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菊乙胺酯的毒理试验

来源 :现代农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e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经口、经皮、眼刺激、皮肤试验方法,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菊乙胺酯(WD-5)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菊乙胺酯经口急性毒性LD50大于500 mg/kg,经皮急性毒性LD50大于2500 mg/kg,按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判定为低毒级化合物.对家兔皮肤无刺激性,对家兔眼睛在涂药后4 s冲洗的条件下呈现轻度刺激性.
其他文献
评述了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的发展及除草剂品种开发与使用问题
综述了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作为杀虫、除草、杀菌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的进展情况,包括2-酰胺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2-烷基(芳基)-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乙酰辅酶A抑制剂类
随着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围绕农业增收、农民增效的目标,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要求,为寻求高效、低毒、低残留且对环境污染小的杀虫剂,以替代高毒、高残
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 d,30%机油·石硫微乳剂500倍液对红龟蜡蚧的防效达到了96.21%;20%松脂酸钠可溶性粉剂100倍液和1.45%阿维·吡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的防效分别为85.
《现代农药》2004年第2期发表了山东农业大学刘永杰等人关于酶抑制法快速检测农产品农药残留研究论文,他们是从事农药毒理、农药监测研究的专家,表达的观点具权威性,所以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