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作品的阅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为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我认为考生在平时阅读训练时应抓住文本的几组关系,找出规律和方法。
一、标题与内容的关系
分析文章内容必须先分析标题,一弄清其命题方法及效果,或比喻,或象征,或夸张,或对比等,或直接以记叙要素或中心来命题,不同方法各有其妙。二抓关键词,分析其结构,真正弄清题目意思。一般而言,以物景命题的文章,大都有比喻义或象征义。作者借景抒情、托物寓意,使形象鲜明,寓意深刻而丰富。如2008年全国I卷《阳关古道苍凉美》:写作对象是“阳关古道”,关键词是“苍凉美”。作者通过记游的形式,围绕“阳关古道”,追述远古历史,极力表现“苍凉美”,揭示其厚重的文化历史含义,并与阳关古道今日的变化作对比,以古衬今,托物寓意,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深深缅怀和对今日壮丽江山的赞美之情。
二、材料与主题的关系
分析主题可从材料入手。分析材料,先要明确写作对象或话题范围,之后分析材料的数量、性质及组成方式,再分析层次写出层意,最后概括出中心。如2010年湖南卷:《一朵午荷》。该文写“午荷”,主要采用了两个材料:一是去年9月去参观画展途中与友人围绕“秋荷”凋落后的孤独是否应该欣赏而发生的争辩;一是今年秋天在植物园欣赏秋荷时的见闻感受。第一次观荷,面对雨中之荷矫健挺拔矜持的形象,听到“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我”有些不解,这引起了“我”的思索,也引发了“我”第二次观荷。第二次观荷,面对“空虚向我袭来”,“残荷来欣赏我的孤寂”,“我”由此悟出“兴衰无非都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孤寂也并不就是一种羞耻”,欣赏孤寂也不是“一种罪恶”。两次观荷,围绕“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展示出“我”“不解——思索——感悟——升华”的心路历程。从材料的分析中得出主题,那就是对人生的感悟:“孤寂也并不就是一种羞耻”,欣赏孤寂也不是“一种罪恶”;“兴衰无非就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生命在轮回中得到一个质的升华”。
三、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的关系
(一)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1.词句与段文的关系
词句含义的理解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如2007年湖南卷:根据最后一段,谈谈你对“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一句的理解。如果单独理解很困难,但联系该句所在的“最后一段”和全文理解就比较容易了。从“我爱十年前的刘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中可知:我对刘半农的爱是长久的,是朋友战友的真诚的爱;憎恶是近几年的事,恨是出于朋友的关心和爱护。从“我希望他是十年前的半农,他的为战士,即使浅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可知,作者是站在于中国有益的高度提出要求和希望的,希望他始终是战士,为中国做出有益的事情。从“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地深渊”可知,作者对敌人的恶劣行径是愤恨的,对刘半农的死是关切的,对他过去的战绩是肯定的。
2.段落、层次与全文的关系
段落、层次的意思相对单一集中,大体是围绕同一话题展开的。理解段落、层次必须要统观全文。高考考查有两种情况:一是段落、层次的结构和意义,一是段落的作用。分析段落、层次的结构和意义,要把握全文的结构方式、话题的转换、时空的迁移及人事景物的变化等情况。分析段落的作用,要看该段在全文中的位置,要从结构和意义表达两方面分析。开头段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或设问开头,引人思考;或制造悬念,引人追问;或描写环境,烘托气氛,为故事展开、人物活动作铺垫;或写他人他物他事,引出所写对象;或议论抒情,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或揭示中心,总领全文;或引用诗文名句,激发兴趣;等等。结尾段的作用,或照应开头,首尾圆合;或总结全文,揭示中心;或议论抒情,含蓄隽永;或发出号召,激励鼓动;或设问提示,引人深思;或描写环境,烘托气氛;或自然结尾,水到渠成等等。文中段落的结构作用大都是过渡。过渡段是独立的。过渡体现作者思路、话题的转换。一个段或承上或启下或承上启下,文意因之发生改变。语言常常有概括性的作用。如2010年湖南高考《一朵午荷》:17.简要归纳画线段落的段意,并简析该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分析画线段落可知:作者描摹“我”“诚心”、“紧张”等心理,表明第二次看荷前“我”的心理准备和心理期待。该段是全文的关节,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我真正懂得荷,是在今年一个秋末的下午”紧承上文,而“再轻步向荷池走去”引领下文。
(二)部分与部分的关系
1.首尾关系
分析首尾关系,也要从结构和意义两方面入手。首尾部分,前后语句相互呼应,使全文结构严谨,主题突出。具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开头提出问题,结尾解答;开头营造一个环境一种气氛,结尾再写环境的变化或持续,烘托一种气氛;开头奠定一种感情基调,结尾强调这种感情或写出感情的变化;开头造成悬念,结尾解开悬念;开头阐明一种道理,结尾深化道理;等等。如张晓风的《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开头极写自己不知是什么都要执守,“半是凶霸,半是温柔,却不肯退让,不肯商量,要把生活里细细的琐碎的东西一一护好”;中间展开联想,充分拓展时间于尘世的意义,结尾揭示就是百年的光阴也经不起“蹉跎和迟疑”,人们不是“要把生活里细细的琐碎的东西一一护好”,而是要把“短如一生又长如人生的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守住的道理,从而深化了人生哲理升华了主题。
2.段与段、层与层的关系
作品要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议理抒情。随着内容的展开,各部分各段落各层次在结构和意义方面构成相应的关系。主要有总分总(或总分或分总)关系、并列关系、对照关系、递进关系、主次关系、顺承关系和因果关系等。我们要弄清文章采用的结构关系,明确其特点及表达效果。例如,并列关系的特点是几个段或层在意义上是平列的,无主次先后之分,一般位置可以调换,几个段或层从相同或不同的角度表现中心。而对照关系是两个段或层的并列。如2010年全国II卷《灯火萧萧》,其主体部分主要是将前后的两段生活并列,形成对照,使我们看到前后生活的变化和作者的不同感受:前期,以煤油灯为代表的物质文明是贫穷的,灯下苦读之乐祖孙相伴之爱是最值得珍重的精神财富;后期,以电灯、彩灯为代表的物质生活是富裕的,而祖母的去世,我怅然失落。在对照中,我们也感受到作者对过去生活尤其是灯下与祖母相伴生活的深深怀念、对今日情感生活缺失的怅惘。
四、主次或主宾的关系
1.主要对象与次要对象
文学作品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绝不是平均用墨的,只不过每一篇作品侧重点不同而已。分析人事物景时,必须分清主次或主宾。次要对象是为主要对象服务的。如2008年湖北卷《加德满都的雾》:文章的第二、三自然段着重写了关于鲜花和动物的细节。从本文的主旨来看,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雾的哪些主要特点?从艺术表达效果来看,这些细节描写又有什么作用?解答这两道题,我们可利用主次或主宾分析法。描写雾是主,描写花、鸽子、狗、树和人是宾是次。根据次要(客体)为主要(主体)服务的原则,可知作者写花等细节主要目的是突出雾的模糊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写雾,为什么一定要写这么多的细节以及自己的独特感受?仔细分析可知,如此众多的雾中景象使雾的形象更具体更突出,使文章内容更丰富更具有多样性,使行文活泼生动,增强了文章的情趣和感染力。
2.主要材料与次要材料的关系
作者写文章所用的材料往往不止一个。这些材料有主次之分。主题主要是通过主要材料表现出来,次要材料起辅助作用。分析材料要重点分析主要材料,兼顾次要材料。只有对主次材料进行全面分析,我们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形象特点及作者的态度和感情。
3.主要手法与次要手法
一篇作品,往往并非只有一种表现手法,常是多种手法并用。各种手法有其不同的艺术效果。例如衬托手法就是借助次要的人事物景以突出主要的人事物景,使主要对象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象征手法,是借助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某种特殊意义的一种表现手法,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各种手法综合运用,可相得益彰,强化艺术效果,增强作品感染力,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如2007年湖南卷《忆刘半农君》,就采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方法。对比是主要方法。一是刘半农的前后对比,表现其思想观点的变化以及行为的变化;二是“我”对刘半农的情感态度的前后不同。衬托手法为次。第三段反衬出刘半农的积极勇敢进步;第五段正面衬托刘半农的韬略、真诚坦率和单纯。对比手法和衬托手法的运用,使人物思想性格形象具体,使作者感情鲜明强烈,增强了表达效果,突出了中心。
五、虚与实的关系
虚实是相对的:现实为实,想象(联想)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正面为实,侧面为虚……写文章的人或以虚证实,或以实证虚,甚至以虚代实,因而就构成了一种“互解”关系。我们分析文章必须明白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的道理。
1.实中求虚
就是对具体的记叙描写或说明性语句进行分析概括。如2010年全国I卷《大河家》第17题:(1)韩三十八老汉“喜欢看河”又“总是默默无语”,这是为什么?(2)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分析人物事件可知:早年从军的韩三十八历经千难万险回到家乡是因为大河家有他的根和养育他的母亲河。归后,虽说他生存艰难,但艰难磨砺了他的意志,使他坚韧不屈、成熟稳重而深沉。黄河给他带来了欢乐和幸福。所以他“喜欢看河”又“总是默默无语”。作者这样写一方面是为了表现黄河儿女的性情和对母亲河的深情,一方面是要表达自己的主观意愿:像韩老汉那样沉稳,有任世事浮沉总那么气定神闲的态度。
2.以虚析虚
就是对议论性抒情性语句进行分析概括。相对于叙事描写和说明的语句,议论性抒情性语句显得“虚”,其中包含的情与理也很“虚”。我们通过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概括,进而把握其中蕴含的情与理。如2008年北京卷《碧云寺的秋色》的结尾段:“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承的源流。”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结尾段是个议论段,是“虚”的。该段主要采用对比、引用、比喻和因果分析的说理方法,阐明古人因为社会生活的原因更易悲秋,但对生活中的美也会有所发现、感悟和吟咏,并非因为在旧时代,便使一切审美体验都笼罩在时代的阴影下。时代可能是对立的,但人的感情、审美体验却可能有共同之处。这样,我们就会明白其中之理:过去与现在并非割裂的,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古人与今人的审美感受是有相同之处的。
3.虚实互解
文学作品大量采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将过去的或未来的相关人事物景与现实紧密联接起来,以表现自己的创作意图。根据“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互生”的原理,我们可以将“回忆的”、“悬想的”与“现实的”人事物景结合分析以达到“虚实互解”的目的。如2006年湖南卷《在山阴道上》,作者写参观鲁迅先生故居绍兴的前后经过为实,写“我”心中的“巨人形象”、“勇士的雕像”和鲁迅的《好的故事》的景象为虚。写实,表现了今日山川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写虚,表现鲁迅先生的不屈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样,“过去的”与“现实的”、“鲁迅的”和“作者的”紧密相连,完美地表现了文章主题。
(作者单位:东安第五中学)
一、标题与内容的关系
分析文章内容必须先分析标题,一弄清其命题方法及效果,或比喻,或象征,或夸张,或对比等,或直接以记叙要素或中心来命题,不同方法各有其妙。二抓关键词,分析其结构,真正弄清题目意思。一般而言,以物景命题的文章,大都有比喻义或象征义。作者借景抒情、托物寓意,使形象鲜明,寓意深刻而丰富。如2008年全国I卷《阳关古道苍凉美》:写作对象是“阳关古道”,关键词是“苍凉美”。作者通过记游的形式,围绕“阳关古道”,追述远古历史,极力表现“苍凉美”,揭示其厚重的文化历史含义,并与阳关古道今日的变化作对比,以古衬今,托物寓意,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深深缅怀和对今日壮丽江山的赞美之情。
二、材料与主题的关系
分析主题可从材料入手。分析材料,先要明确写作对象或话题范围,之后分析材料的数量、性质及组成方式,再分析层次写出层意,最后概括出中心。如2010年湖南卷:《一朵午荷》。该文写“午荷”,主要采用了两个材料:一是去年9月去参观画展途中与友人围绕“秋荷”凋落后的孤独是否应该欣赏而发生的争辩;一是今年秋天在植物园欣赏秋荷时的见闻感受。第一次观荷,面对雨中之荷矫健挺拔矜持的形象,听到“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我”有些不解,这引起了“我”的思索,也引发了“我”第二次观荷。第二次观荷,面对“空虚向我袭来”,“残荷来欣赏我的孤寂”,“我”由此悟出“兴衰无非都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孤寂也并不就是一种羞耻”,欣赏孤寂也不是“一种罪恶”。两次观荷,围绕“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展示出“我”“不解——思索——感悟——升华”的心路历程。从材料的分析中得出主题,那就是对人生的感悟:“孤寂也并不就是一种羞耻”,欣赏孤寂也不是“一种罪恶”;“兴衰无非就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生命在轮回中得到一个质的升华”。
三、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的关系
(一)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1.词句与段文的关系
词句含义的理解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如2007年湖南卷:根据最后一段,谈谈你对“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一句的理解。如果单独理解很困难,但联系该句所在的“最后一段”和全文理解就比较容易了。从“我爱十年前的刘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中可知:我对刘半农的爱是长久的,是朋友战友的真诚的爱;憎恶是近几年的事,恨是出于朋友的关心和爱护。从“我希望他是十年前的半农,他的为战士,即使浅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可知,作者是站在于中国有益的高度提出要求和希望的,希望他始终是战士,为中国做出有益的事情。从“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地深渊”可知,作者对敌人的恶劣行径是愤恨的,对刘半农的死是关切的,对他过去的战绩是肯定的。
2.段落、层次与全文的关系
段落、层次的意思相对单一集中,大体是围绕同一话题展开的。理解段落、层次必须要统观全文。高考考查有两种情况:一是段落、层次的结构和意义,一是段落的作用。分析段落、层次的结构和意义,要把握全文的结构方式、话题的转换、时空的迁移及人事景物的变化等情况。分析段落的作用,要看该段在全文中的位置,要从结构和意义表达两方面分析。开头段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或设问开头,引人思考;或制造悬念,引人追问;或描写环境,烘托气氛,为故事展开、人物活动作铺垫;或写他人他物他事,引出所写对象;或议论抒情,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或揭示中心,总领全文;或引用诗文名句,激发兴趣;等等。结尾段的作用,或照应开头,首尾圆合;或总结全文,揭示中心;或议论抒情,含蓄隽永;或发出号召,激励鼓动;或设问提示,引人深思;或描写环境,烘托气氛;或自然结尾,水到渠成等等。文中段落的结构作用大都是过渡。过渡段是独立的。过渡体现作者思路、话题的转换。一个段或承上或启下或承上启下,文意因之发生改变。语言常常有概括性的作用。如2010年湖南高考《一朵午荷》:17.简要归纳画线段落的段意,并简析该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分析画线段落可知:作者描摹“我”“诚心”、“紧张”等心理,表明第二次看荷前“我”的心理准备和心理期待。该段是全文的关节,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我真正懂得荷,是在今年一个秋末的下午”紧承上文,而“再轻步向荷池走去”引领下文。
(二)部分与部分的关系
1.首尾关系
分析首尾关系,也要从结构和意义两方面入手。首尾部分,前后语句相互呼应,使全文结构严谨,主题突出。具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开头提出问题,结尾解答;开头营造一个环境一种气氛,结尾再写环境的变化或持续,烘托一种气氛;开头奠定一种感情基调,结尾强调这种感情或写出感情的变化;开头造成悬念,结尾解开悬念;开头阐明一种道理,结尾深化道理;等等。如张晓风的《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开头极写自己不知是什么都要执守,“半是凶霸,半是温柔,却不肯退让,不肯商量,要把生活里细细的琐碎的东西一一护好”;中间展开联想,充分拓展时间于尘世的意义,结尾揭示就是百年的光阴也经不起“蹉跎和迟疑”,人们不是“要把生活里细细的琐碎的东西一一护好”,而是要把“短如一生又长如人生的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守住的道理,从而深化了人生哲理升华了主题。
2.段与段、层与层的关系
作品要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议理抒情。随着内容的展开,各部分各段落各层次在结构和意义方面构成相应的关系。主要有总分总(或总分或分总)关系、并列关系、对照关系、递进关系、主次关系、顺承关系和因果关系等。我们要弄清文章采用的结构关系,明确其特点及表达效果。例如,并列关系的特点是几个段或层在意义上是平列的,无主次先后之分,一般位置可以调换,几个段或层从相同或不同的角度表现中心。而对照关系是两个段或层的并列。如2010年全国II卷《灯火萧萧》,其主体部分主要是将前后的两段生活并列,形成对照,使我们看到前后生活的变化和作者的不同感受:前期,以煤油灯为代表的物质文明是贫穷的,灯下苦读之乐祖孙相伴之爱是最值得珍重的精神财富;后期,以电灯、彩灯为代表的物质生活是富裕的,而祖母的去世,我怅然失落。在对照中,我们也感受到作者对过去生活尤其是灯下与祖母相伴生活的深深怀念、对今日情感生活缺失的怅惘。
四、主次或主宾的关系
1.主要对象与次要对象
文学作品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绝不是平均用墨的,只不过每一篇作品侧重点不同而已。分析人事物景时,必须分清主次或主宾。次要对象是为主要对象服务的。如2008年湖北卷《加德满都的雾》:文章的第二、三自然段着重写了关于鲜花和动物的细节。从本文的主旨来看,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雾的哪些主要特点?从艺术表达效果来看,这些细节描写又有什么作用?解答这两道题,我们可利用主次或主宾分析法。描写雾是主,描写花、鸽子、狗、树和人是宾是次。根据次要(客体)为主要(主体)服务的原则,可知作者写花等细节主要目的是突出雾的模糊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写雾,为什么一定要写这么多的细节以及自己的独特感受?仔细分析可知,如此众多的雾中景象使雾的形象更具体更突出,使文章内容更丰富更具有多样性,使行文活泼生动,增强了文章的情趣和感染力。
2.主要材料与次要材料的关系
作者写文章所用的材料往往不止一个。这些材料有主次之分。主题主要是通过主要材料表现出来,次要材料起辅助作用。分析材料要重点分析主要材料,兼顾次要材料。只有对主次材料进行全面分析,我们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形象特点及作者的态度和感情。
3.主要手法与次要手法
一篇作品,往往并非只有一种表现手法,常是多种手法并用。各种手法有其不同的艺术效果。例如衬托手法就是借助次要的人事物景以突出主要的人事物景,使主要对象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象征手法,是借助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某种特殊意义的一种表现手法,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各种手法综合运用,可相得益彰,强化艺术效果,增强作品感染力,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如2007年湖南卷《忆刘半农君》,就采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方法。对比是主要方法。一是刘半农的前后对比,表现其思想观点的变化以及行为的变化;二是“我”对刘半农的情感态度的前后不同。衬托手法为次。第三段反衬出刘半农的积极勇敢进步;第五段正面衬托刘半农的韬略、真诚坦率和单纯。对比手法和衬托手法的运用,使人物思想性格形象具体,使作者感情鲜明强烈,增强了表达效果,突出了中心。
五、虚与实的关系
虚实是相对的:现实为实,想象(联想)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正面为实,侧面为虚……写文章的人或以虚证实,或以实证虚,甚至以虚代实,因而就构成了一种“互解”关系。我们分析文章必须明白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的道理。
1.实中求虚
就是对具体的记叙描写或说明性语句进行分析概括。如2010年全国I卷《大河家》第17题:(1)韩三十八老汉“喜欢看河”又“总是默默无语”,这是为什么?(2)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分析人物事件可知:早年从军的韩三十八历经千难万险回到家乡是因为大河家有他的根和养育他的母亲河。归后,虽说他生存艰难,但艰难磨砺了他的意志,使他坚韧不屈、成熟稳重而深沉。黄河给他带来了欢乐和幸福。所以他“喜欢看河”又“总是默默无语”。作者这样写一方面是为了表现黄河儿女的性情和对母亲河的深情,一方面是要表达自己的主观意愿:像韩老汉那样沉稳,有任世事浮沉总那么气定神闲的态度。
2.以虚析虚
就是对议论性抒情性语句进行分析概括。相对于叙事描写和说明的语句,议论性抒情性语句显得“虚”,其中包含的情与理也很“虚”。我们通过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概括,进而把握其中蕴含的情与理。如2008年北京卷《碧云寺的秋色》的结尾段:“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承的源流。”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结尾段是个议论段,是“虚”的。该段主要采用对比、引用、比喻和因果分析的说理方法,阐明古人因为社会生活的原因更易悲秋,但对生活中的美也会有所发现、感悟和吟咏,并非因为在旧时代,便使一切审美体验都笼罩在时代的阴影下。时代可能是对立的,但人的感情、审美体验却可能有共同之处。这样,我们就会明白其中之理:过去与现在并非割裂的,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古人与今人的审美感受是有相同之处的。
3.虚实互解
文学作品大量采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将过去的或未来的相关人事物景与现实紧密联接起来,以表现自己的创作意图。根据“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互生”的原理,我们可以将“回忆的”、“悬想的”与“现实的”人事物景结合分析以达到“虚实互解”的目的。如2006年湖南卷《在山阴道上》,作者写参观鲁迅先生故居绍兴的前后经过为实,写“我”心中的“巨人形象”、“勇士的雕像”和鲁迅的《好的故事》的景象为虚。写实,表现了今日山川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写虚,表现鲁迅先生的不屈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样,“过去的”与“现实的”、“鲁迅的”和“作者的”紧密相连,完美地表现了文章主题。
(作者单位:东安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