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更多人敢扶摔倒的老人

来源 :行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tl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武汉某小学生写作文称,要扶起摔倒老人,呼吁社会不要再冷漠。他的作文被老师表扬了,却被同样身为老师的妈妈批评了。他妈妈说:“真遇上这事可得躲远点。”该家长特地找出四川老人摔倒敲诈学生的新闻现身说法,还说“每个妈妈都会这么教育孩子的”。
  记得那时我还是个初中生,一天上午跟着阿姨去菜市场买东西,忽然听到身后不远处传来一声闷响。转过头去,原来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阿婆摔倒在地上了。她闭着眼睛皱着眉头喘着粗气在地上蠕动,头磕破流了血。本来菜市场外人已不少,这时熙熙攘攘地围了不少人,但是大家都犹豫着不敢上前扶一把。平时受教育要乐于助人的我也胆怯了,我问身边的阿姨:“要不要去扶一下,为什么在她身边的人都不去扶呢?”阿姨回答我说:“别去了,那么多人在她身边,别人不去扶是因为怕染了霉气,谁去扶下次就换谁倒霉了。”我一听,虽然知道是迷信偏见,但也是寸步不前,只用担忧的眼光看着老阿婆。后来有个似乎认识阿婆的大妈靠近她,让她自己爬起来,说要带她去附近诊所看看。然后阿婆艰难地爬起来,颤颤巍巍地跟着大妈走远了,人群也就慢慢地散去了。因为当初的胆怯,让我一直惭愧至今。
  不管是迷信怕触霉头,还是怕无辜被讹,当今社会老人摔倒该不该扶已经是一个需要大家三思的问题了。这原本是一件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事情,不知从何时,开始有了这种利用别人的好心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目的的社会现象。是2006年南京彭宇案开始的吗?新闻媒体的大肆宣传讨论,也无形间在社会中树立了不好的典型,一些摔倒的人纷纷效仿,使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善良老人也成为了大家不敢扶的对象,对社会公德产生了巨大的不良影响。




  原本是个互帮互助的友爱社会,现今却变成人与人之间信任缺失的冷漠社会。不是友爱互助的人少了,而是不走正道、利益熏心的人多了。大家都不希望这种畸形的社会风气继续发酵,一个真善美的社会是需要各方共同呼吁和构建的。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立法,做到有法可依,对恶势力坚决打击,保护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人,打消某些人的害人之心。其次,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执法,对扰乱秩序故意坑人的人决不姑息。再次,要完善医疗保险制度,让不小心摔伤的人,特别是老人,能够看得起病。然后,动员大家放心施以援手,并适当地抓典型,奖励乐于助人的人,惩罚以怨报德的人,重新树立社会公德,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最后,应该加强对全社会的宣传教育,尤其是主流媒体要从对正能量的宣扬角度进行引导。渲染惩恶的氛围,打破世俗偏见,引导科学价值观,教导大家如何应对这种场合,比如拍照、找证人、及时报警等。
  只有法律、道德、技术三方面都到位,社会的不正之气才能得到有效纠正,社会的真善美才能继续得到发扬,才能营造和谐美好的中国社会。
其他文献
有一位青年脾气非常暴躁、易怒,并且喜欢与人打架,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欢他。有一天他无意中游荡到大德寺,碰巧听到一休禅师正在说法。他听完后发愿痛改前非,就对禅师说:“师父,我以后再也不跟人家打架口角,免得人见人厌,就算是受人唾面,也只有忍耐地拭去,默默地承受!”  一休禅师说:“何必呢,就让唾涎自干吧,不要去拂拭!”  “那怎么可能?为什么要这样忍受?”  “这没有什么能不能忍受的,你就把它当作是蚊虫之
期刊
欲望的表现形式,体现在占有、比较、竞争三个方面。  为了生存,我们必须有基本的物质条件。但即使生存问题得到解决,占有欲也不会因此消除。相反,欲望会随着条件改善而不断提高,希望占有更多的财富,占有更高的地位,占有更大的名望。  除了占有,我们还要为抬高自己、炫耀自己进行攀比。有些人一生努力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却没有想到,超过别人的意义又在哪里?再能干的人都无法超过所有人,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所以说
期刊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规定堕胎是犯法的。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佛教的教理都认为,堕胎是很严重的罪。很多民族的宗教认为有婴灵存在,从佛教的角度来讲:一个神识来投胎,是与你过去生中有缘分。佛讲有四种缘才来投胎,这四种缘是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如果没有这种关系,他不会到你家来投胎。若是报恩,你堕胎把他杀了,恩变成仇,下一次再来,他是来报仇不是报恩。若是报怨,你杀了他,仇恨再加仇恨,怎么得了!佛法上讲“人身难得”,
期刊
真诚地希望每一位师兄都能够看到我的忏悔文章,并引以为戒,尤其是希望所有和我一样只有二十多岁的同龄人看到这篇文章,我宁愿把发生在自己身上见不得人的事告诉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裨益,哪怕我的脸被丢光都没关系。因为如果大家不明了因果,不分善恶,颠倒黑白却不自知,仅仅只凭着自己的喜好去任意做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造下深重的罪孽。等到恶报来临,自己承受恶报和苦果的时候,自己不仅不知道反省,反而更进一步地怨天尤
期刊
人生除了生活以外,没有第二件事。穿衣、吃饭、人来客往、工作上班,乃至起心动念都是生活的表现。处在迷惑的状态下,生活就是烦恼,而在生活中转烦恼为菩提,就是生活禅。  工作上班都是生活,生活就是烦恼,而禅就是菩提。现在的人们,做事情时会有很多痛苦,但换个方式去看这些事情,会发现之所以有这些事情,是因为有很多人需要你。换个角度看,你就可以快乐地去做。  而禅的目标是让我们安住当下,守一不移,不要转移你的
期刊
中国古德都说:“吃亏是福。”你不懂,你认为占便宜是福报。其实,吃亏才是真正福报,占便宜是祸害。祸害现在没有来,将来不能避免,你要是真正通达宇宙人生真相,你就明白了。  在这个世间,人要想占别人的便宜,没有这回事情。我这一生占到别人便宜,来生要还债;我这一生吃了亏,来生有补偿。然后才知道,天道原来是如此的公平。我学佛30年之后才明白这个道理,知道世间决定没有占便宜的事情,决定没有吃亏的事情,所以得大
期刊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居。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祝贺的朋友,我与妻子便重重地躺在沙发上休息。忽然,门铃响了。咦,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忙起身开门,门外站着两位不相识的儒雅的中年男女,看上去是一对夫妻。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绍他们是一楼的住户,姓李,特地上来向我们祝贺乔迁之喜。哦,原来是邻居啊!赶紧往屋里让。  李先生连忙摆手:“不麻烦了,还有一件事情要请你们帮忙。”我说:“千万别客气,有什么事情需
期刊
八风,指“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种境界之风。称,当面的称颂;讥,当面的讥讽;毁,背后的毁谤;誉,背后的赞誉;利,获得的利益;衰,遭受损害;苦,遭遇痛苦困难;乐,获得称心快乐。前四项偏于名,后四项偏于利。  这八种境界是人生名利、得失、盛衰、成败的总和。众生时时刻刻都被这八风所吹动、袭击,甚至被淹没。有的人一遇到顺境便贪着,就着迷,只图享受逸乐,放弃刻苦淡泊的修行,以至纵欲行恶;有的人遭
期刊
人之一生成败,皆在年幼时栽培与因循所致,汝已成童,宜知好歹,万不可学时派。当学孝,学弟,学忠厚诚实。  当此轻年,精力强壮,宜努力读书。凡过读之书,当思其书所说之事,是要人照此而行,不是读了就算数了。书中所说,或不易领会。而阴骘文,感应篇等皆直说,好领会。宜常读常思,改过迁善。  于暇时尤宜念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以期消除业障,增长福慧,切勿以为辛苦。古语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此时若错过光
期刊
钱有吉凶,车、房子、名、官位、待遇,一切的一切都有吉凶。什么是凶财?不是好来路的,不仁不义不符合道德的,全都是凶财。吉财、吉祥是什么?自己该得的。你看外面扛木头的,一天一身大汗挣十块钱,他挣的踏实,他挣的是吉钱是本分钱。大家有机会清点一下自己的经历,很多的东西,很多的钱财,不是吉祥的是凶的,在手里攥着,在手里握着,它就折损自己的寿命,带来疾病、灾祸、夭折。  因而要记住,有些钱是不能拿的。我们肯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