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诺贝特对大鼠颅脑损伤后核转录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y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非诺贝特干预对大鼠颅脑损伤后脑组织中NF-κB p65、IL-6和细胞凋亡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98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诺贝特组(n=49)及对照组(n=49),前者通过改良Feeney法建立颅脑损伤模型后立即予以非诺贝特60 mg/(kg·d)灌胃,对照组则建立模型后予生理盐水2 ml/(kg·d)灌胃,以后各组分别每24小时灌胃一次等量非诺贝特/生理盐水,直至动物被处死,根据伤后处死时间分为1、3、6、12、24 h、3 d和7 d共7个亚组,每亚组各7只。取损伤灶周围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并比较挫伤灶周围脑组织中NF-κB p65及IL-6蛋白表达情况,同时采用TUNEL法观察并比较脑挫伤灶周围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

非诺贝特组NF-κB p65及IL-6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且两组中二者均呈正相关(P<0.01);同时非诺贝特组脑组织细胞凋亡数量较对照组也有所下降(P<0.05)。

结论

颅脑损伤后非诺贝特可能通过降低NF-κB p65活性,控制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从而对颅脑损伤后的神经细胞发挥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L1(HPV L1)壳蛋白在不同宫颈病变及不同HPV亚型中的表达,以指导宫颈病变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及分流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妇科门诊行HPV L1壳蛋白联合HPV分型、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的1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宫颈TCT结果中不同情况与HPV L1壳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布不同[未见异常细胞(NILM),不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