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烟火,那年暑假看过一场烟火的尾巴,已被烟雾掩去了一半的红绿绚烂,或是突然像碎金那样洒下来的,天空里游动着千万尾金鱼。
“奶奶知道你现在读书遇到了困难,奶奶也不想给你太大压力。”我静静低头,听奶奶继续——“其实从你小时候我就一直相信你是个很聪明、有出息的人,其实到现在奶奶还这么想。”
“你知道你爸爸办公室那些人很爱问‘你孩子成绩怎样啦’,拿这个比来比去,所以你爸爸一直很有压力。他有时方式是急了点,但我想你应该明白他内心是怎样想的。”
“这次踏青也是你爸爸拍定的,他希望这个暑假能让你放松一下,也许你之前是被逼得很烦了。”
“如果你有什么问题,都来跟我商量,奶奶会帮你分析到底是哪里出状况。”
“你妈刚生下你时,有病不能带你。你爸一边带你一边考大学文凭,你晚上一哭就会吵到他复习,你爸只好将你哄睡后,一个人悄悄出门,到路灯下面,就是车站对面那个路灯,在那里看书。那时他一定希望你长大后快点有出息的。你爸为了照顾你,放弃了他学得最好的高等数学,所以你要明白你爸的心。”
我扭过头去,眼睛睁到极限不让泪水眨落下来。
烟火,寂静了大约两分钟的天空,宣告了表演结束,我跟奶奶回到屋内,看见坐在沙发里的爸爸,习惯把剩下的早餐带回来热好再继续吃的爸爸。
就是这样,很节俭,很严厉,或许也很辛苦,坐在家长会上心里不知是气愤失落还是难过更占上风,他一定想过为什么自己会生下这样的孩子。
2、用红色粗体圈下一个很大的方框,里面是黑色的五个字“新学期计划”,然后分别把下面列的每一条重新审视一遍,包括“准备错题集,记下每一个出错的题”或者“每天做一篇英语阅读。”
写在最后的是“一定要努力,一定要一步一步往上爬。”最初写的是“往上升”随后被修改成“往上爬”或许先前欠下的问题实在太多,短短时间内不足以解决太多,所以自己只能骑着蜗牛向上慢慢爬。
如果说假期有什么积极的意义,那就是给人一个仿佛可以完全重来的开始。踏过这一天后,自己将不再是过去那样无用的、消极的、糟糕的自己,而有着不知从哪里来而来的自信支撑着说“一定可以有个全新的改变!”
哪里来的自信——我偷偷看爸爸,脑海中是奶奶那句话:“那时他只好将你哄睡着以后,一个人悄悄出门……他一定是希望你长大后,能快点有出息的。”辛酸的力量在内心经过发酵后成为足够的信心,我想,如果找不到能让自己好好学习下去的动力,那么将它改变成为了父母也要好好学习。
专心听每一节课,记笔记,改错题,甚至鼓起勇气走进办公室向那位曾经在课上说自己“发什么梦啊”的老师请教问题……
暂时不能碰到音乐、漫画或者小说,的确会比想象中还要难以忍耐,可能够看作自己正在确实地走向目标。让“爸爸为了自己的成绩进步而高兴”吧,关上床头灯,把英语单词表往枕头下一塞后,想起十多年前的那些寒冷夜晚,爸爸把自己哄睡着以后,一个人偷偷出门,在路灯下看书复习……温度慢慢地降低使得他不时搓搓手,我用力地咬住牙齿把泪腺里泛酸的感觉压迫下去。
提前15名吧,做一点“有出息”的事。爸爸一定会高兴。
只不过,先前欠下的实在太多,短短两周不足以解决得太多,或许是这个学校每个人都很用功,所以自己的努力也只泛起小小一点泡沫。
两周后,下午第一节课,老师抱着统计列表走进教室,他一个个读过班内每个人的名字和年级排名,我双手死死抓着课桌两侧桌角,按照学号缓慢靠近自己的结果,终于从老师口中跳出了自己的名字。几乎可见的,一下绷直的脊背,让肩膀都在微微颤抖。
晚上回家,爸爸理所当然问考试的情况,我抠着椅背,看了一眼奶奶后,说出名次。爸爸几乎提不出教训的气力了,只说:“只比上次进了1名而已,你怎么搞的啊。”
——有出息的事。刻苦两周吧。希望能提前15名。
——爸爸一定会高兴。
希望爸爸能够高兴。希望爸爸知道,自己还是有能力的。生到像自己这样的小孩,并不是那么那么的倒霉。
那样的期望,是“从始至终”的“一直,一直”地咬着牙齿也企图得到的。
3、小学开始,就经常因为上课走神被老师叫到后面罚站,加上成绩一向不好,连自己写的人生计划书也会被嘲笑“你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实现。”
那时,包括现在的我一直觉得成绩不好的卷子就是全世界的烦恼,一步一步上楼梯般的沉重。
最严重的一次伤害发生在我上课涂鸦被老师没收后。她开始请全班同学举手揭发我的不是,从忘记戴红领巾到没穿校服这样的小事,都被一一数落。如果真的不介怀,自己也不会到现在想起来时还带着浓重的怨恨感,我始终没能被培养成那些少儿节目、国产动画片里所宣扬的光明宽厚踏实的人。
那时,也只是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从那时开始就认定自己一无是处,这种自卑感到现在也没能从身体里完全消融。
也许,总觉得自己一无所有,就对很多事看得很开。因为成绩不好,所以很少和不熟悉的人说话,在数学课上看BENJAMIN的《One Day》然后月考一塌糊涂,很糟糕也很麻烦的一个小孩。
站在学校巨大的榕树下,那些蝉鸣那些风吹草动的声响被烈日的灼痛感清晰地刻进了我的年轮。
我回了初中校园,老教学楼后那一堵长得望不见头的文化墙,是否还有自己的笔迹?墙上的那些图像如同某些暗示性的纹路,我听懂了它们寂寞的告白却讲不出它们沉钝的申诉。
坐在广场边的木椅上,巨大的落日从我身后仓皇地沉下去。恍惚中我看见人去楼空的校园突然挤满人群,我看见我们那一届的学生,在操场上奔跑,有男孩子洒落的汗水,有女孩子飞扬的发带。
像一场安静的无声电影。
想起很久以前的事,那时候,包括鞋子、袜子都是爸爸带着自己去买的。直到自己长大一些,意识到这些衣服很落伍,才宁可到学校偷偷脱换掉,也不肯再穿,也许就是以这样一个“长大一些”为分水岭,越来越多不理解父母的地方,越来越多被父母不理解的地方。类似的空白双倍增长,回家后总是吃完饭便把自己关在房间,接着便有了妈妈在饭桌上的声音:“我们现在还能觉得是和你生活在一起吗,你这么不想见我们,干脆出去啊。”有三次我沉默对峙,一次撂下筷子说:“烦不烦呀,有没有新鲜点的说法啊!”那一次是最后挨了打的。
把这些解释成“成长的必经阶段就好了。”书面语总是说得那么堂皇。
是有这样的一个阶段,每个人都会有的阶段,想要依赖父母给的零花钱过活,同时又对他们的每一句言辞都不耐烦地想扭头避开;咬住被大人们误解的地方死不松口,将一切都犟头倔脑的拒绝;可真的挨了巴掌后,依然会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内心有过非常痛恨的念头,可不消几天就自行淡去了。
用手捂住脸颊,牙齿虽然一直用力坚持着,可究竟有什么值得坚持呢。很失落、很悲戚,如果说之前还在脑袋某处悬着一个温暖而飘渺的可能性……
初夏的群山,苍翠的绿色,略微干燥的空气一直接近我的呼吸,安静而惆怅。
4、书上说氧化硅粉和镁粉加热后放入盐酸,产生以甲硅烷为主的气体,甲硅烷能与氧气发生剧烈的反应,可在空气中自然燃烧。
印成铅字的说明总是无趣得多,不过倘若学业在一次次失败后最终成功的话,是不是就像所能看见的在空气中自然燃烧的甲硅烷,以及还没反应完的镁粉一起放出异常炫目的光彩。化学偶尔会有这样的惊喜,女生们没准会把它和仙女棒的小烟火联系到一起。
这样用力坚持着,一定能在自己身上发生一个炫目、并且漂亮的反应来。
没有雨的时候,空气中尘埃被细微煎煮,世界是白色的、黄色的、绿色的和蓝色的。
仿佛镜头微微一晃,从室内跳到室外,便是苍茫的群山,然后定格。甚至一点风声也没有,远处的苍穹传来久远的声音,“一定要有出息!”“一定不是个一无是处的孩子!”“一定能在自己身上发生一个炫目、并且漂亮的反应!”
“一定,一定要以苍翠的形式拔地而起”……
于是,无论有多少色彩,只余黑白两色注视着自己,悲怆而“洁净”的风味,带着一星点弱小的光芒和细微的疲惫……
编辑:雨 君
“奶奶知道你现在读书遇到了困难,奶奶也不想给你太大压力。”我静静低头,听奶奶继续——“其实从你小时候我就一直相信你是个很聪明、有出息的人,其实到现在奶奶还这么想。”
“你知道你爸爸办公室那些人很爱问‘你孩子成绩怎样啦’,拿这个比来比去,所以你爸爸一直很有压力。他有时方式是急了点,但我想你应该明白他内心是怎样想的。”
“这次踏青也是你爸爸拍定的,他希望这个暑假能让你放松一下,也许你之前是被逼得很烦了。”
“如果你有什么问题,都来跟我商量,奶奶会帮你分析到底是哪里出状况。”
“你妈刚生下你时,有病不能带你。你爸一边带你一边考大学文凭,你晚上一哭就会吵到他复习,你爸只好将你哄睡后,一个人悄悄出门,到路灯下面,就是车站对面那个路灯,在那里看书。那时他一定希望你长大后快点有出息的。你爸为了照顾你,放弃了他学得最好的高等数学,所以你要明白你爸的心。”
我扭过头去,眼睛睁到极限不让泪水眨落下来。
烟火,寂静了大约两分钟的天空,宣告了表演结束,我跟奶奶回到屋内,看见坐在沙发里的爸爸,习惯把剩下的早餐带回来热好再继续吃的爸爸。
就是这样,很节俭,很严厉,或许也很辛苦,坐在家长会上心里不知是气愤失落还是难过更占上风,他一定想过为什么自己会生下这样的孩子。
2、用红色粗体圈下一个很大的方框,里面是黑色的五个字“新学期计划”,然后分别把下面列的每一条重新审视一遍,包括“准备错题集,记下每一个出错的题”或者“每天做一篇英语阅读。”
写在最后的是“一定要努力,一定要一步一步往上爬。”最初写的是“往上升”随后被修改成“往上爬”或许先前欠下的问题实在太多,短短时间内不足以解决太多,所以自己只能骑着蜗牛向上慢慢爬。
如果说假期有什么积极的意义,那就是给人一个仿佛可以完全重来的开始。踏过这一天后,自己将不再是过去那样无用的、消极的、糟糕的自己,而有着不知从哪里来而来的自信支撑着说“一定可以有个全新的改变!”
哪里来的自信——我偷偷看爸爸,脑海中是奶奶那句话:“那时他只好将你哄睡着以后,一个人悄悄出门……他一定是希望你长大后,能快点有出息的。”辛酸的力量在内心经过发酵后成为足够的信心,我想,如果找不到能让自己好好学习下去的动力,那么将它改变成为了父母也要好好学习。
专心听每一节课,记笔记,改错题,甚至鼓起勇气走进办公室向那位曾经在课上说自己“发什么梦啊”的老师请教问题……
暂时不能碰到音乐、漫画或者小说,的确会比想象中还要难以忍耐,可能够看作自己正在确实地走向目标。让“爸爸为了自己的成绩进步而高兴”吧,关上床头灯,把英语单词表往枕头下一塞后,想起十多年前的那些寒冷夜晚,爸爸把自己哄睡着以后,一个人偷偷出门,在路灯下看书复习……温度慢慢地降低使得他不时搓搓手,我用力地咬住牙齿把泪腺里泛酸的感觉压迫下去。
提前15名吧,做一点“有出息”的事。爸爸一定会高兴。
只不过,先前欠下的实在太多,短短两周不足以解决得太多,或许是这个学校每个人都很用功,所以自己的努力也只泛起小小一点泡沫。
两周后,下午第一节课,老师抱着统计列表走进教室,他一个个读过班内每个人的名字和年级排名,我双手死死抓着课桌两侧桌角,按照学号缓慢靠近自己的结果,终于从老师口中跳出了自己的名字。几乎可见的,一下绷直的脊背,让肩膀都在微微颤抖。
晚上回家,爸爸理所当然问考试的情况,我抠着椅背,看了一眼奶奶后,说出名次。爸爸几乎提不出教训的气力了,只说:“只比上次进了1名而已,你怎么搞的啊。”
——有出息的事。刻苦两周吧。希望能提前15名。
——爸爸一定会高兴。
希望爸爸能够高兴。希望爸爸知道,自己还是有能力的。生到像自己这样的小孩,并不是那么那么的倒霉。
那样的期望,是“从始至终”的“一直,一直”地咬着牙齿也企图得到的。
3、小学开始,就经常因为上课走神被老师叫到后面罚站,加上成绩一向不好,连自己写的人生计划书也会被嘲笑“你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实现。”
那时,包括现在的我一直觉得成绩不好的卷子就是全世界的烦恼,一步一步上楼梯般的沉重。
最严重的一次伤害发生在我上课涂鸦被老师没收后。她开始请全班同学举手揭发我的不是,从忘记戴红领巾到没穿校服这样的小事,都被一一数落。如果真的不介怀,自己也不会到现在想起来时还带着浓重的怨恨感,我始终没能被培养成那些少儿节目、国产动画片里所宣扬的光明宽厚踏实的人。
那时,也只是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从那时开始就认定自己一无是处,这种自卑感到现在也没能从身体里完全消融。
也许,总觉得自己一无所有,就对很多事看得很开。因为成绩不好,所以很少和不熟悉的人说话,在数学课上看BENJAMIN的《One Day》然后月考一塌糊涂,很糟糕也很麻烦的一个小孩。
站在学校巨大的榕树下,那些蝉鸣那些风吹草动的声响被烈日的灼痛感清晰地刻进了我的年轮。
我回了初中校园,老教学楼后那一堵长得望不见头的文化墙,是否还有自己的笔迹?墙上的那些图像如同某些暗示性的纹路,我听懂了它们寂寞的告白却讲不出它们沉钝的申诉。
坐在广场边的木椅上,巨大的落日从我身后仓皇地沉下去。恍惚中我看见人去楼空的校园突然挤满人群,我看见我们那一届的学生,在操场上奔跑,有男孩子洒落的汗水,有女孩子飞扬的发带。
像一场安静的无声电影。
想起很久以前的事,那时候,包括鞋子、袜子都是爸爸带着自己去买的。直到自己长大一些,意识到这些衣服很落伍,才宁可到学校偷偷脱换掉,也不肯再穿,也许就是以这样一个“长大一些”为分水岭,越来越多不理解父母的地方,越来越多被父母不理解的地方。类似的空白双倍增长,回家后总是吃完饭便把自己关在房间,接着便有了妈妈在饭桌上的声音:“我们现在还能觉得是和你生活在一起吗,你这么不想见我们,干脆出去啊。”有三次我沉默对峙,一次撂下筷子说:“烦不烦呀,有没有新鲜点的说法啊!”那一次是最后挨了打的。
把这些解释成“成长的必经阶段就好了。”书面语总是说得那么堂皇。
是有这样的一个阶段,每个人都会有的阶段,想要依赖父母给的零花钱过活,同时又对他们的每一句言辞都不耐烦地想扭头避开;咬住被大人们误解的地方死不松口,将一切都犟头倔脑的拒绝;可真的挨了巴掌后,依然会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内心有过非常痛恨的念头,可不消几天就自行淡去了。
用手捂住脸颊,牙齿虽然一直用力坚持着,可究竟有什么值得坚持呢。很失落、很悲戚,如果说之前还在脑袋某处悬着一个温暖而飘渺的可能性……
初夏的群山,苍翠的绿色,略微干燥的空气一直接近我的呼吸,安静而惆怅。
4、书上说氧化硅粉和镁粉加热后放入盐酸,产生以甲硅烷为主的气体,甲硅烷能与氧气发生剧烈的反应,可在空气中自然燃烧。
印成铅字的说明总是无趣得多,不过倘若学业在一次次失败后最终成功的话,是不是就像所能看见的在空气中自然燃烧的甲硅烷,以及还没反应完的镁粉一起放出异常炫目的光彩。化学偶尔会有这样的惊喜,女生们没准会把它和仙女棒的小烟火联系到一起。
这样用力坚持着,一定能在自己身上发生一个炫目、并且漂亮的反应来。
没有雨的时候,空气中尘埃被细微煎煮,世界是白色的、黄色的、绿色的和蓝色的。
仿佛镜头微微一晃,从室内跳到室外,便是苍茫的群山,然后定格。甚至一点风声也没有,远处的苍穹传来久远的声音,“一定要有出息!”“一定不是个一无是处的孩子!”“一定能在自己身上发生一个炫目、并且漂亮的反应!”
“一定,一定要以苍翠的形式拔地而起”……
于是,无论有多少色彩,只余黑白两色注视着自己,悲怆而“洁净”的风味,带着一星点弱小的光芒和细微的疲惫……
编辑:雨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