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m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丽人》席卷2000年奥斯卡颁奖典礼,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山姆
其他文献
自然和人类向来关系密切,它常常是艺术家们所描绘的对象,长久以来它身上寄托了,人们太多的情感和梦想。在西方,关于自然的风景画有一个脉络清晰的流变过程,目前我们无需步出国门,在国内就能亲身领略其永恒魅力。  2013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正推出“道法自然——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精品展”(2月1日-5月9日),展出了来自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127件艺术精品,涵盖了从古巴比伦到现代美国的4000年以来的绘画、雕塑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对翻译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人们不仅要求译文优美流畅,更要求译文能尽可能地完整、准确地传达原作特有的文化意象。否则,无论多么好的译文,如果失落了甚至歪曲了原文的文化意象,就会使读者感到美中不足,有遗珠之憾,有时还会使读者产生错误的印象。  比如,一位唐诗的英译者在翻译被蘅塘退士誉为“千古丽句”的李白的诗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时,把这句诗译为Mid April mist
《印度之行》是英国作家福斯特的代表作,也是西方现代文学中的经典著作之一。小说是作者根据两次访问印度的经历写成的,展现了多棱镜似的印度形象,抨击了英国殖民者“那颗发育不良的心”。福斯特的作品浸透着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因此,福斯特塑造的印度形象具有独特的复杂性。本文试以小说中的人物、风景为代表,从形象的角度解读福斯特笔下的印度形象,并分析其成因。    异国人物形象    福斯特在《印度之行》中塑造了
一  中、西均有龙,其外表貌似相近,但其性质与内涵差异颇大。曾有人按西方龙(Dragon)说法,框范东方,欲将中华龙(Long)废除,塑造新形象标志。也有人将中华龙与《圣经》龙(D ragon)混为一谈,为此,分析总结中、西“龙”之差异,以正确对待,十分必要。现以《圣经·启示录》龙为西方龙之代表,予以解析。  《圣经·启示录》龙为暗喻  《圣经·启示录》原文为希腊文。  “启示”为启发指示,使有所
美国著名文化史学家罗伯特·达恩顿在其《屠猫记》一书中曾经这样评价法国民间故事的文化特性:“法国敲出幽默和家居生活的声调”;“法国的故事倾向于写实、朴拙、黄腔与喜感”;“法国的故事尝起来有盐巴味,闻起来有泥土味。它们发生在一个洋溢人情世故的世界……”可以说,阳光普照、遍地良田、环境怡人、地处西欧文明核心区域的法国,很难像丛林密布的德国或者白雪皑皑的北欧那样,产生充满超自然力、诗意和暴力的童话或神话。
在18、19世纪异军突起、领世界潮流之先的国家,非不列颠莫属,它首先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现代化国家;旋即便凭借坚船利炮,在世界各大洲广泛占领殖民地,终于成就“日不落帝国”之名。但是,王国孤悬欧陆西北海域,弥望皆水,占地24万多平方公里,可谓“蕞尔”,长久以来便养成一种温婉的岛国心态,有稳健保守的一面,因此保留了许多旧传统。王位继承问题就是一例。  英国现在的《王位继承法》是170
从出生的第一刻起,妈妈告诉我:“孩子,今生今世,你就注定是一只扑火的蛾。”“什么,我只是一只飞蛾?怎么可能,上帝在造我时,明明说好,我是一只蝶的,一只漂亮的蝴蝶。”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他们其中一定有一个人在撒谎。也就是从那刻起,我就下定决心,无论如何,我都要做一只蝶,一只漂亮的蝴蝶。  可是他们谁都没有撒谎,我穿着飞蛾的形,藏着蝴蝶的心。蝶是妩媚动人的,它可以在阳光下飞舞,在花丛中穿梭。而飞蛾只能
如果摄影师Gabriele Galimberti来拍六岁时的我,他会看到我周围满是心爱的玩具:塑料玩具刀剑、各种Lego(太空系列、城堡系列和海盗系列)、一个充气恐龙(被我戳破弄瘪了)、一个超人公仔(后来丢了,我大哭一场)、玩具车、小吉他、一架带弹弓的飞机,还有一把仿真枪,很久以来我都以为妈妈不知道我有这把枪。  没有人会忘记儿时的玩具。我自己那些心爱玩具给我的记忆比小学老师讲的所有知识都要深刻。
亨利·大卫·梭罗说过:“把人与人相比最好是比较他们各自的理想。真实的人太复杂了,实在难以对付。”而他自己的散文体自传《湖滨散记》和富兰克林的《富兰克林自传》表达了他们各自根本的人生理想。因此,细读地对比他们二人的自传文本就是把两个人类的个体做比较,从而最终完成自传探寻人性奥秘、生命奥秘的文本使命。  《富兰克林自传》和《湖滨散记》分别表明了富兰克林和梭罗各自的清教徒倾向,二人对自我的生活方式都制定
如今到梵蒂冈旅游,不管您是不是虔诚的基督徒,都一定会被这里的教皇讲道所吸引的。罗马教皇正是借此把自己的权威刻进了一代又一代罗马市民的心中。尽管时间流转了千年,就连广场四周巍然屹立的教堂都已几次变换风格——从罗马式到巴洛克式,再到最近的哥特式风格——可是讲道的仪式却很好地延续了下来。很多人一定会很好奇,在古罗马帝国覆亡之后,罗马教皇身上的光环是如何保存下来的,又是怎样变亮变强,最后照耀整个西方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