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学是师范院校的基础课程,是培养未来教师基本师范素质,面对新世纪基础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严峻挑战,特别是应对全面实施创新教育的需要,教育学也必将面临着由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创新的转变。
[关键词]师范教育学 课堂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195-01
教育学课程是师范院校的专业课,而多年来学生对教育学学习不感兴趣,不知道如何学,更不知道为什么学,感受不到教育学知识对自身成长的必要性。经过我们认真探讨,课堂教学设计上存在问题,如我们对教学目标的设计过于强调认知领域,教学过程的设计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没能给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环境。在对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进行四个转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教学目标设计:从知识本位到关注学生生命成长
传统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有效传递,见书不见人,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装载知识的容器,或者是学习知识的工具。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认真分析本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而不仅仅是去把握这节课教学的知识点,不能把学生当作是为学习这些知识而存在,教师是为教这些知识而存在的。相反,先探讨这个知识点对于学生有没有必要学习。如在教学“学校、家庭和社会”一节时,首先和学生探讨,学校、家庭和社会是一个人成长的三个空间,就你的了解,哪一个空间比较理想,哪个空间存在的问题较大?我们想深入了解哪一个?学生之间经过争执探讨,积极性有了,他们得出共同的结论:哪一个空间都存在问题,我们都想知道,都要学。这种把知识学习建立在学生成长需要的基础上,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更有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二、教学过程设计:由以教师的教为主到关注学生的经验和感受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的产生经常处于心理活动的前沿——有机体遇事,情绪总先被触发;有机体做事,首先要受情绪的监察。情绪体验不仅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选择,而且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1]学生的学习,首先要从情感上接受,产生“我想学”的冲动,然后才开始学习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内在价值,注重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在与教学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步建构起自己的教育学知识体系。
教学过程由以教师的教为主向以学生的主动参与转变,教师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并且是以学生独特的方式参与。比如提问这一环节,教师不去提问某一个具体的问题,因为学生对具体问题的回答容易造成学生认知、情感的肢解。教师要让学生谈“上节课你的感受是什么,觉得哪些知识更有意义”或“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等。这一类问题,能引导学生把知识学习过程自动内化,有利于知识的建构。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回应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话语,更面对他的精神世界。教师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对待、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要让学生参与决策,因为是学生自己的选择,他们总是认真对待。比如教育学第一章是关于学生思想认识的一个问题:“教育学在师范教育中的地位”,教师问学生:“你们想一想,这节内容要告诉我们什么?”学生说:“教育学重要呗。”教师又问学生:“那同学们看怎样处理合适?”学生非常诚恳地说:“老师,这一节不讲了,我们学点有用的。”就这样,学生自主参与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学生真正成为了教学过程的主体。
三、课堂教学方式:由师生授受方式到情境设置中的师生互动
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过分强调知识和技能自外而内的外烁过程,教学过程只简化为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记、练的过程,忽视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体验,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诘问知识的习惯。这种把知识凌驾于学习者之上,学习者只能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甚至会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以知识建构为核心,教师的任务是为知识建构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撑。[2]教师在教育学教学中,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一种学习情境,推动学生在建构的过程中获得发展。比如对“复式教学”一节,教师在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之间制造了一种不和谐状态,从现在人口出生率低这一事实出发,创设出问题情境:在一个区域内,学生人数少,年龄跨度大,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使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从而解决了复式教学的概念、编班原则、课表编排等问题,使学生在解决虚拟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四、课堂教学设计:由预设到生成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学生生活世界的经验和体验的延伸,课程是在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的、生长的过程。根据这种理念,教师对教学只设计一个框架、一个思路,而考虑更多的是不断变化的情况,对弹性因素和不确定因素的准备,这样能为课堂教学的实践留出主动参与、积极互动、创造生成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对主体教育思想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2(11).
[2]裴娣娜.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J].学科教育研究,2000(1).
[关键词]师范教育学 课堂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195-01
教育学课程是师范院校的专业课,而多年来学生对教育学学习不感兴趣,不知道如何学,更不知道为什么学,感受不到教育学知识对自身成长的必要性。经过我们认真探讨,课堂教学设计上存在问题,如我们对教学目标的设计过于强调认知领域,教学过程的设计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没能给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环境。在对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进行四个转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教学目标设计:从知识本位到关注学生生命成长
传统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有效传递,见书不见人,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装载知识的容器,或者是学习知识的工具。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认真分析本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而不仅仅是去把握这节课教学的知识点,不能把学生当作是为学习这些知识而存在,教师是为教这些知识而存在的。相反,先探讨这个知识点对于学生有没有必要学习。如在教学“学校、家庭和社会”一节时,首先和学生探讨,学校、家庭和社会是一个人成长的三个空间,就你的了解,哪一个空间比较理想,哪个空间存在的问题较大?我们想深入了解哪一个?学生之间经过争执探讨,积极性有了,他们得出共同的结论:哪一个空间都存在问题,我们都想知道,都要学。这种把知识学习建立在学生成长需要的基础上,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更有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二、教学过程设计:由以教师的教为主到关注学生的经验和感受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的产生经常处于心理活动的前沿——有机体遇事,情绪总先被触发;有机体做事,首先要受情绪的监察。情绪体验不仅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选择,而且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1]学生的学习,首先要从情感上接受,产生“我想学”的冲动,然后才开始学习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内在价值,注重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在与教学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步建构起自己的教育学知识体系。
教学过程由以教师的教为主向以学生的主动参与转变,教师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并且是以学生独特的方式参与。比如提问这一环节,教师不去提问某一个具体的问题,因为学生对具体问题的回答容易造成学生认知、情感的肢解。教师要让学生谈“上节课你的感受是什么,觉得哪些知识更有意义”或“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等。这一类问题,能引导学生把知识学习过程自动内化,有利于知识的建构。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回应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话语,更面对他的精神世界。教师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对待、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要让学生参与决策,因为是学生自己的选择,他们总是认真对待。比如教育学第一章是关于学生思想认识的一个问题:“教育学在师范教育中的地位”,教师问学生:“你们想一想,这节内容要告诉我们什么?”学生说:“教育学重要呗。”教师又问学生:“那同学们看怎样处理合适?”学生非常诚恳地说:“老师,这一节不讲了,我们学点有用的。”就这样,学生自主参与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学生真正成为了教学过程的主体。
三、课堂教学方式:由师生授受方式到情境设置中的师生互动
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过分强调知识和技能自外而内的外烁过程,教学过程只简化为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记、练的过程,忽视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体验,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诘问知识的习惯。这种把知识凌驾于学习者之上,学习者只能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甚至会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以知识建构为核心,教师的任务是为知识建构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撑。[2]教师在教育学教学中,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一种学习情境,推动学生在建构的过程中获得发展。比如对“复式教学”一节,教师在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之间制造了一种不和谐状态,从现在人口出生率低这一事实出发,创设出问题情境:在一个区域内,学生人数少,年龄跨度大,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使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从而解决了复式教学的概念、编班原则、课表编排等问题,使学生在解决虚拟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四、课堂教学设计:由预设到生成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学生生活世界的经验和体验的延伸,课程是在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的、生长的过程。根据这种理念,教师对教学只设计一个框架、一个思路,而考虑更多的是不断变化的情况,对弹性因素和不确定因素的准备,这样能为课堂教学的实践留出主动参与、积极互动、创造生成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对主体教育思想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2(11).
[2]裴娣娜.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J].学科教育研究,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