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 交通银行要实现“两化一行”的发展目标,必须努力建设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只有抓住人的最高需求“自我价值的体现”这个最重要的环节,激发人们的学习兴趣,才能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能力建设对于构建学习型组织至关重要,分行各级领导干部应带头加强学习能力建设,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努力在实践中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要将学习的知识运用于经营管理实践,创造超越市场的成果和业绩,不断提高交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两化一行 学习型组织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 F830.4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1770(2009)011-032-03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向全党发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的伟大号召,这对于进一步激发兴党强党的内在动力,不断强化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旺盛生命力,都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党的基层组织负责人,我们应深刻领会、身体力行、认真实践党的这一伟大号召。交通银行要实现自己“两化一行”的发展目标,应当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才能够打造出持续增强的核心竞争力。人们的学习兴趣来自学习动力,学习效果来自学习方法,而学习效果往往产生好的工作业绩。如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员工的学习动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争取最好的学习效果,从根本上构建起一个真正的学习型组织,这是每个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抓住自我价值体现的需求,激发学习兴趣
构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但究竟如何激发人们学习的兴趣则看法不一。我认为应当抓住人的最高需求“自我价值的体现”这个最重要的环节。一家企业组织是由人构建的团队,而人的发展及其团队建设的价值取向却是多层次、全方位的。马克思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句话的实质是指追求全人类的、普遍的、彻底的解放和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在一个经济组织内,组织成员个人的发展,也决定了这个组织的发展程度。人们除了生存需求,还有物质、安全乃至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求。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任务之一,应当通过细致的工作,不断解决组织内成员的各种物质利益和精神需求,在构建和谐管理的环境下,激发和挖掘每个人的潜能,引导员工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当人们有了这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渴望和动力后,就能激励自己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热情,成为视眼开阔、知识丰富、组织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尽管构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逐步提升和持续渐进的过程。但我们基层党组织必须把组织及其成员的学习问题摆在重要战略位置来看待。“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要使成员都认识到学习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本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终身受益。正如英国十六世纪哲学家培根所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诗史使人明智,哲学使人明理,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诗使人清秀,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辨。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个人如此,集体亦如此。不断学习是一个社会组织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交行大业,人才为本;人兴则交行兴,人强则事业强。支撑交行实现“两化一行”历史使命的关键,是拥有一支具有超强领导力、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等核心竞争力的干部员工队伍。通过员工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职业发展的灌输、教育和培训,必将持续强化这支团队的“学习力”。
二、掌握正确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能力,这既是一个人德能勤绩综合素质高低的集中体现,也是一家企业组织核心竞争力强弱的集中体现。鲁迅曾把别人喝咖啡和跳舞的时间都用于读书学习,从而造就了一代文化巨匠。毛泽东坚持终身学习,才成就了世纪伟人的风范。正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学习力”的无比强大,才使其战胜了国内外一切敌人,不断开创了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新纪元。由此可见,学习的极端重要性怎么讲都不为过。
进入历史新时期的交通银行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分行各级领导班子的学习能力,解决好各级党组织和员工队伍的学习问题尤为迫切。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在全党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组织党员、干部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党的历史,同时广泛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各方面知识。”我们作为交行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不但要学习从事金融业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学好用好政治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同时还应当重点学习行为科学理论,掌握群众工作的方法,力求在工作中掌握主动权。我们也看到在学习问题上一些严峻的现实令人忧心。例如一些领导干部对学习不同程度存在应付、敷衍、作秀、浮躁、厌烦乃至逃避的心理。而对于吃喝游玩、迎来送往却乐此不疲,根本不把学习当回事,结果导致了一些干部在干事业、带队伍中陷入“本领恐慌”和“领导力危机”的境地。反映在各方面工作中,则是满足现状,得过且过。由于缺乏理论功底和问题意识,理论与实践往往带有盲目性;缺乏解疑释难新思路和自主创新意识,常常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缺乏独立思考和系统思维能力,遇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或凡事习惯于一刀切、一哄而起,一哄而下。对这种不良风气如不尽快加以有效整治,无论是个人或是社会组织,都将被时代发展的潮流所无情淘汰。因此在学习问题上我们必须以脚踏实地的精神,认认真真地沉下身、静下心来。
首先在学习态度上,分行领导干部要带头端正学风。要想构建学习型组织,必须以构建好学习型领导班子为前提条件。
当今时代知识爆炸,信息社会飞速发展,不坚持学习就必然落伍。作为身处推进交行发展进步前沿的领导干部,更应该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终身学习不懈。不断用最新的理论成果武装头脑,用最新的知识技能提高自己。处在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和新起点的党员领导干部,其工作强度、难度、深度和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不仅具有某几项专才技能,还应成为集各种知识、素质和能量为一身的“通才”。回顾个人成长经历,我从一个理工科大学生成为今天交通银行一家省分行的行长,离开组织的培养和自身学习是不可想象的。正是通过长期的坚持学习,系统地掌握了一定的科技、金融、法律和管理知识技能,自己才能在2006年辽宁省分行遇到大风大浪的危机时刻,在总行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和班子成员一起沉着应对艰苦复杂的局面,带领员工在困境中迎来希望。所以,我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交行团队的领班人,必须利用一切机会,挤时间广泛收集各种信息,多方涉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人文及自然科学等专业知识,并活学活用于自己熟悉或不甚熟悉的各领域、各条线工作。既要当好“理论家”,又要当好“实干家”,还要长于“活动家”。凡事尽可能站得高一些,钻得深一些,看得远一些,想得超前一些,干得主动一些,从而在处理纷繁复杂的各类事务中,始终能把握规律,驾驭局势,争取主动,应对自如,做到多学善断,多谋实干,从而不断开创新局面。总之一句话,一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领导班子学习力和领导力的强弱。
其次在组织学习的方法和途径上,应以一系列新举措实现新突破。我们要实现“两化一行”的战略目标,必须着力把交行办成一所“大学校”,为各级各类人才提供培训、教育、再学习的机会,并为其提供基于各岗位能力结构相匹配的“用武”平台。我们构建学习型组织,就应以交行的发展愿景为基础,坚持以人和企业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全员学习、全流程学习为基本途径,通过干部员工的学习力激发组织的创造力和竞争力,进而不断把所学知识技能转化为交行人全面发展和交行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一是要“磨刀不误砍柴工”,坚持做到“虚功实做”。对学习问题来一番整体规划,完善相关章法,并设立一整套运行机制来保障。如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制度、党组织的“三会一课”制度,全员培训制度、员工学习与绩效和晋升挂钩制度等。二是要坚持做到“有破有立”。在向书本学习过程中,要确立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风,改进学习方法,做到学以致用,为我所学,讲求实效。同时注重破除或防止可能反复出现的教条主义倾向。教条主义思想作风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固化的原则定义,割裂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它曾给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造成严重损害。无论是“土教条”或是“洋教条”,我们都必须坚决破除。坚持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才能有效提高各级干部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我曾看过一篇报道,我国现代著名国学大师黎锦熙民国头十年在湖南办报,当时帮他誊写文稿的有三个人,第一个抄写员沉默寡言,老老实实抄写文稿,错别字也照抄不误,后来这个人一直默默无闻。第二个抄写员则非常认真,对每份文稿都进行仔细检查后才抄写,遇到错别字病句都改正过来。后来这个抄写员写了一首歌词,经聂耳谱曲后命名为《义勇军进行曲》,他就是田汉。第三个抄写员与众不同,他也仔细地看每份文稿,但他只抄与自己意见相符的文稿,对那些意见不同的文稿则随手扔掉,一句话也不抄。后来这个人建立了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就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所以说学习绝不能为学习而学习,学习好是为了工作好,学了就要用,学习的成果最终应当体现在自己的工作业绩上。
再次是在向实践学习的过程中,要确立“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学习理念,同时注重破除或防止可能发生的狭隘经验主义的错误倾向,即防止因满足于已有的局部的或者一时一地的成功实践而滋生出来的狭隘的经验主义。这种不良作风是指单凭自己的所谓经验来处理各类具体事物,一切从狭隘的个人经验出发,轻视正确理论的指导作用,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去到处生搬硬套。我们必须克服掉这种否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愿学习运用新思想、新经验的坏作风,切实把理论与实践正确地结合起来,始终坚持知行统一的学习观,在工作实践中,真正把职工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经常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从而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始终把握好工作的主动权。
三、学以致用,努力提高实际工作水平和业绩
我认为,学习力体现出的是一种“软实力”,而应用于经营管理实践后产生的业绩成果,则体现为一种“硬实力”,这软硬两类实力的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就可生成一家企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但这种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状态,即是否具有“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特征,则是对组织学习力水准的最终检验。我们这届党委班子组建三年半以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状况提出了“在坚持内控优先不变前提下,分步实施兼顾发展、稳健发展、加快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实践证明这一发展战略符合辽宁省分行的具体实际,我们的经营管理成果也达到了预期目标。但这也只能表明我行贯彻科学发展观取得了预期的阶段性成果。即是说还不够全面、不够协调,我们的客户结构,负债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还不尽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也不很足。这说明我们的业绩效果还没有完全达标。近期分行党委通过深入学习,对三年多来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反思,更深一层地认识到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极端重要性,对明年乃至新三年又重新进行了规划,提出了“强化队伍(建设),夯实(内控)基础,优化(业务)结构,加快(科学)发展”的新思路。其核心在于通过人的素质的提高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而构建学习型组织,必将为我们完成新的工作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党中央对于科学发展观的完整确立及其强力实践,具有划时代的深远历史意义。从整个交通银行的未来发展看,我认为应该更加充分地体现出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 一是在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上,坚持用以人为本的治行理念来取代以物为本的治行理念,努力谋求全行员工都尽可能得到“自由全面发展”,即通过构建和谐银行,来培养人、造就人、发展人、普惠人,实现多方共赢,共享发展成果;二是在发展模式的内涵上,尽快从结构不尽合理的片面发展、不计成本的高代价发展,向综合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强力推进“两化一行”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和早日实现;三是在发展的关键环节上,要通过大力建设各级“四好领导班子”来带动全行员工队伍建设,好的事业源于好的团队,好的团队源于好的班子,选人用人机制和各级领导班子必将最终决定交行的一切;四是在发展的运营管理机制上,要根本转变业务管理与文化管理一手硬一手软的失衡问题,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从而实现“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有机统一,相辅相成;五是在发展成果的考评奖惩机制上,要从单纯业务发展视角向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多边视角”转变,以更加科学的考评奖惩体系来保障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和完整落实。上述五方面的特征实现了,就说明我行实现了“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唯有这样的发展业绩才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真实业绩。这是我对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业绩观的新认知。
上述观点是自己学习的点滴体会。作为省分行主要领导,我将努力适应世情、国情、区情、行情发展的需要,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力、领导力,来不断提升我们一班人的战略思维、辨证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在科学发展观指引的正确轨道上,不断推动辽宁省分行实现新突破和新跨越。
作者简介:
谭曙光交通银行辽宁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两化一行 学习型组织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 F830.4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1770(2009)011-032-03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向全党发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的伟大号召,这对于进一步激发兴党强党的内在动力,不断强化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旺盛生命力,都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党的基层组织负责人,我们应深刻领会、身体力行、认真实践党的这一伟大号召。交通银行要实现自己“两化一行”的发展目标,应当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才能够打造出持续增强的核心竞争力。人们的学习兴趣来自学习动力,学习效果来自学习方法,而学习效果往往产生好的工作业绩。如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员工的学习动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争取最好的学习效果,从根本上构建起一个真正的学习型组织,这是每个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抓住自我价值体现的需求,激发学习兴趣
构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但究竟如何激发人们学习的兴趣则看法不一。我认为应当抓住人的最高需求“自我价值的体现”这个最重要的环节。一家企业组织是由人构建的团队,而人的发展及其团队建设的价值取向却是多层次、全方位的。马克思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句话的实质是指追求全人类的、普遍的、彻底的解放和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在一个经济组织内,组织成员个人的发展,也决定了这个组织的发展程度。人们除了生存需求,还有物质、安全乃至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求。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任务之一,应当通过细致的工作,不断解决组织内成员的各种物质利益和精神需求,在构建和谐管理的环境下,激发和挖掘每个人的潜能,引导员工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当人们有了这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渴望和动力后,就能激励自己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热情,成为视眼开阔、知识丰富、组织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尽管构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逐步提升和持续渐进的过程。但我们基层党组织必须把组织及其成员的学习问题摆在重要战略位置来看待。“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要使成员都认识到学习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本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终身受益。正如英国十六世纪哲学家培根所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诗史使人明智,哲学使人明理,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诗使人清秀,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辨。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个人如此,集体亦如此。不断学习是一个社会组织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交行大业,人才为本;人兴则交行兴,人强则事业强。支撑交行实现“两化一行”历史使命的关键,是拥有一支具有超强领导力、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等核心竞争力的干部员工队伍。通过员工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职业发展的灌输、教育和培训,必将持续强化这支团队的“学习力”。
二、掌握正确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能力,这既是一个人德能勤绩综合素质高低的集中体现,也是一家企业组织核心竞争力强弱的集中体现。鲁迅曾把别人喝咖啡和跳舞的时间都用于读书学习,从而造就了一代文化巨匠。毛泽东坚持终身学习,才成就了世纪伟人的风范。正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学习力”的无比强大,才使其战胜了国内外一切敌人,不断开创了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新纪元。由此可见,学习的极端重要性怎么讲都不为过。
进入历史新时期的交通银行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分行各级领导班子的学习能力,解决好各级党组织和员工队伍的学习问题尤为迫切。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在全党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组织党员、干部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党的历史,同时广泛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各方面知识。”我们作为交行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不但要学习从事金融业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学好用好政治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同时还应当重点学习行为科学理论,掌握群众工作的方法,力求在工作中掌握主动权。我们也看到在学习问题上一些严峻的现实令人忧心。例如一些领导干部对学习不同程度存在应付、敷衍、作秀、浮躁、厌烦乃至逃避的心理。而对于吃喝游玩、迎来送往却乐此不疲,根本不把学习当回事,结果导致了一些干部在干事业、带队伍中陷入“本领恐慌”和“领导力危机”的境地。反映在各方面工作中,则是满足现状,得过且过。由于缺乏理论功底和问题意识,理论与实践往往带有盲目性;缺乏解疑释难新思路和自主创新意识,常常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缺乏独立思考和系统思维能力,遇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或凡事习惯于一刀切、一哄而起,一哄而下。对这种不良风气如不尽快加以有效整治,无论是个人或是社会组织,都将被时代发展的潮流所无情淘汰。因此在学习问题上我们必须以脚踏实地的精神,认认真真地沉下身、静下心来。
首先在学习态度上,分行领导干部要带头端正学风。要想构建学习型组织,必须以构建好学习型领导班子为前提条件。
当今时代知识爆炸,信息社会飞速发展,不坚持学习就必然落伍。作为身处推进交行发展进步前沿的领导干部,更应该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终身学习不懈。不断用最新的理论成果武装头脑,用最新的知识技能提高自己。处在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和新起点的党员领导干部,其工作强度、难度、深度和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不仅具有某几项专才技能,还应成为集各种知识、素质和能量为一身的“通才”。回顾个人成长经历,我从一个理工科大学生成为今天交通银行一家省分行的行长,离开组织的培养和自身学习是不可想象的。正是通过长期的坚持学习,系统地掌握了一定的科技、金融、法律和管理知识技能,自己才能在2006年辽宁省分行遇到大风大浪的危机时刻,在总行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和班子成员一起沉着应对艰苦复杂的局面,带领员工在困境中迎来希望。所以,我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交行团队的领班人,必须利用一切机会,挤时间广泛收集各种信息,多方涉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人文及自然科学等专业知识,并活学活用于自己熟悉或不甚熟悉的各领域、各条线工作。既要当好“理论家”,又要当好“实干家”,还要长于“活动家”。凡事尽可能站得高一些,钻得深一些,看得远一些,想得超前一些,干得主动一些,从而在处理纷繁复杂的各类事务中,始终能把握规律,驾驭局势,争取主动,应对自如,做到多学善断,多谋实干,从而不断开创新局面。总之一句话,一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领导班子学习力和领导力的强弱。
其次在组织学习的方法和途径上,应以一系列新举措实现新突破。我们要实现“两化一行”的战略目标,必须着力把交行办成一所“大学校”,为各级各类人才提供培训、教育、再学习的机会,并为其提供基于各岗位能力结构相匹配的“用武”平台。我们构建学习型组织,就应以交行的发展愿景为基础,坚持以人和企业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全员学习、全流程学习为基本途径,通过干部员工的学习力激发组织的创造力和竞争力,进而不断把所学知识技能转化为交行人全面发展和交行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一是要“磨刀不误砍柴工”,坚持做到“虚功实做”。对学习问题来一番整体规划,完善相关章法,并设立一整套运行机制来保障。如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制度、党组织的“三会一课”制度,全员培训制度、员工学习与绩效和晋升挂钩制度等。二是要坚持做到“有破有立”。在向书本学习过程中,要确立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风,改进学习方法,做到学以致用,为我所学,讲求实效。同时注重破除或防止可能反复出现的教条主义倾向。教条主义思想作风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固化的原则定义,割裂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它曾给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造成严重损害。无论是“土教条”或是“洋教条”,我们都必须坚决破除。坚持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才能有效提高各级干部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我曾看过一篇报道,我国现代著名国学大师黎锦熙民国头十年在湖南办报,当时帮他誊写文稿的有三个人,第一个抄写员沉默寡言,老老实实抄写文稿,错别字也照抄不误,后来这个人一直默默无闻。第二个抄写员则非常认真,对每份文稿都进行仔细检查后才抄写,遇到错别字病句都改正过来。后来这个抄写员写了一首歌词,经聂耳谱曲后命名为《义勇军进行曲》,他就是田汉。第三个抄写员与众不同,他也仔细地看每份文稿,但他只抄与自己意见相符的文稿,对那些意见不同的文稿则随手扔掉,一句话也不抄。后来这个人建立了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就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所以说学习绝不能为学习而学习,学习好是为了工作好,学了就要用,学习的成果最终应当体现在自己的工作业绩上。
再次是在向实践学习的过程中,要确立“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学习理念,同时注重破除或防止可能发生的狭隘经验主义的错误倾向,即防止因满足于已有的局部的或者一时一地的成功实践而滋生出来的狭隘的经验主义。这种不良作风是指单凭自己的所谓经验来处理各类具体事物,一切从狭隘的个人经验出发,轻视正确理论的指导作用,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去到处生搬硬套。我们必须克服掉这种否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愿学习运用新思想、新经验的坏作风,切实把理论与实践正确地结合起来,始终坚持知行统一的学习观,在工作实践中,真正把职工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经常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从而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始终把握好工作的主动权。
三、学以致用,努力提高实际工作水平和业绩
我认为,学习力体现出的是一种“软实力”,而应用于经营管理实践后产生的业绩成果,则体现为一种“硬实力”,这软硬两类实力的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就可生成一家企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但这种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状态,即是否具有“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特征,则是对组织学习力水准的最终检验。我们这届党委班子组建三年半以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状况提出了“在坚持内控优先不变前提下,分步实施兼顾发展、稳健发展、加快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实践证明这一发展战略符合辽宁省分行的具体实际,我们的经营管理成果也达到了预期目标。但这也只能表明我行贯彻科学发展观取得了预期的阶段性成果。即是说还不够全面、不够协调,我们的客户结构,负债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还不尽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也不很足。这说明我们的业绩效果还没有完全达标。近期分行党委通过深入学习,对三年多来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反思,更深一层地认识到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极端重要性,对明年乃至新三年又重新进行了规划,提出了“强化队伍(建设),夯实(内控)基础,优化(业务)结构,加快(科学)发展”的新思路。其核心在于通过人的素质的提高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而构建学习型组织,必将为我们完成新的工作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党中央对于科学发展观的完整确立及其强力实践,具有划时代的深远历史意义。从整个交通银行的未来发展看,我认为应该更加充分地体现出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 一是在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上,坚持用以人为本的治行理念来取代以物为本的治行理念,努力谋求全行员工都尽可能得到“自由全面发展”,即通过构建和谐银行,来培养人、造就人、发展人、普惠人,实现多方共赢,共享发展成果;二是在发展模式的内涵上,尽快从结构不尽合理的片面发展、不计成本的高代价发展,向综合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强力推进“两化一行”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和早日实现;三是在发展的关键环节上,要通过大力建设各级“四好领导班子”来带动全行员工队伍建设,好的事业源于好的团队,好的团队源于好的班子,选人用人机制和各级领导班子必将最终决定交行的一切;四是在发展的运营管理机制上,要根本转变业务管理与文化管理一手硬一手软的失衡问题,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从而实现“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有机统一,相辅相成;五是在发展成果的考评奖惩机制上,要从单纯业务发展视角向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多边视角”转变,以更加科学的考评奖惩体系来保障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和完整落实。上述五方面的特征实现了,就说明我行实现了“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唯有这样的发展业绩才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真实业绩。这是我对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业绩观的新认知。
上述观点是自己学习的点滴体会。作为省分行主要领导,我将努力适应世情、国情、区情、行情发展的需要,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力、领导力,来不断提升我们一班人的战略思维、辨证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在科学发展观指引的正确轨道上,不断推动辽宁省分行实现新突破和新跨越。
作者简介:
谭曙光交通银行辽宁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