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州历来藏泉大家辈出,陈达农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早在民国时期,他就开始了自己的集泉之路,与泉界一代宗师马定祥先生是至交好友。而我有幸能拜师陈老门下,直至2 016年先生去世。如今回忆起来,老一辈藏家的人品和泉德,让作为晚辈的我深感受益。
1980年,我正在读高中,因为喜欢文史,平时会四处收藏钱币、邮票等。有一天,我看到上海《青年报》刊登了一篇文章,内容是介绍沪上的余榴梁先生如何专注于钱币收藏,令我颇受触动,于是便冒昧地给编辑部写了一封信,希望能联系余先生。没想到,先生竟然给我回了信。可以说,他是我钱币收藏的启蒙老师。
因为余先生是马定祥先生的弟子,通过他,我又有机会得以向马老请教。在这个过程中,我拜师学习的心愿越来越强烈。了解到我的想法后,马老就说:“ 哪有舍近求远的,你们湖州就有一位很好的老师!”他所指的正是陈达农先生。
当时的我年纪轻、资历浅,竟然不知道自己的身边就有着这样一位大家。拿着余先生专程写的介绍信,我找到了陈老,并且如愿以偿地拜在了他的门下。
这里有个“插曲”值得一提。自我那一批起,陈老门下共有4个弟子。他是一个十分谦虚的人,起初总是很客气地说:“我没有资格当你们的老师,不过我们可以一起玩。”一直到2000年他的第一本《古钱学入门》正式出版后,他这才表示:“我可以当你们的老师了”,就此正式收我们为徒。其实,自上世纪80年代认识陈老,在我们几个弟子的心中,他一直都是老师。
从1981年开始,每个周三和周六,我都会去陈老家看藏品、查资料,跟着他学习。那个时候平常所见的钱币资料很少,所以陈老的家对我来说,就像一个泉学宝库。按照现在的泉界行话,陈老的收藏属于“品种派”,当时他已经收藏了三四千个品种。每次都会拎出来一小串,按照时间顺序,让我一点点学;他的书籍资料都会借给我,看完一本还给他,再借下一本。这一点,他非常慷慨。记得1982年我工作以后,因为担心時间不会像之前那么富裕,我问他能不能借三本书给我手抄一下,他爽快应允。
回想起来,这些年因为钱币收藏,我走过很多地方,拜访过不少老一辈藏家。待人有礼有节,不吝于分享,是我从他们身上体会到的最为深刻的教诲。
以陈达农先生为例。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他被分配到湖州市文物商店工作。上世纪90年代初的某一天,一位从郊区农村过来的老人带了一把古钱,想请先生帮看看。先生接过来仔细翻看,看完后告诉他:“这些钱币里面有一枚好东西,值点铜钿,你拿回家放好,妥善保存。”并且特地把这枚钱单独拣出来给他。我们后来才知道,这是一枚南宋小平铁母钱,品相极好。我猜,先生这么喜欢古钱,当时一定欢喜得不得了。如果他顺势问问对方愿不愿意转让,在外人看来也是很正常的。但他并没有这么做,更不会“利用”对方的“不明就里”,这就是先生做人的准则,也是其收藏的泉德。这个故事在湖州泉界流传很广,而这枚钱币至今仍由这位老人的家人收藏着。
正如前面所说,当时我们可参考的资料不多,因此通常要向先生请教。有一回,我购藏了一枚大中通宝折三背京钱,拿去给陈老看,他说:“你手上的这枚是好东西,在民国版《历代古钱图说》中标价40元(银元)。”那时我的收藏是以清钱为目标,听先生顺口说了一句他没有这枚钱,我就想以此跟他换几枚清钱。先生说要换的话,就按照《历代古钱图说》给我换满相等价格的,意思是不能让我吃亏。实际上,如今市场价格很好的清钱,当时书上能标到三五块都算了不得了。这枚大中通宝是我收藏的第一枚好藏品,所以那次先生差不多换给我近2 0枚清钱,使得我的收藏由此突飞猛进。
在我看来,老一辈的泉界大家都是以泉德为尊的君子。他们通过收藏研究钱币而相识,进而发展成为人生的知己。
比如陈老对马定祥先生的定义就很有趣:朋友、冤家。在生活中两人是至交好友,但是学术研究上却是绝对的“冤家”,遇到观点不一的问题都会据理力争,一步不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上世纪80年代,马老出版第一版《太平天国钱币》,陈老第一个对著作中隐起文套子钱的铸地提出质疑,并根据文献资料进行了考证,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马老也不在乎提出疑义的是自己的好友,只要有理有据,我跟你争到底。
大概是1984年左右,为了《太平天国钱币》这本书,马老专程来湖州找陈老,我和另一位泉友在旁作陪。两人看似闲坐吃茶,实则在讨论学术问题甚至是争论,聊了有两个多小时。给我的感觉应该是,马老在写文章的时候遇到了问题,于是索性当面来找陈老交流沟通。
在学术研究上没有朋友之分,这个真的让我学到不少。做学术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争论是好事,大家的观点综合起来对学术推进是很有帮助的。如果没有争论,那将是死水一潭。我认为,将收藏与学术研究相结合,这是浙江泉界向来最主要的特点,由此近代以来浙江出了很多泉学大家,这很关键。因为光是收藏,那只是玩家而已。
陈老和郑德涵先生的交往也令我印象深刻。郑先生是安吉人,章太炎先生的学生。他是上海古泉学会早期的会员,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和陈老认识了。后来的特殊时期,陈老受到冲击,旁人避之不及。但郑先生每逢一两个月来一趟湖州,都会去看他,方式也很特别——走到陈老家门口,也不进去,只是向里张望;待到陈老走出来,彼此之间并无言语,就那样隔门相望几分钟,然后挥挥手告别。郑老在世的时候,我也有幸与他有过接触,我理解当时两人之间的“潜台词”是:我看到你了,你还好,那我就放心了。他们因为钱币结缘,视彼此为同道中人,这是一生的缘分。正是在老先生们的影响下,我们湖州的泉友一直都很团结,这也是一种传承的延续吧。
拜师缘由
1980年,我正在读高中,因为喜欢文史,平时会四处收藏钱币、邮票等。有一天,我看到上海《青年报》刊登了一篇文章,内容是介绍沪上的余榴梁先生如何专注于钱币收藏,令我颇受触动,于是便冒昧地给编辑部写了一封信,希望能联系余先生。没想到,先生竟然给我回了信。可以说,他是我钱币收藏的启蒙老师。
因为余先生是马定祥先生的弟子,通过他,我又有机会得以向马老请教。在这个过程中,我拜师学习的心愿越来越强烈。了解到我的想法后,马老就说:“ 哪有舍近求远的,你们湖州就有一位很好的老师!”他所指的正是陈达农先生。
当时的我年纪轻、资历浅,竟然不知道自己的身边就有着这样一位大家。拿着余先生专程写的介绍信,我找到了陈老,并且如愿以偿地拜在了他的门下。
这里有个“插曲”值得一提。自我那一批起,陈老门下共有4个弟子。他是一个十分谦虚的人,起初总是很客气地说:“我没有资格当你们的老师,不过我们可以一起玩。”一直到2000年他的第一本《古钱学入门》正式出版后,他这才表示:“我可以当你们的老师了”,就此正式收我们为徒。其实,自上世纪80年代认识陈老,在我们几个弟子的心中,他一直都是老师。
从1981年开始,每个周三和周六,我都会去陈老家看藏品、查资料,跟着他学习。那个时候平常所见的钱币资料很少,所以陈老的家对我来说,就像一个泉学宝库。按照现在的泉界行话,陈老的收藏属于“品种派”,当时他已经收藏了三四千个品种。每次都会拎出来一小串,按照时间顺序,让我一点点学;他的书籍资料都会借给我,看完一本还给他,再借下一本。这一点,他非常慷慨。记得1982年我工作以后,因为担心時间不会像之前那么富裕,我问他能不能借三本书给我手抄一下,他爽快应允。
为师之道
回想起来,这些年因为钱币收藏,我走过很多地方,拜访过不少老一辈藏家。待人有礼有节,不吝于分享,是我从他们身上体会到的最为深刻的教诲。
以陈达农先生为例。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他被分配到湖州市文物商店工作。上世纪90年代初的某一天,一位从郊区农村过来的老人带了一把古钱,想请先生帮看看。先生接过来仔细翻看,看完后告诉他:“这些钱币里面有一枚好东西,值点铜钿,你拿回家放好,妥善保存。”并且特地把这枚钱单独拣出来给他。我们后来才知道,这是一枚南宋小平铁母钱,品相极好。我猜,先生这么喜欢古钱,当时一定欢喜得不得了。如果他顺势问问对方愿不愿意转让,在外人看来也是很正常的。但他并没有这么做,更不会“利用”对方的“不明就里”,这就是先生做人的准则,也是其收藏的泉德。这个故事在湖州泉界流传很广,而这枚钱币至今仍由这位老人的家人收藏着。
正如前面所说,当时我们可参考的资料不多,因此通常要向先生请教。有一回,我购藏了一枚大中通宝折三背京钱,拿去给陈老看,他说:“你手上的这枚是好东西,在民国版《历代古钱图说》中标价40元(银元)。”那时我的收藏是以清钱为目标,听先生顺口说了一句他没有这枚钱,我就想以此跟他换几枚清钱。先生说要换的话,就按照《历代古钱图说》给我换满相等价格的,意思是不能让我吃亏。实际上,如今市场价格很好的清钱,当时书上能标到三五块都算了不得了。这枚大中通宝是我收藏的第一枚好藏品,所以那次先生差不多换给我近2 0枚清钱,使得我的收藏由此突飞猛进。
君子之交
在我看来,老一辈的泉界大家都是以泉德为尊的君子。他们通过收藏研究钱币而相识,进而发展成为人生的知己。
比如陈老对马定祥先生的定义就很有趣:朋友、冤家。在生活中两人是至交好友,但是学术研究上却是绝对的“冤家”,遇到观点不一的问题都会据理力争,一步不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上世纪80年代,马老出版第一版《太平天国钱币》,陈老第一个对著作中隐起文套子钱的铸地提出质疑,并根据文献资料进行了考证,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马老也不在乎提出疑义的是自己的好友,只要有理有据,我跟你争到底。
大概是1984年左右,为了《太平天国钱币》这本书,马老专程来湖州找陈老,我和另一位泉友在旁作陪。两人看似闲坐吃茶,实则在讨论学术问题甚至是争论,聊了有两个多小时。给我的感觉应该是,马老在写文章的时候遇到了问题,于是索性当面来找陈老交流沟通。
在学术研究上没有朋友之分,这个真的让我学到不少。做学术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争论是好事,大家的观点综合起来对学术推进是很有帮助的。如果没有争论,那将是死水一潭。我认为,将收藏与学术研究相结合,这是浙江泉界向来最主要的特点,由此近代以来浙江出了很多泉学大家,这很关键。因为光是收藏,那只是玩家而已。
陈老和郑德涵先生的交往也令我印象深刻。郑先生是安吉人,章太炎先生的学生。他是上海古泉学会早期的会员,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和陈老认识了。后来的特殊时期,陈老受到冲击,旁人避之不及。但郑先生每逢一两个月来一趟湖州,都会去看他,方式也很特别——走到陈老家门口,也不进去,只是向里张望;待到陈老走出来,彼此之间并无言语,就那样隔门相望几分钟,然后挥挥手告别。郑老在世的时候,我也有幸与他有过接触,我理解当时两人之间的“潜台词”是:我看到你了,你还好,那我就放心了。他们因为钱币结缘,视彼此为同道中人,这是一生的缘分。正是在老先生们的影响下,我们湖州的泉友一直都很团结,这也是一种传承的延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