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本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一)理论依据:
学校应急管理是国家公共危机管理的组成部分,学生的安全常常牵涉到家庭和社会,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也受到了国务院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了各种措施,加强学校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学校开展应急知识教育进行指导和监督。安全法制课程进入学生课堂,并且由教育部门开展了“四落实”活动。《教育部2011年工作要点》中强调指出:“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二)应用价值:
我国大部分中小学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本学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经历了“SARS”、冰雪灾害、地震及甲流等重大突发事件后,部分学校也积累了一定的应急管理经验。但是学校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仍存在很多实际问题,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水平亟待提高。以2009年12月7日发生的湖南湘乡育才中学踩踏事故为例,8名学生当场死亡,26名学生受伤。事后追查事故原因时,发现学校制定了安全预案,但各类预案、措施没有落实到位,没有开展相应的应急演练。一旦事故来临,学生们惊惶失措,酿成了悲惨的事故结局。如何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和损失,是学校应急管理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开展校园突发事件危机应对能力研究,价值就在于可以为更加强大地凝聚和提高教育者和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力量,更好地做到保护未成年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更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供推动力,为学校的和谐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三)国内外同类研究现状述评:
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应急体系。把学校突发事件作为国家公共危机的一部分进行管理,政府、企业、社团和公民个人的权力、职责和义务分工明确,应急管理工作依法、有序地开展,在应对学校各类突发事件中发挥了很好的效用。我国的邻国日本从小学生抓起,把防灾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大纲。除了学校开设防灾课程外,政府还常常派防灾指导人员到学校对学生进行防灾知识教育,组织各种防灾活动。因而在相关方面的研究也走在了世界前列。国内对如何提高校园突发事件危机应对能力的研究,多从整体的角度去设计,仅限于宏观政策方面的研究。因此,研究学校如何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建立和完善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危机管理的体系,细化学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改变过去粗放管理的现状,已经成为当前预防和控制学校突发事件的迫切任务,也是当前学校安全管理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四)本课题的创新突破:
本课题从符合中学校园的实际出发,具体在加强“人防、物防、技防”能力上进行充分实践,并且收集相关有利信息,把切实提高校园应对危机能力作为首要任务,是一个切入口小,操作性强的课题。
二、研究目标、内容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中学校园面对危机事件分类处理、权益保护、归责承担制度的完善。
危机事件分类包括自然灾害、学生意外伤害、教育冲突、学生违规、社会外来侵害等几大类别。危机应对以预防为主,需要校园内部具有敏锐的觉察能力。无论管理层、师生、家长和社会辅助机构,都必须齐抓共管才能尽量减少危机危害的发生,而危机一旦发生掌握正确的处理程序既有利于控制伤害的加重和扩大,又有利于保护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完善相关制度的建设,加强归责制度,对于处理危机事件的突发性、严重性、紧迫性,均能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和客观效应。提高学校在突发事件面前的处理能力,目标就是使校园管理得到社会的理解,扭转和提升学校的公众形象。
(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危机应对模拟练习作为“中学生必修课”的必要性。
对于危机事件的知识培训和演练,目前中学校园均缺乏完整的知识范本和系统的模拟演练。地震、洪灾、火灾、疾病、交通、恐怖袭击等危机突发事件一旦发生,绝大多数师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么样做才正确。例如在5.12地震中,多数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紧急避险常识也自救知识,而做不到有效地的自我保护。防踩踏措施虽然已经在各校严令布置,但是学生踩踏事件依旧接连发生了,这说明措施即便有,也要看执行能力如何。社会人员闯入校园袭击学生的事件之所以能酿出惨剧,不仅仅是事发突然、猝不及防,而是中学校园危机应对能力上的严重欠缺。小学生没有掌握回避陌生人侵害的常识,在惨案发生之际,惊慌失措,完全没有躲避和寻求保护,甚至吓得原地不动,造成被犯罪嫌疑人残忍伤害的惨剧。
2、有决策功能的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协调部门间协调机制延续性。
中学校园已经建立起了危机应对管理体系,也具备了应急协调部门的协调机制。但是相关的危机应对体系往往由其他部门兼管和并管,组织表现临时型和松散型,严重影响危机事件突发时的迅速反应效果。由于许多临时性机构缺乏延续性,在以后的工作中发生了人员变动和功能改变,危机应对处理的经验和教训没能得到有效保留和借鉴,同时此类临时性机构也并不完全适应其他突发危机事件。中学校园自身处理危机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必须汇同政府、社区和媒体等多方面的信息来沟通和交流。管理人员对危机应对评估和预测能力的提高,必须加强应急预案的施行、财政支出和人力、物力储备情况等资源整合,提高决策能力,避免造成大的危害和损失。
(一)理论依据:
学校应急管理是国家公共危机管理的组成部分,学生的安全常常牵涉到家庭和社会,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也受到了国务院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了各种措施,加强学校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学校开展应急知识教育进行指导和监督。安全法制课程进入学生课堂,并且由教育部门开展了“四落实”活动。《教育部2011年工作要点》中强调指出:“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二)应用价值:
我国大部分中小学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本学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经历了“SARS”、冰雪灾害、地震及甲流等重大突发事件后,部分学校也积累了一定的应急管理经验。但是学校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仍存在很多实际问题,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水平亟待提高。以2009年12月7日发生的湖南湘乡育才中学踩踏事故为例,8名学生当场死亡,26名学生受伤。事后追查事故原因时,发现学校制定了安全预案,但各类预案、措施没有落实到位,没有开展相应的应急演练。一旦事故来临,学生们惊惶失措,酿成了悲惨的事故结局。如何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和损失,是学校应急管理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开展校园突发事件危机应对能力研究,价值就在于可以为更加强大地凝聚和提高教育者和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力量,更好地做到保护未成年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更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供推动力,为学校的和谐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三)国内外同类研究现状述评:
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应急体系。把学校突发事件作为国家公共危机的一部分进行管理,政府、企业、社团和公民个人的权力、职责和义务分工明确,应急管理工作依法、有序地开展,在应对学校各类突发事件中发挥了很好的效用。我国的邻国日本从小学生抓起,把防灾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大纲。除了学校开设防灾课程外,政府还常常派防灾指导人员到学校对学生进行防灾知识教育,组织各种防灾活动。因而在相关方面的研究也走在了世界前列。国内对如何提高校园突发事件危机应对能力的研究,多从整体的角度去设计,仅限于宏观政策方面的研究。因此,研究学校如何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建立和完善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危机管理的体系,细化学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改变过去粗放管理的现状,已经成为当前预防和控制学校突发事件的迫切任务,也是当前学校安全管理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四)本课题的创新突破:
本课题从符合中学校园的实际出发,具体在加强“人防、物防、技防”能力上进行充分实践,并且收集相关有利信息,把切实提高校园应对危机能力作为首要任务,是一个切入口小,操作性强的课题。
二、研究目标、内容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中学校园面对危机事件分类处理、权益保护、归责承担制度的完善。
危机事件分类包括自然灾害、学生意外伤害、教育冲突、学生违规、社会外来侵害等几大类别。危机应对以预防为主,需要校园内部具有敏锐的觉察能力。无论管理层、师生、家长和社会辅助机构,都必须齐抓共管才能尽量减少危机危害的发生,而危机一旦发生掌握正确的处理程序既有利于控制伤害的加重和扩大,又有利于保护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完善相关制度的建设,加强归责制度,对于处理危机事件的突发性、严重性、紧迫性,均能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和客观效应。提高学校在突发事件面前的处理能力,目标就是使校园管理得到社会的理解,扭转和提升学校的公众形象。
(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危机应对模拟练习作为“中学生必修课”的必要性。
对于危机事件的知识培训和演练,目前中学校园均缺乏完整的知识范本和系统的模拟演练。地震、洪灾、火灾、疾病、交通、恐怖袭击等危机突发事件一旦发生,绝大多数师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么样做才正确。例如在5.12地震中,多数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紧急避险常识也自救知识,而做不到有效地的自我保护。防踩踏措施虽然已经在各校严令布置,但是学生踩踏事件依旧接连发生了,这说明措施即便有,也要看执行能力如何。社会人员闯入校园袭击学生的事件之所以能酿出惨剧,不仅仅是事发突然、猝不及防,而是中学校园危机应对能力上的严重欠缺。小学生没有掌握回避陌生人侵害的常识,在惨案发生之际,惊慌失措,完全没有躲避和寻求保护,甚至吓得原地不动,造成被犯罪嫌疑人残忍伤害的惨剧。
2、有决策功能的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协调部门间协调机制延续性。
中学校园已经建立起了危机应对管理体系,也具备了应急协调部门的协调机制。但是相关的危机应对体系往往由其他部门兼管和并管,组织表现临时型和松散型,严重影响危机事件突发时的迅速反应效果。由于许多临时性机构缺乏延续性,在以后的工作中发生了人员变动和功能改变,危机应对处理的经验和教训没能得到有效保留和借鉴,同时此类临时性机构也并不完全适应其他突发危机事件。中学校园自身处理危机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必须汇同政府、社区和媒体等多方面的信息来沟通和交流。管理人员对危机应对评估和预测能力的提高,必须加强应急预案的施行、财政支出和人力、物力储备情况等资源整合,提高决策能力,避免造成大的危害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