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工科院校在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应把握好以下着眼点:学科建设应以科教振兴地方战略为引领,以组建高质量的学科队伍和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为保障;专业建设应注重专业的合理规划和设置以及专业结构的适时调整和优化,注重专业建设质量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应加强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开放性。
地方工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职能。地方工科院校的发展,其核心就是要找准市场定位,注意抓好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构建始终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切实解决好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结构及规格与地方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整体上不断增强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和互动性,更好地实现以贡献求发展。为此,地方工科院校在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应注意通过把握好着眼点而走出特色。
一、学科建设的着眼点。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龙头。是高校更好履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责的根本保证,是影响高校生存与发展的深层次因素。地方工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应紧密结合学校所处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以及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长期规划和发展远景来考虑,从中找准适合自身的学科发展方向,构筑学科高地,凝练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重要的基础。
1 学科建设应以科教振兴地方战略为引领。学科建设上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已日益成为各校的共识。地方工科院校在学科建设的定位和特色方面,应坚持主观追求与客观现实的统一,应紧抓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点、热点和难点,实现学科和产业的对接,努力增强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
其一,应大力发展应用性学科和交叉学科,加强学科群建设,使学科的设置和建设成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围绕振兴地方的神圣使命,对于地方工科院校来说,发展直接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应用性学科和交叉学科,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渗透和融合,构建相互支撑、相互为用的学科体系,能够顺应科技发展所呈现出的交叉性、复杂性、多样性和综合性的趋势,有助于承担起地方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任务,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创新性和竞争力,有助于增强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其二,应积极创建特色和优势学科,并注意将特色学科发展为优势学科,使学科建设能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显著成绩。在特色学科发展上,一方面可通过与他校的学科比较中寻求自身学科应有的特色,以此发展特色学科;另一方面可通过借助所处地域特色和满足地方需求来确立特色学科。对于特色学科的关注,不仅应是人无我有,而且更应是人无我优和人有我优,随着形势和时代发展不断给予完善。
2 学科建设应以组建高质量的学科队伍和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为保障。提高学科建设质量,使学科建设能在地方急需的行业领域发挥积极作用,需要有高质量的学科队伍及完善的管理机制作为保障。
其一、应抓好学科建设带头人及学科梯队和创新团队的建设。这是学科建设的基础,作为一项根本建设,应制订切实可行的规划和采取有力的措施。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对于学科建设上层次上水平以及带动整个教师队伍水平的提高有着关键的影响。学科梯队建设应重视学科建设的内在结构需要,应从有利于承担大的项目和从标志性成果出发,不仅应考虑校内人员的学历、学缘、职称、年龄、知识结构等,而且还应注意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形成高水平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兼职教师队伍。要加强教师创新团队建设,构筑教师以团队方式努力、协同攻关的氛围,以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与科研水平相比,教学水平对于地方工科院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而学科梯队的打造,在重视提高队伍科研水平的同时,也应重视提高其教学水平。
其二、应完善管理机制,营造有利于学科发展的良好学术环境。一是完善考核机制:在考核对象上,应将个人的业绩考核与学科梯队、创新团队的业绩考核相结合;在考核内容上,应兼顾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个方面;在考核重点上,应因人而异,注意充分发挥个人所长,二是完善培养机制:知识经济时代教师面临终身化学习、不断需要更新知识和提高工作水平的现实问题,学校应以教师为本、从教师的实际工作需要出发,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和鼓励教师的国内外在职进修、社会实践和学术交流方面的提高,注意通过造就名师和青年骨干等方式培养人。三是完善用人机制:从适应学科发展综合化趋势、构建有利于交叉学科和学科群建设的教师队伍建设模式出发,在做好按一级学科或相关学科群组建学院工作的基础上,学校还应支持鼓励教师参与跨学科跨院系的聘任和合作,在校内形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聘用机制,加强跨院系合作的团队意识。
二、专业建设的着眼点。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专业建设的内涵深化。地方工科院校的专业建设应从多方面积极体现对社会需求的主动适应性和前瞻性,专业建设应求质量、特色和品牌。
1 注重专业的合理规划和设置以及专业结构的适时调整和优化。地方工科院校的专业建设应在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上下工夫,使专业定位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学科定位相符合。专业设置应紧密结合地方的实际需要和需求趋势,进行科学规划,不能一味追求大而全和热门专业,而应建地方迫切需要的专业,合理确定办学规模,加快地方紧缺型人才培养。地方工科院校应构建具有主动适应地方需要的专业遴选和发展机制,基于学科建设基础和通过参与行业活动来积极调整专业的设置和规模,改造和更新专业,不断丰富专业内涵,增强专业方向的柔性和活力。
2 注重专业建设质量的不断提高。专业建设质量的不断提高,需要高水平的学科和教师队伍作支撑,更需要学校注意在规范建设、政策引导和经费支持上加大力度。课程体系是否符合专业定位、是否与地方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发展相适应,应是抓专业建设质量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地方工科院校应把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深化课程改革作为推动专业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制定专业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时应注意征求校外工程技术人员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应投入专项经费动员和支持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积极探索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提高专业建设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地方工科院校应把专业评估作为引导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实施专业质量评估,重点关注各专业教师队伍、教学条件尤其是实践教学条件、教学改革和教学成效等方面,进一步增强和提高各专业的建设意识和认识,不断完善和充实各专业建设规划和内容,从而形成各专业建设的特色和亮点。为了更好地实现以评促建和以评促改的目的,学校应将评估结果与专业建设经费投入和专业负责人的年度考 核相结合。
三、人才培养的着眼点。培养的人才能否满足地方需求以及满足度如何。事关地方工科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合理进行人才培养定位和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地方工科院校更好满足地方人才需求的关键。从人才培养定位上讲,其主要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所以人才培养应以应用型为主,并注意突出人才培养的实践创新精神和能力。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讲,其应确立质量立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在大众化背景下正确处理规模扩张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关系,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形成学校品牌的重要因素,将人才培养能力视为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全面启动和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不断巩固和强化教学的核心地位。
1 加强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其一、应高度重视教学质量的组织和制度建设。应加强监督,严格职称考核中的教学质量关,严格杜绝各级教学检查和教学考核中检查者与被检查者的随意、走形式和各种造假现象,坚持教学考核不过关者不晋升教师系列职称。应加强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注意考虑管理规章制度的健全、完善和合法化程度及其执行力度。应积极推进教师教学的专业化建设,即教学的基本规范化建设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建设,牢固树立不管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有多高、但都需接受教学的基本规范化要求和训练的教学管理理念,明确要求并帮助教师过好教学关,尤其是应通过实行严格的青年教师助课制度,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学校应完善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从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教改与研究成果等多方面更加全面地考核教师的教学业绩,对每一项指标在内涵和权重上给予科学合理的考虑。加大教学工作质量在教师个人职称晋升、评优、工作量、课时津贴、教学成果奖励等方面的政策导向力度,并应将对于各学院教师的评价情况作为评价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指标。
其二、应注重不断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学校应加强实验教学条件、实验队伍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践基地;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课程所占课程数量的比例,大力支持和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和创新活动,允许学生以参加科研创新和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替代有关课程的学习;抓好实践教学各环节尤其是毕业设计(论文)、实习、见习教学质量的考核与监控,切实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从学籍管理上为学生参与实践提供便利,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从社会实践中丰富感性认识,强化专业实践。
2 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开放性。其一、应营造开放的学科专业体系。通过学科专业的开放,努力促进和实现校内外教育资源的共享,为学生扩大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能力、成为受社会欢迎的复合型人才创造良好条件。学校应积极推行并完善主辅修和双学位专业的教学管理制度,应降低辅修和双学位准入门槛、构建主辅修和双学位专业互通的培养方案;应打破专业界限,将所有学科专业课程向全校学生开放;应允许学生转专业;应允许学生跨校选修高水平课程。
其二、应加强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通过产学研的结合,着力解决教师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历和实践能力的现实问题,做到真正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对学生在知识结构、专业方向和实践能力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强化学生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学校在课程体系中应加入能够体现地方产业结构与社会发展特点的课程模块;在教学内容上应增加与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生产、实践直接关联的部分,加强对教学内容的应用性研究;在教学方法上,应大力倡导参与式和案例式的教学方法。学校应积极倡导科研过程教学化,把前沿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机会尽量多地接触和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和项目。
其三、应增强国际交流。通过面向国际开放办学。积极顺应经济和信息的全球化所带来的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引进外资和外智,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意识和国际竞争能力,进而提高人才为地方服务的能力。学校应积极发展交流的对象国家与学校,并在更大的范围内创造条件努力开展有深度的国际交流,包括坚定不移地实施双语教学,下力气引进和培养双语师资;放宽政策并积极提供机会,支持鼓励师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承办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外国专家讲学;与国外大学合作办学校和专业;提高互相派遣、联合培养学生的比例;面向国际招聘符合教学实际需要的师资;倡导教师利用国外名校网络和远程教育的优质资源促进教学改革。
地方工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职能。地方工科院校的发展,其核心就是要找准市场定位,注意抓好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构建始终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切实解决好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结构及规格与地方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整体上不断增强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和互动性,更好地实现以贡献求发展。为此,地方工科院校在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应注意通过把握好着眼点而走出特色。
一、学科建设的着眼点。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龙头。是高校更好履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责的根本保证,是影响高校生存与发展的深层次因素。地方工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应紧密结合学校所处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以及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长期规划和发展远景来考虑,从中找准适合自身的学科发展方向,构筑学科高地,凝练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重要的基础。
1 学科建设应以科教振兴地方战略为引领。学科建设上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已日益成为各校的共识。地方工科院校在学科建设的定位和特色方面,应坚持主观追求与客观现实的统一,应紧抓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点、热点和难点,实现学科和产业的对接,努力增强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
其一,应大力发展应用性学科和交叉学科,加强学科群建设,使学科的设置和建设成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围绕振兴地方的神圣使命,对于地方工科院校来说,发展直接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应用性学科和交叉学科,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渗透和融合,构建相互支撑、相互为用的学科体系,能够顺应科技发展所呈现出的交叉性、复杂性、多样性和综合性的趋势,有助于承担起地方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任务,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创新性和竞争力,有助于增强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其二,应积极创建特色和优势学科,并注意将特色学科发展为优势学科,使学科建设能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显著成绩。在特色学科发展上,一方面可通过与他校的学科比较中寻求自身学科应有的特色,以此发展特色学科;另一方面可通过借助所处地域特色和满足地方需求来确立特色学科。对于特色学科的关注,不仅应是人无我有,而且更应是人无我优和人有我优,随着形势和时代发展不断给予完善。
2 学科建设应以组建高质量的学科队伍和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为保障。提高学科建设质量,使学科建设能在地方急需的行业领域发挥积极作用,需要有高质量的学科队伍及完善的管理机制作为保障。
其一、应抓好学科建设带头人及学科梯队和创新团队的建设。这是学科建设的基础,作为一项根本建设,应制订切实可行的规划和采取有力的措施。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对于学科建设上层次上水平以及带动整个教师队伍水平的提高有着关键的影响。学科梯队建设应重视学科建设的内在结构需要,应从有利于承担大的项目和从标志性成果出发,不仅应考虑校内人员的学历、学缘、职称、年龄、知识结构等,而且还应注意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形成高水平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兼职教师队伍。要加强教师创新团队建设,构筑教师以团队方式努力、协同攻关的氛围,以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与科研水平相比,教学水平对于地方工科院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而学科梯队的打造,在重视提高队伍科研水平的同时,也应重视提高其教学水平。
其二、应完善管理机制,营造有利于学科发展的良好学术环境。一是完善考核机制:在考核对象上,应将个人的业绩考核与学科梯队、创新团队的业绩考核相结合;在考核内容上,应兼顾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个方面;在考核重点上,应因人而异,注意充分发挥个人所长,二是完善培养机制:知识经济时代教师面临终身化学习、不断需要更新知识和提高工作水平的现实问题,学校应以教师为本、从教师的实际工作需要出发,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和鼓励教师的国内外在职进修、社会实践和学术交流方面的提高,注意通过造就名师和青年骨干等方式培养人。三是完善用人机制:从适应学科发展综合化趋势、构建有利于交叉学科和学科群建设的教师队伍建设模式出发,在做好按一级学科或相关学科群组建学院工作的基础上,学校还应支持鼓励教师参与跨学科跨院系的聘任和合作,在校内形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聘用机制,加强跨院系合作的团队意识。
二、专业建设的着眼点。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专业建设的内涵深化。地方工科院校的专业建设应从多方面积极体现对社会需求的主动适应性和前瞻性,专业建设应求质量、特色和品牌。
1 注重专业的合理规划和设置以及专业结构的适时调整和优化。地方工科院校的专业建设应在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上下工夫,使专业定位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学科定位相符合。专业设置应紧密结合地方的实际需要和需求趋势,进行科学规划,不能一味追求大而全和热门专业,而应建地方迫切需要的专业,合理确定办学规模,加快地方紧缺型人才培养。地方工科院校应构建具有主动适应地方需要的专业遴选和发展机制,基于学科建设基础和通过参与行业活动来积极调整专业的设置和规模,改造和更新专业,不断丰富专业内涵,增强专业方向的柔性和活力。
2 注重专业建设质量的不断提高。专业建设质量的不断提高,需要高水平的学科和教师队伍作支撑,更需要学校注意在规范建设、政策引导和经费支持上加大力度。课程体系是否符合专业定位、是否与地方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发展相适应,应是抓专业建设质量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地方工科院校应把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深化课程改革作为推动专业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制定专业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时应注意征求校外工程技术人员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应投入专项经费动员和支持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积极探索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提高专业建设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地方工科院校应把专业评估作为引导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实施专业质量评估,重点关注各专业教师队伍、教学条件尤其是实践教学条件、教学改革和教学成效等方面,进一步增强和提高各专业的建设意识和认识,不断完善和充实各专业建设规划和内容,从而形成各专业建设的特色和亮点。为了更好地实现以评促建和以评促改的目的,学校应将评估结果与专业建设经费投入和专业负责人的年度考 核相结合。
三、人才培养的着眼点。培养的人才能否满足地方需求以及满足度如何。事关地方工科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合理进行人才培养定位和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地方工科院校更好满足地方人才需求的关键。从人才培养定位上讲,其主要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所以人才培养应以应用型为主,并注意突出人才培养的实践创新精神和能力。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讲,其应确立质量立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在大众化背景下正确处理规模扩张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关系,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形成学校品牌的重要因素,将人才培养能力视为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全面启动和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不断巩固和强化教学的核心地位。
1 加强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其一、应高度重视教学质量的组织和制度建设。应加强监督,严格职称考核中的教学质量关,严格杜绝各级教学检查和教学考核中检查者与被检查者的随意、走形式和各种造假现象,坚持教学考核不过关者不晋升教师系列职称。应加强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注意考虑管理规章制度的健全、完善和合法化程度及其执行力度。应积极推进教师教学的专业化建设,即教学的基本规范化建设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建设,牢固树立不管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有多高、但都需接受教学的基本规范化要求和训练的教学管理理念,明确要求并帮助教师过好教学关,尤其是应通过实行严格的青年教师助课制度,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学校应完善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从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教改与研究成果等多方面更加全面地考核教师的教学业绩,对每一项指标在内涵和权重上给予科学合理的考虑。加大教学工作质量在教师个人职称晋升、评优、工作量、课时津贴、教学成果奖励等方面的政策导向力度,并应将对于各学院教师的评价情况作为评价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指标。
其二、应注重不断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学校应加强实验教学条件、实验队伍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践基地;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课程所占课程数量的比例,大力支持和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和创新活动,允许学生以参加科研创新和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替代有关课程的学习;抓好实践教学各环节尤其是毕业设计(论文)、实习、见习教学质量的考核与监控,切实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从学籍管理上为学生参与实践提供便利,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从社会实践中丰富感性认识,强化专业实践。
2 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开放性。其一、应营造开放的学科专业体系。通过学科专业的开放,努力促进和实现校内外教育资源的共享,为学生扩大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能力、成为受社会欢迎的复合型人才创造良好条件。学校应积极推行并完善主辅修和双学位专业的教学管理制度,应降低辅修和双学位准入门槛、构建主辅修和双学位专业互通的培养方案;应打破专业界限,将所有学科专业课程向全校学生开放;应允许学生转专业;应允许学生跨校选修高水平课程。
其二、应加强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通过产学研的结合,着力解决教师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历和实践能力的现实问题,做到真正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对学生在知识结构、专业方向和实践能力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强化学生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学校在课程体系中应加入能够体现地方产业结构与社会发展特点的课程模块;在教学内容上应增加与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生产、实践直接关联的部分,加强对教学内容的应用性研究;在教学方法上,应大力倡导参与式和案例式的教学方法。学校应积极倡导科研过程教学化,把前沿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机会尽量多地接触和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和项目。
其三、应增强国际交流。通过面向国际开放办学。积极顺应经济和信息的全球化所带来的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引进外资和外智,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意识和国际竞争能力,进而提高人才为地方服务的能力。学校应积极发展交流的对象国家与学校,并在更大的范围内创造条件努力开展有深度的国际交流,包括坚定不移地实施双语教学,下力气引进和培养双语师资;放宽政策并积极提供机会,支持鼓励师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承办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外国专家讲学;与国外大学合作办学校和专业;提高互相派遣、联合培养学生的比例;面向国际招聘符合教学实际需要的师资;倡导教师利用国外名校网络和远程教育的优质资源促进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