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有偿补课治理专项调研与督查情况》通报,其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以考试成绩、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重要指标的狭隘政绩观,造成学校应试教育倾向、校际间分数攀比和畸形竞争,部分地方和学校对有偿补课态度暧昧,甚至默许纵容。(见《新华网》)
每逢寒暑假,我们总能看到一些孩子背着书包,出入于各大教育机构,出入于教师家中,这些孩子都是去参加补课的。说起有偿课,恐怕大家并不陌生,据说每两个孩子中就有一个正在参加有偿补课或曾经参加过有偿补课。对于有偿补课,教育部早就明文禁止,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也三令五申,严禁教师有偿补课,然而,现实总是十分无奈,有偿补课不仅未能得到根治,反而愈演愈烈。
一提到有偿补课,网友往往将矛头一致指向教师,各种指责将教师推向了舆论的顶峰。教师有偿补课肯定不对,但个人认为并非“罪魁祸首”,现行的教育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才是有偿补课难以禁止的根源。可以说,有偿补课是应试教育产下的怪胎,而今,学生升学也好,学校考评教师的业绩也好,主要还是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这根指挥棒的主导下,学校为了升学率,往往对补课行为睁只眼闭只眼,而教师为了高业绩,同时还可以赚些外快,何乐而不为呢?此外,有偿补课难以禁止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家长的推波助澜。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如果不是部分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主动要求学校和老师补课,有偿补课就没有生长的土壤。
由此可见,要从根源上杜绝有偿补课,一是要改变现行的考试制度和评价制度。将终结性评价变为过程性评价,将分数评价变为综合素质评价,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深入人心。二是要提高课堂效率。学校要加强教师师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着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要自我约束,守住底线,不碰红线,履职尽责,扎实搞好课堂教学。三是要加大惩處力度。相关部门要加大排查,开通举报信箱,对违规补课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形成强大的威慑力。四是家长要转变思想观念,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要盲目跟风,不要寄希望于补课,要敢于与歪风邪气作斗争。
每逢寒暑假,我们总能看到一些孩子背着书包,出入于各大教育机构,出入于教师家中,这些孩子都是去参加补课的。说起有偿课,恐怕大家并不陌生,据说每两个孩子中就有一个正在参加有偿补课或曾经参加过有偿补课。对于有偿补课,教育部早就明文禁止,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也三令五申,严禁教师有偿补课,然而,现实总是十分无奈,有偿补课不仅未能得到根治,反而愈演愈烈。
一提到有偿补课,网友往往将矛头一致指向教师,各种指责将教师推向了舆论的顶峰。教师有偿补课肯定不对,但个人认为并非“罪魁祸首”,现行的教育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才是有偿补课难以禁止的根源。可以说,有偿补课是应试教育产下的怪胎,而今,学生升学也好,学校考评教师的业绩也好,主要还是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这根指挥棒的主导下,学校为了升学率,往往对补课行为睁只眼闭只眼,而教师为了高业绩,同时还可以赚些外快,何乐而不为呢?此外,有偿补课难以禁止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家长的推波助澜。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如果不是部分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主动要求学校和老师补课,有偿补课就没有生长的土壤。
由此可见,要从根源上杜绝有偿补课,一是要改变现行的考试制度和评价制度。将终结性评价变为过程性评价,将分数评价变为综合素质评价,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深入人心。二是要提高课堂效率。学校要加强教师师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着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要自我约束,守住底线,不碰红线,履职尽责,扎实搞好课堂教学。三是要加大惩處力度。相关部门要加大排查,开通举报信箱,对违规补课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形成强大的威慑力。四是家长要转变思想观念,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要盲目跟风,不要寄希望于补课,要敢于与歪风邪气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