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RIG-Ⅰ相互作用蛋白

来源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cl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筛选人脾细胞cDNA 文库中与维甲酸诱导Ⅰ型基因(RIG-Ⅰ)所编码蛋白具有相互作用的蛋白基因.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以HEK293T细胞RNA为模板扩增RIG-Ⅰ基因的2CARD结构域部分,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pGBKT7-RIG-Ⅰ2CARD,转化到酵母细胞AH109感受态中,得到阳性克隆AH109[RIG-Ⅰ2CARD].然后将人脾细胞cDNA文库转化进AH109[RIG-Ⅰ2CARD],在含有X-α-半乳糖(X-α-Ga1)四缺营养缺陷型培养基上进行双重筛选阳性菌落,提取质粒后转化DH5α大肠杆菌并经氨苄青霉素抗性筛选,挑取单克隆菌落抽提质粒,并进行测序,再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成功构建酵母诱饵蛋白表达质粒pGBKT7-RIG-Ⅰ2CARD,并能在酵母中表达.筛选出阳性菌落59个,经生物信息学分析,最后从脾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出12个与RIG-Ⅰ2CARD 有相互作用的蛋白基因.结论:成功克隆出RIG-Ⅰ2CARD基因,并从脾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出12种能与RIG-Ⅰ2CARD具有相互作用的蛋白基因.
其他文献
通过对油田污水处理系统各级污水处理设备的分析,发现了撇油罐是影响外排水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而对撇油罐结构、原理及工艺过程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影响撇油罐除油效率的主要原
W-3Bao是本研究组通过诱变获得、Kit无义突变的白斑小鼠.突变基因杂合子小鼠腹部、四肢肢端及尾尖白化,其部分精曲小管内无精原细胞.突变纯合子小鼠在胚胎后期色泽苍白、个体
分别采用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厂、实验室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中洗出的絮状污泥作为接种污泥,考察了接种污泥类型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经历50 d后,均成功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SVI值分别可达43、48、46 mL/g,平均粒径分别为0.43、0.42、0.40 mm。试验还发现: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含有大量无机或惰性载体等微粒物质,可加速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不符合经
针对传统脱氮除磷技术在处理低碳源生活污水上的不足及回收污水中磷的必要性,开发了一种双泥系统与诱导结晶相结合的脱氮除磷工艺。为考察工艺的运行特性,开展了连续流试验,装置进水流量为15 L/h,采用人工模拟生活污水。分析了连续流工艺对氮、磷的去除效果与机制,结果表明:系统实现了对大部分碳源的"一碳两用",对TN、TP均表现出了稳定且良好的去除效果,出水TN、TP浓度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为了提高粘土对氟的吸附能力,采用PAC对天然粘土进行改性,并探讨了PAC投加量、煅烧时间,吸附时间、pH等因素对除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AC投加质量分数为1%、300℃下煅烧4
目的 探讨地霉菌对毛发破坏的程度,比较林生地霉皮损株、林生地霉血液株和白地霉对不同年龄组毛发感染时间及程度的差异.方法 临床采集不同年龄组的健康人毛发,分别进行林生
以佳乐麝香(HHCB)和吐纳麝香(AHTN)作为新兴有机污染物的代表,研究了传统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对污水中多环麝香的主要去除途径及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超过50%的HHCB和25%的AHTN因吸附在颗粒相上而转移到污泥中,这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去除多环麝香的重要途径。污水经曝气沉砂池、初沉池、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和二沉池等一系列流程处理后,对HHCB和AHTN的总去除率均可达到85%以上。
湿地健康评价旨在判断湿地健康状况和趋势,以便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和修复措施.针对黄河口湿地建立了一个新的指标体系,并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黄河口湿地进行了健康评价.结果
通过对现有污水提升泵站的改造,采用虚拟专用网(VPN)技术,将基于PLC的工业自动控制和视频监控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对污水泵站的远程无人值守监控。
目的 探讨液体总摄入量和小便次数与上海市区居民膀胱癌危险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共调查1996年1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期间诊断的上海市区膀胱癌新发病例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