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手相传”莫若“坐而论道”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lly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与学生坐而论道,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立足课堂,充分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致力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同时,更应打破课时、教材的束缚,把学生的触角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让学生在大环境、大渠道中学习、体验。通过论道,使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得以体现,最终达到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构建内外联系、学科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的目的,使封闭的语文变为开放的教学。
  【关键词】论道 课堂教学 社会 语文开放性
  
  高考制度让语文教师越来越功利,功利的语文教师让语文教学也越来越单调、乏味。“出我口,写尔手”的训练乐此不疲,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作文教学日渐模式化、机械化甚至僵化。与其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死胡同,不如改一改思维,做一做尝试;与其教师在课堂上严厉督促,何妨坐下来,好好地与学生论道一番。
  一、论道课堂,活力自现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师生交流的主渠道。论道的目的就是要强调出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体现语文教学与课外读写沟通、与其他学科沟通、与生活相沟通的特色。因而,论道课堂,要面向课外,面向生活,才能切切实实产生教学效果。
  1.独乐乐莫如众乐乐。要想学生有较好表现,前提是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总结,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每一个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明确:一节课的好坏,标准不再是教师讲得多么精彩,而应该看学生的思维真正参与了多少,有多少知识、有多少问题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换句话说,也就是看课堂中是否涌动着生命的气息,哪怕是一点点心灵的触动。
  如何实现以上目标,我觉得:
  (1)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是提高学生思维参与的基本条件;
  (2)敏锐的问题意识是提高学生思维参与度的关键;
  (3)良好的气氛和自信心是提高思维参与度的保证和动力。
  总之,只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给课堂教学带来勃勃生机。
  2.授之以渔不如教其学渔。“授渔”可培养一般的学习能力,而“学渔”具有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功能。在课堂教学中,要达到这一目的,则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学生能力:(1)学会积累。语文学习,重在积累,有了平时的“积累”,才能在用时“倾吐”,正所谓“厚积而薄发”。(2)学会质疑。现在不少语文课堂教学热热闹闹太多,安安静静太少;师问生答太多,静心思考太少。“学而不思则罔”,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使学生会问,善问。质疑能力的培养除了教师示范提问,提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外,还必须有教师的启发引导,让学生质疑。(3)学会学法。语文教学中,有的学法是可以明示的,如查字典、记字形、理解词语的方法等。有的学法是可以由良好的教法转化的,如学习《词五首》时可以采用教师带领学生学两三首重点词,然后得出学习方法,由学生按学法自学其他几首词。有的学习方法则是渗透在学习中的,要让学生在不断感知、领悟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并掌握需要知道的东西,以保持学习过程的持续性和良好的发展。
  3.情动于衷而成于言。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要充分凭借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凭借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领学生感知体悟,激励学生表情达意,点燃学生心头的火花。教师要把握好学生急于抒情的需要,为学生创设表达情意的途径和契机,培养学生丰富的移情能力。
  4.课课三省吾身。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随时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体验学习的过程和取得的成绩,促使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同时也能使学生养成对自己学习进行审视和反思的习惯,这往往比教师的评价更有效果,应当让它发挥评价的主体作用。我校有一位教师教《乡愁》一课,上课伊始,她先请学生背诵课文,并偷偷录下来,学习课文后,再背课文并录音。然后,把两次录音放给学生们听,让他们自己来评价哪一遍背得好。如此新颖独特的评价设计,不仅有利于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激励自己进步,而且有利于学生逐步具备善于分析问题的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的评价能力。因而,自我评价设计得好,会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
  二、论道社会,灵犀处处
  在信息化的现代社会,知识急剧增长,课堂学习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汲取知识的需要,因此论道应打破课时、教材的束缚,把学生的触角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让学生在大环境、大渠道中学习、体验。
  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对于中学生来说,课外阅读就显得尤其重要。但课外阅读是一个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不能光靠老师的强制来完成。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是个个都很浓厚,部分学生对于看哪些书感觉茫然,这就需要我们加以正确引导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因而,教师要大力指导学生利用课堂中学得的方法、知识去读课文以外的文章和书籍。要“广采百花”,让祖国丰富的语言文化如同空气般滋养学生,使学生在充盈中感受丰富,在丰富中拥有厚实,在厚实中求知欲得到满足,从而保持经久不衰的阅读欲望。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生活是语文的源泉,也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土壤。论道课外就要提倡参加活动,如让学生写日记、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开辩论会、去调查访问等。如学了《词五首》,可和音乐课结合,配上乐谱,编些简单的舞蹈动作,指导学生边诵边歌,启发学生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或结合美术课想象《月亮上的足迹》,或结合课外实践做宇宙飞船,或结合科技馆参观讲点宇宙飞船的知识等等。当然,所有的活动一定要让学生自主,要让学生在言语实践活动中真正“动”起来,人人动脑、动口、动手,使思维活起来,生命动起来。
  3.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教学,除了在列入课程规划的显性课程之外,还有一种不通过正式的教学而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隐性课程”,那就是情境语文。因此,我常常把课外练习的设计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相联系,把握时机,引导学生和家长、朋友一起,走向社会,走向创设的活动情境中,获得最真切的感受,又由这种真切感受,萌发出内心新的心理体验,及时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表达出来。学生在直接地接触社会,感受缤纷的社会生活后,作文才能闪烁出思维的光彩,语言才能丰富多彩。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街道、社区的活动,在社会活动中验证自己的语文能力,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再如在天高云淡的金秋,带学生到菊花怒放的公园赏菊,去一片金黄的田野秋游,体验“风急天高猿啸哀”、“满城尽带黄金甲”。把丰富多彩的生活充实到学生的课外练习中,为语文课外练习注入了新的内涵,学生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语文,就不会把它当作负担,而是一种感兴趣的活动,一种美好生活的享受。
  综上所述,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与学生“坐而论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使封闭的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如此之道,多论论又何妨?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正】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是经过长久的历史发展和各兄弟民族的长期努力共同缔造的。 元朝在建国以后,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和措施,使遭受战争破坏的
教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利用选修教材中的内容,引导学生走入诗歌赏析文章的写作领域。在品味到诗歌学习乐趣的心理体验中,真正进入诗歌营造的美妙世界,感悟到经典的魅力,引
【摘 要】诗歌鉴赏题是近年来语文高考的必考题型,命题思路无非是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其核心是从整体上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只有抓住这个中心,问题才能迎刃而解。本文论述了准确理解诗歌作品思想感情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诗歌鉴赏 知识积累 常用方法    高考对诗歌鉴赏的考查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
装有多路传输系统的车辆出现故障,维修人员应首先检测汽车多路传输系统是否正常。因为如果多路传输系统有故障,则整个汽车多路传输系统中的有些信息将无法传输,接收这些信息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本文认真分析了目前中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正措施,如正确处理好阅读内容与学生、学习环境与教学、阅读内容与教学目标
在学生作文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些错误往往反映了学生在作文方法上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利用学生作文中的常见错误,可以有针对性地寻找到一条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正】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由于受到这一阶段所具有的本质特点的制约,也具有它自己的特点和两重性。 一方面
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得到聚丙烯腈(PAN)膜,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PAN膜在120-180℃低温热氧化过程的结构和热稳定性的变化。结果表明,PAN
城市化包括农村城市化和城市城市化,而其中农村城市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主要分析了影响我国农村城市化的一些制度因素,并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提出了加快我国农村城市化
新课标要求提倡自主、合作、创新的小组学习方法,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能力等进行的,待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各小组进行分析、探索、讨论,最终得出最佳的答案。这样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