楼盘买了一套房子之后不久,促销电话就蜂拥着打进来。我知道是谁卖了我的电话号码,就是我的那个“置业顾问”。她之所以敢毫无顾忌地卖我的电话号码,是因为她做完我这一单后,就从那家售楼部辞职了,而我,再也找不到她。  一開始,我既厌烦,又不知所措;但慢慢地,我不仅适应了,而且感觉,对于每天固坐办公室面对电脑屏幕的我,它是一个另类的了解社会的窗口。  打进来最多的,是售楼小姐、售楼先生的电话,有
期刊
“爆竹声中一岁除,总把新桃换旧符”,岁岁过年,年年不同。小时候,父亲带我去拜年。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叶,因为家道中落,我们举家从兆丰别墅迁到浦东塘桥。大年初二父亲便带我去蓬莱路大姨父徐家、阿爸家拜年。姨父家公私合营后,家境仍殷实,三层小洋楼,落地无线电。吃午饭时满满一桌菜,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暖锅和鱼翅。用完餐后,便和信棠表哥下象棋、捉迷藏,玩得十分开心。记忆中,有一年拜年回家,父亲还带我乘小舢板过黄浦
期刊
一个人一世是无法逃脱妄读白字这道鬼门关的,尤其是年少气盛时,识字不多,又不肯认输,稍不留意,就有了你的好看。原因之一,方言众多,有时隔了一条河,甚至一条埂,发音就全然不同了。我的家乡,“猫”一直读“苗”,我工作的这地方,“窖”一直读“告”,“圩”一直读“于”,我们总不能说一市或者一县的人,连个猫字、圩字都不识,也在读半傍吧。我这地方读一个“大”字,就更绕死人了,在讲大衣、大方、大饼时读“dà”,在
期刊
“三七开”现象  “三七开”或用于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或分析大事件之原因(如“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生活中不乏“三七开”现象。许多格言或民谚,揭示了此类现象内含的共同哲理———“三分”是前提或基础,“七分”是关键或实质。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不止一家出版社推出了相同书名的读物,可见此说不乏市场。李嘉诚谈到他和儿子之间:“约三分之一谈生意,三分之二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因为世情才是大学问。”  
期刊
曾应张桂辉同志之邀,为他的杂文集《烈酒·咖啡·白开水》作序,借那年的高考作文说事,以掘井为喻,说的意思,一是“选点”要准,二是“开掘”要深。“选点”不准,任你花再大力气去开掘也徒劳无功;“开掘”不深,即使“选点”准了也照样不能“出水”。末尾说到书名:“烈酒、咖啡与白开水,各有各的用处,并无高低之分,关键只在于真:烈酒与咖啡不能是假货,白开水也要‘白’而且‘开’。”总共不到五百字,没有一句话为他捧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