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针对学生思维特点,在教學活动中按照“准备——质疑——议论——合作——争辩——实践”的基本策略,进一步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有效性,使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愉悦。
一、准备,奠定基础,激活思维
其一,是良好心理状态的准备。罗杰斯认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因此良好的心理环境是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有效性的前提条件。我们不仅要有针对性地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获得心理安全,还应有目的性地利用故事、游戏、悬念等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感受问题的存在,明确需探究的核心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其二,是适当的探究性材料的准备。操作材料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媒体,是帮助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必不可少的载体。在操作材料准备过程中,并非简单地提供几件学具就可以了,我们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特点,尽可能避免非本质因素对学生的干扰,进而克服在探究过程中注意力游离现象的发生。
二、质疑,围绕中心,打开思路
疑问是智慧的窗口,因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人们把“质疑”的落脚点往往放在清除学习中的障碍和疑点这一环节上。我们经常听到教师在新授知识后的提问:“还有什么问题吗?”这时学生一般会表示没有问题,于是教学就自然地继续下去。这样的质疑显然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原因很简单,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有限的,在近二十多分钟新知探究后会感到暂时的疲劳,思维就缺乏创新。因此,把“质疑” 放在学生进入探究活动前,才能真正激发学生思维的创新火花。教师可以直接出示小黑板上的问题,也可以问学生后教师加以引导、总结引出自己设计的课堂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知识的探索,围绕探究的核心问题打开思路,充分显示“质疑”在探究学习活动中所起的独特作用。
小学生的质疑能力不是天生就具备的,只有我们不断给学生创造条件,并进行恰当的指导,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好问”的特点,提高其质疑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把握好质疑的时机,给学生留出充分的空间与时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学会质疑。
三、议论,了解方法,确定策略
学生通过议论可以相互借鉴、开发思路,并对探究的方法策略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如学习“长方形的周长”时,在学生了解了周长的定义后,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提问:“用什么办法可以测量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呢?”教师并没有急于让学生去探究,而是让学生先预想测量方案。有的学生提出:“用绳子绕一圈,再测出量绳子的长度”;有的学生提出:“一条边一条边地测量,再把几条边相加”;有的学生提出:“只测量一条长和宽也能求出周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对这些方法进行初步整理。这样,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为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进而学生找到最合适于自己的探究策略。四、合作,互动互助,协作创新
思维尚处于发展初期的小学生,他们之间的交流合作更易于接受,并在研讨中获取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开启思维的大门,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合作互助的效果不能用次数来衡量,合作的形式要更好为内容服务,为学生有效的探索活动服务。如学习“长度单位”时,学生进行探究的目的在于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仅靠学生个体的能力是不可能把所有的情况都在操作活动中展现出来的。而在合作中,群体的力量真正体现出来,有的学生用硬币测量数学书的宽,有的学生用曲别针测量,有的学生用小木块测量。从而引起学生进一步想到:“同样的书,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学生的思维火花迸发出来。
五、争辩,开发思维,创新发展
教师在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后,应鼓励学生谈自己对这个意见的看法。如学习“平行与垂直”时,有的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提出“有的直线不相交也不平行(图略),两条直线没有相交,也不平行。”这显然是学生对直线的概念模糊造成的。这时教师没有急于验证学生的说法,而是把这个问题抛向学生:“你们认为呢?”学生激烈地进行争辩:“虽然现在不相交,但延长之后就相交了。”“现在就不相交,还延长干什么?”“直线是无限延长的,所以会相交的。”通过激烈的争辩,学生会进一步将探究的过程进行一番整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实践,深入分析,提升思维
数学学习活动不只是以知识的获取为目的的,应是对知识发现、构建、应用、再建构的不断往复的过程。在实践中可以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学习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习能力。实践应用是自主探究的延续与发展,可以促进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提高,更加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
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实践应用的过程不仅仅引导学生应用探索的结果去解决基本问题,还应通过一些开放的实践活动,提升思维能力。如学习“垂直与平行”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练习:用三根小棒摆一摆,使其中两根小棒都与第三根小棒平行(垂直),做一做,你会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实验、观察、讨论,意识到“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的道理,进而促进学生探究意识进一步发展。
一、准备,奠定基础,激活思维
其一,是良好心理状态的准备。罗杰斯认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因此良好的心理环境是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有效性的前提条件。我们不仅要有针对性地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获得心理安全,还应有目的性地利用故事、游戏、悬念等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感受问题的存在,明确需探究的核心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其二,是适当的探究性材料的准备。操作材料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媒体,是帮助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必不可少的载体。在操作材料准备过程中,并非简单地提供几件学具就可以了,我们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特点,尽可能避免非本质因素对学生的干扰,进而克服在探究过程中注意力游离现象的发生。
二、质疑,围绕中心,打开思路
疑问是智慧的窗口,因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人们把“质疑”的落脚点往往放在清除学习中的障碍和疑点这一环节上。我们经常听到教师在新授知识后的提问:“还有什么问题吗?”这时学生一般会表示没有问题,于是教学就自然地继续下去。这样的质疑显然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原因很简单,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有限的,在近二十多分钟新知探究后会感到暂时的疲劳,思维就缺乏创新。因此,把“质疑” 放在学生进入探究活动前,才能真正激发学生思维的创新火花。教师可以直接出示小黑板上的问题,也可以问学生后教师加以引导、总结引出自己设计的课堂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知识的探索,围绕探究的核心问题打开思路,充分显示“质疑”在探究学习活动中所起的独特作用。
小学生的质疑能力不是天生就具备的,只有我们不断给学生创造条件,并进行恰当的指导,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好问”的特点,提高其质疑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把握好质疑的时机,给学生留出充分的空间与时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学会质疑。
三、议论,了解方法,确定策略
学生通过议论可以相互借鉴、开发思路,并对探究的方法策略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如学习“长方形的周长”时,在学生了解了周长的定义后,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提问:“用什么办法可以测量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呢?”教师并没有急于让学生去探究,而是让学生先预想测量方案。有的学生提出:“用绳子绕一圈,再测出量绳子的长度”;有的学生提出:“一条边一条边地测量,再把几条边相加”;有的学生提出:“只测量一条长和宽也能求出周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对这些方法进行初步整理。这样,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为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进而学生找到最合适于自己的探究策略。四、合作,互动互助,协作创新
思维尚处于发展初期的小学生,他们之间的交流合作更易于接受,并在研讨中获取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开启思维的大门,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合作互助的效果不能用次数来衡量,合作的形式要更好为内容服务,为学生有效的探索活动服务。如学习“长度单位”时,学生进行探究的目的在于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仅靠学生个体的能力是不可能把所有的情况都在操作活动中展现出来的。而在合作中,群体的力量真正体现出来,有的学生用硬币测量数学书的宽,有的学生用曲别针测量,有的学生用小木块测量。从而引起学生进一步想到:“同样的书,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学生的思维火花迸发出来。
五、争辩,开发思维,创新发展
教师在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后,应鼓励学生谈自己对这个意见的看法。如学习“平行与垂直”时,有的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提出“有的直线不相交也不平行(图略),两条直线没有相交,也不平行。”这显然是学生对直线的概念模糊造成的。这时教师没有急于验证学生的说法,而是把这个问题抛向学生:“你们认为呢?”学生激烈地进行争辩:“虽然现在不相交,但延长之后就相交了。”“现在就不相交,还延长干什么?”“直线是无限延长的,所以会相交的。”通过激烈的争辩,学生会进一步将探究的过程进行一番整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实践,深入分析,提升思维
数学学习活动不只是以知识的获取为目的的,应是对知识发现、构建、应用、再建构的不断往复的过程。在实践中可以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学习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习能力。实践应用是自主探究的延续与发展,可以促进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提高,更加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
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实践应用的过程不仅仅引导学生应用探索的结果去解决基本问题,还应通过一些开放的实践活动,提升思维能力。如学习“垂直与平行”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练习:用三根小棒摆一摆,使其中两根小棒都与第三根小棒平行(垂直),做一做,你会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实验、观察、讨论,意识到“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的道理,进而促进学生探究意识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