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生涯规划是通过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职业、热爱职业,把握自我、相信自己,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为学生将来就业谋生和成就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职生 职业生涯规划;
一、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
在我国由于传统“学而优则仕”的舆论压力下,中职生多是普通高中选择之后的落选者,是一些成功体验较少的初中应届毕业生,他们以“失败者”的心态无可奈何地进入职业学校,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职业目标模糊,普遍存在消极心态和失落感。由于学习差,认为今后没有发展潜力。近几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学生对就业前途恐慌不安。部分学生抱着“破罐破捧”“得过且过”的想法,不爱学习。许多中职学生没有真正将自己的行动与规划统一起来,没有认真执行规划,而是规划完应付了事,把制订的职业生涯规划置之脑后,但是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够到位,就会导致学生对自身无法清晰定位,存在许多不良就业心理状态,从而浪费就业资源。
因此,如何加强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中职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新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表现为: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竞争方式和个性追求多样化。这些变化对人们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加强中职职业规划教育,拓宽教学内容适应这种变化。
二、《职业生涯规划》在中职教育中的作用
(一)帮助学生认清自我
每个人都有自我认识的能力,从而认识自己的存在性。人又具有可塑性,其自我认识的能力越强,可塑性也就越大。对于中职生来说,认清自我,不但有利于自身的生活学习,而且有助于今后就业的自我定位,从而激励自我,并引发期望,发现机会。当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的许多学生都存在对自我认识不够清楚的问题,又特别是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定位问题存在着模糊性,没有自信心。而《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就是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它在传授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的时候,首先就引导学生对自我(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性格、职业能力、职业兴趣等方面)进行分析、测试、评价。
(二)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职业
按有效数据显示,中职生中有90%选择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因为考不上高中的无奈选择,93%以上的中职生对于自己的专业、专业的职业定位没有清晰的了解。也正是这样,中职生缺乏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学习的意志,甚至还有的学生由于对自己专业的职业定位不满意而辍学。
《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帮助中职生对自己理想的职业人生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包括行业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等,从而逐步明白自身的机遇和挑战。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師的引导下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必然要深入社会,分析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征、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从而认清自己理想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根据自身的个性特征去选择将来的职业,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规划实施的方法和步骤,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三)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成功地转换自身角色
现今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缺乏锻炼。对于未来他们充满虚幻的想象,对未来的职业期望值也较高,然而一旦步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之后,就会发现现实与自己所幻想的相差太远,还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全都涌向他们,有的学生甚至从此一蹶不振。所以,要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早日转变自身角色,将学生角色转变到社会人角色。而《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就是帮助学生缩短这个转变期,有利于学生生成对职业的认同感。
(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变化中的职业环境、社会环境。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帮助学生评测自身,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发挥自身的才能,并学会使用科学方法管理、反思自己,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克服中职学校教育体制缺陷的要求
虽然中职学校的教育理念、管理体制、教学内容都进行了改革,但仍存在许多弊端。首先,我国的中职教育是以继承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这种教育只重视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性的练习,而忽视创新精神的培养。其次,我国的中职教育是以学科为中心。忽视了整体化的知识,造成专业口径太窄、分科太细。这种学科体制导致了毕业生知识面狭窄、专业单一、适应性差、后劲不足。再次,我国的教育是以智力为中心的教育。只注重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如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不能很好地相互促进,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生存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提高综合素质,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要求
综合素质是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有机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补充。它向学生展示了职业生涯发展形态、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身条件和发展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涯道路,确定生涯目标和规划人生的发展历程,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生涯发展所需的各种素质和条件并及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和弥补,它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在无形中就增强了中职生的综合素质。另外,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是促进个人核心竞争力构建的方向性因素。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了,综合素质也就相应的提高了。
(三)互联网信息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多媒体教室和机房,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鼓励学生下载相关职业生涯规划资料,和同学相互交流。尽量要求学生用书面语言记录自己查询资料的心得和感悟,完成每一次的小作业。到期末的时候,将每个阶段的学习心得累积起来,就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初稿。在初稿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结合自己一个学期的心得,写出一篇职业生涯规划。
第一章强调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性
经过学习和实践锻炼,扩展自己的社会知识面,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整。在职业活动中多以职业规划指导自己,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中职生 职业生涯规划;
一、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
在我国由于传统“学而优则仕”的舆论压力下,中职生多是普通高中选择之后的落选者,是一些成功体验较少的初中应届毕业生,他们以“失败者”的心态无可奈何地进入职业学校,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职业目标模糊,普遍存在消极心态和失落感。由于学习差,认为今后没有发展潜力。近几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学生对就业前途恐慌不安。部分学生抱着“破罐破捧”“得过且过”的想法,不爱学习。许多中职学生没有真正将自己的行动与规划统一起来,没有认真执行规划,而是规划完应付了事,把制订的职业生涯规划置之脑后,但是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够到位,就会导致学生对自身无法清晰定位,存在许多不良就业心理状态,从而浪费就业资源。
因此,如何加强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中职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新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表现为: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竞争方式和个性追求多样化。这些变化对人们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加强中职职业规划教育,拓宽教学内容适应这种变化。
二、《职业生涯规划》在中职教育中的作用
(一)帮助学生认清自我
每个人都有自我认识的能力,从而认识自己的存在性。人又具有可塑性,其自我认识的能力越强,可塑性也就越大。对于中职生来说,认清自我,不但有利于自身的生活学习,而且有助于今后就业的自我定位,从而激励自我,并引发期望,发现机会。当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的许多学生都存在对自我认识不够清楚的问题,又特别是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定位问题存在着模糊性,没有自信心。而《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就是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它在传授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的时候,首先就引导学生对自我(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性格、职业能力、职业兴趣等方面)进行分析、测试、评价。
(二)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职业
按有效数据显示,中职生中有90%选择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因为考不上高中的无奈选择,93%以上的中职生对于自己的专业、专业的职业定位没有清晰的了解。也正是这样,中职生缺乏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学习的意志,甚至还有的学生由于对自己专业的职业定位不满意而辍学。
《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帮助中职生对自己理想的职业人生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包括行业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等,从而逐步明白自身的机遇和挑战。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師的引导下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必然要深入社会,分析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征、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从而认清自己理想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根据自身的个性特征去选择将来的职业,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规划实施的方法和步骤,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三)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成功地转换自身角色
现今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缺乏锻炼。对于未来他们充满虚幻的想象,对未来的职业期望值也较高,然而一旦步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之后,就会发现现实与自己所幻想的相差太远,还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全都涌向他们,有的学生甚至从此一蹶不振。所以,要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早日转变自身角色,将学生角色转变到社会人角色。而《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就是帮助学生缩短这个转变期,有利于学生生成对职业的认同感。
(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变化中的职业环境、社会环境。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帮助学生评测自身,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发挥自身的才能,并学会使用科学方法管理、反思自己,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克服中职学校教育体制缺陷的要求
虽然中职学校的教育理念、管理体制、教学内容都进行了改革,但仍存在许多弊端。首先,我国的中职教育是以继承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这种教育只重视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性的练习,而忽视创新精神的培养。其次,我国的中职教育是以学科为中心。忽视了整体化的知识,造成专业口径太窄、分科太细。这种学科体制导致了毕业生知识面狭窄、专业单一、适应性差、后劲不足。再次,我国的教育是以智力为中心的教育。只注重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如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不能很好地相互促进,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生存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提高综合素质,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要求
综合素质是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有机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补充。它向学生展示了职业生涯发展形态、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身条件和发展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涯道路,确定生涯目标和规划人生的发展历程,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生涯发展所需的各种素质和条件并及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和弥补,它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在无形中就增强了中职生的综合素质。另外,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是促进个人核心竞争力构建的方向性因素。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了,综合素质也就相应的提高了。
(三)互联网信息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多媒体教室和机房,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鼓励学生下载相关职业生涯规划资料,和同学相互交流。尽量要求学生用书面语言记录自己查询资料的心得和感悟,完成每一次的小作业。到期末的时候,将每个阶段的学习心得累积起来,就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初稿。在初稿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结合自己一个学期的心得,写出一篇职业生涯规划。
第一章强调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性
经过学习和实践锻炼,扩展自己的社会知识面,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整。在职业活动中多以职业规划指导自己,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