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以“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为例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etl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手掌模型”,根据该模型的三种手势,从思维层面、实践层面和价值层面对本课进行了教学设计.设计纳米小人的合成路线、探究并实验证伪“生命力论”、讨论并鉴别常见塑料是否有毒、举行竞赛对有机化学前沿课题进行答辩等学生活动,旨在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多角度、大视野地向学生展现有机化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省委、省纪委的正确领导下,郑煤集团公司党委和纪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八次全会和省纪委十届四次全会工作
期刊
一、把课堂交给学生   在学习刘湛秋《雨的四季》这篇散文时,我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促进但以学生为主要地位开展的。   1.运用已学方法理清文章思路   因为第一单元内容中朱自清的《春》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上课时我先让他们以《春》为范本来理清本篇文章的思路。学生很快概括出一条主线:喜雨—绘雨(春、夏、秋、冬)—赞雨。接着我让他们自己划分结构层次。参与率、正确率很高。  
期刊
历史是一个国家的发展史,是路程记载的一种标识.在一个国家和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必须铭记历史,避免重蹈覆辙.在当代教育中历史学习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莫大作
以“解直角三角形知识树”为例,叙述了如何运用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理论,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知识树的尝试研究,不断内化生成与完善知识树.让学生整体感知知识与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历史与社会是义务教育综合性课程.以《中华文明探源》一课教学为例,从“整合化,让学科教学更有厚度”“分层化,让学科教学更有温度”“活动化,让学科教学更有广度”三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