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姑苏城

来源 :商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tian2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春创办于上海浦东的玉森新药(下简称“玉森”),致力于天然药物、中药现代化研究及产业化运作。2007年年底,创始人玄振玉把公司搬到了苏州,那个时候它尚处于产品的早期研发阶段。
  公司要不要搬去苏州,玄振玉“有过犹豫,内心纠结过”。上海资讯、VC活跃,是人才集聚之地,具体到玉森而言,这里分布了数量可观的三甲医院,这对产品的临床试验与销售都提供了触手可及的便利条件,“这些是苏州所不能比拟的”。
  搬家还要面临一个更大的挑战:那些在上海安家落户的研发人员,都愿意去苏州吗?
  玉森是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第一批引进的领军人才企业,星月湖街A3楼是他们当时的办公所在地。玄振玉清楚地记得,2007年当他走进星湖街的时候,生物纳米园虽然并不像他想的那样,“是一片灰色的、死板的生产车间与工厂集聚地”,但相比上海,他仍以“荒凉”来形容这里。
  不过,几年下来,玉森成为园区第一家获得生产许可的生物医药公司,去年开始投入生产。“今年,我们的销售已近一个亿,有了几千万元的利润。”
  “投奔”苏州
  玉森搬迁至苏州的理由其实也简单不过,寸土寸金的上海让玄振玉感到创业的成本越来越大,除了人力成本的上涨,公司所在地的写字楼租赁价格也水涨船高,“一个月的租金每平方米从2块6到3块6,再到4块……”生物医药的研发,动不动就要投入上10年的时间,要在上海挺过这个无产出、无收入的阶段,让玄振玉覺得越来越困难。
  产品一旦完成研发,经过临床试验后,公司就会进入产业化运作阶段,“要搞车间、建药厂”,这在土地资源紧张的上海,很艰难。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理由,玄振玉还有一些来自他个人的细微感受。上海不仅是他创业的地方,他的博士学位也在这里攻读完成(他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对于这座城市的气质他当然不会感到陌生,但他对上海过快的生活节奏一直就喜欢不起来;对这座城市写在很多人脸上的“冷漠、压抑”也挺有感概。玄振玉每次都能从一群又一群站在红灯前等着过马路的年青白领的脸上,“看到写满脸的麻木”,而绿灯一亮,他们便匆匆忙忙面无表情四散而去,着急地赶去上班或回家。
  在玄振玉看来,这样的氛围其实影响到了一家创业公司的存活质量。如果一座城市让大家感到焦虑、压抑,又怎么会有很鲜活的创造力?如果它一味追求快节奏,这种浮躁感怎么可能会让一家创业公司心无旁骛去聚焦于产品的研发呢?
  “你要知道,对于一个需要花长时间研发产品的公司,一个平静的心态太重要了。”他说。
  公司还在上海浦东的时候,玄振玉看到很多员工一脸疲态地挤地铁赶来上班,在路上就要花掉一个多小时。这使得下班时间一到,很多员工便迫不及待地走出公司大门。这对于一家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做研发的公司而言,真的不是一件好事。
  较之于上海,玄振玉显然对苏州从容不迫的氛围、宜居的环境感到满意。玉森给没成家、没住房的员工,在离公司步行仅需20来分钟的地方租了7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每个房间可以住一两个员工。这为这个有80多人的团队,解决了一半员工的住房问题。“在苏州租套这样的房子只要2500—2600块钱,在上海会翻三倍。员工挣的钱比上海还要多,首先他就不要花租房子的钱。”而符合苏州人才引进标准的员工,园区政府为此还会另行安排,让他们租住价格更加优惠的公寓。
  公司搬至苏州的时候,是一个20多人的团队。玄振玉说,尽管做了不少工作,但当时确实有三四名员工因为在上海已安家落户等各种原因,还是离职了。对于留下来一起到苏州的员工,玄振玉采取的激励机制是,除了加薪,部分人还给予期权;除此之外,公司还给予这些员工一定的自由度,比如一个星期可以有几次回上海探亲的时间。
  玄振玉说,苏州好比是上海的后花园。每个星期他会去上海两三次,那里有些行业性的重要会议要参加,上海也是玉森研发的产品进行临床试验的重要基地。同时,他还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的硕士生导师,需要给学生上些课。对于这种双城生活玄振玉不觉得有什么障碍。他说,从苏州坐火车去上海只需要半个来钟头。“一些没结婚的员工很多都不想回上海了。”玄振玉说,他们当中有80%的人都在苏州置业买了房。“苏州有种可以让你安定下来的感觉,不像在上海,什么东西都很贵,什么都跑得快。”
  在苏州能得到什么?
  在苏州,玉森新药要支付给核心研发团队的人力成本其实并不比上海低。玄振玉的观点是,一个公司要不要逃离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不能只是简单地考虑成本问题。“否则,公司也完全可以搬去苏北这样的地方,那里的成本支出会更少,但那里没有人才优势。如果单纯为了省钱就没有意义了。”
  “公司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环境的要求不一样,最主要的是要看一个地方适不适合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他觉得,国内适合做研发的城市并不多,苏州算是其中之一。“如果光看一座城市的经济指标,那么,经济发达的温州更适合创新公司发展吗?显然不是。”在他看来,苏州整个城市在转型、升级,地方政府也愿意给创业公司提供支持,“适合做研发的城市一定有产业与人才的集聚,还有政府资源的支持,少一个都不行”。
  具体到玉森而言,能在这里建立生产基地是最让玄振玉心动的地方。苏州工业园区占地面积288平方公里,玄振玉在这里以20万元每亩的价格拿了20多亩地。“这块地的开发成本就要40多万元,他们这种做法就没指望拿土地去挣钱,就是希望把企业做好。”玄振玉显然被园区的魄力所折服,这很快解决了玉森在上海不能马上建立工厂进行规模化生产的难题。除此之外,“从银行贷款还能免息50%”,而现在玉森在科技园里所租的一栋3层楼的办公大楼,每平方米的价格一个月只要40多元,“在上海,我们要多花3倍的钱”。
  “上海的产品终端市场也很活跃。但寸土寸金,生产很不合适,我们只能搬迁到它的周边城市来发展。”玄振玉觉得苏州整体的创业氛围很好,公司刚搬迁到苏州便根据园区政策获得了政府1000万元人民币的项目支持。   当然苏州也有苏州的问题,就发展生物医药而言,上海有中医药现代化基金、浦东新区中药产业发展基金等。“不同新药的研发,都在不同程度上能获得政府的支持。”相比之下,“苏州产业发展还不够细化,针对新药的基金还很弱”。
  笔者向玄振玉提出了一个问题:“公司如果过于依赖政府的支持,尤其是在苏州这座很休闲的城市,会不会削弱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与团队作战的狼性?”
  “所以,我们的产品一旦规模化生产了,营销点就会放在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很快的上海。但研发需要的是专注与安静的氛围,用创新的产品去站住脚,所以就这件事来讲,它是不需要狼性的。”玄振玉回答。
  ·拓展阅读·
  天使投资人蔡文胜:
  什么样的城市适合创业?
  以我主要投资的互联网行业为例,我觉得衡量一个地区是否适合创业主要有三个标准:第一是当地的互联网氛围,就是说创业气氛怎么样,互联网人才多不多;第二就是当地是否有一两个起带头作用的互联网企业;第三是这个城市的生活环境是否舒服,因为做互联网的人,他们需要有创意,在生活比较安逸舒服的环境工作状态会更好。
  好的氛围是能够成就创业者的。58同城的姚劲波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姚劲波最早在广州,做了一个域名交易网站,他把这个网站卖给了万网。2005年他就搬到了北京,如果他一直在广州,有可能就不会有创业的想法。2006年初时,他要出来创业,我给他做了投资。我到现在还觉得是北京这个城市成就了他,因为他做的58同城这样的强媒体网站,如果不在北京而是在广州,就差了一些。
  综合各大创业城市,我觉得北京当然还是现在中国互联网创业氛围最好的,资源也是最多的,也是风投最多的一个地方。但是北京的创业者,更多的是比较擅长讲理论,一些小创业团队在执行方面会比较不足。上海比较适合像携程、土豆这样的综合服务型的网站,因为它能够辐射整个长三角和整个中国。广州的特点是属于实干型,技术研发类、游戏类项目,在广州创业较有优势。
  就二线城市来讲,杭州已经形成了以阿里巴巴为中心的电子商务氛围,在杭州创业应该是以电子商务为主。而厦门这个地方一开始是以中小企业服务起家,自从几年前我们的4399、美图秀秀在厦门崛起,厦门做一些游戏和工具型的东西也已经也非常好了。
  成都的氛围也比较好,高校众多,环境优美,创业者能够静下心来做事情。西安跟武汉,他们的优势是人才特别多,但是创业氛围还不是特别强,所以这两个城市一直在源源不断地为外地提供人才。
  还有比如青岛、苏州、珠海、重庆,现在在第二梯队里面,比较有可能脱颖而出。
  南北方創业者之间差别很明显,北方创业者规划得比较大,想得也比较周到,但是他们有时候就是想得太周到,往往就是不断地修正计划,一些人不断地跟别人讨论,最终也没有做起来。南方人创业比较不一样,因为他接触的东西比较少,想好就会马上执行,在执行方面会更快。
其他文献
看到这个标题你肯定很诧异:乞丐也讲营销吗?提起这事还是在一次出差途中遇到的,这件事给我很大的震撼,甚至有那么一些豁然开朗的感觉,我相信你看了以后也会有这样的感受。  上个月出差,出了机场以后,我到了离机场不远的一个露天停车场,由于还要等个朋友,于是我就坐在车里,翻翻书听听歌。至于当时看了什么书听了什么歌现在倒不太记得了,不过有个人却让我终身难忘:一个乞丐。  我说的这个乞丐并不是那种高学历的隐士级
期刊
陷阱一:熟人搭伙好开饭  很多创业者在选择“合伙人”时,总喜欢在熟悉的“圈子”里找。也正因为彼此熟悉、了解,因此在创业初期常以感情为重,对于企业中出现的经营方向、用人问题、财务问题等大多以忍让、和解的方式处理,而忽视了必备的契约签订和严格的约束制度。随着企业的成长,这种工作关系引发的矛盾和问题会逐渐显露,不仅不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有时甚至会导致企业步入破产境地。当年爱多的例子如今一幕幕依旧在上演。
期刊
永乐年间,臣僚勤于职守,出现了许多能臣和名臣,这与明成祖朱棣知人善任是分不开的。他用人赏罚分明,量才适用,不拘品级,且能以诚待人;鼓励臣下直言,但大事皆由个人决断。这是他事业取得成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明成祖即位后,重用了一批藩府旧人。这些人随明成祖起兵靖难,出生入死,胜利后身居高位,但仍不敢骄横。明成祖即位不久,就告诫这些旧臣“当思自保,凡人致富贵难,保富贵尤难。尔等从朕数年,万死一生,今
期刊
前言:2012年5月8日,中国卫生部、药监局、发改委、财政部、民政部等15个部委联合下达了一个重要文件:《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该文件指出: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现有确诊患者2.6亿人。其中常见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老年慢性病病程长、人群大、费用贵、致残致死率高。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
期刊
华谊老总王中磊坦言:电影水军是一些电影在上映前的惯用手法,目的是获得影评网站的高分,便于推销电影。这种“低级的电影营销手段”已是电影业内公开的规则。  这不得不让国内的营销者反思,难道网络水军已经渗透到国内营销领域的每个角落?电影甚至企业口碑,可以被水军轻而易举地控制?而水军又是些什么样的人?水军是通过什么手段操纵营销活动的?可以达到怎样的营销效果?笔者通过暗访,揭开网络水军的灰色一面。  不到两
期刊
去哪里创业好呢?  有两群鸭,其中一群特别会下蛋,每天可以下一只大大的蛋;而另外一群则非常懒,两天或三天才下一只普通大的蛋。这两群鸭各自生活互不干扰,各有各的池塘和草地,各下各的蛋。在猴年马月后的某日,懒鸭群当中的一只鸭来到了勤奋鸭群之中,这里的一切让它非常惊奇,鸭们竞相下蛋的场面异常热烈,每只鸭对下蛋都充满激情,且积极主动,恨不得下出一个破吉尼斯纪录的鸭蛋或者生下双蛋来才好。这给新来的这只鸭留下
期刊
据说,创业者有“三怕”:一是怕社会诚信差“被骗”;二是怕社会治安司法环境差“被整”;三是怕政府部门不公正待遇“被宰”。这三个方面是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不时遇到的困难,已成为影响创业成功的重要制约性因素。  “社会信用缺失让我血本无归”  辛汉民原是西安一家医院的职工,五年前他和几个朋友成立一家公司“下海”创业。他的第一个项目是给一位朋友在西安北郊做自来水的大桥供水管网工程,在西安泾河大桥底下十几米的
期刊
辛酸的童年  我出身在一个很苦的家庭,家里每天为吃饭的问题发愁,再加上父亲是个残疾人,从小我家就受到村里人的欺负。现在回想起来,真不知道那时候的日子是怎样熬过来的。  由于家庭贫困,我五岁时还被送给远房的舅舅收养。我哭着喊着被舅舅抱走了。可三个月后,父亲来接我了,抱着我痛哭流涕。  从我懂事起,我经常看到父亲眼里流露出太多的无奈,那时,真想替他分担所有的一切。我5岁就跟着父亲一起上山下田。到11岁
期刊
“成都是出了名的慢城市,但并不代表这里的创业者工作不努力。相反它能让我们有一个更好的生活,在工作时感到更沉稳和安全。”刘张博是成都移花互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创始人兼CEO,这家公司推出过“酒店达人”等移动应用。  最初选择在成都创业,刘张博几乎没有多想,因为那里是他的家乡,非常宜居。而且,他做的是互联网行业,只要有一台电脑、能联网就OK,加上有应用商店这样的平台,无论办公室在哪里,都可以完成开发和
期刊
冯仑:中央党校法学硕士、中国社科院法学博士。曾参与创建中国民生银行并出任该行的创业董事。现任万通控股董事长,企业界称他为“商界思想家”,地产界称他为“学者型”的开发商。  同一家公司被不同人看,或者同一人在不同时期看同一家企业,都会有非常不同的观感,状如观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也像看一个姑娘,一眼望去,十人十说。但总起来说,公司都是好看的是脸,摸着舒服的是胸脯,不能掏的是裤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