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课程是一门兼具实践性、理论性和综合应用性的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美术教学的知识,形成一定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随着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暴露了许多潜藏背后的问题。例如,重视绘画技能的培养忽视理论知识的教育,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堂教学等方面的诸多问题。我们要积极主动地研讨、剖析,找到症结之所在,提出有效的应对解决措施,才能逐渐改善当前美术院校教育现状,推动高校美术教育发展。因此,美术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学;现状;创新途径;探究
一、当前高校美术教育教学的现状
教学拘泥于传统形式,缺乏创造性和创新性。一是课程设置不合理。素描+色彩+专业课程(油画、国画、版画等)=总课时量,这一课程设置模式是目前高师美术教育的普遍教育模式。只重视传统美术技法科目的教学,忽视手工制作(如陶艺、剪纸、折纸等)、书法篆刻、民间传统技艺等项目的技能训练。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社会形势发展需要、人才培养质量需求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二是“重技艺、轻学理”。专业性过强,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理论水平薄弱,无法顺利参与教育教学实践,难以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三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当前高校艺术教育以传统的教育模式为主,缺乏新观念、新方法。材内容比较陈旧,美术理论教学仍以绘画技能的讲授为主,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四是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美术教育不在于培养出多少画家和艺术家,主要是在教会学生美术绘画知识和技巧的同时,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认知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很多高校在美术教学中却没能抓住这个目标,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不高。忽视文化课程学习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五是部分高校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不足。如,很多高校多媒体教室严重不足,绝大多数教师仍然是板书教学,只有少数教师能用多媒体教学。六是美术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不高,实践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创新意识。美术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需要广泛涉猎与美术专业相关的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二、新形势下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途径
(一)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
针对课程设置不合理,建议增加理论课程的课时量,开设与绘画艺术相关的横向学科的教学研究。本着“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调整教学模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一是高校要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开设美术相关理论和实践课,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提高学生整体美术理论素质。二是在教学内容上由于学生课程较多,教师的授课内容一定要针对学生实际和就业需求,要学有所用;在教学方法上,要坚持深入浅出、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三是在教学手段上要不断创新。要结合专业发展和学生实际,运用多媒体、视频、图片等种媒介,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要广泛涉猎相关专业知识和课外知识,充分备课,扩大课堂的知识面和内容含量,授课内容既丰富多彩又重点突出,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标综合化,教学内容实用化
传统的美术教学的培养目标比较单一,也比较纯粹,就是为社会培养美术专业的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目标逐步综合化,不仅仅重视学生的专业素养,而且开始注重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新的历史时期,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目标在于教会学生认识美术艺术的现代性,使学生能在欣赏、解读艺术现象的时候,不仅关注作品的内容、形式,而且也知道认识材料、技巧、科技与作品的关系。教学内容是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是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美术教学课程规定着学生的学习内容,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影响着美术教育目标的实现。在新的历史环境下,我国高校美术教学改革内容必须进一步实用化,面向生活、面向企业、面向市场环境,将高校美术教学改革与市场发展环境联系起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社会培养社会和市场紧缺的现代化美工人才,促进我国社会进步和发展。比如,将家居美工装饰、市容美工装饰、服装美工装饰等细分开来,以满足不同行业及不同市场的需求。
(三)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
美术教学用具除了笔、墨、纸、石膏等常规教具外,最常用的手段是挂图、录像。在信息化的今天,多媒体技法辅助教学既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必然要求。多媒体的使用,有省时、省力、直观、快捷、灵活等优点,它能使绘画内容变笼统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在素描教学中,透视规律一向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会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直观地将透视规律呈现出来,复杂问题简单化,使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美术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讲授《中国美术史》时,结合生动有趣的历史知识和美术典故,用讲故事的方法,生动有趣的灌输美术史理论知识,把中国历史典故和美术典故加进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采用一些幻灯片把生动的中国历代美术作品展示给学生看,利用美术欣赏的方式边欣赏边讲解美术史论,学生一定会在生动的讲故事当中欣然接受美术史知识的熏陶,从而不自觉的喜欢美术史的学习。同时,应增加社会实践内容。美术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种有实质教学作用与深远意义的美术学的学科,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们能深刻了解到课堂上的实际美术运用与美术教学之间的区别与关联,这能让学生们学以致用,真正体现美术教学的客观作用。
(四)突出“研究性”教学,以课题式教学引导学生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是指探究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的方法。传统美术教育以事物的普遍规律和造型规律为研究对象,很少触及深层次的艺术问题。课题式教育以微观的局部问题为出发点,意在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文化内涵。通过课题式教育着力发挥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参与课题讨论与研究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中既训练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又增强了课题组成员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突出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主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当前美术教育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五)改革美术考核制度
如何考出学生的真实成绩,这是值得美术教师深思的课题。美术教师在考核学生成绩时,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比如平时的出勤率、平时的学习态度、课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考试理论成绩、实践成绩等等,而不应仅仅局限于期末考试成绩。当然,为了更加公平的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划分不同的百分比,如平时成绩占百分之三十,期末成绩占百分之七十。
【参考文献】
[1]贾霞.高校美术教学改革浅谈[J].美术教育研究,2013(10).
[2]孟春艳.高校美术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J].中国美术教育,2013(06).
[3]毛联瑞.浅谈高等院校美术教学改革新途径[J].美术大观,2011(04).
[4]曾维华.对当前高校美术教育状况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5(09).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学;现状;创新途径;探究
一、当前高校美术教育教学的现状
教学拘泥于传统形式,缺乏创造性和创新性。一是课程设置不合理。素描+色彩+专业课程(油画、国画、版画等)=总课时量,这一课程设置模式是目前高师美术教育的普遍教育模式。只重视传统美术技法科目的教学,忽视手工制作(如陶艺、剪纸、折纸等)、书法篆刻、民间传统技艺等项目的技能训练。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社会形势发展需要、人才培养质量需求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二是“重技艺、轻学理”。专业性过强,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理论水平薄弱,无法顺利参与教育教学实践,难以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三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当前高校艺术教育以传统的教育模式为主,缺乏新观念、新方法。材内容比较陈旧,美术理论教学仍以绘画技能的讲授为主,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四是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美术教育不在于培养出多少画家和艺术家,主要是在教会学生美术绘画知识和技巧的同时,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认知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很多高校在美术教学中却没能抓住这个目标,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不高。忽视文化课程学习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五是部分高校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不足。如,很多高校多媒体教室严重不足,绝大多数教师仍然是板书教学,只有少数教师能用多媒体教学。六是美术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不高,实践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创新意识。美术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需要广泛涉猎与美术专业相关的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二、新形势下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途径
(一)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
针对课程设置不合理,建议增加理论课程的课时量,开设与绘画艺术相关的横向学科的教学研究。本着“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调整教学模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一是高校要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开设美术相关理论和实践课,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提高学生整体美术理论素质。二是在教学内容上由于学生课程较多,教师的授课内容一定要针对学生实际和就业需求,要学有所用;在教学方法上,要坚持深入浅出、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三是在教学手段上要不断创新。要结合专业发展和学生实际,运用多媒体、视频、图片等种媒介,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要广泛涉猎相关专业知识和课外知识,充分备课,扩大课堂的知识面和内容含量,授课内容既丰富多彩又重点突出,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标综合化,教学内容实用化
传统的美术教学的培养目标比较单一,也比较纯粹,就是为社会培养美术专业的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目标逐步综合化,不仅仅重视学生的专业素养,而且开始注重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新的历史时期,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目标在于教会学生认识美术艺术的现代性,使学生能在欣赏、解读艺术现象的时候,不仅关注作品的内容、形式,而且也知道认识材料、技巧、科技与作品的关系。教学内容是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是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美术教学课程规定着学生的学习内容,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影响着美术教育目标的实现。在新的历史环境下,我国高校美术教学改革内容必须进一步实用化,面向生活、面向企业、面向市场环境,将高校美术教学改革与市场发展环境联系起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社会培养社会和市场紧缺的现代化美工人才,促进我国社会进步和发展。比如,将家居美工装饰、市容美工装饰、服装美工装饰等细分开来,以满足不同行业及不同市场的需求。
(三)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
美术教学用具除了笔、墨、纸、石膏等常规教具外,最常用的手段是挂图、录像。在信息化的今天,多媒体技法辅助教学既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必然要求。多媒体的使用,有省时、省力、直观、快捷、灵活等优点,它能使绘画内容变笼统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在素描教学中,透视规律一向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会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直观地将透视规律呈现出来,复杂问题简单化,使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美术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讲授《中国美术史》时,结合生动有趣的历史知识和美术典故,用讲故事的方法,生动有趣的灌输美术史理论知识,把中国历史典故和美术典故加进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采用一些幻灯片把生动的中国历代美术作品展示给学生看,利用美术欣赏的方式边欣赏边讲解美术史论,学生一定会在生动的讲故事当中欣然接受美术史知识的熏陶,从而不自觉的喜欢美术史的学习。同时,应增加社会实践内容。美术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种有实质教学作用与深远意义的美术学的学科,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们能深刻了解到课堂上的实际美术运用与美术教学之间的区别与关联,这能让学生们学以致用,真正体现美术教学的客观作用。
(四)突出“研究性”教学,以课题式教学引导学生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是指探究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的方法。传统美术教育以事物的普遍规律和造型规律为研究对象,很少触及深层次的艺术问题。课题式教育以微观的局部问题为出发点,意在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文化内涵。通过课题式教育着力发挥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参与课题讨论与研究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中既训练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又增强了课题组成员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突出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主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当前美术教育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五)改革美术考核制度
如何考出学生的真实成绩,这是值得美术教师深思的课题。美术教师在考核学生成绩时,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比如平时的出勤率、平时的学习态度、课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考试理论成绩、实践成绩等等,而不应仅仅局限于期末考试成绩。当然,为了更加公平的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划分不同的百分比,如平时成绩占百分之三十,期末成绩占百分之七十。
【参考文献】
[1]贾霞.高校美术教学改革浅谈[J].美术教育研究,2013(10).
[2]孟春艳.高校美术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J].中国美术教育,2013(06).
[3]毛联瑞.浅谈高等院校美术教学改革新途径[J].美术大观,2011(04).
[4]曾维华.对当前高校美术教育状况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