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临床课中的一门主干课程,是学习其它临床课程的基础课,护理专业学生学好内科护理学对于今后的临床实习、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增加学生对疾病的感性认识,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是临床教学的主要任务。而病例分析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本文是采用病例分析方法引入内科护理学教学的尝试。
[关键词]病例分析;内科护理学;教学;应用
现代护理观念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已发生了重大变革,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病例导入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O’Neill等人认为,结合临床分析并进行讨论的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效率。目前,病例导入式教学在发达国家的医学教育中应用较为普遍,我国也有报道应用于内科教学。
1 病例分析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作用
1.1《内科护理学》教学,单靠课堂上的理论讲授无法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实践,不同的病例讨论,可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可以锻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及自信心的培养,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1.2内科护理学主要从理论上分析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评估、辅助检查、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问题、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健康教育,内容较抽象,再加上一些学生对基础学科与临床医学及今后工作上密切关系缺乏认识,对已学过知识的淡忘,使学过的知识出现脱节,从而形成学生学习难的问题。根据学生反馈,“内护难学、难记、容易忘”的信息,我校曾多次举行改革教学方法,经过改变教学模式,由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学、变为以病例为示范,讲述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学生参与,把过去的被动学习、死记硬背转为现在的主动学习,活学活用,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病例分析可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类比、推理的能力
2.1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病例造成悬念,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能使学生认识到内科护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在理解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的上,运用评判性思维能力,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2.2
内科护理学各论的各个章节都可以穿插病例讨论式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目的准备适当的、有代表性的,同时体现整体护理理念的病例,教师在上课前将病例分析交给学生,并提出问题,比如:(1)可能的临床诊断是什么?(2)进一步确诊需做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有哪些?(3)该病人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临床表现?还有可能出现哪些临床表现?为什么?(4)主要的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有哪些?哪一个是目前最主要的?(5)目前主要的护理措施是什么?(6)如何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计划?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并在课前先阅读、理解,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上,教师先简单介绍病例,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一般根据具体情况,以4—8人为一组。重点强调在讨论中,每位学生从自己理解的角度提出主要的护理诊断,并就选择的护理诊断做出合理的解释和详细的说明,自己是怎样在选择、分析、判断、推理、综合的基础上,加以精炼并作出的预测以及预测的理由等。此环节是病例讨论教学过程的关键。通过此种创设临床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体现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对这一过程的反思,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实践中,拓展了思维的深度和宽度,加强了知识间的纵横联系,锻炼了他们主动思考,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堂气氛活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3病例分析是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紧密结合临床,因此,学生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大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加深记忆,提高了学习效果和临床思维辨别能力。
3 病例分析教学,启发学生思考。促进知识能力转化
3.1病例分析是缩短教学情景与现实情景之间的距离。沟通学习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桥梁。病例描述的是完全真实的特定的现象,可以把抽象的疾病具体化,将学生置于一定的实际情景之中,学生就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所学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从而结合学习过的健康评估内容,病例生理内容,可以推断病人要做哪些相关检查、主要的护理问题是什么?然后确定护理措施,增进其学习兴趣和动力。比如,何女士,42岁,农民。半年前不全流产,此后月经不正常,20~25日一次周期,每次持续10日左右,月经量多。1月来头晕、乏力、食欲下降伴稀便。体检:慢性病容,眼结膜苍白,皮肤干燥、无光泽,心率98次/分。血红蛋白大小不一、中心淡染区扩大,血红蛋白60g/1,血细胞和血小板正常,骨髓铁染色(一),血清铁蛋白11g/1。请思考一下问题:(1)如何评估病人?(2)医疗诊断?(3)主要的护理诊断?(4)应对病人采取什么主要护理措施?(5)如何做好此病人的健康教育?给学生10~20分钟时间,4—8人一组进行讨论,然后由学生上台回答以上问题,待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师针对学生回答问题时存在的不足,再系统地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3.2病例的运用反过来促进了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因为阅读和分析病例要求有理论知识的基础,要求学生们运用理论,去分析、讨论和解释病例中提出的问题,作出合理的“决策”。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医学基础知识,对学过的基础知识加以应用。
4 病例分析教学可以提高师生的教与学能力
4.1在病例教学中,教师必须对所讲病例进行设计、收集,通过多种方式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该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具有渊博、高深的基础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在教学中不断学习医学知识外,还要学习人文学科知识(如心理学、高等教育学、人际沟通、行为学)等知识,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扮演学生的“导演”、“顾问”等角色。
4.2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的临床思维,不再采用灌输的方法,在经过引导学生仍找不到正确答案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利用课间查阅书籍、数据库等资料。这样可以保持其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为将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4.3教师在选择病例时,病例中的内容及问题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目的的需要随机组合,病例的内容及问题设置得当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更能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病例分析;内科护理学;教学;应用
现代护理观念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已发生了重大变革,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病例导入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O’Neill等人认为,结合临床分析并进行讨论的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效率。目前,病例导入式教学在发达国家的医学教育中应用较为普遍,我国也有报道应用于内科教学。
1 病例分析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作用
1.1《内科护理学》教学,单靠课堂上的理论讲授无法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实践,不同的病例讨论,可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可以锻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及自信心的培养,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1.2内科护理学主要从理论上分析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评估、辅助检查、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问题、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健康教育,内容较抽象,再加上一些学生对基础学科与临床医学及今后工作上密切关系缺乏认识,对已学过知识的淡忘,使学过的知识出现脱节,从而形成学生学习难的问题。根据学生反馈,“内护难学、难记、容易忘”的信息,我校曾多次举行改革教学方法,经过改变教学模式,由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学、变为以病例为示范,讲述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学生参与,把过去的被动学习、死记硬背转为现在的主动学习,活学活用,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病例分析可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类比、推理的能力
2.1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病例造成悬念,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能使学生认识到内科护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在理解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的上,运用评判性思维能力,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2.2
内科护理学各论的各个章节都可以穿插病例讨论式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目的准备适当的、有代表性的,同时体现整体护理理念的病例,教师在上课前将病例分析交给学生,并提出问题,比如:(1)可能的临床诊断是什么?(2)进一步确诊需做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有哪些?(3)该病人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临床表现?还有可能出现哪些临床表现?为什么?(4)主要的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有哪些?哪一个是目前最主要的?(5)目前主要的护理措施是什么?(6)如何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计划?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并在课前先阅读、理解,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上,教师先简单介绍病例,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一般根据具体情况,以4—8人为一组。重点强调在讨论中,每位学生从自己理解的角度提出主要的护理诊断,并就选择的护理诊断做出合理的解释和详细的说明,自己是怎样在选择、分析、判断、推理、综合的基础上,加以精炼并作出的预测以及预测的理由等。此环节是病例讨论教学过程的关键。通过此种创设临床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体现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对这一过程的反思,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实践中,拓展了思维的深度和宽度,加强了知识间的纵横联系,锻炼了他们主动思考,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堂气氛活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3病例分析是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紧密结合临床,因此,学生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大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加深记忆,提高了学习效果和临床思维辨别能力。
3 病例分析教学,启发学生思考。促进知识能力转化
3.1病例分析是缩短教学情景与现实情景之间的距离。沟通学习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桥梁。病例描述的是完全真实的特定的现象,可以把抽象的疾病具体化,将学生置于一定的实际情景之中,学生就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所学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从而结合学习过的健康评估内容,病例生理内容,可以推断病人要做哪些相关检查、主要的护理问题是什么?然后确定护理措施,增进其学习兴趣和动力。比如,何女士,42岁,农民。半年前不全流产,此后月经不正常,20~25日一次周期,每次持续10日左右,月经量多。1月来头晕、乏力、食欲下降伴稀便。体检:慢性病容,眼结膜苍白,皮肤干燥、无光泽,心率98次/分。血红蛋白大小不一、中心淡染区扩大,血红蛋白60g/1,血细胞和血小板正常,骨髓铁染色(一),血清铁蛋白11g/1。请思考一下问题:(1)如何评估病人?(2)医疗诊断?(3)主要的护理诊断?(4)应对病人采取什么主要护理措施?(5)如何做好此病人的健康教育?给学生10~20分钟时间,4—8人一组进行讨论,然后由学生上台回答以上问题,待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师针对学生回答问题时存在的不足,再系统地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3.2病例的运用反过来促进了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因为阅读和分析病例要求有理论知识的基础,要求学生们运用理论,去分析、讨论和解释病例中提出的问题,作出合理的“决策”。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医学基础知识,对学过的基础知识加以应用。
4 病例分析教学可以提高师生的教与学能力
4.1在病例教学中,教师必须对所讲病例进行设计、收集,通过多种方式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该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具有渊博、高深的基础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在教学中不断学习医学知识外,还要学习人文学科知识(如心理学、高等教育学、人际沟通、行为学)等知识,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扮演学生的“导演”、“顾问”等角色。
4.2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的临床思维,不再采用灌输的方法,在经过引导学生仍找不到正确答案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利用课间查阅书籍、数据库等资料。这样可以保持其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为将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4.3教师在选择病例时,病例中的内容及问题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目的的需要随机组合,病例的内容及问题设置得当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更能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