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利用课堂这一有限的空间,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成为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通过教师们几年来的不断实践与探究,不断总结与改进,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尝到一些成功的体验。现将体会归纳如下:
一、以评价为技巧,激发求知欲望
评价技能是指教师运用教学语言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一定的评价的一种教学行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讲解的种种正确信息,可以通过评价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进步和成功,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愿望,以及他们学习的动机。尤其是当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运用激励、评价机制,可以鼓励学生的上进心,促进思维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很好地运用“对了”、“说得很好”、这些评价语言,使学生在教师的肯定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还可以用“还可怎么说”“谁来帮助他”等评价的启发下,再次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发展。
二、以训练为主线,加强语言文字的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主要是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而教材中大多数课文为我们提供了训练的依据,教师应因文而异,精心设计训练点,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把阅读课上成实践课。如:对“词语的理解”,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一)采用换词法。小语教材中有部分课文,出现过学生难以理解的词语,给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穷人》一课中,“我们总能熬过去。”在这一句话中,学生难以理解的词语是“熬”。于是我引导学生思考:“熬”可以换成什么词?通过换词训练,学生不仅理解词语的意思,还使学生体会到用词的准确性。
(二)运用对比法。小语教材中有些课文中所写的内容是学生平时难以见到的,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带来了阻碍。因而教师要很好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训练,来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此外,还可采用联系上下文、拆字法等方法来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贯穿以训练为主线,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思维训练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主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记忆等能力。针对这一内容,我采用以下方法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一)巧用结尾,启发想象。有的课文结尾给学生留下想象的余地。如《穷人》一课的结尾是:“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启发学生想象:想想拉开了帐子,渔夫、桑娜会说什么?这一问,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想象能力的训练。
(二)巧设问题,鼓励质疑问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如教《白杨》一课时,请同学们根据句子中写孩子们知道的事来推出孩子们不知道的事。教师循着学生的思路再次引导学生提出“爸爸为什么要介绍白杨树?”这些问题,大大增强了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三)采用“教—扶—放”,培养自学能力。小语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是采用结构形式大致一样的自然段来组织材料的。像这样的课文,我采用“教—扶—放”方法,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这样教学,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不断地提高。
四、以教材为凭借,进行思想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课文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钻研教材、挖掘课文中思想教育因素,并把它落到实处。要落实这些思想素质教育的内容,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一)紧扣词句,进行思想教育。如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体会课文的中心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及难点。于是我抓住“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这句话,引导学生思考“邱少云怎样做到一动不动的?”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这样教学,邱少云那严守纪律,自我牺牲的革命精神浮现在学生的脑海里,从而也激起了学生对邱少云的崇敬之情,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二)借助时代背景,感受思想教育。小语教材中有部分课文所描写的内容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因而给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可利用介绍时代背景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我充分借助电教手段、放录像、让学生通过看录像,了解总理的生平事迹,学生在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对总理产生了无比崇敬、热爱之情。这样教学,不但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思想教育,而且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写的特定环境中,为学习新课埋下伏笔。
教学是一门艺术。有效的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自己的特色和学生的特点,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多的知识。总之,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根基在课堂、关键在教师。这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必须经过长期不断地努力,才能得以实现。只有全面提高了学生素质,才能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才能使素质教育深入骨髓。
一、以评价为技巧,激发求知欲望
评价技能是指教师运用教学语言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一定的评价的一种教学行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讲解的种种正确信息,可以通过评价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进步和成功,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愿望,以及他们学习的动机。尤其是当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运用激励、评价机制,可以鼓励学生的上进心,促进思维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很好地运用“对了”、“说得很好”、这些评价语言,使学生在教师的肯定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还可以用“还可怎么说”“谁来帮助他”等评价的启发下,再次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发展。
二、以训练为主线,加强语言文字的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主要是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而教材中大多数课文为我们提供了训练的依据,教师应因文而异,精心设计训练点,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把阅读课上成实践课。如:对“词语的理解”,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一)采用换词法。小语教材中有部分课文,出现过学生难以理解的词语,给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穷人》一课中,“我们总能熬过去。”在这一句话中,学生难以理解的词语是“熬”。于是我引导学生思考:“熬”可以换成什么词?通过换词训练,学生不仅理解词语的意思,还使学生体会到用词的准确性。
(二)运用对比法。小语教材中有些课文中所写的内容是学生平时难以见到的,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带来了阻碍。因而教师要很好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训练,来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此外,还可采用联系上下文、拆字法等方法来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贯穿以训练为主线,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思维训练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主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记忆等能力。针对这一内容,我采用以下方法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一)巧用结尾,启发想象。有的课文结尾给学生留下想象的余地。如《穷人》一课的结尾是:“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启发学生想象:想想拉开了帐子,渔夫、桑娜会说什么?这一问,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想象能力的训练。
(二)巧设问题,鼓励质疑问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如教《白杨》一课时,请同学们根据句子中写孩子们知道的事来推出孩子们不知道的事。教师循着学生的思路再次引导学生提出“爸爸为什么要介绍白杨树?”这些问题,大大增强了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三)采用“教—扶—放”,培养自学能力。小语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是采用结构形式大致一样的自然段来组织材料的。像这样的课文,我采用“教—扶—放”方法,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这样教学,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不断地提高。
四、以教材为凭借,进行思想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课文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钻研教材、挖掘课文中思想教育因素,并把它落到实处。要落实这些思想素质教育的内容,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一)紧扣词句,进行思想教育。如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体会课文的中心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及难点。于是我抓住“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这句话,引导学生思考“邱少云怎样做到一动不动的?”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这样教学,邱少云那严守纪律,自我牺牲的革命精神浮现在学生的脑海里,从而也激起了学生对邱少云的崇敬之情,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二)借助时代背景,感受思想教育。小语教材中有部分课文所描写的内容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因而给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可利用介绍时代背景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我充分借助电教手段、放录像、让学生通过看录像,了解总理的生平事迹,学生在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对总理产生了无比崇敬、热爱之情。这样教学,不但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思想教育,而且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写的特定环境中,为学习新课埋下伏笔。
教学是一门艺术。有效的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自己的特色和学生的特点,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多的知识。总之,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根基在课堂、关键在教师。这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必须经过长期不断地努力,才能得以实现。只有全面提高了学生素质,才能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才能使素质教育深入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