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院校的体育一方面具有普通高校体育的共性,即要完成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品质与健康的心理行为、习惯的任务;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通高校,其教育教学具有定向性、实用操作性及专业性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具有其个性,即要为职业的特点服务。充分认识体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关系,使高职院校在完成一般普通教育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开展职业体能训练,促进学生职业技能、体能的提高,更好地体现高职院校体育的特色,是当前高职院校体育面临的新课题。
实用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高职院校以培养国家需要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工作客观上对其体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适应紧张而单调的流水作业;要承受机械的振荡、噪声的干扰;要经得住特殊气味及高温强冷的侵袭;要能在高、难、险的环境下完成高精度的生产任务,等等。这就需要未来的高职人才不仅具有较高的职业技术操作能力,而且还应当具备较强的体能,表现出与职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度等身体素质。只有职业技术与专业体能相结合,才能在工作中取得成功。如果忽视提高高职学生的身体素质,缺乏必要的身体素质训练,必然会大大降低职业技术学习的质量,影响职业技能的提高,甚至完不成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
体育锻炼对人的肌体具有良好的影响,系统从事身体锻炼的人很少生病,对生产活动的适应性比一般人快,意志坚强。但是研究表明,一般的身体训练与适应职业需要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关系。如一个工作10~15年,年龄在45岁左右的车工,尽管身体训练水平不高,单杠引体向上也许只能做3个,但他却能较好地适应一些临时性突击性的急、难、新、重生产任务,而一般的青年学生甚至高级运动员,却可能对之退避三舍。有些人认为具有一般身体训练水平的人也许能够更容易掌握专业技能,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的,一般身体训练只能满足职业工作的一般要求,与掌握和提高专业技能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为了顺利掌握专业技能,必须发展某些对具体专业而言最为重要的专业体能。具体专业的身体活动部位是局部的、重复的、固定持续的,如果有针对性地对各职业专业所需身体部位进行训练,能大大提高掌握技能的能力,提高专业体能,使身体的快速反应力、耐久力、注意力等得到提高,能更快地适应生产劳动,提高个人的生产效率。同时,专业体能训练可以预防一些职业病。长期在局部固定、持续的岗位或不良气味环境中工作,容易造成局部肌肉发达而其他部分肌肉萎缩,产生身体疲劳性伤害和畸形发展等职业病。因此,根据职业岗位对人体的不良影响,选择进行有针对性的实用身体训练,可使学生的身体发展成长与职业技能及职业专业体能的发展保持同步,同时,可以增强学生对职业特殊不良环境影响的抵抗力。因此,在体育中开展实用体能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体能训练的依据和原则
职业实用体能训练的依据由于体育项目较多,各个项目的特点对人体影响是不同的,各种职业对人身体各部位的要求是有差别的,因此,应考虑职业技能的需要与对职业专业体能的要求,选择与职业特点关系最密切、最适应职业专业体能与技能要求的运动项目进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实用身体训练的目的。笔者认为,确定职业实用身体训练的依据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操作姿势:坐姿、站姿、步行及身体活动部位等。(2)操作动作:快速、紧张或不紧张,大幅度或小幅度,对称或不对称等。(3)操作活动的性质:动作的准确性、精确性,动作的频率,反应速度,注意力集中程度,感觉器官的负荷,心理负荷和神经肌肉负荷,动作单调性,思维过程的紧张度和强度等。(4)对健康状况不佳和有缺陷的学生,最好根据具体情况编排一些专门的练习动作,如矫正操、康复体操等。(5)从主客观指标关注疲劳的程度和性质、注意力分散、感觉肌肉酸痛、神经紧张与头痛等。
职业实用体能训练的原则(1)所选内容要有助于未来的专业人才提高实用身体训练的能力。(2)所选内容要能够达到提高职业所需要的特殊职业体能与素质的要求。(3)所选动作结构要与掌握职业技术、提高职业专业体能的需要相符合。(4)所选动作要能有针对性地预防和纠正职业工作对人体的不利影响、疲劳性伤害及畸形发展。
实用体能训练的方法和建议
所谓实用体能训练,即充实和完善对职业活动有益的运动技能储备和体育知识,强化发展重要的身体能力及相关能力,在此基础上保障身体活动的稳定性,提高肌体对不良劳动环境条件的耐受力和适应能力,保持和增进未来劳动者的健康。所采用的方法是一般体育运动和竞技运动中的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动作以及根据职业活动的特点进行改造和专门设计的练习。基于此,根据不同专业选择职业实用体能训练的内容是十分关键的。
首先,在选择内容时,要突出实用性,即根据学生职业技术和职业专业体能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开展教学。如需要耐心细致的财会、电器维修专业的学生,可进行太极拳、气功等练习;需要热情活泼的公关、导游专业的学生,可进行健美操、舞蹈等练习;对体形要求较高的宾馆服务、幼儿教育、文秘等专业的学生,可选择健美操、形体操等进行练习。
其次,要突出补偿性,即根据职业劳动对身体带来的不良影响,选择具有保障、矫正功能和职业病预防功能的训练内容。如财会、家用电器等专业的工作长期静坐,低头含胸,胸部和心血管得不到发展,应选择跑步和健美训练等,弥补运动不足,锻炼心肺,矫正体形;装潢设计、电脑操作等专业,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神经能量消耗大,易产生心理疲劳,除加强全身性锻炼外,还可选择太极拳、气功练习等,以促进神经疲劳的消除。
再次,要突出合理性,即根据学生职业专业劳动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锻炼部位。如对长时间不活动的部位,可选择幅度大的练习内容,对长时间屈缩的部位,可选择伸展练习的内容等。只有科学地、有针对性地选择训练内容与训练手段,才能使体育中的职业实用训练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体能、技能的提高和专业索质的提高,增强社会竞争力,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下面针对一些行业职业人员的具体行业要求提出如下训练方法。
1.车工、铣工、模具工、汽车流水线装配工:要求发展肩带、躯干肌和脚掌肌,发展平衡能力、一般耐力、下肢静力性耐力、上肢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测力、注意力的专注。训练内容:各种走、左脚和右脚交换跳跃、体操棒、实心球、哑呤、爬绳、滚翻、头手倒立等。
2.电脑程序员、操作人员:要求发展腰背肌肉静动性耐力、手指的协调性、动作的准确性、触觉的敏感性、注意力的专注及反应能力。训练内容:300m跑、1000m跑、跳绳、体操器械练习、俯卧体后屈、篮球运球与投篮、在某一关节角度承受一定的重量、针对特制的固定物用力(推、顶、拉等)、按摩头部(发下、前额、太阳穴、耳朵、眼睛、脸部、鼻子、颈部)。
3.大小汽车驾驶员:要求发展上肢和下肢的协调性、上肢和肩带肌肉静力性耐力、腰背支持耐力、各种条件下的反应力、注意力的转换能力。训练内容:哑呤练习、腰腹架练习、加速运球和听信号急停、左右手同时运球、听信号加速、听信号蹲踞等。
4.高空建筑工、高层清洗工:要求发展肩带肌和下肢肌肉、静力性耐力、前庭稳定性、灵敏性、在高空和有限地方爬楼梯、在爬绳和跳跃中保持平衡。训练内容:沿纵放、斜放、横放的梯子作攀爬练习、肘部练习、从不高处跳下练习、跳水、技巧运动等。
5.电子元器件流水作业安装工:要求发展动作的速度和准确性、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眼睛的抗疲劳性。训练内容:30m跑、按标记跳远、支撑跳跃、篮球变换方向及速度运球、传球、投篮、滑雪、按摩太阳穴1分钟眨眼、朝前看快速眨眼30秒、朝前看不动30秒(重复3次)。
6.电脑、电视、精密仪器维修工:要求发展手指灵巧性、上肢静力性耐力、平衡和一般耐力。训练内容:注意力游戏、准确性和灵活性练习、哑呤操、手指抓放铅球、五指支撑俯卧撑等。
7.数控机床操作员、控制台操作员:要求发展动作速度、反应速度、协调性、准确性、腕力、躯干肌肉的静力性耐力、在紧张状态下完成动作的能力。训练要求:徒手操练习、体操器械练习、准确性及灵敏性游戏、篮球、手抓重物左右上下摆动练习、听信号变换方向跑。
实用体能训练课程的设置
根据高职院校的学制特点和教学周期安排,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设置模式,在实行完全学分制改革和校际互认学分的条件下,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将更加便捷、可操作性更强。
模式一:“2 1”模式。在开设一学年体育选项课(学年制)或“基础课 选项课”(学期制)的基础上,以同一专业或同类专业为基础,通过第三、第四学期职业实用性体育必选课形式(类似于专业实训课),修学一个学年或1个学分,主要进行同一专业或同类专业职业实用性体育理论与实践课的教育。
模式二:“3 1”模式。在开设三学期体育选项课或“基础课 选项课”的基础上,以同一专业或同类专业为基础,通过第四学期体育选修课(任选)一个学期或1个学分的形式,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理论与实践课的教育。
模式三:“1 1”模式。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展体育基础课或选项课教学,每学年第二学期实施以职业实用性体育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教学。
模式四:“学生课外体育俱乐部”模式。建立以校际同一专业或相近专业为基础的职业实用性体育俱乐部。
模式五:“短期实训”模式。利用短期培训、社会实践、教学实习等途径,对准职业人开展短期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聂辉建.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全面发展 特长”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9).
[2]张丽娜,等.三种行业工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调查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6,17(2).
[3]伍学明,常莼.试谈中专体育课程及教学定位[J].体育教学,2005,(4).
[4]缪本海,周洽.在新时期广东省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模式的实验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6,7(2).
[5]胡茵.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4).
[6]高权德.职业教育应注重适应性从业能力培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2).
[7]崔树平,周月红.高职高专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验与研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
[8]李玉英,等.几种不同职业人群的健康分析[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9,17(4).
作者简介:
宣恩平(1972—),男,广东廉江人,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实用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高职院校以培养国家需要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工作客观上对其体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适应紧张而单调的流水作业;要承受机械的振荡、噪声的干扰;要经得住特殊气味及高温强冷的侵袭;要能在高、难、险的环境下完成高精度的生产任务,等等。这就需要未来的高职人才不仅具有较高的职业技术操作能力,而且还应当具备较强的体能,表现出与职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度等身体素质。只有职业技术与专业体能相结合,才能在工作中取得成功。如果忽视提高高职学生的身体素质,缺乏必要的身体素质训练,必然会大大降低职业技术学习的质量,影响职业技能的提高,甚至完不成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
体育锻炼对人的肌体具有良好的影响,系统从事身体锻炼的人很少生病,对生产活动的适应性比一般人快,意志坚强。但是研究表明,一般的身体训练与适应职业需要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关系。如一个工作10~15年,年龄在45岁左右的车工,尽管身体训练水平不高,单杠引体向上也许只能做3个,但他却能较好地适应一些临时性突击性的急、难、新、重生产任务,而一般的青年学生甚至高级运动员,却可能对之退避三舍。有些人认为具有一般身体训练水平的人也许能够更容易掌握专业技能,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的,一般身体训练只能满足职业工作的一般要求,与掌握和提高专业技能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为了顺利掌握专业技能,必须发展某些对具体专业而言最为重要的专业体能。具体专业的身体活动部位是局部的、重复的、固定持续的,如果有针对性地对各职业专业所需身体部位进行训练,能大大提高掌握技能的能力,提高专业体能,使身体的快速反应力、耐久力、注意力等得到提高,能更快地适应生产劳动,提高个人的生产效率。同时,专业体能训练可以预防一些职业病。长期在局部固定、持续的岗位或不良气味环境中工作,容易造成局部肌肉发达而其他部分肌肉萎缩,产生身体疲劳性伤害和畸形发展等职业病。因此,根据职业岗位对人体的不良影响,选择进行有针对性的实用身体训练,可使学生的身体发展成长与职业技能及职业专业体能的发展保持同步,同时,可以增强学生对职业特殊不良环境影响的抵抗力。因此,在体育中开展实用体能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体能训练的依据和原则
职业实用体能训练的依据由于体育项目较多,各个项目的特点对人体影响是不同的,各种职业对人身体各部位的要求是有差别的,因此,应考虑职业技能的需要与对职业专业体能的要求,选择与职业特点关系最密切、最适应职业专业体能与技能要求的运动项目进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实用身体训练的目的。笔者认为,确定职业实用身体训练的依据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操作姿势:坐姿、站姿、步行及身体活动部位等。(2)操作动作:快速、紧张或不紧张,大幅度或小幅度,对称或不对称等。(3)操作活动的性质:动作的准确性、精确性,动作的频率,反应速度,注意力集中程度,感觉器官的负荷,心理负荷和神经肌肉负荷,动作单调性,思维过程的紧张度和强度等。(4)对健康状况不佳和有缺陷的学生,最好根据具体情况编排一些专门的练习动作,如矫正操、康复体操等。(5)从主客观指标关注疲劳的程度和性质、注意力分散、感觉肌肉酸痛、神经紧张与头痛等。
职业实用体能训练的原则(1)所选内容要有助于未来的专业人才提高实用身体训练的能力。(2)所选内容要能够达到提高职业所需要的特殊职业体能与素质的要求。(3)所选动作结构要与掌握职业技术、提高职业专业体能的需要相符合。(4)所选动作要能有针对性地预防和纠正职业工作对人体的不利影响、疲劳性伤害及畸形发展。
实用体能训练的方法和建议
所谓实用体能训练,即充实和完善对职业活动有益的运动技能储备和体育知识,强化发展重要的身体能力及相关能力,在此基础上保障身体活动的稳定性,提高肌体对不良劳动环境条件的耐受力和适应能力,保持和增进未来劳动者的健康。所采用的方法是一般体育运动和竞技运动中的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动作以及根据职业活动的特点进行改造和专门设计的练习。基于此,根据不同专业选择职业实用体能训练的内容是十分关键的。
首先,在选择内容时,要突出实用性,即根据学生职业技术和职业专业体能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开展教学。如需要耐心细致的财会、电器维修专业的学生,可进行太极拳、气功等练习;需要热情活泼的公关、导游专业的学生,可进行健美操、舞蹈等练习;对体形要求较高的宾馆服务、幼儿教育、文秘等专业的学生,可选择健美操、形体操等进行练习。
其次,要突出补偿性,即根据职业劳动对身体带来的不良影响,选择具有保障、矫正功能和职业病预防功能的训练内容。如财会、家用电器等专业的工作长期静坐,低头含胸,胸部和心血管得不到发展,应选择跑步和健美训练等,弥补运动不足,锻炼心肺,矫正体形;装潢设计、电脑操作等专业,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神经能量消耗大,易产生心理疲劳,除加强全身性锻炼外,还可选择太极拳、气功练习等,以促进神经疲劳的消除。
再次,要突出合理性,即根据学生职业专业劳动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锻炼部位。如对长时间不活动的部位,可选择幅度大的练习内容,对长时间屈缩的部位,可选择伸展练习的内容等。只有科学地、有针对性地选择训练内容与训练手段,才能使体育中的职业实用训练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体能、技能的提高和专业索质的提高,增强社会竞争力,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下面针对一些行业职业人员的具体行业要求提出如下训练方法。
1.车工、铣工、模具工、汽车流水线装配工:要求发展肩带、躯干肌和脚掌肌,发展平衡能力、一般耐力、下肢静力性耐力、上肢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测力、注意力的专注。训练内容:各种走、左脚和右脚交换跳跃、体操棒、实心球、哑呤、爬绳、滚翻、头手倒立等。
2.电脑程序员、操作人员:要求发展腰背肌肉静动性耐力、手指的协调性、动作的准确性、触觉的敏感性、注意力的专注及反应能力。训练内容:300m跑、1000m跑、跳绳、体操器械练习、俯卧体后屈、篮球运球与投篮、在某一关节角度承受一定的重量、针对特制的固定物用力(推、顶、拉等)、按摩头部(发下、前额、太阳穴、耳朵、眼睛、脸部、鼻子、颈部)。
3.大小汽车驾驶员:要求发展上肢和下肢的协调性、上肢和肩带肌肉静力性耐力、腰背支持耐力、各种条件下的反应力、注意力的转换能力。训练内容:哑呤练习、腰腹架练习、加速运球和听信号急停、左右手同时运球、听信号加速、听信号蹲踞等。
4.高空建筑工、高层清洗工:要求发展肩带肌和下肢肌肉、静力性耐力、前庭稳定性、灵敏性、在高空和有限地方爬楼梯、在爬绳和跳跃中保持平衡。训练内容:沿纵放、斜放、横放的梯子作攀爬练习、肘部练习、从不高处跳下练习、跳水、技巧运动等。
5.电子元器件流水作业安装工:要求发展动作的速度和准确性、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眼睛的抗疲劳性。训练内容:30m跑、按标记跳远、支撑跳跃、篮球变换方向及速度运球、传球、投篮、滑雪、按摩太阳穴1分钟眨眼、朝前看快速眨眼30秒、朝前看不动30秒(重复3次)。
6.电脑、电视、精密仪器维修工:要求发展手指灵巧性、上肢静力性耐力、平衡和一般耐力。训练内容:注意力游戏、准确性和灵活性练习、哑呤操、手指抓放铅球、五指支撑俯卧撑等。
7.数控机床操作员、控制台操作员:要求发展动作速度、反应速度、协调性、准确性、腕力、躯干肌肉的静力性耐力、在紧张状态下完成动作的能力。训练要求:徒手操练习、体操器械练习、准确性及灵敏性游戏、篮球、手抓重物左右上下摆动练习、听信号变换方向跑。
实用体能训练课程的设置
根据高职院校的学制特点和教学周期安排,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设置模式,在实行完全学分制改革和校际互认学分的条件下,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将更加便捷、可操作性更强。
模式一:“2 1”模式。在开设一学年体育选项课(学年制)或“基础课 选项课”(学期制)的基础上,以同一专业或同类专业为基础,通过第三、第四学期职业实用性体育必选课形式(类似于专业实训课),修学一个学年或1个学分,主要进行同一专业或同类专业职业实用性体育理论与实践课的教育。
模式二:“3 1”模式。在开设三学期体育选项课或“基础课 选项课”的基础上,以同一专业或同类专业为基础,通过第四学期体育选修课(任选)一个学期或1个学分的形式,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理论与实践课的教育。
模式三:“1 1”模式。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展体育基础课或选项课教学,每学年第二学期实施以职业实用性体育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教学。
模式四:“学生课外体育俱乐部”模式。建立以校际同一专业或相近专业为基础的职业实用性体育俱乐部。
模式五:“短期实训”模式。利用短期培训、社会实践、教学实习等途径,对准职业人开展短期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聂辉建.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全面发展 特长”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9).
[2]张丽娜,等.三种行业工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调查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6,17(2).
[3]伍学明,常莼.试谈中专体育课程及教学定位[J].体育教学,2005,(4).
[4]缪本海,周洽.在新时期广东省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模式的实验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6,7(2).
[5]胡茵.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4).
[6]高权德.职业教育应注重适应性从业能力培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2).
[7]崔树平,周月红.高职高专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验与研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
[8]李玉英,等.几种不同职业人群的健康分析[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9,17(4).
作者简介:
宣恩平(1972—),男,广东廉江人,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