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科于2007年10月~2009年5月收治5例先天性颜面部巨痣患者,采用病灶切除,全厚皮片移植治疗,结果移植皮肤全部成活,半年~一年后随访左侧颜面外观满意,色泽、弹性好,感觉较健侧略迟钝。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该病例,男3例,女2例,2岁1例,6岁1例,9岁1例,12岁1例,16岁例。左侧整个颜面部巨痣1例,前额部1例,右侧颊部2例,面中部1例。其中左侧整个颜面部巨痣患者取皮区为右侧胸肋部,其余4例均在锁骨区取皮。取皮面积4x7cm2~7.5x12cm2之间,供皮区创面均皮下分离后拉拢缝合。5例患者出生时即发现巨痣部位呈暗黑色,表面生长有黑色绒毛。随着患者成长,颜面巨痣部位色素不断加深,表面毛发变长变密集,无痛、痒、溃破等异常情况。面积在颜面所占比例不变。随着患者上学和自我意识不断完善,患者自觉容貌与众不同,承受压力日益增加,性格趋于内向、孤僻。家长和患者有强烈改变容貌的要求就诊,接受手术治疗。
1.2 手术方法:术前一天剃光头发。在气管插管麻醉下头面部及拟定取皮区碘伏常规消毒铺无菌单,先用美兰标记病灶边界作为切除范围,用配成1:400000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注射于病灶部位皮下组织层。沿标记线切开,深度达皮下组织,创面用电凝仔细止血,彻底切除病灶后,用术前作好消毒准备的胶片按颜面巨痣切除后缺损创面设计取皮区形状及大小。术前拟定取皮区为右侧胸肋部或锁骨部,用美兰按胶片样在取皮区标记出取皮形状和范围,在取皮区皮下注射1:400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沿设计线切取含全部皮下组织的皮肤,取皮区创面彻底止血,皮下分离后拉拢分层缝合,放一负压引流管。将切取的皮肤用组织剪仔细剃除皮下组织,修剪为全厚皮片,避免皮片剪通,备用。再次对植皮区创面进行止血,无活动性出血及明显渗血后,将备用全厚皮片按设计形状贴覆于创面,用0号丝线每间隔2cm缝合一针,留长约10cm双线头作加压打包备用,每两针之间用6个0美容线精细缝合3针。缝合完毕后用30ml注射器抽生理盐水冲洗植皮区,将组织碎屑及小凝血块悉数冲出。用凡士林纱布覆于植皮区,再将用生理盐水浸湿的烧伤纱布均匀覆盖其上,用留置的备用缝线头打结加压包扎。术后常规抗炎、止血治疗5天。术后第6天植皮区首次换药,植皮区完全成活,术后第7天间断拆线,第8天拆去剩余缝线。取皮区术后3天拔除引流管,12天拆线。术后2周出院。避免植皮区晒太阳,出院之日始植皮区白天外用去疤软膏(康瑞保),晚上外覆疤痕敌,持续3个月。术前、术后积极开导患者积极进行心理干预。
2 结果
5例患者植皮区完全成活,边缘对合整齐。术后6个月随访植皮区色泽、弹性、质地好,感觉好,但略较键侧迟钝,植皮区色泽与正常皮肤色泽有差异。面部器官无牵拉变形,面部表情自然,缝合部位无疤痕增生挛缩等异常。尤其重要的是通过手术后的容貌改变患者已完全接受,性格变得开朗外向,能很好融入社会中。12月后随访植皮区感觉接近正常皮肤,色泽差异减小。
3讨论
色素痣简称色痣或黑痣,是皮肤最常见的良性肿瘤,通常由含有色素的痣细胞所构成。先天性色素痣即出生时即已存在,多见于面、颈、背部,多数增生缓慢,或持续多年无变化,很少自然消退。正常个体平均有15~20颗,通常直径不超过5mm。巨痣即属于先天性色素痣。通常认为,位于躯干、肢体者面积超过900mm为巨痣,[ 1]而颜面等特定部位,切除后不能缝合即可视为巨痣,[ 2]巨痣属于混合痣或皮内痣,恶变率为1%~12%。巨痣危害主要为影响外观和部分存在恶变可能,恶变率为1%~12%,应早期手术切除,大面积巨痣的治疗可采用切除后用中厚、全厚乃至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修复,也可用局部皮瓣旋转修复。自从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广泛应用以后,用扩张后的皮瓣为巨痣切除后创面修复提供了更理想的方法。
我科收治的病例即属于颜面部巨痣 ,较为罕见,其为害主要是严重影响外观,进而影响心理性格等方面。笔者在5例患者的治疗中以下几点是手术成功的关键:①切除病灶前注射1:400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于皮下,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以利于病灶顺利快速切除。②创面用电凝仔细止血,植皮完成后均匀打包加压可有效防止使用肾上腺素后容易出现的反跳出血情况。③修剪全厚皮片的质量和植皮技巧尤其重要,既要保证植皮成活好,又要考虑满足植皮区耐磨、色泽好、不易挛缩的要求。[ 3]④术后抗疤痕治疗,植皮区不暴露在阳光下。⑤在手术治疗的同时积极进行心理干预。
该手术治疗也存在以下不足:因为取皮区较面部远,导致术后植皮区颜色与健侧有一定差别。若采用扩张器法胸三角皮瓣覆盖创面,可克服该不足。但需要三次手术才能完成,患者及家属难以接受。
参考文献
[1] 李世荣 主编 整形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318~320
[2] 鲁开化艾玉峰 主编临床美容整形外科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西安公司,1998:394~395
[3] 鲁开化艾玉峰 主编临床美容整形外科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西安公司,1998:123~128
作者单位:672500 漾濞县人民医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该病例,男3例,女2例,2岁1例,6岁1例,9岁1例,12岁1例,16岁例。左侧整个颜面部巨痣1例,前额部1例,右侧颊部2例,面中部1例。其中左侧整个颜面部巨痣患者取皮区为右侧胸肋部,其余4例均在锁骨区取皮。取皮面积4x7cm2~7.5x12cm2之间,供皮区创面均皮下分离后拉拢缝合。5例患者出生时即发现巨痣部位呈暗黑色,表面生长有黑色绒毛。随着患者成长,颜面巨痣部位色素不断加深,表面毛发变长变密集,无痛、痒、溃破等异常情况。面积在颜面所占比例不变。随着患者上学和自我意识不断完善,患者自觉容貌与众不同,承受压力日益增加,性格趋于内向、孤僻。家长和患者有强烈改变容貌的要求就诊,接受手术治疗。
1.2 手术方法:术前一天剃光头发。在气管插管麻醉下头面部及拟定取皮区碘伏常规消毒铺无菌单,先用美兰标记病灶边界作为切除范围,用配成1:400000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注射于病灶部位皮下组织层。沿标记线切开,深度达皮下组织,创面用电凝仔细止血,彻底切除病灶后,用术前作好消毒准备的胶片按颜面巨痣切除后缺损创面设计取皮区形状及大小。术前拟定取皮区为右侧胸肋部或锁骨部,用美兰按胶片样在取皮区标记出取皮形状和范围,在取皮区皮下注射1:400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沿设计线切取含全部皮下组织的皮肤,取皮区创面彻底止血,皮下分离后拉拢分层缝合,放一负压引流管。将切取的皮肤用组织剪仔细剃除皮下组织,修剪为全厚皮片,避免皮片剪通,备用。再次对植皮区创面进行止血,无活动性出血及明显渗血后,将备用全厚皮片按设计形状贴覆于创面,用0号丝线每间隔2cm缝合一针,留长约10cm双线头作加压打包备用,每两针之间用6个0美容线精细缝合3针。缝合完毕后用30ml注射器抽生理盐水冲洗植皮区,将组织碎屑及小凝血块悉数冲出。用凡士林纱布覆于植皮区,再将用生理盐水浸湿的烧伤纱布均匀覆盖其上,用留置的备用缝线头打结加压包扎。术后常规抗炎、止血治疗5天。术后第6天植皮区首次换药,植皮区完全成活,术后第7天间断拆线,第8天拆去剩余缝线。取皮区术后3天拔除引流管,12天拆线。术后2周出院。避免植皮区晒太阳,出院之日始植皮区白天外用去疤软膏(康瑞保),晚上外覆疤痕敌,持续3个月。术前、术后积极开导患者积极进行心理干预。
2 结果
5例患者植皮区完全成活,边缘对合整齐。术后6个月随访植皮区色泽、弹性、质地好,感觉好,但略较键侧迟钝,植皮区色泽与正常皮肤色泽有差异。面部器官无牵拉变形,面部表情自然,缝合部位无疤痕增生挛缩等异常。尤其重要的是通过手术后的容貌改变患者已完全接受,性格变得开朗外向,能很好融入社会中。12月后随访植皮区感觉接近正常皮肤,色泽差异减小。
3讨论
色素痣简称色痣或黑痣,是皮肤最常见的良性肿瘤,通常由含有色素的痣细胞所构成。先天性色素痣即出生时即已存在,多见于面、颈、背部,多数增生缓慢,或持续多年无变化,很少自然消退。正常个体平均有15~20颗,通常直径不超过5mm。巨痣即属于先天性色素痣。通常认为,位于躯干、肢体者面积超过900mm为巨痣,[ 1]而颜面等特定部位,切除后不能缝合即可视为巨痣,[ 2]巨痣属于混合痣或皮内痣,恶变率为1%~12%。巨痣危害主要为影响外观和部分存在恶变可能,恶变率为1%~12%,应早期手术切除,大面积巨痣的治疗可采用切除后用中厚、全厚乃至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修复,也可用局部皮瓣旋转修复。自从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广泛应用以后,用扩张后的皮瓣为巨痣切除后创面修复提供了更理想的方法。
我科收治的病例即属于颜面部巨痣 ,较为罕见,其为害主要是严重影响外观,进而影响心理性格等方面。笔者在5例患者的治疗中以下几点是手术成功的关键:①切除病灶前注射1:400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于皮下,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以利于病灶顺利快速切除。②创面用电凝仔细止血,植皮完成后均匀打包加压可有效防止使用肾上腺素后容易出现的反跳出血情况。③修剪全厚皮片的质量和植皮技巧尤其重要,既要保证植皮成活好,又要考虑满足植皮区耐磨、色泽好、不易挛缩的要求。[ 3]④术后抗疤痕治疗,植皮区不暴露在阳光下。⑤在手术治疗的同时积极进行心理干预。
该手术治疗也存在以下不足:因为取皮区较面部远,导致术后植皮区颜色与健侧有一定差别。若采用扩张器法胸三角皮瓣覆盖创面,可克服该不足。但需要三次手术才能完成,患者及家属难以接受。
参考文献
[1] 李世荣 主编 整形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318~320
[2] 鲁开化艾玉峰 主编临床美容整形外科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西安公司,1998:394~395
[3] 鲁开化艾玉峰 主编临床美容整形外科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西安公司,1998:123~128
作者单位:672500 漾濞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