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0年代,国门洞开,西学涌进,尤其是西方哲学著作,譬如尼采,譬如康德,成为这个年代学子不同专业的共同“自修课”。也因此,在那个年代,国内的哲学家是受人尊敬的,而哲学这门专业,也如同现今所谓的“国际金融”等热门专业一样,很是热了一阵,热到学历史专业的我,竟然有一段时间迷上了哲学方面的书。因为迷上了,所以周辅成先生主编的《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商务印书馆1978年出版)也读得津津有味。不过,现在想想,书中到底说了什么毫无记忆,倒是记住了周辅成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教授名头。也因为熟悉这个名字,看到新出版的《燃灯者——忆周辅成》一书,就涌起了读读的愿望。
书很好读,也很耐读。好读,是因为作者赵越胜文笔好。耐读,是因为周辅成学问和精神都极具感染力。
周辅成是四川江津人,毕生研究东西方哲学史和伦理学。读大学时就写出《康德的审美哲学》,被贺麟前辈称为国内最早研究康德美学思想的文章。1933年他从清华大学哲学系毕业后考上研究生,毕业后担任四川大学、金陵大学、武汉大学教授,出版了《哲学大纲》一书。1949年后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授,出版《论董仲舒思想》《论戴震》等著作。在伦理学方面,编译了《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西方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主编《西方伦理学家评传》等书。
作者赵越胜,是周辅成的“登堂”弟子。“文革”末期,作为小“青工”的赵越胜,得到在市机械局“专职哲学进修班”学习的机会,而周先生则成为他的老师。几堂课下来,赵越胜觉得“先生只手为我们推开一扇窗,它面对着蔚蓝色的海洋”;而对周先生而言,面对着这个“毛头小伙子”的提问,也体会到了“久违了的‘思想快乐’”。两人自此演绎出一段朴实感人的师生情。
赵越胜在初次听到周先生讲课时,有这样的感受:“我坐在教室后面,远望着先生勉力的样子,心里隐隐被某种东西触动着,是什么?一时说不清。”而在30年以后,赵越胜写这本书的时候却说得很清楚:“先生就是一盏放在灯台上的灯”,“无论逆境顺境,先生都反身以诫,持守着中外先哲们所昭示的理想,担负着阐发至善的劳作,一生不落名缰利锁,以恬淡充和之气,葆有中国传统读书人的纯正品格。”
“什么是传统读书人的纯正品格”?那就是学问和精神的完美结合。周先生说:“我觉得中国现代人有一个极大的错误意见,便是以为学问和精神乃是两回事。以为有学问的人,不一定要有品德,有品德的人不一定有学问。
书很好读,也很耐读。好读,是因为作者赵越胜文笔好。耐读,是因为周辅成学问和精神都极具感染力。
周辅成是四川江津人,毕生研究东西方哲学史和伦理学。读大学时就写出《康德的审美哲学》,被贺麟前辈称为国内最早研究康德美学思想的文章。1933年他从清华大学哲学系毕业后考上研究生,毕业后担任四川大学、金陵大学、武汉大学教授,出版了《哲学大纲》一书。1949年后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授,出版《论董仲舒思想》《论戴震》等著作。在伦理学方面,编译了《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西方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主编《西方伦理学家评传》等书。
作者赵越胜,是周辅成的“登堂”弟子。“文革”末期,作为小“青工”的赵越胜,得到在市机械局“专职哲学进修班”学习的机会,而周先生则成为他的老师。几堂课下来,赵越胜觉得“先生只手为我们推开一扇窗,它面对着蔚蓝色的海洋”;而对周先生而言,面对着这个“毛头小伙子”的提问,也体会到了“久违了的‘思想快乐’”。两人自此演绎出一段朴实感人的师生情。
赵越胜在初次听到周先生讲课时,有这样的感受:“我坐在教室后面,远望着先生勉力的样子,心里隐隐被某种东西触动着,是什么?一时说不清。”而在30年以后,赵越胜写这本书的时候却说得很清楚:“先生就是一盏放在灯台上的灯”,“无论逆境顺境,先生都反身以诫,持守着中外先哲们所昭示的理想,担负着阐发至善的劳作,一生不落名缰利锁,以恬淡充和之气,葆有中国传统读书人的纯正品格。”
“什么是传统读书人的纯正品格”?那就是学问和精神的完美结合。周先生说:“我觉得中国现代人有一个极大的错误意见,便是以为学问和精神乃是两回事。以为有学问的人,不一定要有品德,有品德的人不一定有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