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考录取率逐年升高,意味着高等教育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成“大众教育”,客观上要求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及学业成绩评价方式作出相应的变革,然而,在当前的高教改革中还存在对此不够重视的误区。
关键词: 高考录取率 教学模式 学业评价
自恢复高考近四十年以来,我国的高考录取率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就意味着进入高校接受教育的学生群体与以往大不相同。尽管近年来我国的高教改革取得长足进展,但仍存在许多与此变化不相适应的短板,尤其在高教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方面,迫切需要进一步突破。
一、历年来高考录取率的变化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百废待兴,高等教育很不发达,当年的高校毕业生仅有2.1万人。1952年,教育部决定所有高校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当年共录取新生6.6万人。此后,我国的高等教育缓慢发展,一路坎坷。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高等教育的发展才逐步步入正轨。自1977年以来,截止到2015年,历年参加高考的报名人数与录取比例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恢复高考初期,高考录取率不到5%,之后缓慢上升。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高考录取率基本都保持在30%以下。上世纪80年代出于缓解高考阅卷、录取的压力,实行高考预考制度,上图中该阶段显示的录取率实际是虚高的。而实际上,出于高考录取率的压力,高中的入学是经历一定比例的选拔考试的。接受过中学教育的适龄青年,只有少部分能够跨入大学校门。也可以说,那时候的大学教育基本上属于“精英教育”。20世纪末,我国高校招生规模急剧扩大,高等教育进入“膨胀发展期”。相应地,高考录取率一路攀升。自2010年以后,高考录取率基本稳定在70%以上,于是有了“高考不及格,也能上本科”的说法。实际上,这意味着高等教育不再是针对经历高考筛选的小部分学生的教育,真正转变成为针对大部分适龄青年的“大众教育”。
伴随着高考录取率的这一巨大变化,意味着高等教育面对的学生群体业已发生很大的改变。进入大学校园的,不再是过去那些经历了千军万马的“拼杀”,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得心应手的“好学生”,而是综合素质表现各向异性的复杂群体。如何实现高等教育由以前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更科学地因材施教,是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的关键命题之一。
二、高教改革存在的偏差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高教改革取得突飞猛进的成果,包括精品课程建设、慕课的迅速发展等;以多媒体教学及网络教学平台为主要特征的教学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多数课程告别“黑板 粉笔”的单一教学模式。但是,在这些“高大上”教改内容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关于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及学生学业评价方面的变革,显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教改现状,我们认为,以下两方面的改革亟待加强:
(一)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目前课堂教学仍然是高校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基于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与相互提升。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获得知识、提升修养,进而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然而,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仍被“满堂灌”和教师“独角戏”充盈,教师按预定的授课计划讲完预定的内容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无从表现。
应当指出的是,很多高校教学管理部门的管理模式,以及自上而下的教学评估,进一步强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独角戏”的角色定位。开学之初,要检查每位教师制订的授课计划、教案、讲义及ppt课件等一大堆教学文件;课程结束,还需要提交授课工作志、成绩单、试卷分析、装订试卷等。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授课之前,应当设计好每堂课的程序,将学生假定为没有差别的听众,授课程式化、标准化、教条化。至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则有意无意之间被忽视。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改善和优化教学环境的同时,无可避免地产生负面影响。尤其突出的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教室更成为一种普遍现象[1]。如上所述,伴随着高考录取率的提高,多数学生在中学阶段并未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而智能手机则无疑为他们消磨课堂时间提供了绝佳的途径。过度滥用甚至沉溺于手机游戏、网络、短信等手机功能,并因此而危害工作、学习等正常生活和心理健康,手机依赖实际上是一种“行为成瘾”,直接冲击高校课堂教学活动,进一步加剧“教”与“学”的分离。
尽管已经有了许多关于案例式教学、问题引导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改革的尝试,但依然暴露出课堂教学环节中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教改效果难以显现的突出问题[2,3]。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关键的配套措施之一是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的变革。而这一点,往往成为目前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瓶颈问题。
(二)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模式改革
学生的学业评价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影响高教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学生的学业评价是指通过测验与评价衡量学生个体在教学过程中取得的学习成果。从高校学生学业评价的目标看,应定位于育人而非选材,强调检查诊断学生的学习状况而非仅仅是区分名次。因此,高校学业成绩考核应具有两大基本属性:一是工具属性,即考核是手段而非目的;二是改善属性,即考核工作应围绕学习活动开展,纠正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教育评价概念由最初的Measurement发展演变为Evaluation和Assessment,学生学业考核评价的功能由最初的证明性评价(Prove)向改善性评价(Improve)转变。但是,目前多数高校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存在考核内容的片面性和考核方式的单一性等问题,导致学业评价应有功能的缺失,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重视考核的管理功能,忽视促学习功能。为了追求高效的、一致性的管理,高校学生考核成绩往往成为甄选优秀、评定奖学金等活动的主要依据。偏差的考核定位营造了“为考而学”的课堂教学氛围,导致学习中恶性竞争、缺乏团队合作意识以致考场作弊等现象屡禁不绝。为了强调考试内容的规范化和一致性,考试模式多采取“一学期一门考,一份试卷定成绩”的做法。教学管理部分在督促教师制订课程试卷库方面乐此不疲,并原则上限定期末考试成绩不低于特定比例的做法,进一步限制学业评价的过程性。这种评价模式忽视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无益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形成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更谈不上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种相对单一内容的考核评价,随着入学学生群体的变化,尤其是大部分二本院校借由交流培养招生范围扩展到全国,考核的僵硬性与学生群体的复杂性形成愈发尖锐的矛盾。
其次,削弱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现行的学业成绩考核机制,学生基本没有话语权,教学反馈过程欠缺。无论是学生平日成绩的评价,还是试卷成绩的确定,往往成为教师的单边裁决。这就使得课堂教学过程中原本应存在的教师与学生平等互动关系严重失衡,加剧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分离。因此,尽管很多人尝试案例法、问题引导法及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的改革,但没有学业成绩评价模式的变革,最终的效果大多不尽如人意。只有从全新的视角重新定位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身份与角色,并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模式的变革有机统一,突破固有的教学管理惯习和思维模式,才能有效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4,5]。
三、结语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人们改革的共识。高教改革在引入现代技术教育手段方面突飞猛进,网络精品课程建设、慕课及高校多媒体建设的发展,极大地优化了高教课堂的教学环境。然而,在基于受教群体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方面,仍存在很大的短板。尽管很多课程除了知识目标之外,基本上都设定了特定的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但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实现这些目标,以及如何有效考核,有待进一步落到实处。针对大学生的实际学情,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赖于更进一步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及与其相适应的学业评价方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向海霞,王焱军,赵星悦,等.反思高校课堂教学-由大学生课堂手机依赖现象引发的思考.教育教学论坛,2015(16):205-206.
[2]焦蒲.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及思考.教育科学论坛,2015(6):10-11.
[3]赵兴龙.翻转教学的先进性与局限性.中国教育学刊,2013(4):65-68.
[4]刘宗柱.主持人型翻转课堂实现学业成绩的多元化评价.考试周刊,2016(25):162-163.
[5]翟长远,李敏通,王转卫,等.师生身份互换式本科教学方法实践与分析.高等农业教育,2014,1(1):62-64.
基金项目:青岛农业大学特色名校工程动物生理学课程建设(XDSJP2013029)
关键词: 高考录取率 教学模式 学业评价
自恢复高考近四十年以来,我国的高考录取率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就意味着进入高校接受教育的学生群体与以往大不相同。尽管近年来我国的高教改革取得长足进展,但仍存在许多与此变化不相适应的短板,尤其在高教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方面,迫切需要进一步突破。
一、历年来高考录取率的变化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百废待兴,高等教育很不发达,当年的高校毕业生仅有2.1万人。1952年,教育部决定所有高校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当年共录取新生6.6万人。此后,我国的高等教育缓慢发展,一路坎坷。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高等教育的发展才逐步步入正轨。自1977年以来,截止到2015年,历年参加高考的报名人数与录取比例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恢复高考初期,高考录取率不到5%,之后缓慢上升。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高考录取率基本都保持在30%以下。上世纪80年代出于缓解高考阅卷、录取的压力,实行高考预考制度,上图中该阶段显示的录取率实际是虚高的。而实际上,出于高考录取率的压力,高中的入学是经历一定比例的选拔考试的。接受过中学教育的适龄青年,只有少部分能够跨入大学校门。也可以说,那时候的大学教育基本上属于“精英教育”。20世纪末,我国高校招生规模急剧扩大,高等教育进入“膨胀发展期”。相应地,高考录取率一路攀升。自2010年以后,高考录取率基本稳定在70%以上,于是有了“高考不及格,也能上本科”的说法。实际上,这意味着高等教育不再是针对经历高考筛选的小部分学生的教育,真正转变成为针对大部分适龄青年的“大众教育”。
伴随着高考录取率的这一巨大变化,意味着高等教育面对的学生群体业已发生很大的改变。进入大学校园的,不再是过去那些经历了千军万马的“拼杀”,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得心应手的“好学生”,而是综合素质表现各向异性的复杂群体。如何实现高等教育由以前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更科学地因材施教,是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的关键命题之一。
二、高教改革存在的偏差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高教改革取得突飞猛进的成果,包括精品课程建设、慕课的迅速发展等;以多媒体教学及网络教学平台为主要特征的教学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多数课程告别“黑板 粉笔”的单一教学模式。但是,在这些“高大上”教改内容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关于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及学生学业评价方面的变革,显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教改现状,我们认为,以下两方面的改革亟待加强:
(一)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目前课堂教学仍然是高校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基于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与相互提升。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获得知识、提升修养,进而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然而,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仍被“满堂灌”和教师“独角戏”充盈,教师按预定的授课计划讲完预定的内容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无从表现。
应当指出的是,很多高校教学管理部门的管理模式,以及自上而下的教学评估,进一步强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独角戏”的角色定位。开学之初,要检查每位教师制订的授课计划、教案、讲义及ppt课件等一大堆教学文件;课程结束,还需要提交授课工作志、成绩单、试卷分析、装订试卷等。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授课之前,应当设计好每堂课的程序,将学生假定为没有差别的听众,授课程式化、标准化、教条化。至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则有意无意之间被忽视。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改善和优化教学环境的同时,无可避免地产生负面影响。尤其突出的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教室更成为一种普遍现象[1]。如上所述,伴随着高考录取率的提高,多数学生在中学阶段并未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而智能手机则无疑为他们消磨课堂时间提供了绝佳的途径。过度滥用甚至沉溺于手机游戏、网络、短信等手机功能,并因此而危害工作、学习等正常生活和心理健康,手机依赖实际上是一种“行为成瘾”,直接冲击高校课堂教学活动,进一步加剧“教”与“学”的分离。
尽管已经有了许多关于案例式教学、问题引导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改革的尝试,但依然暴露出课堂教学环节中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教改效果难以显现的突出问题[2,3]。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关键的配套措施之一是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的变革。而这一点,往往成为目前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瓶颈问题。
(二)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模式改革
学生的学业评价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影响高教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学生的学业评价是指通过测验与评价衡量学生个体在教学过程中取得的学习成果。从高校学生学业评价的目标看,应定位于育人而非选材,强调检查诊断学生的学习状况而非仅仅是区分名次。因此,高校学业成绩考核应具有两大基本属性:一是工具属性,即考核是手段而非目的;二是改善属性,即考核工作应围绕学习活动开展,纠正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教育评价概念由最初的Measurement发展演变为Evaluation和Assessment,学生学业考核评价的功能由最初的证明性评价(Prove)向改善性评价(Improve)转变。但是,目前多数高校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存在考核内容的片面性和考核方式的单一性等问题,导致学业评价应有功能的缺失,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重视考核的管理功能,忽视促学习功能。为了追求高效的、一致性的管理,高校学生考核成绩往往成为甄选优秀、评定奖学金等活动的主要依据。偏差的考核定位营造了“为考而学”的课堂教学氛围,导致学习中恶性竞争、缺乏团队合作意识以致考场作弊等现象屡禁不绝。为了强调考试内容的规范化和一致性,考试模式多采取“一学期一门考,一份试卷定成绩”的做法。教学管理部分在督促教师制订课程试卷库方面乐此不疲,并原则上限定期末考试成绩不低于特定比例的做法,进一步限制学业评价的过程性。这种评价模式忽视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无益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形成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更谈不上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种相对单一内容的考核评价,随着入学学生群体的变化,尤其是大部分二本院校借由交流培养招生范围扩展到全国,考核的僵硬性与学生群体的复杂性形成愈发尖锐的矛盾。
其次,削弱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现行的学业成绩考核机制,学生基本没有话语权,教学反馈过程欠缺。无论是学生平日成绩的评价,还是试卷成绩的确定,往往成为教师的单边裁决。这就使得课堂教学过程中原本应存在的教师与学生平等互动关系严重失衡,加剧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分离。因此,尽管很多人尝试案例法、问题引导法及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的改革,但没有学业成绩评价模式的变革,最终的效果大多不尽如人意。只有从全新的视角重新定位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身份与角色,并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模式的变革有机统一,突破固有的教学管理惯习和思维模式,才能有效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4,5]。
三、结语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人们改革的共识。高教改革在引入现代技术教育手段方面突飞猛进,网络精品课程建设、慕课及高校多媒体建设的发展,极大地优化了高教课堂的教学环境。然而,在基于受教群体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方面,仍存在很大的短板。尽管很多课程除了知识目标之外,基本上都设定了特定的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但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实现这些目标,以及如何有效考核,有待进一步落到实处。针对大学生的实际学情,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赖于更进一步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及与其相适应的学业评价方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向海霞,王焱军,赵星悦,等.反思高校课堂教学-由大学生课堂手机依赖现象引发的思考.教育教学论坛,2015(16):205-206.
[2]焦蒲.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及思考.教育科学论坛,2015(6):10-11.
[3]赵兴龙.翻转教学的先进性与局限性.中国教育学刊,2013(4):65-68.
[4]刘宗柱.主持人型翻转课堂实现学业成绩的多元化评价.考试周刊,2016(25):162-163.
[5]翟长远,李敏通,王转卫,等.师生身份互换式本科教学方法实践与分析.高等农业教育,2014,1(1):62-64.
基金项目:青岛农业大学特色名校工程动物生理学课程建设(XDSJP201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