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讲述如何突破“诺奖魔咒”(下)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snow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您的短篇小说较多的题材是现实的,手法也是写实的,似乎与您在长篇小说中更多魔幻手法的运用不同,这是不是预示着您的创作开始转向现实主义?
  莫言:你指的是我近期的短篇小说创作吗?《故乡人事》系列可能给大家的印象是比较平实,朴拙的。期,我写了很多短篇小说,也尝试了各种风格。前一阵一位意大利译者正在翻译我的短篇小说,其中有《翱翔》《铁孩》《夜渔》《奇遇》《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等,这些短篇小说似真似幻、富有魔幻色彩,所以这位译者说这一组小说是莫言的鬼故事,魔幻故事。但无论风格如何“魔幻”,这些故事的核心还是现实主义的。我从未认为现实主义过时。问题是怎样现实,是什么样的现实。瑞典文学院评价我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我觉得这个评价是非常准确的。
  记者:对比早期的短篇小说创作,现在的创作题材似乎转向了对乡村落魄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这是否预示着您关注重心的转移?东北乡仍然会是您小说创作的“根据地”吗?
  莫言:我近期发表的“故乡人事”写了一组当下农村人物,有曾经风光现在落魄的农民企业家、有新一代的农村青年、干部等各色人等,当然也包括了你说的乡村知识分子。“高密东北乡”一直是我创作的源泉,但时代在变,故乡的人和事也在变,我一直努力在小说中体现这种变化。故乡会一直持续不断地提供给我资源和灵感,我未来的小说故事或许不会发生在高密东北乡,但一定会包含着现实的故乡带给我的灵感和启发。
  记者:以短篇小说为主的创作阶段还会维持多久?下一部长篇小说计划在什么时候推出?会是什么样的题材?
  莫言: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有时灵感来了,我会拿起笔来写,这个灵感会发展成一个短篇还是中篇甚至长篇,我有时也控制不了。有时写着写着,短篇就写成长篇了。关于长篇小说,我知道读者最关心这个问题。我只能说我会努力写出一部让自己真正满意的作品。题材嘛,有好几个构想,等写出来你们自然就知道了。
  如果不当作家就去做厨师
  记者:很多人获得诺奖后都会陷入所谓的“诺奖魔咒”,那么您个人在长达5年的沉寂期間,有没有产生过写作的焦虑?
  莫言:如果说一点焦虑都没有,那也是不诚实的。从我获奖之后第二天开始,我就想怎么样突破所谓的“诺奖魔咒”。有人说,这个人得了诺奖就不能再创作了,就写不出好作品来了。这种现象确实有它的客观原因。这个客观原因我也充分体验了,就是在时间精力上各种各样的牵扯,在精神上的各种各样的千扰,这都是存在的。好在我获奖的时候还比较年轻,57岁,应该还是创作的盛年。用五年的时间摆脱出来,进入新的一轮创作。看起来这个过程有点长,但正在逐步地实现。
  记者:现在在写作的时候会不会有“不能砸了牌子”顾虑?在创作上会不会更考虑如何表现出“正能量”?
  莫言:不管别人说什么,我该怎么办还怎么办,慢慢来,不着急。现在这个时候任何的仓促和着急都只能坏事。有的牌子不砸也会破,有的牌子砸也砸不破。我的作品从来不缺正能量。
  记者:获得诺奖是您小说创作生涯的“高峰”,您觉得还能创造出更高的高峰吗?
  莫言:我要努力攀创高峰。我没有太多期待和规划,就是抓紧时间写,努力写,希望能写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
  记者:您是十分成功的作家,您觉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莫言:刚开始写作时,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通过写作过上好日子,没有获奖的雄心,更没想到有一天会得奖。每个人心中“成功”标准是不一样的。要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我想还是得踏踏实实做事情。
  记者:如今还有很多年轻人正在加入文学创作的队伍,以过来人的经验,在写作上您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莫言:多读多写多琢磨。
  记者:获得诺奖对您的生活和创作最大的(好的、不好的)影响是什么?现在敢一个人去逛街吗?
  莫言:获奖后,各种社会性事务确实占用了我不少创作时间,现在喧嚣过去,我也慢慢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阶段。我经常一个人逛街,和获奖前一样。只不过,获奖后有时会被人认出。
  记者:在今年初发表的短篇小说《一斗阁笔记》,您的书房取名“一斗阁”有何含义?
  莫言:十几年前我在故乡县城买了一套房子,因为六楼没电梯,开发商附送一个阁楼。那阁楼像斗的形状。我在阁楼上读书写字,颇有收获,便为自己起了个斋号“一斗阁”。有人解读为“天下才华十斗,吾独占一斗”的意思,这是曲解了。
  记者:您的毛笔书法自成一体,每天花多少时间在写毛笔字上?写好毛笔字的关键在哪里?
  莫言:写毛笔字是我的一个乐趣。我有空就写。以我个人的经验,要想写好毛笔字,要多看名家作品,多写,多琢磨。另外要不怕出丑,写了给人看,请指点求批评。
  记者:据说您现在也用微信了,请问您的微信上的朋友圈里加了多少个人的微信?在微信里您会比较关注哪些方面的内容?您怎么评价微信这种新的“社交”平台?
  莫言:具体人数没统计过,应该有一百多个吧。我有时会看看朋友圈的信息,文学时政等都会看。微信确实提供了交流的便利,但也容易让人在海量的信息中花费大量时间。
  记者:您的家人中,谁是您小说的第一个读者?他们平时会看您的小说吗?
  莫言:我的第一个读者往往是出版社的编辑。我女儿很喜欢我的小说。
  记者:如果不是专业作家,您最想从事什么职业?
  莫言:厨师。
  记者:您当年走上写作道路是为了吃上饺子,那么在物质逐渐丰富的今天、不写作也能吃上饺子时,您的写作动力主要是什么?
  莫言:写出一部令自己满意的作品是我目前写作的最大动力。
其他文献
记者日前获悉,中国指挥家余隆登上英国《留声机》杂志4月刊封面。封面上余隆手执指挥棒,封面的正中央是醒目的“cHlNA”字樣。封面内含余隆、上海交响乐团与柏林德意志留声机公司(以下简称DG)合作发行第一张唱片的文章。这是继郎朗在2011年7月之后第二位中国音乐家登上《留声机》杂志封面,同时也是中国指挥家首次登上该杂志的封面。  余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世界著名的《留声机》杂志封面是第一次上中国指
期刊
向秀丽:舍身抢救国家财产  在广州,“秀丽”是一个知名度极高的品牌。“秀丽楼”“秀丽街”“向秀丽青年突击队”“向秀丽·雷锋志愿服务队”……它们共同纪念的是一位舍己为人的平民英雄———向秀丽。60年来,向秀丽精神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向秀丽,广东清远人,生前是广州市何济公制药厂工人。1958年12月13日晚,作为领班的向秀丽与罗秀明等几位工友在进行酒精投料时,满装酒精的大瓶瓶底突然断裂,
期刊
临近清明节,翻出邬姥姥的照片,这是邬姥姥去世前,我再次回到革命老区河北省涞源县时给姥姥照的照片,誰想成了姥姥的遗照。  邬姥姥,生前姓名,我并不知道,和我也并无血缘关系,称其姥姥源于她是本家一个婶婶的母亲,事实上邬姥姥曾经是爸爸的少年玩伴。初次见到姥姥,记得那是在2006年夏季的一天,我回到爷爷的家乡,也是爷爷生活战斗过的晋察冀革命老区河北省涞源县,在一个家族叔叔家里,第一次见到邬姥姥,因邬姥姥是
期刊
门头沟区历史文化悠久,矿产资源丰富。新中国成立以来,煤炭工业曾是门头沟区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为北京市的建设发展奉献了“一盆火”和“一桶金”。  近年来,门头沟区大力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以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为核心,把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加以挖掘传承和弘扬。特别是京西煤业曾为首都人民的生活支起“一盆火”,奉獻了“一桶金”,形成了独特的京西煤业文化。  在艰难转型的现代化生态新区建设之际,作者深入
期刊
本刊记者曾慕名来到北京松堂临终关怀医院采访,李伟院长正在查房,记者抓拍到了病患老人抚摸着李伟院长的脸说着心里话……胜似亲人般的画面,让人动容。李伟院长用真心和爱心护理着每一位老人。  朱宪民(著名摄影家)简介:  曾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六届、第七届副主席,中国艺术摄影学会执行主席,中国北京摄影艺术协会主席,文化部摄影专业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享受国务院艺术家特殊津贴。他执着地用镜头始终紧紧聚焦家乡,5
期刊
近日,由上海懿合文化传媒北京完美影视传媒、上海数元影视传媒等联合出品,根据张爱玲同名小说改编的年代情感大戏《半生缘》即将登陆北京卫视品质剧场,并于爱奇艺全网首播。该剧会集了著名导演杨亚洲,资深制作人何琇琼、苗萌、郭潇,特别艺术顾问施南生,造型总监张叔平,以及刘嘉玲、蒋欣郑元畅、郭晓东、邹廷威、董玥等一众实力派演员的华丽阵容。该剧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旧上海的故事,顾曼璐(刘嘉玲饰
期刊
2018年末,一部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电视剧《大江大河》引爆荧幕,作为主演王凯的表演受到好评。王凯不急不躁,静心在岁月中沉淀,做好演员分内的事,最终将自己酿成了一杯独一无二的美酒。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1982年8月,王凯在酷暑之时出生了。高中毕业时王凯成绩一般,家人觉得他与其上个普通大学,不如接替父母的班到新华书店工作。王凯同意了,他爱读书,也喜欢单纯的环境。1993年,书店举办了
期刊
在山城重庆国际马戏城的排练房里,由重庆杂技团看家节目《舞流星》改编而来的《星空下的女孩》正在紧张的排练中,八位女孩犹如精灵一般跳跃舞动……这八位女孩是重慶杂技团《舞流星》迎来的第五批表演队员,年龄介于12岁至17岁之间,来自天南海北。
期刊
严幼韵110岁出门时仍要穿高跟鞋、用香水  严幼韵是复旦大学第一届毕业生,第一个将小轿车开进校园的复旦校花,民国著名外交家顾维钧晚年的伴侣,最后一位上海滩的大小姐。  据严的二女儿杨雪兰讲:“妈妈110岁的时候,精神还是很好,每天都要看书、读报,一星期打一次麻将,且都是从下午三点一直打到夜里十一点多。她还特别喜欢交朋友,几乎能背下常用的六七十个电话号码,出门时仍要穿高跟鞋、用香水。”杨雪兰还笑称: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北京公交公司44路小环车队成立后不久,我就成了“北京青年文明车”的驾驶员。我们车组都是由车队优秀员工组成的,大家的工作热情都非常高,干劲也非常大。而且团结得像一家人一样,让人感到十分温馨。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和我搭班的售票员刘璐。  刘璐的母亲是我们公交第一位女駕驶员,也是最早的北京市劳动模范之一。因千活出奇的动因此人送外号“铁牛”。在母亲的影响下刘璐高中毕业后就选择了公交。在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