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我们乡组织了全乡五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抽查,语文卷的作文题是《写给×××的一封信》。在阅卷时,我看到一个学生题为《给胡老师的一封信》的作文,文中写了这样一段话:“胡老师,自从你调走后,我们很难过,你教我们的时候,我们觉得很快乐,因为你不会骂我们。现在,是一个新调来的年轻女老师当我们的班主任,她虽然长得很漂亮,但很凶,她看不起我们几个学习不好的学生,经常在同学面前大声的骂我们,我们几个人觉得很伤心,但我们不怕她,我们几个人商量好一起对付她,她上课时我们故意讲话,搞小动作,她很生气,就找家长告状,我因为这些挨爸爸打了几次。现在,我们的成绩越来越差了,都怪这个老师,如果你回来教我们就好了!”看到这里,我心里一震:童言无忌啊!从这个学生所写的话中明显表现出一种逆反心理,而导致这种逆反心理出现的原因是“她看不起我们几个学习不好的学生,经常大声的骂我们”。
无独有偶,本乡去年曾在山区学校中出现这样一件事情:几个学生悄悄地把一大包泥粉撒到了班主任老师的床上,当校长找他们谈话究其原因时,那几个学生的话让人大吃一惊:“他经常动不动就罚我们抄作业,罚我们站在教室后面,他恨我们,我们就恨他。”这种逆反心理则是因“恨”引发的。
除此之外,学生因逆反心理而表现出的消极行为还有其他的反映形式:一个学生因无故打了本班同学,受到班主任老师的严厉批评,他当时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不满。放学后,在回家的路上,他到处写着批评过他的老师的名字:“×××是坏蛋”、“×××是狗”……那个年轻的女教师看了这些气得直掉泪。
类似这些,还有很多。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稍有不慎即引发学生因逆反心理而表现出消极行为,归结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第一种,认为老师素质差,教不好他们——不服;第二种,认为老师不公平,偏心,歧视后进生——不满;第三种,认为老师狠毒,动不动就体罚学生——不妥;第四种,认为老师有话不当面讲,跑到家长面前“告状”——不当。由于这些心理因素在作祟,导致学生有意无意地站在老师的对立面,与老师“叫板”。这是教学中一种极为不正常的现象。
从新的教学理念的角度来看,学生与老师是平等的、合作的关系,而不应该是对立的。那么,是什么原因诱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逆反心理,从而产生消极行为,造成“教”与“学”的不和谐呢?窃以为,原因有三:
一、社会的负面影响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会模仿周围大人们的言行举止及书上、电视上人物的动作行为,在没有鉴别力的情况下,学了一些不健康的东西,若缺乏正确的引导,就会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心理,天不怕,地不怕,尤其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家长、老师的批评更是觉得刺耳,由产生不满到形成逆反心理。
二、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源头,家庭道德教育状况如何,影响到孩子能否有健康的心理状态。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部分家长对子女溺爱,事事迁就,使他们从小就形成了一种优越感,这种至高至尊的心理倾向,逐渐变成执拗不驯的性格特点。他们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差,事事争强,赢得起,输不起,一旦遇事不符合自己的意愿,就容易走极端。
三、教师言行的影响
老师的自身素质差。一方面,一些老师缺乏上进心,不学无术,业务能力不强,课堂教学方法落后,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沉重的压力,在产生厌学情绪的同时,也就对老师的“高压”政策产生了反感。另一方面,一些教师责任心差,工作懒散,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学生对其“无所作为”会怀着不屑心理,一旦犯错,受到老师批评,他们就会“理直气壮”的进行反驳;与此同时,部分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总是趋于理想化,当学生的言行、学习成绩有违自己的意愿,就会恼羞成怒,向学生发泄心头的不满,殊不知,这样是适得其反,学生会因此而远离老师,更会产生怨气。
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很多不容忽视的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因为,个体人格心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个多面体。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将学生想正面化引导,产生积极效应,防止学生因形成逆反心理而产生消极行为。那么,该如何预防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呢?笔者认为,主要应抓住这样几个方面:
一、抓好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在学生健康心理形成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师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把好“言传”关,使其对学生产生系统的积极影响。一方面,通过思想品德课及各学科的教学活动,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培养学生诚实勇敢、团结向上的好品格,以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好习惯。另一方面,利用各种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加强品性修养。如:通过主题班会、队会,讨论人生的理想、价值,让学生有远大的志向;通过读书活动、各种竞赛等教学辅助性活动,培养学生与人交流、交往、合作的好习惯及开朗活泼的个性。
(2)发挥“身教”的巨大作用。学生有较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老师的兴趣爱好、品性修养、言行举止,都成为孩子们注意的中心,同时也构成了无意识示范和暗示的教学氛围。古人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孩子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老师必须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其一,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这就要求老师具备大海一样宽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强烈的责任感以及热情开朗的个性、诙谐幽默的谈吐。
其二,用“以爱育爱”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把学生当成亲人和朋友。有一个成功的班主任是这样说的:“我爱我的学生,我的学生也喜欢我。我与学生之间就像朋友一样。我通常会很认真地问学生们:‘老师这样做你们满意吗?’,‘大家对老师还有什么建议吗?’,‘你对老师的做法有什么意见?’学生会坦诚的回答‘有’或者‘没有’。
其三,尊重学生,不能把训诫当作唯一的教育形式。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地尊敬孩子。”在学生面前少用“不许”“不能”、“不要”、“不可以”这些否定词,也不应该经常用“应该”、“必须”等限制词,更不能用“真笨”、“真蠢”、“真没用”等挑剔词。遇事多征求学生的意见,与学生共同商量解决问题。
其四,赏识学生,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皮格马利翁”效应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家长、老师或孩子身边的人对孩子有好感、充满信心时,教的劲头足,孩子会受到鼓励和鞭策,觉得自己能成功,产生前进的动力。相反,家长、老师先失去了信心,这种情绪传给孩子,就会使孩子变得消极压抑起来,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因此,要抱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想法,客观地对待学生的缺点,有效地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
其五, 惩罚要聪明。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与奖励一样不能废止,但惩罚有学问。究竟应怎样对待孩子们的缺点和不足,或者说怎样惩罚孩子呢?法国18世纪著名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不要给儿童任何谴责,而是使他们从这里面得到经验。”这便是答案。
二、把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结合起来
学生的健康成长包括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个方面的要素。因此,在抓好学校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学校联系,与家长沟通,共同探讨育人方法。还逐渐锻炼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同时面对社会上纷繁复杂的事物,要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并从多方面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在其性格心理结构学说中注入积极向上、不断完善的鲜活因子。
总之,防止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有很多措施,学无定式、教无定法。只要我们给孩子广阔的活动空间,让他们自由成长,相信他们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清纯的天空。
无独有偶,本乡去年曾在山区学校中出现这样一件事情:几个学生悄悄地把一大包泥粉撒到了班主任老师的床上,当校长找他们谈话究其原因时,那几个学生的话让人大吃一惊:“他经常动不动就罚我们抄作业,罚我们站在教室后面,他恨我们,我们就恨他。”这种逆反心理则是因“恨”引发的。
除此之外,学生因逆反心理而表现出的消极行为还有其他的反映形式:一个学生因无故打了本班同学,受到班主任老师的严厉批评,他当时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不满。放学后,在回家的路上,他到处写着批评过他的老师的名字:“×××是坏蛋”、“×××是狗”……那个年轻的女教师看了这些气得直掉泪。
类似这些,还有很多。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稍有不慎即引发学生因逆反心理而表现出消极行为,归结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第一种,认为老师素质差,教不好他们——不服;第二种,认为老师不公平,偏心,歧视后进生——不满;第三种,认为老师狠毒,动不动就体罚学生——不妥;第四种,认为老师有话不当面讲,跑到家长面前“告状”——不当。由于这些心理因素在作祟,导致学生有意无意地站在老师的对立面,与老师“叫板”。这是教学中一种极为不正常的现象。
从新的教学理念的角度来看,学生与老师是平等的、合作的关系,而不应该是对立的。那么,是什么原因诱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逆反心理,从而产生消极行为,造成“教”与“学”的不和谐呢?窃以为,原因有三:
一、社会的负面影响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会模仿周围大人们的言行举止及书上、电视上人物的动作行为,在没有鉴别力的情况下,学了一些不健康的东西,若缺乏正确的引导,就会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心理,天不怕,地不怕,尤其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家长、老师的批评更是觉得刺耳,由产生不满到形成逆反心理。
二、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源头,家庭道德教育状况如何,影响到孩子能否有健康的心理状态。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部分家长对子女溺爱,事事迁就,使他们从小就形成了一种优越感,这种至高至尊的心理倾向,逐渐变成执拗不驯的性格特点。他们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差,事事争强,赢得起,输不起,一旦遇事不符合自己的意愿,就容易走极端。
三、教师言行的影响
老师的自身素质差。一方面,一些老师缺乏上进心,不学无术,业务能力不强,课堂教学方法落后,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沉重的压力,在产生厌学情绪的同时,也就对老师的“高压”政策产生了反感。另一方面,一些教师责任心差,工作懒散,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学生对其“无所作为”会怀着不屑心理,一旦犯错,受到老师批评,他们就会“理直气壮”的进行反驳;与此同时,部分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总是趋于理想化,当学生的言行、学习成绩有违自己的意愿,就会恼羞成怒,向学生发泄心头的不满,殊不知,这样是适得其反,学生会因此而远离老师,更会产生怨气。
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很多不容忽视的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因为,个体人格心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个多面体。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将学生想正面化引导,产生积极效应,防止学生因形成逆反心理而产生消极行为。那么,该如何预防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呢?笔者认为,主要应抓住这样几个方面:
一、抓好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在学生健康心理形成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师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把好“言传”关,使其对学生产生系统的积极影响。一方面,通过思想品德课及各学科的教学活动,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培养学生诚实勇敢、团结向上的好品格,以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好习惯。另一方面,利用各种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加强品性修养。如:通过主题班会、队会,讨论人生的理想、价值,让学生有远大的志向;通过读书活动、各种竞赛等教学辅助性活动,培养学生与人交流、交往、合作的好习惯及开朗活泼的个性。
(2)发挥“身教”的巨大作用。学生有较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老师的兴趣爱好、品性修养、言行举止,都成为孩子们注意的中心,同时也构成了无意识示范和暗示的教学氛围。古人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孩子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老师必须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其一,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这就要求老师具备大海一样宽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强烈的责任感以及热情开朗的个性、诙谐幽默的谈吐。
其二,用“以爱育爱”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把学生当成亲人和朋友。有一个成功的班主任是这样说的:“我爱我的学生,我的学生也喜欢我。我与学生之间就像朋友一样。我通常会很认真地问学生们:‘老师这样做你们满意吗?’,‘大家对老师还有什么建议吗?’,‘你对老师的做法有什么意见?’学生会坦诚的回答‘有’或者‘没有’。
其三,尊重学生,不能把训诫当作唯一的教育形式。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地尊敬孩子。”在学生面前少用“不许”“不能”、“不要”、“不可以”这些否定词,也不应该经常用“应该”、“必须”等限制词,更不能用“真笨”、“真蠢”、“真没用”等挑剔词。遇事多征求学生的意见,与学生共同商量解决问题。
其四,赏识学生,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皮格马利翁”效应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家长、老师或孩子身边的人对孩子有好感、充满信心时,教的劲头足,孩子会受到鼓励和鞭策,觉得自己能成功,产生前进的动力。相反,家长、老师先失去了信心,这种情绪传给孩子,就会使孩子变得消极压抑起来,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因此,要抱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想法,客观地对待学生的缺点,有效地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
其五, 惩罚要聪明。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与奖励一样不能废止,但惩罚有学问。究竟应怎样对待孩子们的缺点和不足,或者说怎样惩罚孩子呢?法国18世纪著名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不要给儿童任何谴责,而是使他们从这里面得到经验。”这便是答案。
二、把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结合起来
学生的健康成长包括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个方面的要素。因此,在抓好学校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学校联系,与家长沟通,共同探讨育人方法。还逐渐锻炼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同时面对社会上纷繁复杂的事物,要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并从多方面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在其性格心理结构学说中注入积极向上、不断完善的鲜活因子。
总之,防止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有很多措施,学无定式、教无定法。只要我们给孩子广阔的活动空间,让他们自由成长,相信他们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清纯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