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通过对国内有关控制钉螺的研究论文进行分析,揭示我国血吸虫病防治中有关控制钉螺研究概况。 方法:以中国知网资源总括(CNKI) 为数据来源,检索2000-2020年在中文期刊发表的以“灭杀钉螺”或“灭钉螺”或“灭螺”或“杀钉螺”或“杀螺”为篇名的研究论文,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发文量、作者、机构、期刊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20年,我国在中文期刊共发表控制钉螺相关的研究论文573篇,以2007年为分水领,2007年前发文量相对平稳且呈增加趋势,而之后呈递减趋势;发文机构排前3位分别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湖南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湖北大学;发文量≥10篇的作者有15位,第一位的是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戴建荣,共发表论文36 篇;《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以发文量202篇排名第一;主要以氯硝柳胺杀螺效果、植物及生态工程杀螺剂灭钉螺效果、内生真菌杀螺活性为中心开展研究。结论: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的形势下,今后控制钉螺研究应降低化学制剂控螺而需加强生态杀螺方面的研究,实现生态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 杀钉螺 文献计量 血吸虫病 中国知网
中国分类号:R383 文献标识码:A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公共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每年有690万~750万人被感染[1],虽然目前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日本血吸虫病仍然被被政府认定为4种高度传染病之一[2-4]。湖北钉螺是日本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是造成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的重要根源。因此,控制钉螺以打破寄生虫的生活史是目前全国控制血吸虫病的比较重要和有效的措施[5]。文献计量通过探索与完善表征词频分布或文献分散规律的实践方法,实现数学、统计、文献学的有机结合,为实现图书情报的科学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6]。而目前国内关于控制钉螺的研究包括发文量、高被引文献、作者群、期刊分布、主要热点等问题却鲜有学者进行系统总结和深入分析,本文基于CNKI 对国内血吸虫防治中关于杀灭钉螺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展现国内杀灭钉螺研究的发展情况。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文中统计分析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检索时采用高级检索模式,设定的主要指标是:篇名=“杀钉螺“”或“杀螺”或“灭钉螺”或“灭螺”或“杀灭钉螺”,检索条件=“精准”,来源类别:全部期刊,检索时间2000年1月1日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为了提高研究的精准性,本文对所选文献进行了筛选,将其中不是以控制钉螺为研究内容的无关文献(条例、方案、摘要、会议、进展及综述)进行了剔除。
在研究方法上,应用Note Express分析软件与Excle 2003对文献中的作者、作者机构、发文量、期刊、关键词、学科分类等信息进行图表分析。
2 结果
共检索到715篇有关控制钉螺的研究论文,有效文献 573 篇。
2.1 年度发文情况
2000-2020年各度发文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情况具体见图 1。近20年控制钉螺相关研究的发展变化以2007年为界限,可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相对比较平稳上升,期间有小的起伏,在2004年和2005年发文量稍少,不足30篇;第2阶段是逐渐减少阶段,从2007年的52篇开始每年逐渐減少,到2020年发文量减少到3篇。这也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学界关于控制钉螺研究的热度不够高。同时也说明,随着我国血吸虫病防治进程不断推进,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全国钉螺控制效果较为稳定,血吸虫病发病数量显著减少,发病率逐年降低,2018年中国血吸虫病发病数为144例,同比2017年减少了1042例,其中2019年1-7月份血吸虫发病数为153例[7]。
2.2发文期刊分布
期刊分布主要反映的是关于国内血吸虫防治中有关控制钉螺研究成果发表在哪些期刊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期刊的影响力。从文献统计结果表明,国内血吸虫防治中有关控制钉螺研究的573篇期刊论文分布在125种不同的期刊上。载文量在10篇以上的期刊分别是《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2篇),《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38篇),《热带病与寄生虫学》(30篇),《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篇),《实用寄生虫病杂志》(18篇),《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4篇),《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7篇),《实用预防医学》(14篇),《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4篇),《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10篇),发文前20名的期刊见表1。从发文期刊学科方向看,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包括预防医学与卫生学,植物保护,有机化工,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中药学,畜牧与动物医学,药学,生物学,基础医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等方面,其中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学科领域的期刊对其研究关注度最高,说明国内对血吸虫病的防治。
2.3 发文作者分析
作者分布展现了学者在杀钉螺方面做了研究,集中度如何。对论文全部作者进行统计,共涉及作者784位。发文量前3位的分别为戴建荣,以发文36 篇排名第一,张楚霜和吴峰发文均为19 篇排第二、三,梁幼生发文18篇排第四,张燕萍13篇排第五。发文篇数≥10的作者见表1。
2.4 机构发文情况分析
主要展现的是某一个单位发文量的总和。基于CNKI数据库的检索,控制钉螺相关论文的发文机构共470家,从发文机构看,以血吸虫病防治所、疾控中心和大学为主。对发文量排名前十的研究机构进行统计,结果见表3。从发文机构所在地区看,主要集中在长江沿线地区,说明这些地区对控制钉螺的需求很高,这与钉螺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这一区域性特征相吻合。
2.5 基于高频关键词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作为论文主要内容的高度凝练,结合词频分析法来锁定和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基于CNKI数据库文献词频较高的关键词有钉螺、灭螺效果、氯硝柳胺、杀螺效果、灭螺、血吸虫病等,关键词频次排在前40的分析结构见表4。通过词频结合共词分析来确定国内血吸虫防治中有关控制钉螺研究的演化图谱,通过对关键词的合后,最终确定血吸虫防治中有关控制钉螺研究首先集中在氯硝柳胺等化学药剂为代表的灭螺效果;其次是以夹竹桃为代表的植物杀螺剂杀螺效果;第三为江滩、山丘地区生态工程改造为代表的灭螺活性;第四是以内生真菌为代表的微生物杀螺作用及其他化学类灭螺剂灭螺作用等方面。 2.5.1 氯硝柳胺杀螺
从上述高频主要关键词检索结果可知,化学药物灭螺依然是现阶段是主要的灭螺方法,其灭螺效果显著,但对鱼类等其他水生动物毒性极强[8]。氯硝柳胺是目前WHO唯一推荐现场应用的灭螺药,具有显著杀灭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湖北钉螺的效果[9]。氯硝柳胺在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现场使用近30年,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消除血吸虫病进程。目前,在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现场氯硝柳胺每年使用量超过3200 t,鉴于其在环境中的蓄积作用、对土壤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及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风险引起了广泛关注[10-11]。随着灭螺药物研究的深入,如何研发对环境低毒的灭螺药物将是未来化学灭螺的研究重点之一。
2.5.2植物及林地灭螺
植物灭螺系指提取或直接用新鲜灭螺植物的水浸液进行杀灭钉螺。作为生态灭螺方式之一,目前也国际上灭螺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目前国内对植物灭螺剂研究水平低,往往都是直接利用植物粗提物进行灭螺研究,对其中有效活性成分研究少[12]。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加强植物灭螺活性化学成分研究,同时加强植物他感作用灭螺机理的研究。随着“兴林灭螺”概念的提出[13],开辟了生态血防的新思想,開展抑螺防病林的种植等生态学措施改变钉螺孳生地环境条件,加强人工灭螺植物群落中钉螺消长规律的研究,实现真正的生态灭螺。
2.5.3 环境改造灭螺
环境改造灭螺是实现血吸虫病根本性防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之一,可通过采用蓄水养殖、开新填旧、翻耕种植、综合措施、土埋吹沙、沟渠硬化等措施,同时还可结合农田水利工程一起来改变钉螺赖以生存的环境来探求灭螺[14],但是环境改造工程抑螺耗资巨大。
2.5.4 微生物灭螺
利用微生物来灭螺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生物灭螺方式,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主要指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物达到灭螺目的[15]。它们当中某些微生物在具有杀螺作用的同时,还兼具杀灭其他病虫害的生防功效。早在上世纪50年代,许学积就开始寻找可杀灭钉螺的微生物。目前,已有几十种灭螺微生物被发现,然而迄今为止,微生物灭螺研究多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现场试验开展较少,且缺少对灭螺机制及对环境中非靶生物的毒理学资料。如何将微生物灭螺从实验室走向野外现场实验真正意义上的微生物生态灭螺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之一。
3 讨论
从发文量年度分布来看,血吸虫防治中有关控制钉螺研究文献呈下降趋势,说明近年来全国钉螺控制效果较为稳定,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从期刊和学科分布来说,有关控制钉螺研究的学科主要主要集中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学科间交叉现象现象少,可能会使研究视野受到限制。从发文作者及机构分布来说,以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疾控中心及高校为主。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排名第一,这些研究主要以江苏、湖北和湖南为主,这一现象与钉螺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12个省区域性特征相吻合。当然,本文数据仅来自中国知网中“全部期刊”,不包含学位论文数据库、专利及成果,这可能会研究的全面性造成影响。血吸虫病作为我国五大寄生虫病,受钉螺孳生环境复杂且分布较广、传染源种类众多等因素的影响,消除血吸虫病仍面临一些挑战,加上血吸虫特有的生活史和血吸虫病传播特点,血吸虫病传播危险环境尚未彻底改变,中国要实现全面消除血吸虫病目标的任务仍然艰巨。在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的形势下,血吸虫防治中有关控制钉螺未来研究要符合环保的要求,对血吸虫生活史中钉螺的控制,仍是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如何有效合理将利用化学、植物及微生物来控制钉螺对现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全国要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是非常关键的。
参考文献
[1] Cui G Y,Wang S P,Cheng H B,et al.Screening of microorganisms against Oncomelania hupensis and assessing the molluscicidal efficacy[J].Microbiology China,2015,42 (6):1060-1066.
[2] Dai J R,Li Y Z,Wang F,et al.Sensitivity of Oncomelania hupensis to niclosamidea nation-wide survey in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4,11(3):3086-3096.
[3] Manus D P,Gray D J,Li Y S,et al.Schistosomiasi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 era of the three gorges dam[J].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2010, 23(2):442-466.
[4] Mc Manus D P,Gray D J,Ross A G,et al.Schistosomiasis research in the dongting lake region and its impact on local and national treatment and control in China[J].PLo 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2011,5(8):e1053.
[5] 崔国艳,汪世平,程红兵,等.灭钉螺微生物的筛选及功效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5,31(2):109-112.
[6] 李雁鸣.文献计量在我国现阶段图书情报领域的运用分析[J].兰台内外,2021,4:28-30.
[7] 陈豪芳.2019年中国血吸虫病防治现状、发病情况及控制前景展望[EB/OL].[2019-10-23 ].
https://www.huaon.com/story/477027
[8] 吴建华,刘美红,李帅岚,等.灭钉螺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9,30(3):356-360.
[9] 张世清.洪涝灾害与血吸虫病防控[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20,32(5):522-525.
[10] 刘章斌.氯硝柳胺在湖滩草地中的残留动态及环境行为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6.
[11] 贾悦,戴建荣.氯硝柳胺的环境行为研究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3,29(12):1203-1207.
[12] 李雪,戴建荣,邢云天.生物源性杀钉螺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7,29(1):122-125.
[13] 彭镇华.中国林业血防生态工程建设[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6,4(2):4-7.
[14] 金国,廖洪义,钟国体,等.环境改造灭螺控制血吸虫病效果观察[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2.14(3):200-202.
[15] 程婉婷,周艺彪,潘翔,等.微生物杀灭钉螺的研究进展[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6,28(1):103-107.
关键词 杀钉螺 文献计量 血吸虫病 中国知网
中国分类号:R383 文献标识码:A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公共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每年有690万~750万人被感染[1],虽然目前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日本血吸虫病仍然被被政府认定为4种高度传染病之一[2-4]。湖北钉螺是日本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是造成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的重要根源。因此,控制钉螺以打破寄生虫的生活史是目前全国控制血吸虫病的比较重要和有效的措施[5]。文献计量通过探索与完善表征词频分布或文献分散规律的实践方法,实现数学、统计、文献学的有机结合,为实现图书情报的科学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6]。而目前国内关于控制钉螺的研究包括发文量、高被引文献、作者群、期刊分布、主要热点等问题却鲜有学者进行系统总结和深入分析,本文基于CNKI 对国内血吸虫防治中关于杀灭钉螺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展现国内杀灭钉螺研究的发展情况。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文中统计分析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检索时采用高级检索模式,设定的主要指标是:篇名=“杀钉螺“”或“杀螺”或“灭钉螺”或“灭螺”或“杀灭钉螺”,检索条件=“精准”,来源类别:全部期刊,检索时间2000年1月1日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为了提高研究的精准性,本文对所选文献进行了筛选,将其中不是以控制钉螺为研究内容的无关文献(条例、方案、摘要、会议、进展及综述)进行了剔除。
在研究方法上,应用Note Express分析软件与Excle 2003对文献中的作者、作者机构、发文量、期刊、关键词、学科分类等信息进行图表分析。
2 结果
共检索到715篇有关控制钉螺的研究论文,有效文献 573 篇。
2.1 年度发文情况
2000-2020年各度发文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情况具体见图 1。近20年控制钉螺相关研究的发展变化以2007年为界限,可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相对比较平稳上升,期间有小的起伏,在2004年和2005年发文量稍少,不足30篇;第2阶段是逐渐减少阶段,从2007年的52篇开始每年逐渐減少,到2020年发文量减少到3篇。这也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学界关于控制钉螺研究的热度不够高。同时也说明,随着我国血吸虫病防治进程不断推进,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全国钉螺控制效果较为稳定,血吸虫病发病数量显著减少,发病率逐年降低,2018年中国血吸虫病发病数为144例,同比2017年减少了1042例,其中2019年1-7月份血吸虫发病数为153例[7]。
2.2发文期刊分布
期刊分布主要反映的是关于国内血吸虫防治中有关控制钉螺研究成果发表在哪些期刊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期刊的影响力。从文献统计结果表明,国内血吸虫防治中有关控制钉螺研究的573篇期刊论文分布在125种不同的期刊上。载文量在10篇以上的期刊分别是《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2篇),《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38篇),《热带病与寄生虫学》(30篇),《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篇),《实用寄生虫病杂志》(18篇),《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4篇),《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7篇),《实用预防医学》(14篇),《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4篇),《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10篇),发文前20名的期刊见表1。从发文期刊学科方向看,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包括预防医学与卫生学,植物保护,有机化工,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中药学,畜牧与动物医学,药学,生物学,基础医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等方面,其中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学科领域的期刊对其研究关注度最高,说明国内对血吸虫病的防治。
2.3 发文作者分析
作者分布展现了学者在杀钉螺方面做了研究,集中度如何。对论文全部作者进行统计,共涉及作者784位。发文量前3位的分别为戴建荣,以发文36 篇排名第一,张楚霜和吴峰发文均为19 篇排第二、三,梁幼生发文18篇排第四,张燕萍13篇排第五。发文篇数≥10的作者见表1。
2.4 机构发文情况分析
主要展现的是某一个单位发文量的总和。基于CNKI数据库的检索,控制钉螺相关论文的发文机构共470家,从发文机构看,以血吸虫病防治所、疾控中心和大学为主。对发文量排名前十的研究机构进行统计,结果见表3。从发文机构所在地区看,主要集中在长江沿线地区,说明这些地区对控制钉螺的需求很高,这与钉螺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这一区域性特征相吻合。
2.5 基于高频关键词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作为论文主要内容的高度凝练,结合词频分析法来锁定和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基于CNKI数据库文献词频较高的关键词有钉螺、灭螺效果、氯硝柳胺、杀螺效果、灭螺、血吸虫病等,关键词频次排在前40的分析结构见表4。通过词频结合共词分析来确定国内血吸虫防治中有关控制钉螺研究的演化图谱,通过对关键词的合后,最终确定血吸虫防治中有关控制钉螺研究首先集中在氯硝柳胺等化学药剂为代表的灭螺效果;其次是以夹竹桃为代表的植物杀螺剂杀螺效果;第三为江滩、山丘地区生态工程改造为代表的灭螺活性;第四是以内生真菌为代表的微生物杀螺作用及其他化学类灭螺剂灭螺作用等方面。 2.5.1 氯硝柳胺杀螺
从上述高频主要关键词检索结果可知,化学药物灭螺依然是现阶段是主要的灭螺方法,其灭螺效果显著,但对鱼类等其他水生动物毒性极强[8]。氯硝柳胺是目前WHO唯一推荐现场应用的灭螺药,具有显著杀灭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湖北钉螺的效果[9]。氯硝柳胺在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现场使用近30年,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消除血吸虫病进程。目前,在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现场氯硝柳胺每年使用量超过3200 t,鉴于其在环境中的蓄积作用、对土壤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及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风险引起了广泛关注[10-11]。随着灭螺药物研究的深入,如何研发对环境低毒的灭螺药物将是未来化学灭螺的研究重点之一。
2.5.2植物及林地灭螺
植物灭螺系指提取或直接用新鲜灭螺植物的水浸液进行杀灭钉螺。作为生态灭螺方式之一,目前也国际上灭螺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目前国内对植物灭螺剂研究水平低,往往都是直接利用植物粗提物进行灭螺研究,对其中有效活性成分研究少[12]。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加强植物灭螺活性化学成分研究,同时加强植物他感作用灭螺机理的研究。随着“兴林灭螺”概念的提出[13],开辟了生态血防的新思想,開展抑螺防病林的种植等生态学措施改变钉螺孳生地环境条件,加强人工灭螺植物群落中钉螺消长规律的研究,实现真正的生态灭螺。
2.5.3 环境改造灭螺
环境改造灭螺是实现血吸虫病根本性防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之一,可通过采用蓄水养殖、开新填旧、翻耕种植、综合措施、土埋吹沙、沟渠硬化等措施,同时还可结合农田水利工程一起来改变钉螺赖以生存的环境来探求灭螺[14],但是环境改造工程抑螺耗资巨大。
2.5.4 微生物灭螺
利用微生物来灭螺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生物灭螺方式,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主要指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物达到灭螺目的[15]。它们当中某些微生物在具有杀螺作用的同时,还兼具杀灭其他病虫害的生防功效。早在上世纪50年代,许学积就开始寻找可杀灭钉螺的微生物。目前,已有几十种灭螺微生物被发现,然而迄今为止,微生物灭螺研究多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现场试验开展较少,且缺少对灭螺机制及对环境中非靶生物的毒理学资料。如何将微生物灭螺从实验室走向野外现场实验真正意义上的微生物生态灭螺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之一。
3 讨论
从发文量年度分布来看,血吸虫防治中有关控制钉螺研究文献呈下降趋势,说明近年来全国钉螺控制效果较为稳定,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从期刊和学科分布来说,有关控制钉螺研究的学科主要主要集中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学科间交叉现象现象少,可能会使研究视野受到限制。从发文作者及机构分布来说,以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疾控中心及高校为主。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排名第一,这些研究主要以江苏、湖北和湖南为主,这一现象与钉螺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12个省区域性特征相吻合。当然,本文数据仅来自中国知网中“全部期刊”,不包含学位论文数据库、专利及成果,这可能会研究的全面性造成影响。血吸虫病作为我国五大寄生虫病,受钉螺孳生环境复杂且分布较广、传染源种类众多等因素的影响,消除血吸虫病仍面临一些挑战,加上血吸虫特有的生活史和血吸虫病传播特点,血吸虫病传播危险环境尚未彻底改变,中国要实现全面消除血吸虫病目标的任务仍然艰巨。在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的形势下,血吸虫防治中有关控制钉螺未来研究要符合环保的要求,对血吸虫生活史中钉螺的控制,仍是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如何有效合理将利用化学、植物及微生物来控制钉螺对现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全国要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是非常关键的。
参考文献
[1] Cui G Y,Wang S P,Cheng H B,et al.Screening of microorganisms against Oncomelania hupensis and assessing the molluscicidal efficacy[J].Microbiology China,2015,42 (6):1060-1066.
[2] Dai J R,Li Y Z,Wang F,et al.Sensitivity of Oncomelania hupensis to niclosamidea nation-wide survey in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4,11(3):3086-3096.
[3] Manus D P,Gray D J,Li Y S,et al.Schistosomiasi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 era of the three gorges dam[J].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2010, 23(2):442-466.
[4] Mc Manus D P,Gray D J,Ross A G,et al.Schistosomiasis research in the dongting lake region and its impact on local and national treatment and control in China[J].PLo 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2011,5(8):e1053.
[5] 崔国艳,汪世平,程红兵,等.灭钉螺微生物的筛选及功效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5,31(2):109-112.
[6] 李雁鸣.文献计量在我国现阶段图书情报领域的运用分析[J].兰台内外,2021,4:28-30.
[7] 陈豪芳.2019年中国血吸虫病防治现状、发病情况及控制前景展望[EB/OL].[2019-10-23 ].
https://www.huaon.com/story/477027
[8] 吴建华,刘美红,李帅岚,等.灭钉螺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9,30(3):356-360.
[9] 张世清.洪涝灾害与血吸虫病防控[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20,32(5):522-525.
[10] 刘章斌.氯硝柳胺在湖滩草地中的残留动态及环境行为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6.
[11] 贾悦,戴建荣.氯硝柳胺的环境行为研究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3,29(12):1203-1207.
[12] 李雪,戴建荣,邢云天.生物源性杀钉螺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7,29(1):122-125.
[13] 彭镇华.中国林业血防生态工程建设[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6,4(2):4-7.
[14] 金国,廖洪义,钟国体,等.环境改造灭螺控制血吸虫病效果观察[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2.14(3):200-202.
[15] 程婉婷,周艺彪,潘翔,等.微生物杀灭钉螺的研究进展[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6,28(1):10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