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公问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子路回答不了。他觉得无论如何评价和概括,都不能尽意。后来,孔子知道了,就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这个人呀,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这句话很耐咀嚼,却通常被看淡了。发愤忘食,不就是忙起来忘记吃饭了吗。
不是这样子。要知道,孔子是个吃饭按时的人。他吃饭很讲究:“不时,不食。”不在饭点儿的时候,他是不进食的。孔子进食还很有讲究:“割不正,不食;鱼馁而肉败,不食。”肉切得太薄或者太厚,不吃;放久了,不新鲜了,不吃。有人说,孔子也真够“作”的!这也不吃,那也不吃,饿你三天,看你吃不吃!
《论语》上的种种“不食”,并不是指一切的情况、严格的禁忌,而是指一般的情况、日常的生活。鱼馁了,肉败了,吃了容易闹肚子。切厚了,里面不熟,切薄了,外面焦。不熟容易拉肚子,焦了容易致癌。孔子不吃,不是“作”,是在乎自己的身体。“子之所慎,斋,战,疾。”孔子对疾病的慎重,不体现在病了要请名医,吃好药,而体现在平时慎饮食上。
但慎饮食不代表过分追求饮食。孔子认为“疏食饮水”的生活也照样乐在其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不是“食必精,脍必细”,那就“致远恐泥”了。而是说,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小细节中,都不简简单单地满足,在条件适当的情况下,孔子愿意不厌其烦地追求更加细致的生活。子夏说“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中庸》说“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道理是一样的。
无论孔子也好,古印度的修行人也好,都过这种规律而节制的生活。因为这种生活构成了修行很重要的一部分。修行不是坐在房间里瞎想,也不是拼命读书念经,而是要在生活上体现出节制和规律。
这种节制和规律极其重要。对常人来说,碰见一些小事,生活的规律就被打破了。王阳明有个弟子,平时谈学问很不错,接到家书,说儿子重病,立马就不知怎么是好了。王阳明说,这正是用功夫的时候。不是王阳明凉薄无情,人家儿子生病了还不允许人家不开心,而是说,平时所有的功夫,都体现在遇到麻烦的时候,能否让遭遇给生活带来的冲击减小一些。
很多坏事的发生,会使人吃不下,睡不着,牵连到身体,就好比已起的火势蔓延到别处,烧毁更多田地。要避免这种损失,就要让生活尽量规律、节制,才可能在遇到冲击的时候,有一贯坚持的东西,难被无常之喜无妄之灾所打破。
孔子说“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就是在吃一顿饭、睡一场觉的功夫,也不忘记有些东西是素来坚持的,是已经坚持、正在坚持、更当坚持的。在这种坚持的框架下,生活就不容易被外在遭遇的冲击撼动,人才可以更加独立自主。要追求自由的生活,就必须有一种内在的约束和节制,这正是“不时不食”的意义所在。
(熹微摘自腾讯网)
这句话很耐咀嚼,却通常被看淡了。发愤忘食,不就是忙起来忘记吃饭了吗。
不是这样子。要知道,孔子是个吃饭按时的人。他吃饭很讲究:“不时,不食。”不在饭点儿的时候,他是不进食的。孔子进食还很有讲究:“割不正,不食;鱼馁而肉败,不食。”肉切得太薄或者太厚,不吃;放久了,不新鲜了,不吃。有人说,孔子也真够“作”的!这也不吃,那也不吃,饿你三天,看你吃不吃!
《论语》上的种种“不食”,并不是指一切的情况、严格的禁忌,而是指一般的情况、日常的生活。鱼馁了,肉败了,吃了容易闹肚子。切厚了,里面不熟,切薄了,外面焦。不熟容易拉肚子,焦了容易致癌。孔子不吃,不是“作”,是在乎自己的身体。“子之所慎,斋,战,疾。”孔子对疾病的慎重,不体现在病了要请名医,吃好药,而体现在平时慎饮食上。
但慎饮食不代表过分追求饮食。孔子认为“疏食饮水”的生活也照样乐在其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不是“食必精,脍必细”,那就“致远恐泥”了。而是说,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小细节中,都不简简单单地满足,在条件适当的情况下,孔子愿意不厌其烦地追求更加细致的生活。子夏说“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中庸》说“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道理是一样的。
无论孔子也好,古印度的修行人也好,都过这种规律而节制的生活。因为这种生活构成了修行很重要的一部分。修行不是坐在房间里瞎想,也不是拼命读书念经,而是要在生活上体现出节制和规律。
这种节制和规律极其重要。对常人来说,碰见一些小事,生活的规律就被打破了。王阳明有个弟子,平时谈学问很不错,接到家书,说儿子重病,立马就不知怎么是好了。王阳明说,这正是用功夫的时候。不是王阳明凉薄无情,人家儿子生病了还不允许人家不开心,而是说,平时所有的功夫,都体现在遇到麻烦的时候,能否让遭遇给生活带来的冲击减小一些。
很多坏事的发生,会使人吃不下,睡不着,牵连到身体,就好比已起的火势蔓延到别处,烧毁更多田地。要避免这种损失,就要让生活尽量规律、节制,才可能在遇到冲击的时候,有一贯坚持的东西,难被无常之喜无妄之灾所打破。
孔子说“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就是在吃一顿饭、睡一场觉的功夫,也不忘记有些东西是素来坚持的,是已经坚持、正在坚持、更当坚持的。在这种坚持的框架下,生活就不容易被外在遭遇的冲击撼动,人才可以更加独立自主。要追求自由的生活,就必须有一种内在的约束和节制,这正是“不时不食”的意义所在。
(熹微摘自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