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根。”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 互动是当前课程改革中的常用语词。“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定位,也是教师课堂教学新的价值取向。心理学认为:教学是师生传意互动的过程。不同的传意互动方式,其效果不同。单向传意,效果最差;双向传意,效果较好;多向传意,效果最佳。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互动教学 互动创新
课堂教学是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定位,是教师课堂教学新的价值取向。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调整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教师、学习个体与小组及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合作,充分发挥课堂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及个体主动探究的互补优势,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即个体积极参与的共同创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语文教学中的互动教学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随着近年来教育观念的更新,人们对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认识的加深,课堂教学结构由封闭转向开放,加之现代社会对未来人才的要求,发展兴趣爱好已开始贯穿语文课堂教学。小学阶段的学生是生动的、活泼的,教师如果积极地鼓励,他们都是非常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的。语文教学不能死板,只强调学生认字、学语法,更要使他们从情感体验、自我思想升华到慢慢认识人生。教学中可选择大部分学生熟悉,最好是关注度较高的问题进行互动,有利于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在实施生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以一种超越和理智的态度来面对和汲取他人的智慧,形成对问题的一系列认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平等、和谐、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新型的师生关系要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从三尺讲台走下来,主动走进学生,变传道、授业、解惑的长者身份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生的好朋友。
二、教学互动构建的意义
教学互动是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及学生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开展的课堂交往活动。教学互动场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交往,使教学在互动、互促中产生群体动力,让学习者形成自组织,自我构建,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在群性相融中、个性完善中形成良性循环,在和谐、合作、共创中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互动的构建要注意突出和谐、合作、共创等效应。和谐指教学氛围、师生关系和身心发展等方面的和谐,旨在创造一种共为主体、认知明确、情感协调、情绪高昂的课堂氛围,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合作指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友善的、相互信任的、相互尊重的良好氛围。师生之间构建一种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教师深入学生生活中,做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合作,从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出发,组织教学,共同做出创造性的努力。共创指突破传统教学中的强制、硬灌和单向传递,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下,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交互方式,运用自学感悟、智力激励、集体讨论等方法,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强化集体思维,提高学生的集体创造性能力。
三、互动创新,在课堂教学中落实
1.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满足人的爱和受尊重的需要,人就会感受到自己有价值、有用处、有能力,从而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易于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为了让学生的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民主平等、团结和谐。
2.质疑问难,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学生采取“两欢迎,三允许”的政策,即“欢迎质疑,欢迎争辩”、“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教师要善于在留出的空余地为学生创设质疑的情境。教师要把握好提问的三个要素:提问的时间、环境(氛围)和问题自身。一言以蔽之,应在最佳的时间内和最活跃的环境(学生的求知欲最强时)中提出能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向老师发问,同样也要注意上面的三个要素。教师课前要充分考虑讲到什么时候让学生提出有利于全体学生掌握新知识的问题。
四、在关爱、激励、自信中实现有效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根据“罗森塔尔效应”,自信心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
罗森塔尔的实验: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从18个班中随意抽取了一些学生,却以赞赏的口吻,煞有其事地将“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郑重交给校长和有关教师,并一再叮嘱:千万保密,否則会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八个月后进行复试,奇迹出现了:名单上的学生,个个成绩进步快,情绪活泼开朗,求知欲旺盛,与老师的感情特别好。为什么这些本来十分普通的孩子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原因就在于心理学家通过“权威性谎言”暗示老师,坚定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信心,激发了教师独特的深情,教师掩饰不住深情,通过眼神、笑貌、嗓音滋润这些学生的心田,他们更自爱自强,一股幸福、欢乐、奋发的激流在孩子的心中荡漾,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更主动、积极。
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在教学中,教师要用感情灌溉、融合,创设更多的、有效的互动方式,教给学生有生命的语文知识,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实现教学效率的高效化。
【参考文献】
[1]王铁军.教育现代化论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彭坤明.创新与教育[J].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互动教学 互动创新
课堂教学是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定位,是教师课堂教学新的价值取向。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调整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教师、学习个体与小组及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合作,充分发挥课堂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及个体主动探究的互补优势,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即个体积极参与的共同创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语文教学中的互动教学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随着近年来教育观念的更新,人们对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认识的加深,课堂教学结构由封闭转向开放,加之现代社会对未来人才的要求,发展兴趣爱好已开始贯穿语文课堂教学。小学阶段的学生是生动的、活泼的,教师如果积极地鼓励,他们都是非常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的。语文教学不能死板,只强调学生认字、学语法,更要使他们从情感体验、自我思想升华到慢慢认识人生。教学中可选择大部分学生熟悉,最好是关注度较高的问题进行互动,有利于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在实施生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以一种超越和理智的态度来面对和汲取他人的智慧,形成对问题的一系列认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平等、和谐、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新型的师生关系要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从三尺讲台走下来,主动走进学生,变传道、授业、解惑的长者身份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生的好朋友。
二、教学互动构建的意义
教学互动是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及学生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开展的课堂交往活动。教学互动场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交往,使教学在互动、互促中产生群体动力,让学习者形成自组织,自我构建,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在群性相融中、个性完善中形成良性循环,在和谐、合作、共创中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互动的构建要注意突出和谐、合作、共创等效应。和谐指教学氛围、师生关系和身心发展等方面的和谐,旨在创造一种共为主体、认知明确、情感协调、情绪高昂的课堂氛围,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合作指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友善的、相互信任的、相互尊重的良好氛围。师生之间构建一种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教师深入学生生活中,做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合作,从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出发,组织教学,共同做出创造性的努力。共创指突破传统教学中的强制、硬灌和单向传递,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下,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交互方式,运用自学感悟、智力激励、集体讨论等方法,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强化集体思维,提高学生的集体创造性能力。
三、互动创新,在课堂教学中落实
1.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满足人的爱和受尊重的需要,人就会感受到自己有价值、有用处、有能力,从而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易于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为了让学生的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民主平等、团结和谐。
2.质疑问难,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学生采取“两欢迎,三允许”的政策,即“欢迎质疑,欢迎争辩”、“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教师要善于在留出的空余地为学生创设质疑的情境。教师要把握好提问的三个要素:提问的时间、环境(氛围)和问题自身。一言以蔽之,应在最佳的时间内和最活跃的环境(学生的求知欲最强时)中提出能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向老师发问,同样也要注意上面的三个要素。教师课前要充分考虑讲到什么时候让学生提出有利于全体学生掌握新知识的问题。
四、在关爱、激励、自信中实现有效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根据“罗森塔尔效应”,自信心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
罗森塔尔的实验: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从18个班中随意抽取了一些学生,却以赞赏的口吻,煞有其事地将“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郑重交给校长和有关教师,并一再叮嘱:千万保密,否則会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八个月后进行复试,奇迹出现了:名单上的学生,个个成绩进步快,情绪活泼开朗,求知欲旺盛,与老师的感情特别好。为什么这些本来十分普通的孩子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原因就在于心理学家通过“权威性谎言”暗示老师,坚定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信心,激发了教师独特的深情,教师掩饰不住深情,通过眼神、笑貌、嗓音滋润这些学生的心田,他们更自爱自强,一股幸福、欢乐、奋发的激流在孩子的心中荡漾,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更主动、积极。
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在教学中,教师要用感情灌溉、融合,创设更多的、有效的互动方式,教给学生有生命的语文知识,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实现教学效率的高效化。
【参考文献】
[1]王铁军.教育现代化论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彭坤明.创新与教育[J].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