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选择这一行

来源 :综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一阵休年假,跑出去背包旅行,回来后开始补看这期间新出的电影,没想到一上来就看到了部不错的——《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虽然对大卫·芬奇的记忆更多还停留在《搏击俱乐部》时代,虽然这哥们近两年开始走更主流的路线,之前的《本杰明巴顿奇事》也相当温吞,但这次,他至少把一个不怎么好看的题材拍得很好看。
  影片改编自Facebook(央视称之为“脸书”)的创业故事。电影不错,但我更想聊的不是电影本身。我一向不喜欢所谓“拔高”,读书时曾喜欢,但接触到一些现实后开始更关注细节,因为细节层面的东西多少还是能够改变的。但看完这部电影后,首先引起我思考的却是一个相当“拔高”的问题——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到底是什么?
  Facebook的创始人,也是本片主角Mark Zuckerberg在电影里被描述为一个有严重交际障碍的电脑天才,其对交友网站的狂热源自现实生活中的社交缺失,可以说正是影片开头那场失败的约会促生了Facebook。但后来的成功却使他陷入了更深的孤独,惟一的朋友也与其对簿公堂。影片结尾,Mark独自一人坐在宽大的办公室里,不断地刷新当年那位前女友的Facebook主页……
  对任何文本的解读都是见仁见智。对于本片,王冉之前在微博上总结了很多点,但只有一点我深以为然,那就是:要想做成或做好一件事,“一定要对事儿狂热,而不是对钱和成功狂热”。我没那么苛刻,时至今日,对金钱和成功的全民狂热是既成事实,但我觉得,要做成或做好一件事——至少得首先对事儿狂热。这就不难理解国内现在的问题所在。虽然我们都对比尔·盖茨、乔布斯的故事如数家珍,但类似的事情却很少在我们身边发生。这么多年了,咱们的互联网最擅长的始终是拾人牙慧+本土发挥。这也不仅限于新媒体行业,延伸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拍不出好电影,其实归结到个体层面也是这个原因,时下人人都对预算、票房发烧,却没人对如何拍部好电影狂热。
  或许这样说所有的圈内人太过偏颇。刚看了一半《海上传奇》,觉得贾樟柯还是在乎的,但问题是像他那样的现在太少。内地的电影人往往是一个赛一个能说,但很多人身上感觉不到那种作为影迷的狂热——如果你自己是影迷的话,就不难发现这一点。大家面上都在聊电影,但稍微到私下一点的场合却都聊其他的。还记得以前采一个声名显赫的大导演,聊到最近看什么片子,对方说也跟普通观众一样,什么片子火就看什么。从他的表述中,我约莫觉得看电影已与其个人兴趣无关,仅仅是工作需要而已。这样有些功利的“接地气”方式成效很有限,所以近两年不管他怎么尝试转型,观众的反应已经不大了。
  这也是我觉得现在的动漫游戏圈更有亲和力的原因,两个素昧平生的人往往会因为共同喜爱某部作品而一下子拉近距离。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虽然中国目前同样没搞出好的动画,也没弄出好玩的游戏,但还有希望。要知道既定的组织和规则永远倾向于守成,而推动创新的力量则大多来自于个体,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其实需要的就是Mark这样的宅人,借用御宅文化代表冈田斗武夫的观点:宅男宅女们敢于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狂热地投入。
  最后,再次向大家推荐电影《社交网络》。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电视剧生产的市场机制越来越成熟,荧屏上奉献给观众的剧集也越来越精彩。电视剧是以剧本为绝对统领的,这意味国内编剧们讲故事的能力越来越强了。很多电视剧的情节设置比过去更精巧、复杂,从本期榜单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特点。  北京榜单的前三名《锄奸》、《特战先锋》和《金婚风雨情》,或是有复杂的兄弟情,或是有迷雾般的地下斗争,或者有长达半个世纪的婚姻历程,每部戏的戏剧冲突都充满张力,人物塑造也颇为立体丰满
期刊
本人素有作看片记录的习惯,每年年底都会总结一个年度十佳电影的榜单,今年正好碰上写专栏就公私兼顾了,希望也能给想在假日里找片看的同志们提供个参考。  就看片口味而言,本人是彻底的杂食动物。相比往年,今年作榜单不算太难,因为过去一年里看到的佳片数量有限,尤其是商业、类型片领域。最期待的《盗梦空间》(Inception)就让我有点小失望,主要因为其电影“语法”太过主流。每到商业片不振的时候,榜单中的艺术
期刊
进一步加大终端建设力度  2010年电影票房过百亿并不是去年一年的成就,而是这个阶段的成就,是对此前电影业发展的延续。  虽然目前电影产业化改革成绩显著,但其背后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年产500多部影片只有一半能够进入主流院线,而能够进入主流院线的影片也有很多无法回收成本。而且30多个院线公司放映的影片基本相同,片源同质化现象严重。解决这两个问题应该从加大院线和影院的建设力度入手。目前全国一共有6
期刊
每年一月的第三个星期一为北美的马丁·路德·金纪念日,这一周的票房冠军属于索尼出品的漫画改编片《青峰侠》(The Green Hornet),其在三天长假的收入为3370万美元。影片周五在3584家影院首发,平均单厅进账9403美元,其中2704家3D影院贡献3/4的票房,而173家Imax影院的平均单厅收入则高达15000美元。此外,这部预算1.1亿美元的影片也在海外35个地区的2981家影院同步
期刊
7月份电视剧立项表简评  7月立项表备案申报公示的剧目众多,达到了120部,古装剧数量明显上升,《西施秘史》《后宫·甄女寰传》《木兰传奇》《杜甫》《春光灿烂猪八戒》《天师钟馗2》《金罗帕》《宗师》《刘三姐》《穆桂英挂帅》等古装剧都在本月立项公示。    尤小刚又出“秘史”  继《杨贵妃秘史》在湖南卫视等频道播出后,尤小刚导演的《西施秘史》将在10月开拍,《杨贵妃秘史》是尤小刚四大美人秘史系列的第一
期刊
频道改版,尤其是省级卫视,改版、广告提价、上新节目新剧,越来越成为整体营销宣传的三个热点。其中,频道改版属于重大“战略调整”,所以大多选在新年,有节点性,符合新桃换旧符的传统心理。  即便业内早有批评,说每年一月一日扎堆改版是浪费资源,是频道包装欠缺延续性,但电视台还是要改。简单说,改版不但是一种运营策略,也是一种话题竞争——别人都改,不改自然会在这波话题中失去焦点。具体到“改”,关键在于“改什么
期刊
各大视频网站的新一轮竞争聚焦于内容自制,  自制栏目和自制剧风起云涌    视频行业的话题性新闻总是此起彼伏。有些热闹是外部环境给予的,比如奥运会,比如世界杯。“我们紧盯每一个热点。”优酷副总裁潘沁说,然后才会视其需要来决定是否跟进;有些行业里的有些热闹是自己“创造”的,诸如争流量、争排名、争版权——现在则是,原创力量!当一些永远无法定论的“口水仗”打得各家了无新意之后,各大视频网站开始把新的竞争
期刊
小幅度动作的游戏竞技,是比较新的游戏样式。能否将游戏设置、选手内心的冲突、闯关悬念、节目卖点等处理好,是国内类似节目成功的关键。    长期在办公桌前工作身体疲劳,你知道哪些简单游戏、易得物品能帮助你身强体健吗?  “毽入佳境”要求选手在1分钟内分别向2米、3米、4米外不同高度的纸篓中各踢进1个毽子,3个全中即获成功。以上这段游戏描述是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8月新推出的节目《分秒必争》众多游戏环节中的
期刊
在一个人们越来越不愿意动脑子的年代,翻拍也许是最保险的“冒险”了。至少在电影界,不仅中国如此,好莱坞也未免俗。眼下热映的《青蜂侠》就是很好的例子。影片改编自上世纪60年代名噪一时的美国同名电视剧。时隔半个世纪,当年叱咤风云的男二号——功夫巨星李小龙,换成了如今的当红小生周杰伦,也正是因为周杰伦的加入,令这部影片在华语市场受到广泛关注。  故事再老套不过——一个报业大亨的败家儿子(塞斯·罗根饰),在
期刊
金秋十月,因为有国庆长假,荧屏成为综艺节目的热闹时节。  本期上海榜单被“达人”标签全面占领,堪称“达人”专属榜。从总决赛到颁奖礼再到相关衍生节目,《中国达人秀》横扫上海十月综艺荧屏。收视率方面,《中国达人秀》一如既往傲视群雄,总决赛收视率达到34.93%,收视份额接近80%,连排名收视榜第五的《达人立波秀》都有20.21%的收视率,这样的辉煌令其他所有综艺节目望尘莫及。  可以说,首次引进国内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