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开设交通运输本科专业的院校已超过百所,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形成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分析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特色优势形成的可行途径,旨在推动高校加强人才创新思维培养和专业特色凝炼。
关键词:交通运输;人才培养;途径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开设交通运输本科专业的院校已达到130所。交通运输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运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组织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国家及省、市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交通运输组织、指挥、决策,交通运输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主干学科是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由于在专业领域的优势方向不同和发展定位差异,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特色形成有着较大的区别。总体来看,大部分院校是以公路运输为主,兼顾其他运输方式,培养综合交通运输人才,如长安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京大学等;部分院校依托于行业优势和地方实际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如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等以轨道交通运输为特色;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以航运贸易及港口物流为特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以空中交通管制为特色。在公路运输人才培养方面,又形成两个主要的培养方向,即载运工具运用方向、运输与物流方向,这类培养形式也是主流,其原因在于专业发展历史和学科基础,如江苏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太原科技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华东水利水电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等以载运工具运用方向的人才培养为主;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以运输与物流方向的人才培养为主;还有一些学校已经完成了专业细分,将载运工具运用方向单列为汽车运用工程专业,使运输与物流成为交通运输专业的主要人才培养方向,这也成为该专业以后的主流发展方向。
当前,我国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培养模式陈旧,缺乏特色优势。各高校都在探索自己的培养模式,但很难形成特色优势,与职业院校的培养模式相比,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灵活性很差。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时,有急功近利之嫌,且只是注重专业理论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学习停留在“学好眼前、考试过关”的门槛,无法应对千变万化的现实问题,创新能力很难得到发挥,在工作岗位上激发潜质的机会较小。
2.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不足。本科教育的重头在理论,这与传统应试教育和教学理念是一脉相承的,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是教师传道授业的主要内容,然而高等工科教育已经越来越需要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形式上,对人才的培养在实践方面分为生产实习、认知实习和毕业实习三类,在教学方面以课程实验为主,但这些实习的内容还很难与实际工作需求结合,而且由于经费、师资、设备、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的长期滞后和欠账过多,实践教学的效果差强人意。
3.市场意识淡薄,缺乏沟通协调。人才培养离不开市场需求,以行业发展为背景,及时跟踪市场需求,培养目标性、订单式人才应该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与市场最近的是就业指导部门,他们与一线教师的联系极少,况且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和审核程序严格,所以其执行时间与市场需求的脱节是显然存在的。
增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重视教学实践环节,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积极调整课程体系,创新课堂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多管齐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应当是形成特色的可行途径。
课堂教学中,要按照“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善创新”的复合型交通运输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贯彻“大工程”教育理念,合理设置理论教学课程,同时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推行案例教学、研讨教学、启发教学、现场教学等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验教学中,应用网络、多媒体、仿真模拟等现代教育技术,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采取引导、指导、讨论、探索交流等形式,探索“以生为本”的实验教学模式,形成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实验学习方式。
引入学科技术前沿信息,引入最新科研成果和工程案例,更新专业教学内容,课程开设的方式可以是讲座形式、专题形式,课程考核的方式也不再只是停留在试卷上。将实验教学项目分为基础验证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3个递进层次,使学生逐步掌握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综合分析能力,增加反映现代交通科技成果的研究型、自主式实验内容,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将交通运输专业课程实验项目分为专业基础模块、汽车运用模块、综合运输模块、物流工程模块、智能运输模块,按模块整合配置实验资源,逐步建立系统化实验教学平台,增设开放实验项目,增强学生自主实验兴趣,重视模仿,突出创新;在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基础上,有组织地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挑战杯、交通科技大赛等课外科技活动。
在学分制改革背景下,与校外合作企业紧密协作,积极探索“3+1”、“订单式”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课堂教学、课外教学、校外教学”有机补充的“三位一体育人系统”,探索人性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增强毕业设计选题的应用性、创新性,推行毕业设计“双导师制”改革,即学生结合工程实际选题,由学校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指导,使教师站在市场角度开展人才培养,使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理论与应用有机结合,切实提高综合专业素质,完成新世纪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充分利用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各类研究所,加大高水平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力度,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企事业单位高级工程管理人员为兼职教授,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全面提升专业教师的学术水平。
严格教学过程管理,创新适应新时期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培养的管理模式,对教学各环节实施过程质量监控。建立“學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系主任一体”的专业教学与建设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教授治学、专家治学的主体作用,形成学科、科研、教学有机融合与协调运行,构建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机制,将科研项目、科研条件、科研成果融入到本科教学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探索特色专业建设的途径,完成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是新时期大学教育的难点,培养有创新思维、有动手能力、有探索精神、有综合素质的高层次、专业化、技术性人才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的目标追求。本文的研究和实践对我国交通运输专业建设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只有不断探索和尝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特色形成的途径,才有利于高校人才教育的发展和整个行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于彦凤.论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0,(27).
[2]左付山,姜新国,解梅.交通运输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09,(11).
[3]叶勇,邵毅明,饶惠.基于就业态势分析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思路调整方案[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规划课题“交通运输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优化研究”(103167)
关键词:交通运输;人才培养;途径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开设交通运输本科专业的院校已达到130所。交通运输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运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组织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国家及省、市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交通运输组织、指挥、决策,交通运输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主干学科是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由于在专业领域的优势方向不同和发展定位差异,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特色形成有着较大的区别。总体来看,大部分院校是以公路运输为主,兼顾其他运输方式,培养综合交通运输人才,如长安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京大学等;部分院校依托于行业优势和地方实际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如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等以轨道交通运输为特色;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以航运贸易及港口物流为特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以空中交通管制为特色。在公路运输人才培养方面,又形成两个主要的培养方向,即载运工具运用方向、运输与物流方向,这类培养形式也是主流,其原因在于专业发展历史和学科基础,如江苏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太原科技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华东水利水电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等以载运工具运用方向的人才培养为主;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以运输与物流方向的人才培养为主;还有一些学校已经完成了专业细分,将载运工具运用方向单列为汽车运用工程专业,使运输与物流成为交通运输专业的主要人才培养方向,这也成为该专业以后的主流发展方向。
当前,我国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培养模式陈旧,缺乏特色优势。各高校都在探索自己的培养模式,但很难形成特色优势,与职业院校的培养模式相比,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灵活性很差。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时,有急功近利之嫌,且只是注重专业理论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学习停留在“学好眼前、考试过关”的门槛,无法应对千变万化的现实问题,创新能力很难得到发挥,在工作岗位上激发潜质的机会较小。
2.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不足。本科教育的重头在理论,这与传统应试教育和教学理念是一脉相承的,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是教师传道授业的主要内容,然而高等工科教育已经越来越需要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形式上,对人才的培养在实践方面分为生产实习、认知实习和毕业实习三类,在教学方面以课程实验为主,但这些实习的内容还很难与实际工作需求结合,而且由于经费、师资、设备、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的长期滞后和欠账过多,实践教学的效果差强人意。
3.市场意识淡薄,缺乏沟通协调。人才培养离不开市场需求,以行业发展为背景,及时跟踪市场需求,培养目标性、订单式人才应该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与市场最近的是就业指导部门,他们与一线教师的联系极少,况且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和审核程序严格,所以其执行时间与市场需求的脱节是显然存在的。
增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重视教学实践环节,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积极调整课程体系,创新课堂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多管齐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应当是形成特色的可行途径。
课堂教学中,要按照“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善创新”的复合型交通运输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贯彻“大工程”教育理念,合理设置理论教学课程,同时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推行案例教学、研讨教学、启发教学、现场教学等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验教学中,应用网络、多媒体、仿真模拟等现代教育技术,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采取引导、指导、讨论、探索交流等形式,探索“以生为本”的实验教学模式,形成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实验学习方式。
引入学科技术前沿信息,引入最新科研成果和工程案例,更新专业教学内容,课程开设的方式可以是讲座形式、专题形式,课程考核的方式也不再只是停留在试卷上。将实验教学项目分为基础验证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3个递进层次,使学生逐步掌握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综合分析能力,增加反映现代交通科技成果的研究型、自主式实验内容,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将交通运输专业课程实验项目分为专业基础模块、汽车运用模块、综合运输模块、物流工程模块、智能运输模块,按模块整合配置实验资源,逐步建立系统化实验教学平台,增设开放实验项目,增强学生自主实验兴趣,重视模仿,突出创新;在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基础上,有组织地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挑战杯、交通科技大赛等课外科技活动。
在学分制改革背景下,与校外合作企业紧密协作,积极探索“3+1”、“订单式”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课堂教学、课外教学、校外教学”有机补充的“三位一体育人系统”,探索人性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增强毕业设计选题的应用性、创新性,推行毕业设计“双导师制”改革,即学生结合工程实际选题,由学校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指导,使教师站在市场角度开展人才培养,使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理论与应用有机结合,切实提高综合专业素质,完成新世纪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充分利用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各类研究所,加大高水平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力度,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企事业单位高级工程管理人员为兼职教授,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全面提升专业教师的学术水平。
严格教学过程管理,创新适应新时期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培养的管理模式,对教学各环节实施过程质量监控。建立“學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系主任一体”的专业教学与建设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教授治学、专家治学的主体作用,形成学科、科研、教学有机融合与协调运行,构建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机制,将科研项目、科研条件、科研成果融入到本科教学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探索特色专业建设的途径,完成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是新时期大学教育的难点,培养有创新思维、有动手能力、有探索精神、有综合素质的高层次、专业化、技术性人才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的目标追求。本文的研究和实践对我国交通运输专业建设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只有不断探索和尝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特色形成的途径,才有利于高校人才教育的发展和整个行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于彦凤.论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0,(27).
[2]左付山,姜新国,解梅.交通运输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09,(11).
[3]叶勇,邵毅明,饶惠.基于就业态势分析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思路调整方案[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规划课题“交通运输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优化研究”(10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