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必对“街头政治”保持高度的警惕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街头政治”的实质和特点
  
  “街头政治”并不是一个新事物,在中外近现代史上屡见不鲜。它是政治斗争的一种形式,有正向和反向之分,关键看为谁所用,欲达到什么目的。
  “街头政治”,通常指某些政治势力为达到一定政治目的,发动群众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冲击政府部门的活动。具体表现有:张贴标语、散发传单,游行集会,举办街头讨论会或组织辩论演讲,发起街头签名运动,搞群众性串联,罢工罢课,静坐绝食,占领广场,围困政府机关等。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在世界范围内“街头政治”的现实看,它实际上已成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拓展其势力范围和在别国建立亲美政权的有效工具。
  当代由美国推行的“街头政治”,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这些“街头政治”大多“和平”地进行,但也可能演变成为暴力冲突,导致流血。(2)“街头政治”的组织者,有的直接站出来煽风点火,更多的则藏于幕后,暗中操纵。(3)常伴随着外部势力的介入,往往有邻国或大国争夺的背景。(4)这些“街头政治”主要由一国的反对派组织发动,因而常处于攻势;而当权者则居守势,结果常是当权者不断妥协,最终丧失政权。(5)军队是“街头政治”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街头政治”的组织者总要极力争取军队、警察的同情和支持,使军队保持“中立”或最终倒戈。(6)就后果而言,“街头政治”可造成政局动荡、政权更迭,甚至是国家的分裂。(7)当前有一种趋向值得注意:有越来越多的当权者因害怕国际制裁,不敢轻易动用武力对付“街头政治”。
  
  二、美国推行“街头政治”的策略
  
  美国欲搞垮一国政权,通常使用两种手段,一是诉诸武力,用枪炮直接推翻它所敌视的政权,并扶持一个亲美政府。但这种方式代价高昂,后遗症颇多,效果不佳。二是推行“街头政治”。利用选举,培植亲美代理人,并竭尽全力帮助其登台夺权。事实证明,目前后一种方式行之有效且代价较小: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至今已花费2000多亿美元,死亡1500多名士兵,仍没有完全达到目的;而对乌克兰仅投入2亿美元,未发生人员伤亡,而大见成效。
  在实践中,美国已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在别国搞“街头政治”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打出“民主”、“改革”的旗号,煽动民众
  “民主”始终是美国干涉别国内政的旗号。事实证明,在有些国家喊出此类口号能有效动员民众。1989年10月7日,民主德国首都柏林,示威者在共和国宫国庆招待会场外高呼“民主”、“改革”等口号。同年10月9日,莱比锡爆发了7万人参加的游行示威,其后事态急剧扩大,最终导致昂纳克的下台和柏林墙的倒塌。1989年10月28日,保加利亚反对派“生态公开性”组织举行反政府集会示威,要求“民主”和“公开性”,形势发展异常迅速,保共总书记日夫科夫于当年11月10日被迫辞职。
  (二)物色和扶持反对派领导人做代理人
  美国早就意识到,没有代理人的“街头政治”往往难成气候。为此,他们十分注意培养起领导作用的骨干分子,以使整个活动的展开有纲领、有步骤地进行。波兰的瓦文萨、南斯拉夫的科什图尼察、格鲁吉亚的萨卡什维利、乌克兰的尤先科都是美国相中的“领袖人物”,他们明里暗里都受过美国的鼎力相助,有的还在美国接受过“民主教育”。
  (三)财政上的大力支持
  代理人一旦选定,美国便多管齐下,通过各种渠道,向其代理人提供财政支持、舆论配合和技术指导。比如,通过各种基金会向代理人提供“全方位”支持,包括对反对党给予公开的资金支持,向反对党的电台、报刊、电视台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在“人权”和“民主”的幌子下,煽动民族纠纷和劳资纠纷等。以索罗斯基金会为例。该基金会1980年开始支持捷克斯洛伐克的“七七宪章”运动,1981年开始支持波兰“团结工会”运动,1984年在匈牙利建立了东欧第一个基金会,又于1987年建立了“苏联索罗斯基金会”;之后又打入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等国。这些国家随之相继出现了大同小异的各种“街头政治”活动,冲击这些国家的政权机构,成为这些国家共产党政权垮台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格鲁吉亚所谓的“天鹅绒革命”中,西方势力借助其非政府组织事先作了充分的筹划,如花多少钱、资助哪个反政府组织、与谁合作等。他们还派得力干将进入格鲁吉亚,对格反对派发动“街头政治”进行“手把手的指导”。
  (四)抓住当事国举行大选之机,帮助反对派夺权
  “街头政治”的发生,不仅有诸多深刻而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还与西方鼓吹的“多党制”、“普选制”密切相关。现今西方更多地抓住当事国举行选举的机会,发起“街头政治”进行夺权,以推行西方式的制度。从南斯拉夫到格鲁吉亚、乌克兰的政权更迭,都是亲西方的反对派领导人在选举中落败后,宣称选举“舞弊”,不承认选举结果,在美国的支持下挑起街头纷争的结果。
  (五)“街头政治”的地点一般选择在一国的政治中心——首都
  因为在这里西方的外交官和记者容易介入,影响大、传播快,原本是一国的局部事件很快就会“国际化”,有助于美国动员国际社会向当事国当局施压。
  (六)新闻传播在“街头政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街头政治”中,美国利用其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强势地位,对当事国实施媒介“轰炸”,将当权者贴上“独裁”、“反民主”、“反人道”、“违反‘人权’”等标签,大张挞伐,为反对派夺权提供“法理”依据;同时不厌其烦地播放反对派的声明、讲话,以影响受众和选民。
  (七)施加高压不许当事国当局动武
  美国知道,街头政治的克星是武力。所以,它总是以“国际舆论”施加压力,以“经济制裁”相威胁,迫使当事国当局不使用武力。一方面捆住当权者的手脚;另一面让反对派放开手脚地干,不达目的不罢休。
  
  三、“街头政治”得手的内外条件
  
  “街头政治”在一国的发生,通常有国际和国内两重背景。就国际背景来讲,外部势力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苏联、东欧共产党丢失政权,一些第三世界国家领导人的下台,许多国家的政局动荡,都与外部势力的干预分不开。与此同时,“街头政治”在任何一个国家得手,还须具备特定的内部条件。通常来说,经济社会矛盾激化、政治体制不健全和缺乏民主、官场腐败等,都是“街头政治”爆发的内因。
  从苏联解体的教训看,美国的遏制只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苏联解体主要源于内因:(1)尽管苏联军力强大、科技发达,但人们生活水平并没有随之提高。(2)苏联的特权阶层和两极分化,激起了群众强烈不满。(3)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搅乱了人们的思想。(4)苏共党内出现了严重的分裂。
  国内的经济社会矛盾被外部势力利用,会引发复杂的“街头政治”局面。20世纪80年代波兰的情况是,工人对生活条件极度不满,西方就派人来做工作,建立“团结工会”,推出瓦文萨,最终搞垮了共产党政权。这次在乌克兰政治危机中,外部势力极力让老百姓相信:选择尤先科就是选择民主,才能告别贫困。
  
  四、应对“街头政治”的政策建议
  
  美国搞“街头政治”频频得手,来势愈发凶猛。美国视我国为其推行全球霸权的最大威胁,我国始终是其分化、西化、弱化的重要目标。如果在我国首都北京爆发大规模“动乱”,美国必将推波助澜,大加利用。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还在拉大、失业率上升、有的官员贪污腐败、部分青年人信仰缺失、一些领导干部严重脱离群众,在一定条件下,也有可能诱发“动乱”。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加紧研究对策。综合历史经验与现实问题,具体建议如下: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
  要深刻认识到,“街头政治”不仅会影响国家形象、削弱我党的执政能力,还会危及党的执政地位。要充分利用南、格、乌的生动事例,在广大干部和高校师生中开展形势教育,请领导和专家做报告,讲清“街头政治”的实质与危害,以增强识别力和免疫力,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局。
  (二)要组织一支宏大的骨干队伍,当需要时能拉得出、用得上
  必要时用他们反制“街头政治”。就像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那样,用合法的群众行动对付“街头政治”。目前,高校中政治教员、辅导员和部分党团干部正在被“边缘化”,这很不正常。届时他们或许能成为对付“街头政治”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斗争中,他们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
  (三)要高度重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矛盾
  当前要采取坚决措施,遏制两极分化和贪污腐败,这是防止和对付“街头政治”最具根本性的办法,是治本之策。有的群众有不满情绪,领导不能怕,要给群众说话的机会和发泄不满的渠道。如果他们的意见是对的,就应该接受;如发现存在误解,就应解释清楚。这样可缓和矛盾,防止事态扩大。
  (四)要确保党对军、警的绝对领导
  所谓的军队“国家化”和“中立化”,完全是陷阱,东欧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沉痛教训就是明证。应对所谓的“街头政治”,我们决不能放弃无产阶级专政。
  (五)加紧建立“街头政治”的应急机制,遇事快速处理,避免事态扩大、蔓延
  建议深入研究瓦文萨、萨卡什维利和尤先科上台以及米洛舍维奇、谢瓦尔德纳泽下台的过程与原因,这对于我们认清美国推行“街头政治”的战略意图、策略手法,研究我们的应对之策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传媒大学张崇防、马越舟、王万征整理)
其他文献
2004年12月24日,湖南省长沙市中级法院刑事审判庭庄严宣判:湖南省政府原副秘书长王道生(正厅级)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共同受贿人王健(王道生的儿子)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没收财产20万元。  王道生特大受贿案虽是湖南省院近年来查处的多个厅级领导干部受贿犯罪案件之一,但他却是省政府机关在位的职务最高的第二名领导干部。用反贪干警的话说,这是在湖南省
期刊
日前,记者参加了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资源节约与代用专业委员会主持召开的高效低耗水煤浆制备技术与开发项目推介会,并采访了专委会主任刘士芳。  记者:刘主任,首先祝贺您,今天的会议开得热烈,成功,本刊将对会议情况进行报道。  刘士芳:谢谢,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是一个重要的行业协会,资源节约与代用专业委员会是经国资委研究同意、民政部批准的由该协会领导的专委会。我们的工作刚刚开展起来,也需要大家的支持,也
期刊
朗肽:致力打造中国生物制药业的脊梁  张平华徐坤    近年来,在珠江三角洲西侧的佛山市南海区,一家新兴高新技术企业吸引了医药界和经济界人士的目光。这个运营时间不到两年的“小字辈”,一出世便让这座以陶瓷业、铝型材加工业和轻纺工业为荣的城市为之侧目:取得国家药监局的GMP认证;被国家发展改革委选定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其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产品“盖扶”已进入国内各主要医院,在妇产科
期刊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企业将面对更加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机遇与挑战共存。在知识经济和创新加快的当今时代,要想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创造“世界级质量”,创新全球化市场,不断提升科技与质量水平。实践证明,企业靠市场,市场靠产品,产品靠质量,全面涵义上的质量竞争已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研究中外优秀企业可以发现,全新的质量管理理念和创新实践是其制胜法宝。    一、质量经营上升为企业发展战略的
期刊
一、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2004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62815亿元,比上年增长11.5%。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4805亿元,增长16.7%;累计实现利润11342亿元,增加3129亿元,增长38.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5312亿元,增加1585亿元,增长42.5%)。  轻重工业生产增速差距缩小。全年轻、重工业分别完成增加值17762亿元和37043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和
期刊
在货物贸易领域,关税和非关税措施是衡量一个国家贸易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平均关税水平从加入前的15.3%逐步降低到2004年的10.4%。这其中,工业品平均关税在加入前是14.8%,2004年到9.5%,2005年将进一步降低到9.3%;农产品平均在加入前是23.2%,2004年到15.6%,2005年将继续降到15.5%。在非关税措施方面,加入前中国对377个税号(按
期刊
去年以来,由于受国际市场化肥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国内用肥需求增加和化肥生产成本上升等诸多因素影响,化肥等农资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党中央、国务院对此十分重视,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采取切实措施,保证化肥等农资的生产供应,抑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为了提前安排好今年春耕化肥生产供应和价格监管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等五部门于去年11月17日就联合发出了《关于做好化
期刊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阐述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阐述了以改革统揽反腐倡廉各项工作,要求全党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建立惩防并举的反腐败体系,加大预防腐败的工作力度,必须坚持
期刊
东盟:  展望2005年,东盟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主要体现在:一些国家通过经济改革和调整,企业盈利能力提高,消费者信心提升,企业投资复苏,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比率下降。这些因素将从内部支持东盟经济的增长。此外,东盟在经济合作和次区域贸易谈判方面的一些成果也将逐步转化为实际的经济利益。  但是,东盟经济面临的不利因素和不确定性有所增加。东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可能不如2004年:2005年美国的经济增长速
期刊
2004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取得了新进展,为加快国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初步确立了在国民经济中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也为2005年全面实现“十五”目标、完成“十五”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影响2005年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世界经济将趋于平稳增长  2004年,世界经济出现强劲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