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岭有云自卷舒

来源 :书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huxi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和恒云兄同村,村旁有一绵长而挺拔拥翠的小山,名曰“仙岭”,喻示着我们的出生地仙屯之名的来源。远观山顶,其状如两位仙人对坐畅谈,又似在眺望远方。这是一座能使赤子初心畅朗的灵山。故近些年来,恒云兄每每提笔作书,落款常是“仙岭恒云”。山上的草木枯荣,陪伴和见证了他和我的成长。虽然恒云兄年长我十多岁,我们却是促膝相谈的挚友。我一直对恒云兄敬重有加,不仅因为我们多年来彼此坦诚以待,更因他对书法的痴迷、对古典和民族文化的坚守,以及他的文人风骨和魂牵梦绕的家国情怀。
  恒云兄是国内书法名家,現为广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崇左市文联主席。他的书法佳作屡屡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中国首届书坛新人作品展,全国第五、六届书法篆刻展览以及广西近三十年来重要的书法展览活动。他多次担任广西书法展赛和“铜鼓奖”评委,并曾荣获广西政府文艺创作最高奖—“铜鼓奖”和“广西首届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家”称号。他出版有《云光墨象—农恒云书法集》,作品被国内多地博物馆、风景区、碑林收藏或刻石。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这是我所收藏的恒云兄书作中最心爱的一幅条幅。恒云兄非常钟情这首有点暗合仙岭情境的诗。恒云兄在我心中尊贵至高,我担心自己笔力不胜,难以描摹。这也是我多年来对这位可敬可亲的兄长一直未敢提笔写颂词的缘故。
  我刚读小学时,恒云兄已离开仙岭在外地工作,他堪为村邻楷模的成长故事,我多是从家乡父老及同辈人口中得知的。20世纪60年代初,恒云兄出生在广西大新县仙岭之下。他的父亲是我们当地有名的秀才,曾当过乡村教师,后务农终老,年幼就开蒙随师读诗习字,且喜好笛子、二胡等乐器,精于书画,尤其是一手行云流水的行草书,深得乡亲们的喜爱。其父为人谦和耿直,逢年过节时总忙着为乡邻书写对联,而我亦是经常围观的众多孩童之一。父亲的言传身教,引发了恒云兄对书艺的浓厚兴趣,其书法的童子功自此渐渐养成。年及弱冠,他便能洋洋洒洒地挥写草书,且一发不可收。
  20世纪80年代初,书法狂潮席卷全国,刚从山村考到南宁求学的恒云兄,恰逢其时而投身其中。一管七寸毛笔,一块巴掌大砚台,几本古代碑帖,成了他课余饭后不可或缺的陪伴。寒暑易往,他长年游弋在旁人看来简单乏味而他认为趣味无穷的笔墨世界里,乐此不疲。
  十年后,恒云兄得到广西书法名家陈政、钟锦荣等广西书界名宿的悉心指点,兼收陈先生魏体的碑意和钟先生大草的酣畅。恒云兄沉浸《张猛龙碑》以及欧、颜等魏碑唐楷,渐谙于笔法、结体、章法,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此后,他倾情挥写心仪的草书,通读《书谱》,窥视书法堂奥,悉心研究草书规范,进而触及张旭、怀素、黄庭坚、王铎等狂草艺术,以大开大合之势直抒胸臆。在草书世界里徜徉多年后,他又追本溯源,回归秦汉,旁通二篆,俯贯八分,大量临习《散氏盘》及汉代《张迁碑》《杨淮表》《石门颂》等篆隶经典碑帖,以求线条浑厚圆通、古意盎然,从而增其草书点线的婉通、圆润、厚重、韧劲、雄浑、朴茂之质感。这使他的书法临习与创作有了质的提升和飞跃,实现由求形似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勃发。
  20世纪90年代,刚刚而立之年,恒云兄便担任大新县多个部门负责人,后因长于书道,又被调任崇左市文联。工作岗位的频繁变换,历练了其淡泊明志的心境,他恪守执政为民的从仕之道,在纷纭的俗世中磨砺着守正的人品,进而滋养了俊逸雅正的书品。
  通过长期对书写技法的锤炼及对书法史的系统研读,恒云兄的目光与思维已不再唯书法而书法。他深深感悟到,书法艺术必须由娴熟技法与高雅审美两大因素来维系,两者不可偏颇。为此,他将大量的精力放在读书和心境的历练上。 他研读中国古代哲学、古代书画论、古典诗文、中外美学等,了解相关艺术学科以不断增加自身学养与审美能力,又兼习八大山人和弘一之体,力求笔下充盈一种灵气、雅气、静气、逸气。
  恒云兄深信并践行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几十年来云游五湖四海,广结当代书坛俊彦,走遍大江南北,踏访名山大川,寻山水之清趣,发思古之幽情,开阔视野,陶冶性灵。特别是近年来,恒云兄把求知的触角延伸至潜藏在天下名胜古迹的古代碑刻里,渐悟历经岁月洗礼后碑刻的金石及山野之气。大新县,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的中国土司文化之乡和中国侬垌文化之乡。这里是壮族人民的世外桃源,旷世绝美的人间胜迹和古风浓郁的民族风情,滋养着一代代的大新人。古州衙、古炮台、古墓葬、古寺庙、古摩崖石刻、古碑文……这些曾经辉映过大新土司历史的文化遗迹,如山花般默默地散落在青山绿水间。恒云兄数年间利用工余,跋山涉水,攀崖钻洞,研读、探秘这些摩崖石刻与碑文。他通过对土司时代遗留的精英文化的解读,理清了中越边疆土司时期当地的书法与文学艺术深受中原儒家文化影响的历史脉络,并不断挖掘、整理并丰富大新的历史文化资料。同时,恒云兄将这些摩崖石刻上的优美诗文,一一化育成自己的书法作品,用他独具个性的书法艺术来传承和弘扬广西地域文化。这是一位当代书法家激荡在血脉里的家国情怀!无独有偶,这种舍我其谁的文人风骨,正暗合了恒云兄所发现的一位明代先贤在大新会仙岩石柱上的题诗:“一柱擎山岳,春秋几万年。我来应未晚,梅与雪鲜妍。”
  戊戌深秋,中国艺术报社和广西书法家协会在山东省高密、青州两市联合举办“翰墨时音—农恒云书法学术邀请展”,展出了恒云兄创作的七十多幅书法作品。这些书法作品不乏他近年来所整理的大新土司及古代南北文化交流的诗文,以浓重厚实的笔触和不同形式展现于孔孟之乡,博得了众口称赞。中国书协理事、中央国家机关书协副主席罗杨先生亲临现场观展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农恒云的书法,是一种文化和笔墨技巧的完美结合,他不是用眼睛在看世界,而是用心灵在观察世界,靠的不单是纯粹的笔墨功夫,更是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内在功力。
  英华积蓄, 跬步渐移。恒云兄数十年磨一剑,外儒内道,凌云健笔意纵横。唯愿恒云老兄如“仙岭”峻拔入云,如岭上白云,云锦天章,云舒霞飞,自得风流。这也是我等仙屯人的祝愿和期盼。
其他文献
一  自唐代中期颜真卿创立“颜体”书风之始,中国书法由“王体”秀媚劲挺的一枝独秀一变而为雄浑与秀媚双峰并峙的格局。无论是在用笔、结体等技法层面,还是在审美诉求、艺术旨趣和书法理念上,“颜体”都是迥异于“王体”的另一个体系。“颜体”开拓了书法艺术的新境界和审美视野,与以王羲之为代表的“王体”审美体系恰好形成优势互补,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书法艺术宝库。唐代以后,卓然有成的书坛大家,远至宋代的苏东坡、蔡襄,
期刊
张寿民  生于1909年,卒于1998年。山东省莱芜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任泰山专署秘书、视导室主任、研究室主任;新中国建立后受山东省人民政府委派,到沂蒙地区创办沂蒙乡村师范学校和沂水师范学校;1954年任临沂师范学校校长;1959年任临沂师专副校长;1981年后任临沂教育学院顾问,致力于沂蒙地区师范教育工作,为临沂地区的教育工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说起张寿民先生,他在临沂乃至
期刊
1978年出生于江苏武进,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室内建筑师,江苏省室内设计学会理事,常州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先后获“常州科教城优秀骨干教师”“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常州工程学院艺术类学术带头人”等称号。从事设计与美术教学与创作,书画作品曾在《艺术百家》《文艺理论与批评》《艺术与设计》等杂志发表,主持江苏省哲社课题两项: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常州画派左氏家族四代才女
期刊
内容提要:中国山水画在明末清初时流派纷呈,萧云从是姑孰派开创时期的关键人物。他积极投身于大自然的真山真水中,孜孜不倦地从事艺术事业,在师古和创新上独具一格,在艺术上广取宋元之精华。萧云从广采博取,而非仅仅取法一家,从而创作出一系列表现家乡秀美山川的作品,影响了众多后世画家。关键词:萧云从;姑孰派;出世;隐逸  一、萧云从与姑孰派  萧云从,字尺木,号无闷道人,安徽芜湖人,是姑孰派的奠基人。萧云从出
期刊
周庶民  现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业建设委员会青少年工作部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常务理事、重庆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重庆开明画院常务副院长等。多次参与全国书法展览、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等活动评审工作。作品曾入选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国首届行书大展、全国干人干作书法大展等,并获全国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奖(提名奖)、中国西部书画大赛一等奖等奖项。作品被收入《中国书法年
期刊
溥心畲  生于1896年,卒于1963年。号署西山逸士,清宗室,恭亲王奕诉之后。幼喜艺事,诗词、书法秀逸出尘。曾任中国画学研究会评议。1949年去台北,曾任教于台北师范大学。兼擅山水、人物、花乌、走兽及书法。山水以“北宗”为基,润以“南宗”笔法;书法以草书为长。昔时与张大干并称“南张北溥”,又与吴湖帆并称为“南吴北溥”。传世作品有《溪舟弄笛图》《秋山楼阁图》《抱琴访友图》等。著有《四书经义集证》《
期刊
面对当今浮躁的社会和纷杂的书坛,李根先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学书的道路上,坚持将临帖、悟道和实践相结合,数十年如一日,精研书艺、笔耕不辍,逐渐形成了笔势强健、变化丰富、洒脱奔放、纵横险绝的艺术风格。  李根自幼受曾祖父的影响喜爱书法,初习唐楷,后习行草,以二王为基调参张旭、怀素、黄庭坚笔法,博涉多优,故结体险绝而不狂野,疏密搭配得宜,行气疏朗有致气贯长虹。在整体布局上,注重线条的长短、俯仰、方圆
期刊
编者按:2018新年伊始,安徽美术出版社联袂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中华宝典——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第一辑)》,凡10册,含宋拓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明拓《曹全碑》《孔宙碑》等经典法帖。这些馆藏法帖均为首次面世,或为宋拓,或为明拓,或为原作墨迹本。其中《孔宙碑》明拓本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拓本,《怀仁集王书圣教序》是北宋早期拓本,《史晨碑》是明代早期拓本,《九成宫
期刊
胡庆恩  字现明,别署圆知堂、覃光精舍主者,河北沧州南大港人。书法学硕士、艺术学博士学位分别攻读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任教于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曾获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奖等奖项。  来西安匆匆两年余,经历和感受却仿佛弥漫成二十年、两百年,甚至更久远。这是不是长安文脉温养下的气机发动之象?自己当然没资格给自己评判。去年两度畅快的冬雪,现下校园里“远近瞻望,无处不
期刊
内容提要:中国历代的画家们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记录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明,为世界描绘出神秘而迷人的中国形象。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中国画的关系密不可分。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一种物质载体。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国画;隋唐;五代  中国历代的画家们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记录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明,为世界描绘出神秘而迷人的中国形象。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中国画的关系密不可分。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