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年级学生已经完成了初级写话任务和识文断字任务,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阅读教学工作,通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帮助学生理清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习作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阅读指导
一、前言
仿写、改写、续写是中年级学生习作的基本要求,需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学习文章中的内容,了解文字知识,合理应用到习作当中[1]。因此,在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开展读写结合工作,训练学生的习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质量,让学生在阅读中丰富习作的体验与内容。
二、选择经典段落,学会仿写
仿写是中年级学生应具备的基础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仿写文章中的经典段落,了解经典段落的布局、格式和文字技巧等内容,提高学生的仿写能力,让学生在仿写过程中加深对文字内容的理解。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写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景色,每一个段落的内容都非常丰富,有的用了拟人手法,有的用了比喻手法,很好地描绘了四季的景色,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2]。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段落进行仿写,将自己经历的春、夏、秋、冬按照文章中的结构写下来,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仿写是中年级学生学习习作的重要手段。在学生仿写时,教师要合理引导。
比如有的学生对课文第一段的春天描写进行了仿写。课文是“春天,树木抽出了新的柳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小鹿……”,学生的仿寫:“春天,学校的大柳树也发了新枝,有了绿色的意思但还没有叶子出来。操场上的雪已经化了但没有汇成小溪,操场的草长了出来。同学们在操场上玩得很开心,太阳也很暖和。”用大柳树发枝仿写树木抽出新的柳条,用操场上的雪仿写山上的积雪,用同学们玩仿写小鹿在溪边散步,说明学生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思考,仿写的质量比较高。
当然,也有学生不知道如何仿写,写的内容与原文在内容、格式等多个方面都不是很契合。这也是中年级学生仿写起步常见的现象。因此,在仿写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仿写,提供仿写的范例,并让学生从中寻找优秀的仿写内容,帮助学生逐步找到仿写的窍门和思路,提高学生的仿写能力[3]。
三、结合课文内容,学写读后感
中年级学生在阅读课文以后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对文章内容有了一定的体会。因此,教师在学生阅读课文以后应鼓励学生学写读后感,写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深化学生对文字内容的理解。读后感是读写结合的有效方式。写读后感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将阅读与写作融合在一起,实现有情感地阅读,写出真情实感。
如,学生在学习《扁鹊治病》这篇课文以后有了很多感悟:有的认为扁鹊不应该跑,有的认为蔡桓公比较傻,不听从医生的话等。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读后感,将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写下来,自主选择写作的话题、方向和内容。有的学生写道:“蔡桓公为什么讳疾忌医呢?为什么不听从扁鹊的意见呢?是因为扁鹊的地位不高吗?是因为扁鹊的医术不高明吗?还是因为扁鹊的医术没有得到认可呢?这些显然不是扁鹊的原因,而是蔡桓公认为自己没有病,骄傲自大让自身付出了沉重的代价。”[4]后续写了不要骄傲自满,要学会听从他人意见等内容,主要是从蔡桓公角度写的读后感。有的学生从扁鹊逃跑入手进行写作,强调:“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既然自己的建议都对,为什么要跑呢?跑了是不是说明自己心虚呢?”后面对有理、无理展开了叙述,重点写有理不能逃跑,容易让人质疑,因为有理就能气壮。
学生在写读后感时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出读后感,在学生写读后感时,不预设条件,不预设方向,而是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与内容,在写作时融入自己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读后感的价值。
四、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续写
续写是基于对课文内容理解而形成的写作模式,对强化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续写,在续写时不能改变原文的主旨大意,要揣摩作者的思路进行续写,写出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以《司马光》为例,文章非常简短,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就是一位儿童嬉戏掉落水缸,被司马光砸缸所救,学生读起来没有太多的兴趣。在阅读指导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课文进行续写,写出自己对司马光砸缸的理解,写出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有的学生写到砸缸以后孩子们都吓坏了,都跑了,只有司马光在原地,听到声音的大人们赶来,对司马光横加指责,但后来孩子们还原了事实真相,大人们又对司马光给予了称赞[5]。这样的续写,有故事,有情节,体现了学生在写作中的思路和想法。当然,也有学生不知道如何续写,认为小伙伴们应该开开心心地玩了,但不知道玩些什么,不知道怎么续写。因此,在续写的过程中,教师要教导学生学会将自己的理解融入续写当中,学会分析原文的主旨大意,同时注重情节的设计,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小悬念,避免平铺直叙,提高续写的质量。
五、根据课文内容,学会改写
改写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对结局的思考,要求学生对文章内容要有高度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在改写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自己的想法和思路与文章内容融合在一起,创设一个新的结局。
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很多学生阅读以后心里比较难受,感觉小女孩太悲惨了,想要改写其命运,改写结局。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对课文内容进行改写,在改写的过程中要贴合文章的基本内容。如有的学生写道:“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就会不见了,火柴刚刚灭,小女孩沮丧极了。但此时好像有爸爸的身影,是的,爸爸在向他走来,拉住了她的手要带她回家。‘爸爸,我还没卖完火柴。’‘没事,明天再卖就行,今天太冷了,我们回家。’”后面写了“爸爸”如何心疼小女孩等,还有带小女孩回家做了哪些事情等。这种改写就是从文章前面“爸爸一定会打她的”一句想象的,并赋予了新的人情味。有的学生这样改写:“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慢慢地醒来,发现自己在一张精美的床上,眼前有一棵美丽的圣诞树,旁边还有一个大大的火炉。‘我是在做梦吗?我已经死了吗?奶奶你在哪?’旁边有一个小男孩说道:‘妈妈,这个姐姐醒了。’”后面的内容是原来小女孩快死的时候有一个路过的好人救了她[6]。以上两种改写都带有学生强烈的情感在里面,融入了自己对课文的思考。因此,在改写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设出一种新的情境。 六、积累丰富语句,学会应用
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积累丰富语句的需求和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进一步丰富语句内容,学会在习作中合理应用语句,不断提高中年级学生的习作能力。中年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應学会积累语句并在习作中体现,在习作中学会对素材进行加工与设计,提高习作能力,体现读写结合的优势。
以《这儿真美》习作为例,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本单元学习到的知识和材料应用其中,学会合理加工材料并写出“这儿真美”的主题内容,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如有的学生去过西湖,认为西湖很美,有断桥和水景等。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习作中引用《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中的句子“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将其翻译以后作为素材融入习作当中。有的学生写海景,就可以参考《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的句子,如写海底的珊瑚就可以借鉴文章的写法,对“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进行仿写,用“有的……有的……”进行造句,将自己对珊瑚的理解融入其中。有的学生写公园,就可以借鉴《海滨小城》中写公园的内容“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等。
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将阅读中积累的优美语句融入习作当中,借鉴优美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手法,在习作中融入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断提高习作能力与习作质量。
七、结语
在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对文章内容的讲解和说明,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让学生开展仿写、续写、改写等,为学生习作训练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内容,在读写结合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习作能力。
【参考文献】
边亚敏.把握关键环节 提高学生读写结合能力——以部编版中高年级小学语文教材课文为例[J].课外语文,2020(31):77-78.
关明祥.关于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写结合能力的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119.
林清.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高年级情感作文教学浅思——以部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教学为例[J].教师,2020(24):41-42.
卢艳涛.解构编排特点 提升习作能力——浅谈统编教材习作单元的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20(28):89-90.
陈伟伟.点滴系体验,笔下是童心——“体验式”读写结合教学探讨研究[J].新课程,2020(40);161.
陆建飞.依托课本,读写结合——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初探[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09):82.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阅读指导
一、前言
仿写、改写、续写是中年级学生习作的基本要求,需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学习文章中的内容,了解文字知识,合理应用到习作当中[1]。因此,在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开展读写结合工作,训练学生的习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质量,让学生在阅读中丰富习作的体验与内容。
二、选择经典段落,学会仿写
仿写是中年级学生应具备的基础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仿写文章中的经典段落,了解经典段落的布局、格式和文字技巧等内容,提高学生的仿写能力,让学生在仿写过程中加深对文字内容的理解。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写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景色,每一个段落的内容都非常丰富,有的用了拟人手法,有的用了比喻手法,很好地描绘了四季的景色,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2]。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段落进行仿写,将自己经历的春、夏、秋、冬按照文章中的结构写下来,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仿写是中年级学生学习习作的重要手段。在学生仿写时,教师要合理引导。
比如有的学生对课文第一段的春天描写进行了仿写。课文是“春天,树木抽出了新的柳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小鹿……”,学生的仿寫:“春天,学校的大柳树也发了新枝,有了绿色的意思但还没有叶子出来。操场上的雪已经化了但没有汇成小溪,操场的草长了出来。同学们在操场上玩得很开心,太阳也很暖和。”用大柳树发枝仿写树木抽出新的柳条,用操场上的雪仿写山上的积雪,用同学们玩仿写小鹿在溪边散步,说明学生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思考,仿写的质量比较高。
当然,也有学生不知道如何仿写,写的内容与原文在内容、格式等多个方面都不是很契合。这也是中年级学生仿写起步常见的现象。因此,在仿写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仿写,提供仿写的范例,并让学生从中寻找优秀的仿写内容,帮助学生逐步找到仿写的窍门和思路,提高学生的仿写能力[3]。
三、结合课文内容,学写读后感
中年级学生在阅读课文以后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对文章内容有了一定的体会。因此,教师在学生阅读课文以后应鼓励学生学写读后感,写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深化学生对文字内容的理解。读后感是读写结合的有效方式。写读后感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将阅读与写作融合在一起,实现有情感地阅读,写出真情实感。
如,学生在学习《扁鹊治病》这篇课文以后有了很多感悟:有的认为扁鹊不应该跑,有的认为蔡桓公比较傻,不听从医生的话等。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读后感,将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写下来,自主选择写作的话题、方向和内容。有的学生写道:“蔡桓公为什么讳疾忌医呢?为什么不听从扁鹊的意见呢?是因为扁鹊的地位不高吗?是因为扁鹊的医术不高明吗?还是因为扁鹊的医术没有得到认可呢?这些显然不是扁鹊的原因,而是蔡桓公认为自己没有病,骄傲自大让自身付出了沉重的代价。”[4]后续写了不要骄傲自满,要学会听从他人意见等内容,主要是从蔡桓公角度写的读后感。有的学生从扁鹊逃跑入手进行写作,强调:“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既然自己的建议都对,为什么要跑呢?跑了是不是说明自己心虚呢?”后面对有理、无理展开了叙述,重点写有理不能逃跑,容易让人质疑,因为有理就能气壮。
学生在写读后感时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出读后感,在学生写读后感时,不预设条件,不预设方向,而是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与内容,在写作时融入自己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读后感的价值。
四、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续写
续写是基于对课文内容理解而形成的写作模式,对强化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续写,在续写时不能改变原文的主旨大意,要揣摩作者的思路进行续写,写出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以《司马光》为例,文章非常简短,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就是一位儿童嬉戏掉落水缸,被司马光砸缸所救,学生读起来没有太多的兴趣。在阅读指导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课文进行续写,写出自己对司马光砸缸的理解,写出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有的学生写到砸缸以后孩子们都吓坏了,都跑了,只有司马光在原地,听到声音的大人们赶来,对司马光横加指责,但后来孩子们还原了事实真相,大人们又对司马光给予了称赞[5]。这样的续写,有故事,有情节,体现了学生在写作中的思路和想法。当然,也有学生不知道如何续写,认为小伙伴们应该开开心心地玩了,但不知道玩些什么,不知道怎么续写。因此,在续写的过程中,教师要教导学生学会将自己的理解融入续写当中,学会分析原文的主旨大意,同时注重情节的设计,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小悬念,避免平铺直叙,提高续写的质量。
五、根据课文内容,学会改写
改写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对结局的思考,要求学生对文章内容要有高度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在改写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自己的想法和思路与文章内容融合在一起,创设一个新的结局。
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很多学生阅读以后心里比较难受,感觉小女孩太悲惨了,想要改写其命运,改写结局。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对课文内容进行改写,在改写的过程中要贴合文章的基本内容。如有的学生写道:“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就会不见了,火柴刚刚灭,小女孩沮丧极了。但此时好像有爸爸的身影,是的,爸爸在向他走来,拉住了她的手要带她回家。‘爸爸,我还没卖完火柴。’‘没事,明天再卖就行,今天太冷了,我们回家。’”后面写了“爸爸”如何心疼小女孩等,还有带小女孩回家做了哪些事情等。这种改写就是从文章前面“爸爸一定会打她的”一句想象的,并赋予了新的人情味。有的学生这样改写:“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慢慢地醒来,发现自己在一张精美的床上,眼前有一棵美丽的圣诞树,旁边还有一个大大的火炉。‘我是在做梦吗?我已经死了吗?奶奶你在哪?’旁边有一个小男孩说道:‘妈妈,这个姐姐醒了。’”后面的内容是原来小女孩快死的时候有一个路过的好人救了她[6]。以上两种改写都带有学生强烈的情感在里面,融入了自己对课文的思考。因此,在改写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设出一种新的情境。 六、积累丰富语句,学会应用
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积累丰富语句的需求和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进一步丰富语句内容,学会在习作中合理应用语句,不断提高中年级学生的习作能力。中年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應学会积累语句并在习作中体现,在习作中学会对素材进行加工与设计,提高习作能力,体现读写结合的优势。
以《这儿真美》习作为例,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本单元学习到的知识和材料应用其中,学会合理加工材料并写出“这儿真美”的主题内容,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如有的学生去过西湖,认为西湖很美,有断桥和水景等。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习作中引用《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中的句子“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将其翻译以后作为素材融入习作当中。有的学生写海景,就可以参考《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的句子,如写海底的珊瑚就可以借鉴文章的写法,对“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进行仿写,用“有的……有的……”进行造句,将自己对珊瑚的理解融入其中。有的学生写公园,就可以借鉴《海滨小城》中写公园的内容“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等。
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将阅读中积累的优美语句融入习作当中,借鉴优美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手法,在习作中融入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断提高习作能力与习作质量。
七、结语
在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对文章内容的讲解和说明,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让学生开展仿写、续写、改写等,为学生习作训练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内容,在读写结合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习作能力。
【参考文献】
边亚敏.把握关键环节 提高学生读写结合能力——以部编版中高年级小学语文教材课文为例[J].课外语文,2020(31):77-78.
关明祥.关于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写结合能力的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119.
林清.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高年级情感作文教学浅思——以部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教学为例[J].教师,2020(24):41-42.
卢艳涛.解构编排特点 提升习作能力——浅谈统编教材习作单元的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20(28):89-90.
陈伟伟.点滴系体验,笔下是童心——“体验式”读写结合教学探讨研究[J].新课程,2020(40);161.
陆建飞.依托课本,读写结合——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初探[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0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