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传统教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正纷纷投入到教育改革的热潮中,尤其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进行着一场全面而深刻的教育改革,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高校体育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高校体育教学应该顺应这场教育改革的浪潮,及时改变思想,转变观念,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拓展训练是现代西方国家的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将拓展训练教学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是为了顺应教育改革的浪潮,树立学生全面发展和创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体育人才。本文从什么是拓展训练;它的起源、发展可行性、具体实施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归纳总结。从理论和实践上证实拓展训练比常规体育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运动素质及心理健康。
关键词:拓展训练大学体育教育必要性可行性实施对策
0 引言
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是对传统体育课的改革和创新,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丰富了体育课的内容,拓展了体育课的时间和空间,增强了体育课的实用性、趣味性,拓宽了体育课的功能;而且对大学生增强体能、培养健康的心理、塑造顽强的意志、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1 什么是拓展训练及起源发展
拓展训练是在突出团队精神的前提下,要求参加者勇敢地迎接对智力、毅力、耐力、体力等综合素质的挑战,充分展示个人魅力的一项新兴体育运动。训练目标包括体能训练、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人际交往、沟通训练等,开发个人和集体潜能,使学员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体”的培训目的。拓展培训,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在大西洋上有很多船只由于受到攻击而沉没,海水冰冷,又远离大陆,许多年轻海员都葬身海底。但人们从生还者身上发现一个令人惊奇的现象,就是这些存活的人并不一定都是装备齐全、体能最好的人,但却都是求生欲望和信念最强的人。当时有个德国人汉恩提议,利用一些自然条件和人工设施,让那些年轻的海员做一些具有心理挑战的项目,以培训他们的心理素质。后来他与好友劳伦斯在1941年成立了一所阿德伯威海上培训学校,以年轻海员为培训对象,这就是拓展培训最早的一个雏形。二战以后,拓展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我国在1995年由北京人众人拓展训练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力先生引入中国市场,从此开始了拓展训练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2 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程的必要性
现有文献研究表明,拓展训练走进学校致力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学生参加拓展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高校具有丰富的体育资源和高层次的培训教师;得天独厚的场地条件。
2.1 纵观今天中国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心理抗挫能力差,缺乏团队精神,缺乏勇敢顽强的毅力。他们在身体方面,或者体质弱、协调性差,或者自我管理、学习能力、人际交际能力、情绪调节、环境适应和心理调节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差,他们迫切地需要解决这些心理问题,而拓展训练的引入正是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的最佳答案。
2.2 在高校中,我们可喜地见到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到大学殿堂来完善自己的综合素质,但可悲的是目前各高校大学生的自杀率却呈更高曲线的增长,为什么当代青年的心理承受能力却在下降?一方面社会的发展给当代青年一个不小的压力,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可否认独生子女时代从小所受到的家庭宠爱和学校的教育对于我们的心理磨练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缺陷。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迫在眉睫,而拓展训练正是对于我国大学生最及时、恰当的心理缺陷补充。素质拓展训练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为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坚毅的心理素质,有利于激发潜能、不断超越自我,有利于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学生社会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
2.3 素质教育是一种具有开发性的心理教育、情感教育、意志道德教育和人的整体发展水准教育,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教育。而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多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始终把传授知识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大学体育教学则过多地注重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技术、技能、知识和提高运动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教育。而拓展训练采用实际操作的体验式学习,注重挖掘人的潜能和创造力。从拓展训练所设置的项目和采取的形式来看,可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人的心理、智慧和体力形成了一定的甚至是严峻的考验。每一名受训者在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信念驱使下,自身的潜能被充分挖掘出来,创造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当代青年学生,由于缺乏困难的考验,意志相对薄弱,一旦遭受挫折,往往意志消沉,甚至一蹶不振。在学校体育中开展个人挑战类拓展训练项目,就会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迸发出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强大力量。而其他的团队类项目则对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2.4 拓展训练项目不受场地、器材苛刻要求。根据校园及其周边的地形、地貌等条件开设拓展训练项目,主要采用场地、水上、和野外三种方式。我们很多高校、公园和广场都可以作为场地训练的场所,而水上项目除了利用一些学校特有的天然河流外,大学的游泳池也可以作为很好的水上训练场地。而没有天然地理、地形优势的高校尽可能地开展以场地项目为主的拓展训练。场地项目比较简单,容易开展,便于组织,比较适宜内陆地区和中原地区城市。
2.5 拓展训练项目具有很好的趣味性,它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在游戏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学到知识。
3 高校开设体育拓展训练课的实施对策
3.1 拓展训练课的师资建设
专业化的师资是拓展训练课能真正达到目的的保证。体育教师首先应该掌握拓展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通过有关资料的学习,了解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和内涵。在初步了解拓展训练后,应有针对性地分析高校学生的特点,将社会拓展训练俱乐部的训练方法与高校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提高教师对拓展训练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为科学设计拓展训练的内容奠定基础。
3.2 拓展训练课的项目内容设计
拓展训练的课程内容主要有:拓展体验课程、回归自然课程、挑战自我课程、领导才能课程和团队建设课程。其主要训练形式由水上、野外和场地三部分组成。水上训练内容包括:游泳、跳水、扎筏、划艇等。野外训练内容包括:远足露营、登山攀岩、野外定向、伞翼滑翔、户外生存技能等;场地训练是在专门的训练场上,利用各种训练设施,如高架绳网等,开展各种团队组合课题及攀岩、跳跃等多种心理训练活动。
要学会全面充分地利用校内外已有资源为开展拓展训练服务。校区较小的学校,完全可以利用学校周边的资源,如公园、广场等地。而水上项目除了一些学校有天然的河流外,大学的游泳池也可以作为很好的培训场地。训练器材除了必须购买的以外,很多都可以发掘校内自然资源进行优化组合,达到训练的目的。高校体育开设拓展训练课,项目内容可以分为基本素质训练和综合素质训练。基本素质训练主要提高学生的自我挑战能力,挑战自身极限,增强团队精神。它以户外场地训练项目为主,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增设野外和水上项目。综合素质训练主要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掌握人际间的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管理和组织能力。综合素质训练主要结合室内和野外环境,运用模拟情景和体验性模式进行。拓展训练课的项目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因为高校学生与己在社会上工作多年的人不同,他们还不能一下适应拓展训练的精神强度,所以应该分析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将社会拓展训练俱乐部的部分训练内容移植来进行。拓展训练课的项目设计还要具有共同性,应达到全体受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勇于尝试、自立互助、分享体验。不同学科的学生因专业性质的差异,无形中形成他们素质的差异。所以项目设计中还应对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环境分析,力求通过拓展训练,达到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专业学生能力的补充及加深。
3.3 拓展训练课的组织管理
一是管理机构:拓展训练是一个以体能作为基础,综合性很强、特殊的教育课程。课程内容涉及到高校的体育教学、心理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教育范畴,而现行高校体育管理机构都过于单一,无法胜任拓展训练的管理和教学领导工作。因此,可以根据该课程特点在体育教学部门下设置专门的拓展训练管理机构,采用一级管理体制,两者具有相互独立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是经费投入:拓展训练的投资不是很多,高等院校完全可以投入必要的启动资金。经费投入的多少以及器材的选定应根据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确定。一般是先户外场地项目,有条件再扩展到野外和水上项目。所以先根据户外训练项目购置必需的户外训练器材,在不影响学校拓展训练教学情况下,拓展训练基地可以对社会开放,这样既可服务于社会,又可以“以物养物”回收投入资金,为以后的扩展提供经费。
三是安全管理:拓展项目都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拓展训练中必须对安全问题引起重视。首先必要的安全保护器材不能缺少;其次项目设计时要考虑其危险因素。如对野外项目,应该预先踩点,选择最佳的地点和训练内容;再次每个项目训练前讲清实施的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训练中还要严格监督和管理。
4 结语
总之,拓展训练的教育模式是一种新的、动态的教育模式。它既是教学理念的更新,也是教育手段的更新。拓展训练符合现社会需要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是高校体教学发展的新方向。只要我们体育工作不断地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以科学的发展观去审视体育教育,高校的体育教学才与时俱进,最终使体育教学真正地实现教育育人和社会育人的两大功能,成为高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聂同海,温国强.开设高校体育拓展训练课的设想[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年6月.
[2]程丽珍.创新型体育人才培养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4年2月.
[3]李钢.知识经济时代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8月.
[4]卢建辉等.拓展训练——高校体育课的新内容[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9月.
[5]吴长青.学校体育引入拓展训练的意义与可行性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6年3月.
作者简介:郭建海,男,(1980-),天津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关键词:拓展训练大学体育教育必要性可行性实施对策
0 引言
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是对传统体育课的改革和创新,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丰富了体育课的内容,拓展了体育课的时间和空间,增强了体育课的实用性、趣味性,拓宽了体育课的功能;而且对大学生增强体能、培养健康的心理、塑造顽强的意志、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1 什么是拓展训练及起源发展
拓展训练是在突出团队精神的前提下,要求参加者勇敢地迎接对智力、毅力、耐力、体力等综合素质的挑战,充分展示个人魅力的一项新兴体育运动。训练目标包括体能训练、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人际交往、沟通训练等,开发个人和集体潜能,使学员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体”的培训目的。拓展培训,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在大西洋上有很多船只由于受到攻击而沉没,海水冰冷,又远离大陆,许多年轻海员都葬身海底。但人们从生还者身上发现一个令人惊奇的现象,就是这些存活的人并不一定都是装备齐全、体能最好的人,但却都是求生欲望和信念最强的人。当时有个德国人汉恩提议,利用一些自然条件和人工设施,让那些年轻的海员做一些具有心理挑战的项目,以培训他们的心理素质。后来他与好友劳伦斯在1941年成立了一所阿德伯威海上培训学校,以年轻海员为培训对象,这就是拓展培训最早的一个雏形。二战以后,拓展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我国在1995年由北京人众人拓展训练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力先生引入中国市场,从此开始了拓展训练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2 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程的必要性
现有文献研究表明,拓展训练走进学校致力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学生参加拓展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高校具有丰富的体育资源和高层次的培训教师;得天独厚的场地条件。
2.1 纵观今天中国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心理抗挫能力差,缺乏团队精神,缺乏勇敢顽强的毅力。他们在身体方面,或者体质弱、协调性差,或者自我管理、学习能力、人际交际能力、情绪调节、环境适应和心理调节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差,他们迫切地需要解决这些心理问题,而拓展训练的引入正是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的最佳答案。
2.2 在高校中,我们可喜地见到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到大学殿堂来完善自己的综合素质,但可悲的是目前各高校大学生的自杀率却呈更高曲线的增长,为什么当代青年的心理承受能力却在下降?一方面社会的发展给当代青年一个不小的压力,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可否认独生子女时代从小所受到的家庭宠爱和学校的教育对于我们的心理磨练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缺陷。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迫在眉睫,而拓展训练正是对于我国大学生最及时、恰当的心理缺陷补充。素质拓展训练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为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坚毅的心理素质,有利于激发潜能、不断超越自我,有利于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学生社会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
2.3 素质教育是一种具有开发性的心理教育、情感教育、意志道德教育和人的整体发展水准教育,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教育。而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多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始终把传授知识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大学体育教学则过多地注重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技术、技能、知识和提高运动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教育。而拓展训练采用实际操作的体验式学习,注重挖掘人的潜能和创造力。从拓展训练所设置的项目和采取的形式来看,可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人的心理、智慧和体力形成了一定的甚至是严峻的考验。每一名受训者在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信念驱使下,自身的潜能被充分挖掘出来,创造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当代青年学生,由于缺乏困难的考验,意志相对薄弱,一旦遭受挫折,往往意志消沉,甚至一蹶不振。在学校体育中开展个人挑战类拓展训练项目,就会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迸发出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强大力量。而其他的团队类项目则对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2.4 拓展训练项目不受场地、器材苛刻要求。根据校园及其周边的地形、地貌等条件开设拓展训练项目,主要采用场地、水上、和野外三种方式。我们很多高校、公园和广场都可以作为场地训练的场所,而水上项目除了利用一些学校特有的天然河流外,大学的游泳池也可以作为很好的水上训练场地。而没有天然地理、地形优势的高校尽可能地开展以场地项目为主的拓展训练。场地项目比较简单,容易开展,便于组织,比较适宜内陆地区和中原地区城市。
2.5 拓展训练项目具有很好的趣味性,它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在游戏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学到知识。
3 高校开设体育拓展训练课的实施对策
3.1 拓展训练课的师资建设
专业化的师资是拓展训练课能真正达到目的的保证。体育教师首先应该掌握拓展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通过有关资料的学习,了解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和内涵。在初步了解拓展训练后,应有针对性地分析高校学生的特点,将社会拓展训练俱乐部的训练方法与高校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提高教师对拓展训练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为科学设计拓展训练的内容奠定基础。
3.2 拓展训练课的项目内容设计
拓展训练的课程内容主要有:拓展体验课程、回归自然课程、挑战自我课程、领导才能课程和团队建设课程。其主要训练形式由水上、野外和场地三部分组成。水上训练内容包括:游泳、跳水、扎筏、划艇等。野外训练内容包括:远足露营、登山攀岩、野外定向、伞翼滑翔、户外生存技能等;场地训练是在专门的训练场上,利用各种训练设施,如高架绳网等,开展各种团队组合课题及攀岩、跳跃等多种心理训练活动。
要学会全面充分地利用校内外已有资源为开展拓展训练服务。校区较小的学校,完全可以利用学校周边的资源,如公园、广场等地。而水上项目除了一些学校有天然的河流外,大学的游泳池也可以作为很好的培训场地。训练器材除了必须购买的以外,很多都可以发掘校内自然资源进行优化组合,达到训练的目的。高校体育开设拓展训练课,项目内容可以分为基本素质训练和综合素质训练。基本素质训练主要提高学生的自我挑战能力,挑战自身极限,增强团队精神。它以户外场地训练项目为主,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增设野外和水上项目。综合素质训练主要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掌握人际间的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管理和组织能力。综合素质训练主要结合室内和野外环境,运用模拟情景和体验性模式进行。拓展训练课的项目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因为高校学生与己在社会上工作多年的人不同,他们还不能一下适应拓展训练的精神强度,所以应该分析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将社会拓展训练俱乐部的部分训练内容移植来进行。拓展训练课的项目设计还要具有共同性,应达到全体受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勇于尝试、自立互助、分享体验。不同学科的学生因专业性质的差异,无形中形成他们素质的差异。所以项目设计中还应对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环境分析,力求通过拓展训练,达到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专业学生能力的补充及加深。
3.3 拓展训练课的组织管理
一是管理机构:拓展训练是一个以体能作为基础,综合性很强、特殊的教育课程。课程内容涉及到高校的体育教学、心理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教育范畴,而现行高校体育管理机构都过于单一,无法胜任拓展训练的管理和教学领导工作。因此,可以根据该课程特点在体育教学部门下设置专门的拓展训练管理机构,采用一级管理体制,两者具有相互独立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是经费投入:拓展训练的投资不是很多,高等院校完全可以投入必要的启动资金。经费投入的多少以及器材的选定应根据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确定。一般是先户外场地项目,有条件再扩展到野外和水上项目。所以先根据户外训练项目购置必需的户外训练器材,在不影响学校拓展训练教学情况下,拓展训练基地可以对社会开放,这样既可服务于社会,又可以“以物养物”回收投入资金,为以后的扩展提供经费。
三是安全管理:拓展项目都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拓展训练中必须对安全问题引起重视。首先必要的安全保护器材不能缺少;其次项目设计时要考虑其危险因素。如对野外项目,应该预先踩点,选择最佳的地点和训练内容;再次每个项目训练前讲清实施的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训练中还要严格监督和管理。
4 结语
总之,拓展训练的教育模式是一种新的、动态的教育模式。它既是教学理念的更新,也是教育手段的更新。拓展训练符合现社会需要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是高校体教学发展的新方向。只要我们体育工作不断地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以科学的发展观去审视体育教育,高校的体育教学才与时俱进,最终使体育教学真正地实现教育育人和社会育人的两大功能,成为高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聂同海,温国强.开设高校体育拓展训练课的设想[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年6月.
[2]程丽珍.创新型体育人才培养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4年2月.
[3]李钢.知识经济时代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8月.
[4]卢建辉等.拓展训练——高校体育课的新内容[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9月.
[5]吴长青.学校体育引入拓展训练的意义与可行性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6年3月.
作者简介:郭建海,男,(1980-),天津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