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应用热灌注化疗治疗非浸润性膀胱肿瘤的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

来源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zh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国内膀胱热灌注化疗治疗非浸润性膀胱肿瘤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全面收集相关中文文献,收集并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已发表的关于膀胱热灌注化疗后不良反应以及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疗效比较的对照研究并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关于膀胱热灌注化疗预后的研究共有879例患者入选,膀胱热灌注化疗与常温膀胱灌注化疗相比,可显著降低两年内肿瘤复发率(OR=0.36,95%CI:0.26~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关于膀胱热灌注化疗不良反应的研究共有586例患者入选,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5,95%CI:0.71~1.54,P=0.81)。

结论

膀胱热灌注化疗治疗非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有效性优于常温膀胱灌注化疗,且不增加毒副反应。

其他文献
近年来,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相关疾病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与重视,涉及科室广泛,除血液科、肾内科对相关检查有较深了解外,大部分科室(如心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脊柱外科、老年病科、风湿免疫科等)对M蛋白检测技术和结果解读知之较浅,以致不能精准判断患者的病情进展及疗效。免疫固定电泳是利用区带电泳的分离作用与抗体特异性免疫沉淀标记作用相结合的定性检测技术,是目前对M蛋白检测与分型应用最多、最广的技术[1-2]。
目的探讨前列腺中央腺体占总腺体体积比(PVc/PV)联合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00例PSA水平在4~20 μg/L且行前列腺穿刺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核磁共振测量前列腺中央腺体及前列腺左右径、上下径及前后径,计算出前列腺中央腺体及前列腺体积,得出PVc/PV。通过穿刺病理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前列腺癌组(n=38)及非前列
目的分析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的83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43例(钬激光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40例(TURBT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术后1、2年的复发率情况。结果钬
目的基于16SrRNA测序分析肾结石患者结石及尿液微生态结构。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均行经皮肾镜取石术。采用16SrRNA测序技术检测结石标本和尿液标本中的微生物信息,根据结石成分将标本分为碳酸磷灰石组、草酸钙组、磷酸铵镁组、尿酸组,分析各组样本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结果结石标本中菌群门水平以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为主,科水平以肠杆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