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论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h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阶段是语言学习非常关键和敏感的时期。现阶段有不少幼儿园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够丰富,理论知识不扎实,不懂得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促进幼儿语言的学习和发展。支架式语言学习打破了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能降低教师的教学压力,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更有效率地学习语言,体会成功的喜悦。
  一、支架的概念
  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供支架,可选择、改变刺激呈现的环境条件,降低任务的难度。在教学中使用的支架,整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人际交互发挥作用的脚手架,可称为交互式脚手架;一类是把人的智慧和文化功能固化在工具和技术设备上的脚手架,可称为工具式脚手架。
  二、支架教学理论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支架式教学近年来被广泛运用到幼儿园教育中,已被证明是一种适宜且有效的教学干预方式。它提供幼儿喜欢的支架方式,使幼儿通过这些支架能够一步步攀升,逐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当前许多教师在幼儿语言学习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与困惑,特别是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普遍感到难以把握,我们觉得很有必要在幼儿语言学习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中引入支架式教学的理念与策略,以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一)搭建情境支架,激发幼儿语言学习的兴趣
  教学情境是指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教学气氛和情感氛围的总称,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儿童在一个自然、轻松的氛围中,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具体而言,在幼儿语言学习活动中,一般可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和问题情境来实现情境支架的搭建。
  首先,幼儿园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以游戏的形式为儿童搭建一个情境支架,往往能够更好地引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让儿童自然地体会相关的概念和经验。如在小班儿歌教学活动“五只小鸭”中,由于儿歌内容重复的词语较多,而且具有一定的数字变化规律,教师依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设计了手指游戏,并配上了好听的音乐。“有五只小鸭爱玩水,沉下去浮上来少一只,小鸭的妈妈嘎嘎嘎,四只小鸭游回家;有四只小鸭爱玩水,沉下去浮上来少一只,小鸭的妈妈嘎嘎嘎,三只小鸭游回家……”通过有趣的手指游戏让幼儿非常自然地感知了儿歌所描绘的情境和蕴含的数字变化规律,为幼儿感知和理解儿歌内容,并初步学念儿歌,搭建了有效的情境支架。
  其次,支架式教学强调儿童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也就是说教学活动应以儿童原有经验和发展水平为基础,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和支持,激发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潜能。因此,不断提出挑战性任务,设置问题情景,引发幼儿的认知冲突,并提示解决问题的线索,便成为教师有效的支架行为。
  如在大班“音乐故事火车”教学活动中,教师用形象的“火车”暗示“故事的结构”,同时赋予其“音乐”的外衣,创设了以下四个难度逐渐加大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1:教师只讲述故事的开头与结尾,中间用一段音乐代替,提问“这个故事特别在哪里?”以此让幼儿发现故事具有“开头、中间与结尾”的逻辑结构。
  问题情境2:通过观察图片,幼儿理解了故事首尾内容,教师适时抛出问题:“中间这节车厢里到底藏着一个什么有趣的办法,让伤心的破皮鞋变成了一只开心的皮鞋呢?”以此让幼儿能够根据故事的首尾关联,创编故事的中间情节。
  问题情境3:“怎样才能让这列故事火车变成一列音乐故事火车?”通过让幼儿为故事首尾选配适宜的乐曲,促进幼儿进一步感知和理解作品的情绪色彩。
  问题情境4:“这列故事火车能变得更长吗?”以此引导幼儿产生续编故事的浓厚兴趣。
  (二)借助图示支架,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维果茨基认为:“幼儿的任何学习活动都需要中介因素,需要通过符号来帮助他们提升和巩固学习经验,因而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图示”作为幼儿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中介因素,在抽象的语言符号和语义内容之间建立了一种易于理解、易于记忆、易于表现的方式,以其形象、简洁的特点,将抽象的文学作品直观化,为幼儿理解、学习、掌握文学作品搭建了平台,从而促进了幼儿对语言信息的吸收,发展了幼儿对语言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加快了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图示支架”来让幼儿接受并理解文学作品所传递出的语言信息,发展幼儿语言的倾听、理解和表达能力。
  如大班散文诗活动“秋天的雨”,教师首先播放课件,幼儿一边观看画面,一边完整欣赏。然后,结合五个画面,分段欣赏:(1)欣赏第一画面,着重引导幼儿注意倾听、感受。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理解“清凉”、“温柔”。(2)欣赏第二画面,在动态画面中感受色彩的美。通过提问,重点指导幼儿说出各种植物、花卉的色彩变化。(3)欣赏第三画面,进一步倾听、感知语言的美。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从气味上说出秋天的雨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讲一讲秋天来了有些什么变化。(4)欣赏第四画面,引导幼儿感受动、植物的过冬方法。(5)欣赏第五画面,通过提问,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想象秋天的丰收景象。这样,通过“图示”,让幼儿感受到了散文诗中语言、文字所表现的韵味,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运用经验支架,帮助幼儿有效突破语言学习的难点
  幼儿新旧知识经验的联系,需要借助于一定环境刺激的帮助,启发其回忆已有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与现时的活动情景结合起来。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幼儿往往借助经验支架,将知识内化,构建新的记忆、思维和心理表征的结构,解决面临的学习问题,获得新的学习经验。因此,教师一般可设计以“经验准备、小步递进、辅助推进”为步骤的经验支架,以帮助幼儿有效突破难点,凸显语言学习活动的审美教育价值。
  如在大班散文诗“风在哪里”活动中,风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自然现象,却是看不见、摸不着,容易被忽视的。教师首先帮助幼儿观察风、了解风、熟悉风,感受风带来的意境,做好充足的前期经验准备,唤醒幼儿对风的感受。同时,幼儿在平时的语言学习活动中,已经接触诗歌,并具有一定的诗歌创编经验和能力。其次是小步递进,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师示范和图片排序来帮助幼儿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最后是辅助推进,教师通过提问:“风还可以经过哪里?”“经过这些地方会怎样?”帮助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大胆进行创编。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的这种支架式教学语言为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支持和帮助,将幼儿的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在运用的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教师提供的支架要以幼儿原有的发展水平为基础,但不能仅仅停留在幼儿原有的发展水平上进行机械地操练,必须走在幼儿发展的前面;同时教师要随着幼儿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出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和要求。
  其次,要依据文学作品的特质选择相应的支架。儿童文学作品包括寓言、童话、故事、儿歌、诗歌、散文、谜语、绕口令、小说等多种体裁,而且内容主题各异,进行教学时目标定位也有差异。作为教学手段,只有在有效地服务于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前提下,支架式教学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最后,应科学把握支架撤离的时机和策略。支架式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支架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移给学习者自己,因此支架搭建之后,最终是要撤离的。支架撤离的时机非常重要,过早撤离会造成学习难度加大;反之,撤离太慢,也容易导致幼儿学习兴趣的降低。支架撤离的策略也应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作出科学判断,或同步完整撤离,或分步部分撤离,这有待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灵活把握与运用。
  参考文献:
  [1]钟赟.在游戏情景下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12).
  [2]于冬青,王玲艳.幼儿园教学应为儿童发展服务——维果茨基理论对幼儿园教学的影响[J].外国教育研究,2008(3).
  [3]胡剑红.支架幼儿语言学习的教学策略[J].学前教学研究,2010(1).
  [4]赵红霞.支架式教学语言在幼儿园教师教学活动中的运用策略[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8).
其他文献
电影《霍兰先生的乐章》(Mr. Holland's Opus)的大致情节如下:1964年的秋天,美国俄勒冈州满怀作曲家梦想的格兰·霍兰由于生活所迫,在一所中学谋到了一份音乐教师的工作,以为既可挣钱,又有更多的时间作曲。实际上事与愿违,上课的第一天,音乐基础极差的学生们便使霍兰的信心遭到了打击,女校长杰克布也向他提出善意的批评和建议。他虽然有放弃的想法,但还是得到了妻子和同事的帮助,于是他开始思考、
期刊
很早以前就看过《派往明天的教师》这本书,那时我刚刚参加工作,对一切学习型的书籍都求知若渴。今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九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工作渐渐被送教活动、赛课活动、教研活动、课程改革、课题研究、文章发表、学习培训、环境创设、大型活动等等围绕,我渐渐远离了孩子。我有多久没有在孩子面前开怀地笑过,有多久没好好抱抱他们、亲亲他们,和他们好好地玩一玩、聊一聊……这已违背了我的教育初衷。  因为种种原因,
期刊
“我只是一个单身母亲,我需要这份工作”,这个听上去普普通通的理由却恰恰是电影的女主角罗伯塔成为一名教师的初衷,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不热爱这份工作。作为一个没有编制的临时教师,她坚持了十年,在毫不重视音乐教育的薄弱学校培养了1400多名学生。她用自己的坚持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也改变了家长和社会对音乐教育的态度。  影片的情节没有太多的惊喜,像大部分电影一样,主人公经历了种种困难,经过努力最终得到完美的结
期刊
2013年教育部“关于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中指出:“到2017年底完成全国1000多万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新一轮提升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幼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就不能保证幼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因此,需要对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进行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探寻提高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
期刊
一年一度的“快乐童话节”是我园四大节之一。选什么剧本,怎样安排角色,如何排练,是老师们“逢节必思”的问题,而在此其中,孩子们则享受着童话表演带来的快乐。但是随着“童话节”的逐年举办,教师思路局限、排练倦怠、剧目形式单一、幼儿表演机械、参与率低等问题日趋明显。这不禁让我思考:排练童话剧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难道就是为了让孩子有上台展示的机会吗?怎样才能让所有孩子都积极参与并获得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带着思考
期刊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际的工具,也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五大领域之一。因此,每一所幼儿园的区角中总会有语言领域的活动。但其多以“沉闷无聊”居多,鲜有真正能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亮点。笔者从对幼儿语言发展的重新理解开始,以批判的眼光审视当前区角中的幼儿语言活动,发现问题、追根究底、大胆创新,以区角环境和材料的研究为突破口,以让幼儿在区角中快乐地以“听说读写”为努力方向,真正达到有效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一、语言
期刊
“人无诚信不立”、“国无诚信不稳”。自古以来,诚信就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并成为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然而,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侵蚀着诚信的正能量,给幼儿的成长及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如何从幼儿实际出发,让幼儿诚实、不说谎话、信守承诺呢?  笔者幼儿园结合礼仪特色教育的大背景——“美行、美徳、美人生”的目标,将影响幼儿道德品格形成的诚信教育作为美化幼儿心灵的一大举措,开展了循序渐进地有效尝试。  一、
期刊
一、背景分析  早操作为日常户外活动的一个主要类型,我们在考虑,怎么样的早操是适合幼儿的?音乐如何选择?如何编排才能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动作如何设置充分体现运动的要素?科学、合理地开展早操活动,对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很多幼儿园早操活动拘泥于形式,幼儿做操时动作散乱、神情倦怠等,究其原因,在于动作编排舞蹈化。纵观当前幼儿早操,基本体操动作编排过于“舞蹈化”倾向,
期刊
教师研修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而共同体研修教研便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沙坪坝渝碚路片区内多为二、三级民办园,这些园所的教师均为聘任制教师,她们的年龄结构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潜藏着许多差异。其中,部分教师是从学校刚毕业的青年教师,短期的工作经历使得教学经验欠缺;工作年限稍长的教师,对这份薪水不多且繁琐的职业感到倦怠;还有的教师属于“半路出家”,非专业基础使得教师专业技能薄弱。面对这样一
期刊
幼儿园实施的是保教结合的教育培养模式,长期以来,“保”任务的实施者主要是由保育员承担着。笔者从2011年开始由业务副园长转岗为后勤副园长,几年来在学习如何做好后勤管理,努力探索如何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思考和实践过程中,对保育员岗位有重新的认识,相应地实施了一些举措,促使我园保育员队伍工作作风严谨。  一、工作责任保教兼顾  “保育员是没有教师证的教师”,这是笔者给保育员岗位设立的定义。保育员与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