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使我国的高中课程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课程模式从过去以教师传授为本、学生被动接受的课程模式变成了采用师生互动的课程模式,提倡开放性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营造平等、民主、宽松的学习气氛。英语新课改强调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中英语;课程变化;师生关系
新的高中课程与以往的课程相比较,最核心的转变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轉变。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必然会对师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但要求教师积极转变角色、提高素质,而且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都产生相应的变化,并根据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反思,以期达到“双赢”的教学效果。
一、高中课程发生变化的主要表现
(1)课程功能的转变。新课程打破了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教育观和升学价值趋向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新定位了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即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功能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做到英语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并与其他课程一道共同承担起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任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结构的调整。新课程在调整各门课程之间比重的基础上,建立了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组成的课程结构。而模块的设置是此次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极具创新性的探索。以往的高中英语教材按照“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线性排列。而模块与模块之间则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使可跳跃的,从而提升了课程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
(3)课程内容的变化。新课程的课程内容不再可以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和逻辑性,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以及与先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出发,精选教学内容,使其既体现时代性,又反映基础性和可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课程内容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另一方面也注重向他们介绍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从而提高其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二、新课程实施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根据新课程要求,转变日常教学工作方式。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模式从过去以教师传授为本,学生被动接受的课程模式变成了采用师生互动的课程模式,提倡开放性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营造平等、民主、宽松的学习气氛。要在整体教学计划与日常教学中贯彻“寓素质教育于英语学习之中”的思想。同时,通过课程教学与社会活动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掌握“任务型”教学途径。所谓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与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果。要使学生了解外语学习要在用中学,在使用所学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并且知道学是为了用。
(2)转变教育理念,迎接新的挑战。新课程要求我们从以知识为本教育理念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与定位。《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是培养公民素质的重要过程,它既要满足学生心智与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与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高中阶段的外语教学有多重的人文与社会意义”。从这里可以看出,新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与创新精神为目标,共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专业素质。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反思型教学实际上就要求英语教师不断反思、对业务不断提高、对自我不断发展,以促进教师发展朝向终身化方向发展。反思将强化教师的创造性,激励个人成长愿望,有益于传授主要知识和培养课堂技能,养成教师的专业气质。这就要求教师要克服一次性学习的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精神,使每一课堂的教学都成为教师反思和提高的机会。
学会分析自己的教学经验,写教后感,有规律地反思成功或失败的经验。还要经常分析教学实践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创新,把学生的需要与长期的教学目标结合起来。一旦养成终身的自我评估习惯,教师将不断地挑战自己,发展自己,从而把专业的成长与发展个赋予课堂教学以活力当作自己的责任。
三、学生主体与教师的主导关系
英语新课改强调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哪个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从独裁者位置上走下来,走到学生当中去,尊重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但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说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把主体性绝对化。有的教师认为放的越宽就越能体现课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要求,于是在教学中,从教学目标的设计到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实施、评价都由学生来操作,且不加以引导点拨,使教学处于放任自流状态。
教法研究与学法指导的关系。英语课程结构的调整以及学额教学要求的变化,对任课教师在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科书,探索适应新课程实施所需要的教学课型和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通手机要加强对新教材研究和新交法改进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加强英语新教材、新教法的研究中,教师既要摒弃与新课程理念不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又要继承创新传统教学中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总之,新课程标准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应以此为契机,以实践研究为重点,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教研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达到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冠英,谈外语教师的素质[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0(1):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深探[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注》(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陈世清, 新课程改革与高中英语智能结构的构建[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4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中英语;课程变化;师生关系
新的高中课程与以往的课程相比较,最核心的转变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轉变。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必然会对师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但要求教师积极转变角色、提高素质,而且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都产生相应的变化,并根据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反思,以期达到“双赢”的教学效果。
一、高中课程发生变化的主要表现
(1)课程功能的转变。新课程打破了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教育观和升学价值趋向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新定位了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即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功能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做到英语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并与其他课程一道共同承担起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任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结构的调整。新课程在调整各门课程之间比重的基础上,建立了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组成的课程结构。而模块的设置是此次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极具创新性的探索。以往的高中英语教材按照“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线性排列。而模块与模块之间则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使可跳跃的,从而提升了课程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
(3)课程内容的变化。新课程的课程内容不再可以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和逻辑性,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以及与先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出发,精选教学内容,使其既体现时代性,又反映基础性和可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课程内容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另一方面也注重向他们介绍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从而提高其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二、新课程实施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根据新课程要求,转变日常教学工作方式。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模式从过去以教师传授为本,学生被动接受的课程模式变成了采用师生互动的课程模式,提倡开放性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营造平等、民主、宽松的学习气氛。要在整体教学计划与日常教学中贯彻“寓素质教育于英语学习之中”的思想。同时,通过课程教学与社会活动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掌握“任务型”教学途径。所谓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与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果。要使学生了解外语学习要在用中学,在使用所学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并且知道学是为了用。
(2)转变教育理念,迎接新的挑战。新课程要求我们从以知识为本教育理念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与定位。《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是培养公民素质的重要过程,它既要满足学生心智与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与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高中阶段的外语教学有多重的人文与社会意义”。从这里可以看出,新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与创新精神为目标,共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专业素质。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反思型教学实际上就要求英语教师不断反思、对业务不断提高、对自我不断发展,以促进教师发展朝向终身化方向发展。反思将强化教师的创造性,激励个人成长愿望,有益于传授主要知识和培养课堂技能,养成教师的专业气质。这就要求教师要克服一次性学习的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精神,使每一课堂的教学都成为教师反思和提高的机会。
学会分析自己的教学经验,写教后感,有规律地反思成功或失败的经验。还要经常分析教学实践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创新,把学生的需要与长期的教学目标结合起来。一旦养成终身的自我评估习惯,教师将不断地挑战自己,发展自己,从而把专业的成长与发展个赋予课堂教学以活力当作自己的责任。
三、学生主体与教师的主导关系
英语新课改强调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哪个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从独裁者位置上走下来,走到学生当中去,尊重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但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说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把主体性绝对化。有的教师认为放的越宽就越能体现课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要求,于是在教学中,从教学目标的设计到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实施、评价都由学生来操作,且不加以引导点拨,使教学处于放任自流状态。
教法研究与学法指导的关系。英语课程结构的调整以及学额教学要求的变化,对任课教师在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科书,探索适应新课程实施所需要的教学课型和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通手机要加强对新教材研究和新交法改进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加强英语新教材、新教法的研究中,教师既要摒弃与新课程理念不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又要继承创新传统教学中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总之,新课程标准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应以此为契机,以实践研究为重点,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教研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达到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冠英,谈外语教师的素质[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0(1):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深探[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注》(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陈世清, 新课程改革与高中英语智能结构的构建[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