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共青农场的广播员诸小霞。本来是个整天乐哈哈、蹦蹦跳的姑娘,人们每天总可以听到她从广播喇叭里送出的歌声:
“共青农场好风光喽,金山银山堆满仓,金山是那小麦和稻谷,棉花堆成那银山耀人眼。葡萄、苹果、牛奶枣喽……”
可是,这几天,这位歌唱家突然沉默起来了。不是她不想唱,而是有一件事情逼得她没劲儿唱。这就是全农场的人最焦急的大事:水!
整个夏天,老天爷没下过一滴雨。这是多少年罕见的严重旱情,分布在农场四处的几个小水库,已经快干涸了。水稻正是拔节抽穗的时候,一刻也少不了水。棉花已结出小铃铛,也少不了水。果树上结满了一个个小果子,如果再没有水,小果子将不能长大。
场长和支部书记每天给气象台打三次电话。可是整个夏天,气象台总是重复着同样一句话:“明天天晴”。
前些日子,天空中出现了一小块云,农业飞机站的驾驶员立即驾着飞机钻进云里,撒了干冰。几分钟后,云层里开始降雨。但这块云实在太小太稀薄了,不到15分钟,云就没有了,毒辣辣的太阳又当头烤着地面,地上的水分又很快被蒸发光了。以后,连云层的影子也没有了,飞机驾驶员也没有再使天空降下哪怕几分钟的雨来。
水,成了个大难题。
(二)
深夜。
农场办公室门口的小草地上,挤满了几十个人。会议还没开始,有人拉小霞唱歌。旁边一伙人劈劈啪啪地鼓起掌来。
小霞站起来,只说了一句话:“解决了水的问题,我保证唱一天一夜;谁有办法解决水的问题,我为他唱100支歌也愿意。”
人们一听到水,都闷声不响了。
这时,场长发言了:“气象台告诉我们说,半个月内。天气不会有什么大变化。可是,再隔一星期,水库的水就用完了。今天,就是请大家来出主意,我们怎么向老天爷要水。”
人们又议论开了。有的说,可以从长江开一条渠道,把长江水引进来。可是马上有人反对说,长江离农场100公里,开这么长的渠道至少得花几万人工开上半年,这么远的水怎么“救”得了“近火”!有的说,可以掘井。但是又有人说,井已经掘过,因为天旱的时间太长,一口井往往挖上30米深还见不到水。这么大的农场,光掘井也解决不了问题。
小霞站起来说:“场长,我谈一个意见,这也许是瞎想。我是从书本里得到的启发。”
场长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个姑娘为了解决水的问题,几天来一直在动脑筋。
小霞说:“这个想法很简单,就是从空中得到水,把空中的水分聚焦起来变成雨……”
“如果空气像条湿毛巾,倒是可以挤出水来。”有人提出疑问。“可这一阵,空气干得可以烧得着!”
“恰恰不是这样,”小霞说,“这几天我老想一个问题。按理,天气十分干燥。好多人的嘴唇都裂开了。可是每天早晨,我总是看到稻叶上、青草上仍旧布满露水,这说明空气中有水分。我想,能不能想个办法,叫空气中的水分集中起来,变成云,再撒进干冰,使云变成雨。”
“想得倒美,可是具体办法有了吗?”有人问。
“还没有。”小霞谨慎地说。
“没有办法?还不是白费口舌。”
这时,团委书记、化验员朱敏却站了起来支持小霞的想法:“小霞的想法很大胆,也有科学根据。同志们吃过棒冰没有?”
“这同小霞的想法有什么关系?”有人问。
“当然有关系。”朱敏说,“一支棒冰从冰箱中拿出来,一会儿,棒冰外面包的纸头上,就出现了一层小水珠,这小水珠,就是空气中的水分遇冷凝结起来的。这说明,天气再干燥,空气中还是有水分存在,只要想办法把它们集中起来就行。”
棉作区的一位姑娘显然还不满意朱敏的发言,她说:“棒冰上的水,是棒冰遇到热变成的,并不是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的。”
“不,是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的。”朱敏说,“我再举个例子。夏天,冰汽水从冰箱里拿出来,不一会,瓶上就结满了水珠。汽水是不会从瓶里跑到瓶外来的,这只有一个道理可以解释,就是空气中有水分,而且相当多。”
人们被朱敏的道理说服了。可是,怎么能把看不见的水分。像扫地上的谷子一样,集中在一起。然后撒入干冰,变成雨,这依然是个问题。
“我想,”小霞说,“是不是可以发射一种带电的东西,水分一遇到它,就集中起来,变成乌云。”
场长虽然好一会没讲话,但已被小霞的大胆建议吸引住。他兴奋地对大家说:“好,小霞的建议有道理。明天我们进城,请求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帮助。”
小霞得到了支持,高兴地说:“今晚就去!”
一起去的还有朱敏。
(三)
五天后,场长从农场各处检查工作回来了。
一位灌溉站管理员在办公室等着场长,说:“五号水库已经露底,没有存水了……”正在这时,办公室外汽车喇叭呜呜直叫。一看,嘿。来了三辆大汽车。而且来了不少人,有满身油污的小伙子,有花白头发的老年人。小霞跟朱敏从人堆里挤出来,一看见场长。就跑过去:“场长,成功了!物理研究所的同志们,本领真大,搞了十几次的研究试验,就成了。”
小霞一把拖住场长:“你去看看,那机器……”
“我来介绍一下。”朱敏打断小霞的话,并把物理研究所的所长、物理学专家、放射学专家、电子学专家等许多工作人员一一介绍给场长。
“场长,你们的大胆想象,启发我们找到了无线电征服天气的新方法,现在我们可以向老天宣告:就算一年不下一滴雨,我们也不怕缺水了。”物理研究所所长说。
播音器忽然响起了小霞的声音:“同志们,我们的电子降雨器试验成功了,请大家赶快到农场办公室门口来参观,马上就表演了。”
“哈,你们这位姑娘真灵活,已经在发命令了。”所长对场长说,“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新玩意儿。”
第三辆大卡车上装着一架机器。样子就像一台小型的电子计算机,上面满是一个个红色机钮和电眼。
所长介绍说:“这台机器主要功能是放射一种强烈的射线。这种射线通过一根电缆放射到空气中,使周围600平方米的空气充电。空气一充电,就像雷电前的天空一样,把周围空气中的水分集中成小水珠。同时,通过另一根细管子,把干冰喷到小水珠中,使小水珠凝结成水滴落到地面来。我们在研究所里试验了几次,落下的水滴简直像大雨呢!”所长转过身去,对物理研究所的同志说,“来吧。让这机器正式为农业服务吧!”
研究所的同志追上汽车,忙碌地摆弄起机器来。
“空气中的水分永远也取不完。就像半空中有个水库一样。要多少水就可以得到多少水。”所长风趣地说。“这样一来,农场里那些水库可以填掉了。”
场长也风趣地说:“水库还是让它保存下来,我们发展养鱼事业。把鲜鱼送给你们作为报酬。”
不一会,汽车顶上已竖起了一根高达30多米的金属杆子,斜插在空中,它那银白色的外表。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一根细长的20来米高的管子,像亲密的朋友一样,依在电缆旁边。
汽车吼叫着,跑上了田间宽阔的干道。干道两边,是一片正在等待雨水浇灌的水稻。
忽然,就像魔术师变魔术一样,汽车上那个电缆顶部,出现了一大片白云,一眨服,白云由白变灰,由灰变黑,空气中的水分被射线集中起来了。不一会儿,只见电缆旁边的细管子里,喷射出一小股白雾,这就是干冰。黑云马上沸腾起来,立刻,像夏天的雷雨一样,哗哗地落在田间干道上,洒在两旁的稻田里。
汽车慢慢地往前走,这片乌云就像着了魔似的,跟着汽车往前移动,雨,也随着汽车一起往前下个不停。
看上去,完全像所长所说的一样,汽车顶上好似系着一个面积为五六百平方米的小水库。人们激动得直跳直蹦,田野里一片欢呼声。
大家跟在汽车后面,头顶上的大雨把大家淋得像在水里浸过一样,可是,谁都不会在意。日思夜想的水。现在终于下下来了。
这不是向老天爷乞求得来的水,而是凭借着人的智慧,用科技从空气中“榨”出来的水。
共青农场的广播员诸小霞。本来是个整天乐哈哈、蹦蹦跳的姑娘,人们每天总可以听到她从广播喇叭里送出的歌声:
“共青农场好风光喽,金山银山堆满仓,金山是那小麦和稻谷,棉花堆成那银山耀人眼。葡萄、苹果、牛奶枣喽……”
可是,这几天,这位歌唱家突然沉默起来了。不是她不想唱,而是有一件事情逼得她没劲儿唱。这就是全农场的人最焦急的大事:水!
整个夏天,老天爷没下过一滴雨。这是多少年罕见的严重旱情,分布在农场四处的几个小水库,已经快干涸了。水稻正是拔节抽穗的时候,一刻也少不了水。棉花已结出小铃铛,也少不了水。果树上结满了一个个小果子,如果再没有水,小果子将不能长大。
场长和支部书记每天给气象台打三次电话。可是整个夏天,气象台总是重复着同样一句话:“明天天晴”。
前些日子,天空中出现了一小块云,农业飞机站的驾驶员立即驾着飞机钻进云里,撒了干冰。几分钟后,云层里开始降雨。但这块云实在太小太稀薄了,不到15分钟,云就没有了,毒辣辣的太阳又当头烤着地面,地上的水分又很快被蒸发光了。以后,连云层的影子也没有了,飞机驾驶员也没有再使天空降下哪怕几分钟的雨来。
水,成了个大难题。
(二)
深夜。
农场办公室门口的小草地上,挤满了几十个人。会议还没开始,有人拉小霞唱歌。旁边一伙人劈劈啪啪地鼓起掌来。
小霞站起来,只说了一句话:“解决了水的问题,我保证唱一天一夜;谁有办法解决水的问题,我为他唱100支歌也愿意。”
人们一听到水,都闷声不响了。
这时,场长发言了:“气象台告诉我们说,半个月内。天气不会有什么大变化。可是,再隔一星期,水库的水就用完了。今天,就是请大家来出主意,我们怎么向老天爷要水。”
人们又议论开了。有的说,可以从长江开一条渠道,把长江水引进来。可是马上有人反对说,长江离农场100公里,开这么长的渠道至少得花几万人工开上半年,这么远的水怎么“救”得了“近火”!有的说,可以掘井。但是又有人说,井已经掘过,因为天旱的时间太长,一口井往往挖上30米深还见不到水。这么大的农场,光掘井也解决不了问题。
小霞站起来说:“场长,我谈一个意见,这也许是瞎想。我是从书本里得到的启发。”
场长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个姑娘为了解决水的问题,几天来一直在动脑筋。
小霞说:“这个想法很简单,就是从空中得到水,把空中的水分聚焦起来变成雨……”
“如果空气像条湿毛巾,倒是可以挤出水来。”有人提出疑问。“可这一阵,空气干得可以烧得着!”
“恰恰不是这样,”小霞说,“这几天我老想一个问题。按理,天气十分干燥。好多人的嘴唇都裂开了。可是每天早晨,我总是看到稻叶上、青草上仍旧布满露水,这说明空气中有水分。我想,能不能想个办法,叫空气中的水分集中起来,变成云,再撒进干冰,使云变成雨。”
“想得倒美,可是具体办法有了吗?”有人问。
“还没有。”小霞谨慎地说。
“没有办法?还不是白费口舌。”
这时,团委书记、化验员朱敏却站了起来支持小霞的想法:“小霞的想法很大胆,也有科学根据。同志们吃过棒冰没有?”
“这同小霞的想法有什么关系?”有人问。
“当然有关系。”朱敏说,“一支棒冰从冰箱中拿出来,一会儿,棒冰外面包的纸头上,就出现了一层小水珠,这小水珠,就是空气中的水分遇冷凝结起来的。这说明,天气再干燥,空气中还是有水分存在,只要想办法把它们集中起来就行。”
棉作区的一位姑娘显然还不满意朱敏的发言,她说:“棒冰上的水,是棒冰遇到热变成的,并不是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的。”
“不,是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的。”朱敏说,“我再举个例子。夏天,冰汽水从冰箱里拿出来,不一会,瓶上就结满了水珠。汽水是不会从瓶里跑到瓶外来的,这只有一个道理可以解释,就是空气中有水分,而且相当多。”
人们被朱敏的道理说服了。可是,怎么能把看不见的水分。像扫地上的谷子一样,集中在一起。然后撒入干冰,变成雨,这依然是个问题。
“我想,”小霞说,“是不是可以发射一种带电的东西,水分一遇到它,就集中起来,变成乌云。”
场长虽然好一会没讲话,但已被小霞的大胆建议吸引住。他兴奋地对大家说:“好,小霞的建议有道理。明天我们进城,请求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帮助。”
小霞得到了支持,高兴地说:“今晚就去!”
一起去的还有朱敏。
(三)
五天后,场长从农场各处检查工作回来了。
一位灌溉站管理员在办公室等着场长,说:“五号水库已经露底,没有存水了……”正在这时,办公室外汽车喇叭呜呜直叫。一看,嘿。来了三辆大汽车。而且来了不少人,有满身油污的小伙子,有花白头发的老年人。小霞跟朱敏从人堆里挤出来,一看见场长。就跑过去:“场长,成功了!物理研究所的同志们,本领真大,搞了十几次的研究试验,就成了。”
小霞一把拖住场长:“你去看看,那机器……”
“我来介绍一下。”朱敏打断小霞的话,并把物理研究所的所长、物理学专家、放射学专家、电子学专家等许多工作人员一一介绍给场长。
“场长,你们的大胆想象,启发我们找到了无线电征服天气的新方法,现在我们可以向老天宣告:就算一年不下一滴雨,我们也不怕缺水了。”物理研究所所长说。
播音器忽然响起了小霞的声音:“同志们,我们的电子降雨器试验成功了,请大家赶快到农场办公室门口来参观,马上就表演了。”
“哈,你们这位姑娘真灵活,已经在发命令了。”所长对场长说,“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新玩意儿。”
第三辆大卡车上装着一架机器。样子就像一台小型的电子计算机,上面满是一个个红色机钮和电眼。
所长介绍说:“这台机器主要功能是放射一种强烈的射线。这种射线通过一根电缆放射到空气中,使周围600平方米的空气充电。空气一充电,就像雷电前的天空一样,把周围空气中的水分集中成小水珠。同时,通过另一根细管子,把干冰喷到小水珠中,使小水珠凝结成水滴落到地面来。我们在研究所里试验了几次,落下的水滴简直像大雨呢!”所长转过身去,对物理研究所的同志说,“来吧。让这机器正式为农业服务吧!”
研究所的同志追上汽车,忙碌地摆弄起机器来。
“空气中的水分永远也取不完。就像半空中有个水库一样。要多少水就可以得到多少水。”所长风趣地说。“这样一来,农场里那些水库可以填掉了。”
场长也风趣地说:“水库还是让它保存下来,我们发展养鱼事业。把鲜鱼送给你们作为报酬。”
不一会,汽车顶上已竖起了一根高达30多米的金属杆子,斜插在空中,它那银白色的外表。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一根细长的20来米高的管子,像亲密的朋友一样,依在电缆旁边。
汽车吼叫着,跑上了田间宽阔的干道。干道两边,是一片正在等待雨水浇灌的水稻。
忽然,就像魔术师变魔术一样,汽车上那个电缆顶部,出现了一大片白云,一眨服,白云由白变灰,由灰变黑,空气中的水分被射线集中起来了。不一会儿,只见电缆旁边的细管子里,喷射出一小股白雾,这就是干冰。黑云马上沸腾起来,立刻,像夏天的雷雨一样,哗哗地落在田间干道上,洒在两旁的稻田里。
汽车慢慢地往前走,这片乌云就像着了魔似的,跟着汽车往前移动,雨,也随着汽车一起往前下个不停。
看上去,完全像所长所说的一样,汽车顶上好似系着一个面积为五六百平方米的小水库。人们激动得直跳直蹦,田野里一片欢呼声。
大家跟在汽车后面,头顶上的大雨把大家淋得像在水里浸过一样,可是,谁都不会在意。日思夜想的水。现在终于下下来了。
这不是向老天爷乞求得来的水,而是凭借着人的智慧,用科技从空气中“榨”出来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