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凤头”具有“起针”、定调的作用。
“起针”是打毛衣的第一步,为织品的大小、样式、花纹奠定基础,后续的针针相连都是由它生发出来的。散文的开头犹如打毛衣的“起针”,它引领着后文的内容,与后文筋骨相连、息息相关。
犹如任何乐曲都有调子,散文虽姓“散”,但它是个艺术整体,是作者用心血浇灌出来的“花朵”,它在读者面前会呈现出一定的情感和语言色彩。散文开头的遣词造句以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调,对文章整体起着定调的作用,定情感基调,定语言基调。
比如,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五《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开头,就巧妙地起着“起针”和定调的作用。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文章开头沉静地交代追悼会的时间、地点以及举办的主题,缓缓地叙述程君与“我”之间的对话,引出写纪念文章的话头,而写纪念文章这个愿望在无比的哀痛、沉郁中显得那么无奈、盘曲。这一“起针”直贯后文,从眼前的追悼场景回溯“三一八”惨案,回溯刘和珍以及四十多个进步青年“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表达内心的“出离愤怒”和深刻反思,包括对义无反顾的“猛士”的赞叹和追思,对愚妄凶残的“屠夫”的抨击和诅咒,对卑劣无耻的“流言家”的揭露和蔑视,对苟活于世的“庸人”的批评和期待……
从感情和语言的角度讲,开头长长的定语、缓缓的语调,包含着异常沉重、沉痛的心情,营造的氛围几乎使人透不过气来。不信,你设身处地想象作者在开追悼会的礼堂外“徘徊”,然后,读一读这两段话,就能分明地感受到其中的郁闷、沉痛。这为后文沉重的叙述、无情的揭露、深沉的思考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有人说《记念刘和珍君》的语言表达呈现出“欲吐还吞、欲吞不得、吞而复吐的具体的痛苦的情状与深情的叙说”,这一特点在文章的开头就得到了很好的奠基。
“豹尾”回应前文,留出想象空间。
有好的开头当然还应有好的结尾。好的结尾总是能回应标题或前文,并且在完结之后留出空白,留下想象的空间和思维的空间,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也。
《记念刘和珍君》的结尾同样是富有特色的。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回答了前文“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虽然身处笼罩着“浓黑的悲凉”的“非人间”,对当局的卑鄙、残暴以及整个社会的黑暗有着清醒的认识,但作者还是顽强地向往并表达着“希望”,尽管这一希望是十分“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一句,自然呼应了“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在“直面”“正视”的基础上“奋然而前行”,这是对“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有着清醒、深刻的认识之后义无反顾的“前行”,奋不顾身的战斗!
最后一段则明显借用了古代祭文结尾常用的“呜呼哀哉,伏惟尚飨”的表达格式,并有所扬弃,根据所要表达的特定的情感主旨作了适当的改造。“呜呼”的浩叹惊天地、泣鬼神,沉痛无比,加上语句简短,再加上单独成段,自然将情感推向高潮,既点醒题目“记念刘和珍君”,又高度笼括全文的情感和主旨。
“凤头”“豹尾”常为命题者所青睐。
正因为开头和结尾地位特殊,作用非同一般,为作者所特别用心用力,所以也常常为命题者所青睐。
2014年高考山东卷考查黄裳的《浣花草堂》,第19题问:“这篇游记为什么从杜甫写起?”文章开头是这样的:
到四川来以前,在行筐里放进了几册旧书,其中清初朱鹤龄的《杜诗辑注》是部头最大的。虽然觉得有些累赘,可是终于还是放进去了。半月以来,枕上灯前,有时间就拿来翻翻,真也给旅途平添了无限趣味。尽管已经是平日熟读了的,可是在蜀道上重读,就会给你带来更为新鲜的感受。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
杜甫在成都住过一段不短的时间,在集子里留下了四五卷诗,约占他全部留下来的作品的六分之一。人们就从他的诗里追寻他当日居住的草堂的遗址。从宋代开始,人们就在成都西郊为他建了一座祠堂,这就是“浣花草堂”。历代经过十次以上大小的修缮,直到今天,更修整得焕然一新,成为游赏的登临胜地。
作者款款地从出差携带《杜诗辑注》说到杜甫,凸显浣花草堂主人杜甫的诗人身份,同时“在蜀道上重读”杜诗,那些描写山川风物的诗篇,引发了作者更为新鲜更为丰富的感受,这种新鲜丰富的感受统贯全文,很自然地引出对于文人作家来说特别希望登临的胜地——浣花草堂。
2012年高考浙江卷考查了《母亲的中药铺》,命题则关注到了它的结尾:“作者在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文章结尾如下:
现在,父亲走了,去了天国。母亲一个人守着我们,在空旷的屋顶上栽花种菜。母亲身子瘦弱,时有病痛,我很是担忧,同时,我又安慰自己:生病不正常吗?不正证明了人生活着?何况,这世上,还有那么多栩栩如生的药在陪护呢。一根草是药,一撇叶是药,一线阳光,一滴水,也都是,甚至,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人的灵芝。母亲多年与草木为伴,沉浸于无边无际的药香之中。于我而言,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为我清热解毒,可以抵御这世间的种种伤害。
“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这句话处于文末,属于全文的收口绾结的部分。它很好地呼应了标题“母亲的中药铺”,深化了文章的题旨自不待言,母亲的大爱与美德,如同中药的药理,慰藉着“我”的心灵,为“我”抵御世间的种种伤害,成为“我”无价的精神财富。同时,这一贴切、形象的比方,从肺腑自然流出,很好地表达出“我”对母亲的热爱、感激之情。
古人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善始善终”“敬始慎终”,对于散文作品特别是开头和结尾的品味,不也同样应该如此吗?
“起针”是打毛衣的第一步,为织品的大小、样式、花纹奠定基础,后续的针针相连都是由它生发出来的。散文的开头犹如打毛衣的“起针”,它引领着后文的内容,与后文筋骨相连、息息相关。
犹如任何乐曲都有调子,散文虽姓“散”,但它是个艺术整体,是作者用心血浇灌出来的“花朵”,它在读者面前会呈现出一定的情感和语言色彩。散文开头的遣词造句以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调,对文章整体起着定调的作用,定情感基调,定语言基调。
比如,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五《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开头,就巧妙地起着“起针”和定调的作用。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文章开头沉静地交代追悼会的时间、地点以及举办的主题,缓缓地叙述程君与“我”之间的对话,引出写纪念文章的话头,而写纪念文章这个愿望在无比的哀痛、沉郁中显得那么无奈、盘曲。这一“起针”直贯后文,从眼前的追悼场景回溯“三一八”惨案,回溯刘和珍以及四十多个进步青年“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表达内心的“出离愤怒”和深刻反思,包括对义无反顾的“猛士”的赞叹和追思,对愚妄凶残的“屠夫”的抨击和诅咒,对卑劣无耻的“流言家”的揭露和蔑视,对苟活于世的“庸人”的批评和期待……
从感情和语言的角度讲,开头长长的定语、缓缓的语调,包含着异常沉重、沉痛的心情,营造的氛围几乎使人透不过气来。不信,你设身处地想象作者在开追悼会的礼堂外“徘徊”,然后,读一读这两段话,就能分明地感受到其中的郁闷、沉痛。这为后文沉重的叙述、无情的揭露、深沉的思考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有人说《记念刘和珍君》的语言表达呈现出“欲吐还吞、欲吞不得、吞而复吐的具体的痛苦的情状与深情的叙说”,这一特点在文章的开头就得到了很好的奠基。
“豹尾”回应前文,留出想象空间。
有好的开头当然还应有好的结尾。好的结尾总是能回应标题或前文,并且在完结之后留出空白,留下想象的空间和思维的空间,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也。
《记念刘和珍君》的结尾同样是富有特色的。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回答了前文“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虽然身处笼罩着“浓黑的悲凉”的“非人间”,对当局的卑鄙、残暴以及整个社会的黑暗有着清醒的认识,但作者还是顽强地向往并表达着“希望”,尽管这一希望是十分“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一句,自然呼应了“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在“直面”“正视”的基础上“奋然而前行”,这是对“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有着清醒、深刻的认识之后义无反顾的“前行”,奋不顾身的战斗!
最后一段则明显借用了古代祭文结尾常用的“呜呼哀哉,伏惟尚飨”的表达格式,并有所扬弃,根据所要表达的特定的情感主旨作了适当的改造。“呜呼”的浩叹惊天地、泣鬼神,沉痛无比,加上语句简短,再加上单独成段,自然将情感推向高潮,既点醒题目“记念刘和珍君”,又高度笼括全文的情感和主旨。
“凤头”“豹尾”常为命题者所青睐。
正因为开头和结尾地位特殊,作用非同一般,为作者所特别用心用力,所以也常常为命题者所青睐。
2014年高考山东卷考查黄裳的《浣花草堂》,第19题问:“这篇游记为什么从杜甫写起?”文章开头是这样的:
到四川来以前,在行筐里放进了几册旧书,其中清初朱鹤龄的《杜诗辑注》是部头最大的。虽然觉得有些累赘,可是终于还是放进去了。半月以来,枕上灯前,有时间就拿来翻翻,真也给旅途平添了无限趣味。尽管已经是平日熟读了的,可是在蜀道上重读,就会给你带来更为新鲜的感受。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
杜甫在成都住过一段不短的时间,在集子里留下了四五卷诗,约占他全部留下来的作品的六分之一。人们就从他的诗里追寻他当日居住的草堂的遗址。从宋代开始,人们就在成都西郊为他建了一座祠堂,这就是“浣花草堂”。历代经过十次以上大小的修缮,直到今天,更修整得焕然一新,成为游赏的登临胜地。
作者款款地从出差携带《杜诗辑注》说到杜甫,凸显浣花草堂主人杜甫的诗人身份,同时“在蜀道上重读”杜诗,那些描写山川风物的诗篇,引发了作者更为新鲜更为丰富的感受,这种新鲜丰富的感受统贯全文,很自然地引出对于文人作家来说特别希望登临的胜地——浣花草堂。
2012年高考浙江卷考查了《母亲的中药铺》,命题则关注到了它的结尾:“作者在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文章结尾如下:
现在,父亲走了,去了天国。母亲一个人守着我们,在空旷的屋顶上栽花种菜。母亲身子瘦弱,时有病痛,我很是担忧,同时,我又安慰自己:生病不正常吗?不正证明了人生活着?何况,这世上,还有那么多栩栩如生的药在陪护呢。一根草是药,一撇叶是药,一线阳光,一滴水,也都是,甚至,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人的灵芝。母亲多年与草木为伴,沉浸于无边无际的药香之中。于我而言,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为我清热解毒,可以抵御这世间的种种伤害。
“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这句话处于文末,属于全文的收口绾结的部分。它很好地呼应了标题“母亲的中药铺”,深化了文章的题旨自不待言,母亲的大爱与美德,如同中药的药理,慰藉着“我”的心灵,为“我”抵御世间的种种伤害,成为“我”无价的精神财富。同时,这一贴切、形象的比方,从肺腑自然流出,很好地表达出“我”对母亲的热爱、感激之情。
古人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善始善终”“敬始慎终”,对于散文作品特别是开头和结尾的品味,不也同样应该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