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岩松曾在《白说》中提到他理解的幸福。他说,幸福可以无限地接近,但不能真正地拥有。意思是说,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是有不顺心的事发生时,总能在不经意间听到一些抱怨,但却很少见到因为遇到不如意的事而开心和感激。相反,我们在生活中也会与美好的人、景或是事相遇,但不会立刻察觉到自己身处幸福,更不会有些许的满足感。
而我,在这之前从未想过,幸福是什么,我幸福吗?后来,我想了许久,想了我自己、想了我的家庭、想了我的学校、想了我身处的社会环境。我感谢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兄弟姐妹,给了我一个有爱的家,让我在需要被呵护的时候给我力量;我感谢我的学校,它让我认识老师、同学,学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让我学会了知识;我感谢这个社会,它改变了我的认知,让我明白我不仅是自己的、父母的,更是社会的,无论我遭遇怎样的困境和疾病,它都不会放弃我。所以,我是幸福的。
我觉得我是幸福的,我的生活也是幸福的。生活,它更是一本书,有着和其他书一样的共性,也有不同的章节,酸、甜、苦、辣。但它更有自己的特殊性,我们都是这本书里的主人公,我们都亲自梳理着每一个关于自己的情节。
我的家在甘肃,我在这里长大,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着别样的情感。仍记得小时候曾因为考试没有考好而将试卷放在外侧贴有“闲人免动”的盒子里,惹得家里人至今记得我当年淘气的情形,每逢过节便拿来逗乐;更记得春季误掰果树孕育的幼种,被母亲责备了一整个春天,还不忘提醒果树结果少吃几个果子,算是对错误的弥补……生活的细节历历在目,有时候当时的淘气或是惩罚行为,总能为日后的生活添加乐趣。以前认为长辈对待自己的错误过于刁钻,还因为一两句的责骂耿耿于怀,好几天对父母的呼唤置之不理。现在想想,这可能就是生活的过程,若是没有小时候的经历,我便没有现在这般理解生活。
小时候年幼,不明白父母因为生活而奔波的苦。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遇到的困难多了,我也懂了每一份责任的重要,每个人的生活不易。渐渐地,日子变得好起来了,家里的水果不再需要自家果树上的补给就可以满足,每每一口脆甜的果子咬在嘴里,我总能想起那年春天掰掉果树上嫩芽的愚蠢行为。可能也正是因为那一次的经历,让我明白了果树生长,冬季天寒掉光了叶子,来年春天长出嫩芽的不易,日后吃果子时不再浪费一丁点儿的果肉。父母曾教导,每一个行为都是一个奖励,可能在短暂的时间内不会有多大的收获,但是日子长了,总有能学到的东西。
是的,生活可能本身就是幸福,只是埋怨的人多了,也就显得不那么幸福了。可能过个几年,也许埋怨也就成了幸福呢?即便不是,其实,生活的调侃也是一种小小幸福呢。
(作者系南昌工程學院学生)
(责任编辑 刘冬杨)
而我,在这之前从未想过,幸福是什么,我幸福吗?后来,我想了许久,想了我自己、想了我的家庭、想了我的学校、想了我身处的社会环境。我感谢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兄弟姐妹,给了我一个有爱的家,让我在需要被呵护的时候给我力量;我感谢我的学校,它让我认识老师、同学,学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让我学会了知识;我感谢这个社会,它改变了我的认知,让我明白我不仅是自己的、父母的,更是社会的,无论我遭遇怎样的困境和疾病,它都不会放弃我。所以,我是幸福的。
我觉得我是幸福的,我的生活也是幸福的。生活,它更是一本书,有着和其他书一样的共性,也有不同的章节,酸、甜、苦、辣。但它更有自己的特殊性,我们都是这本书里的主人公,我们都亲自梳理着每一个关于自己的情节。
我的家在甘肃,我在这里长大,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着别样的情感。仍记得小时候曾因为考试没有考好而将试卷放在外侧贴有“闲人免动”的盒子里,惹得家里人至今记得我当年淘气的情形,每逢过节便拿来逗乐;更记得春季误掰果树孕育的幼种,被母亲责备了一整个春天,还不忘提醒果树结果少吃几个果子,算是对错误的弥补……生活的细节历历在目,有时候当时的淘气或是惩罚行为,总能为日后的生活添加乐趣。以前认为长辈对待自己的错误过于刁钻,还因为一两句的责骂耿耿于怀,好几天对父母的呼唤置之不理。现在想想,这可能就是生活的过程,若是没有小时候的经历,我便没有现在这般理解生活。
小时候年幼,不明白父母因为生活而奔波的苦。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遇到的困难多了,我也懂了每一份责任的重要,每个人的生活不易。渐渐地,日子变得好起来了,家里的水果不再需要自家果树上的补给就可以满足,每每一口脆甜的果子咬在嘴里,我总能想起那年春天掰掉果树上嫩芽的愚蠢行为。可能也正是因为那一次的经历,让我明白了果树生长,冬季天寒掉光了叶子,来年春天长出嫩芽的不易,日后吃果子时不再浪费一丁点儿的果肉。父母曾教导,每一个行为都是一个奖励,可能在短暂的时间内不会有多大的收获,但是日子长了,总有能学到的东西。
是的,生活可能本身就是幸福,只是埋怨的人多了,也就显得不那么幸福了。可能过个几年,也许埋怨也就成了幸福呢?即便不是,其实,生活的调侃也是一种小小幸福呢。
(作者系南昌工程學院学生)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