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由艺术的特色和功能、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结合的需要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讲艺术;思想政治教育讲艺术是可能的:既有唯物辩证法依据、也有历史渊源和事实依据以及具备讲艺术的条件。重视探索和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讲艺术的必然趋势,定能取得良好效果,否则无效。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艺术特色 依据 条件
高校一直进行着思想政治教育,但实效性并不理想,实事求是分析判断:长期以来不够重视研究和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是主因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存在着需要讲艺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基本趋势,重视探索、适应和遵循其规律性,定能取得思想政治教育成功,否则遭受惩罚,导致失败。
一、思想政治教育讲艺术的重要意义
(一)由艺术的特色和功能决定
完美的艺术通常是充分体现艺术的本质特性即审美性;艺术意象上的鲜明具体性和典型性;艺术意境的主客观的统一性、情景的交融性;艺术情节的生动性和热烈性;艺术手法的精当性和多样性;艺术结构的严谨性和完整性;艺术语言的准确性和鲜明性;艺术表现的独创性和风度气派性等。艺术种类许多,不同艺术,特色不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特色有:案例形象生动鲜明典型引人入胜性;教者的亲密人、感动人、激励人的浓厚情感性;语言精确生动有磁性;安排紧奏、教学内容难易多少和语速快慢的适当性;教育方法、模式的多样性和时代性;师生互动活跃默契性;逻辑严密、以理服人以及环境育人的人文理性;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独特性和创新性;教育内容的正义先进性、真理科学性、系统协调性、传承一贯性、前瞻未来的终极关怀性;追求生命价值、创造完美人生的高度审美性等。
艺术的特色决定艺术的功能很多。正如李岚清在《音乐·艺术·人生》讲座中说的:“艺术魅力在于它能使生活更有情趣,思维更有创意,工作更有效率,领导更有艺术,人生更加丰厚”。艺术修养对于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不可或缺的。
(二)讲艺术是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需要
社会呼唤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优良的人才,长期以來不够突出德智体美之间的统一性,是失误。例如,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忽视它们的内容、理念、做法在操作上的相互借鉴、相互渗透,致使思想政治教育枯燥乏味;艺术走向形式主义,缺乏艺术之魂。当务之急,就是要使狭义的美育发展到广义美育,形式美育发展到实质美育。广义美育,不仅包括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审美观和审美素养培养的狭义的艺术教育,还包括在各科渗透美学理念、美学技巧,进行美的体验,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素质综合发展的大美育。从形式美育发展到的实质美育是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思想政治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也应从狭义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到广义思想政治教育。从狭义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到的广义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基础、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法纪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健康审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涵盖政治、人文、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着力提升人的思想品德素质的一种综合教育。狭义思想政治教育应发展到广义思想政治教育是因为当今社会对人才的思想品德要求是综合的。应该讲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就是要使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实行它们之间的协同,为受教育者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有利于大学生领略艺术知识、欣赏艺术美,进而发展到领悟思想政治、法纪、道德、科学等知识和欣赏思想政治美、法纪美、道德生活美等,其情感丰富、心胸宽广、思路开阔、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思想政治道德法纪心理素质不断提升,其立体完整人格得到塑造,从而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具有先进思想政治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新型人才。
(三)是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结合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之间存在着互为目的、手段和条件的内在统一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必然包含着把思想政治当作艺术品推崇的理念与目标,表现为把思想政治当作艺术加以审美感受、审美欣赏、审美追随、审美珍藏,达到思想政治与艺术的交融发展的境界;艺术中也必须有思想政治的指向和统摄,有确信思想政治内容的艺术价值的存在,自信、自豪、愉悦、幸福奔向思想政治教育和美育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艺术意境使思想政治教育生动形象、充满激情;需要借助艺术情节加以牵引指向对思想政治的接受;需要借助艺术语言的生动精确使思想政治教育充满诗意得到享受,使学生准确理解思想政治内涵;需要利用艺术手法加以烘托和确信思想政治真善美存在。同样,艺术需要思想政治的支撑,没有正确的思想政治,也不可能有艺术教育的正确积极开展,也无法体现艺术的本质力量。总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的结合,能避免思想政治教育因缺乏艺术变得枯燥、抽象和生硬,也能克服艺术教育由于没有思想政治目的支配和决定变成没有精神实质,只有表面形式、甚至歪斜的艺术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讲艺术的依据和条件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讲艺术有理论依据、历史渊源和事实依据等。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讲艺术有唯物辩证法的哲学依据。它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的联系、全面和发展的观点。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政治观的形成和发展与其他素质培养密切依赖着,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系统工程,全面而又周密安排。其中就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具有审美宣传、审美感受、审美激荡、审美追随、审美境界攀登的思想政治教育;美育属于确信审美价值存在、彰显审美价值,创建和追随思想政治审美价值的美育。通过以思想政治为支撑,以艺术为滋养,实现它们之间的并驾齐驱、互补双赢。
研究我国教育史不难发现我国有以艺术培养思想政治道德修养的传统。从孔子、孟子、荀子到后来的一些代表人物都充分肯定了艺术对思想道德的陶冶作用。
孔子的思想集中于“礼乐”观中,他最早奠定礼乐相亲、善美相成的美学原则。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仁”不仅高于“欲仁”,也高于“好仁”。何谓“乐仁”?乐仁带有理性的社会倾向性的情感上的喜悦,已经发展到对仁的信仰。乐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情感、形成感觉、知觉再深入到人的理性,这种传达的途径与方式,是最切合人的本性的。所以孔子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在孔子的礼乐观中,意蕴着德政与艺乐、理性与情感的相携、相辅、相促的思想。孟子曾讲:“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孟子·尽心》)荀子也指出:“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易”。(《乐论》)他认为艺术具有 “美人”、“美俗”、“美政”的作用。在儒家经典《礼记·乐记》中,更是把“乐”与“礼”同视为治国方略的最高境界,谓之“礼乐并重”。
古今中外大量事实证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凡是讲艺术,效果让人惊羡。毛泽东和周恩来等领导人,领导中国人民干成了惊天动地的大事,这既缘于他们有卓越的领导才能,先进科学理念,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还缘于他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大师。凡是成功的教育者,无不讲究教育教学艺术性的。
具备讲艺术的基本条件。现在影视艺术发达,多媒体等软硬件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只要我们用心借用以及自创艺术品,能顺应和体现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讲艺术性的必然趋势,使其教育教学的内容、语言、动作、表达、课件、板书设计、组织教学的方法、策略、过程等等富有艺术性。
参考文献:
[1]颜世华.高校德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4):16~19.
[2]唐曼莲.简论毛泽东的信仰教育艺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8):50-53.
课题:
该文系湖南民族职业学院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题:《大学生法律意识与法律精神培养研究》的成果之一。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艺术特色 依据 条件
高校一直进行着思想政治教育,但实效性并不理想,实事求是分析判断:长期以来不够重视研究和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是主因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存在着需要讲艺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基本趋势,重视探索、适应和遵循其规律性,定能取得思想政治教育成功,否则遭受惩罚,导致失败。
一、思想政治教育讲艺术的重要意义
(一)由艺术的特色和功能决定
完美的艺术通常是充分体现艺术的本质特性即审美性;艺术意象上的鲜明具体性和典型性;艺术意境的主客观的统一性、情景的交融性;艺术情节的生动性和热烈性;艺术手法的精当性和多样性;艺术结构的严谨性和完整性;艺术语言的准确性和鲜明性;艺术表现的独创性和风度气派性等。艺术种类许多,不同艺术,特色不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特色有:案例形象生动鲜明典型引人入胜性;教者的亲密人、感动人、激励人的浓厚情感性;语言精确生动有磁性;安排紧奏、教学内容难易多少和语速快慢的适当性;教育方法、模式的多样性和时代性;师生互动活跃默契性;逻辑严密、以理服人以及环境育人的人文理性;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独特性和创新性;教育内容的正义先进性、真理科学性、系统协调性、传承一贯性、前瞻未来的终极关怀性;追求生命价值、创造完美人生的高度审美性等。
艺术的特色决定艺术的功能很多。正如李岚清在《音乐·艺术·人生》讲座中说的:“艺术魅力在于它能使生活更有情趣,思维更有创意,工作更有效率,领导更有艺术,人生更加丰厚”。艺术修养对于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不可或缺的。
(二)讲艺术是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需要
社会呼唤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优良的人才,长期以來不够突出德智体美之间的统一性,是失误。例如,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忽视它们的内容、理念、做法在操作上的相互借鉴、相互渗透,致使思想政治教育枯燥乏味;艺术走向形式主义,缺乏艺术之魂。当务之急,就是要使狭义的美育发展到广义美育,形式美育发展到实质美育。广义美育,不仅包括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审美观和审美素养培养的狭义的艺术教育,还包括在各科渗透美学理念、美学技巧,进行美的体验,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素质综合发展的大美育。从形式美育发展到的实质美育是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思想政治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也应从狭义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到广义思想政治教育。从狭义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到的广义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基础、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法纪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健康审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涵盖政治、人文、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着力提升人的思想品德素质的一种综合教育。狭义思想政治教育应发展到广义思想政治教育是因为当今社会对人才的思想品德要求是综合的。应该讲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就是要使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实行它们之间的协同,为受教育者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有利于大学生领略艺术知识、欣赏艺术美,进而发展到领悟思想政治、法纪、道德、科学等知识和欣赏思想政治美、法纪美、道德生活美等,其情感丰富、心胸宽广、思路开阔、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思想政治道德法纪心理素质不断提升,其立体完整人格得到塑造,从而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具有先进思想政治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新型人才。
(三)是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结合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之间存在着互为目的、手段和条件的内在统一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必然包含着把思想政治当作艺术品推崇的理念与目标,表现为把思想政治当作艺术加以审美感受、审美欣赏、审美追随、审美珍藏,达到思想政治与艺术的交融发展的境界;艺术中也必须有思想政治的指向和统摄,有确信思想政治内容的艺术价值的存在,自信、自豪、愉悦、幸福奔向思想政治教育和美育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艺术意境使思想政治教育生动形象、充满激情;需要借助艺术情节加以牵引指向对思想政治的接受;需要借助艺术语言的生动精确使思想政治教育充满诗意得到享受,使学生准确理解思想政治内涵;需要利用艺术手法加以烘托和确信思想政治真善美存在。同样,艺术需要思想政治的支撑,没有正确的思想政治,也不可能有艺术教育的正确积极开展,也无法体现艺术的本质力量。总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的结合,能避免思想政治教育因缺乏艺术变得枯燥、抽象和生硬,也能克服艺术教育由于没有思想政治目的支配和决定变成没有精神实质,只有表面形式、甚至歪斜的艺术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讲艺术的依据和条件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讲艺术有理论依据、历史渊源和事实依据等。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讲艺术有唯物辩证法的哲学依据。它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的联系、全面和发展的观点。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政治观的形成和发展与其他素质培养密切依赖着,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系统工程,全面而又周密安排。其中就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具有审美宣传、审美感受、审美激荡、审美追随、审美境界攀登的思想政治教育;美育属于确信审美价值存在、彰显审美价值,创建和追随思想政治审美价值的美育。通过以思想政治为支撑,以艺术为滋养,实现它们之间的并驾齐驱、互补双赢。
研究我国教育史不难发现我国有以艺术培养思想政治道德修养的传统。从孔子、孟子、荀子到后来的一些代表人物都充分肯定了艺术对思想道德的陶冶作用。
孔子的思想集中于“礼乐”观中,他最早奠定礼乐相亲、善美相成的美学原则。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仁”不仅高于“欲仁”,也高于“好仁”。何谓“乐仁”?乐仁带有理性的社会倾向性的情感上的喜悦,已经发展到对仁的信仰。乐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情感、形成感觉、知觉再深入到人的理性,这种传达的途径与方式,是最切合人的本性的。所以孔子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在孔子的礼乐观中,意蕴着德政与艺乐、理性与情感的相携、相辅、相促的思想。孟子曾讲:“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孟子·尽心》)荀子也指出:“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易”。(《乐论》)他认为艺术具有 “美人”、“美俗”、“美政”的作用。在儒家经典《礼记·乐记》中,更是把“乐”与“礼”同视为治国方略的最高境界,谓之“礼乐并重”。
古今中外大量事实证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凡是讲艺术,效果让人惊羡。毛泽东和周恩来等领导人,领导中国人民干成了惊天动地的大事,这既缘于他们有卓越的领导才能,先进科学理念,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还缘于他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大师。凡是成功的教育者,无不讲究教育教学艺术性的。
具备讲艺术的基本条件。现在影视艺术发达,多媒体等软硬件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只要我们用心借用以及自创艺术品,能顺应和体现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讲艺术性的必然趋势,使其教育教学的内容、语言、动作、表达、课件、板书设计、组织教学的方法、策略、过程等等富有艺术性。
参考文献:
[1]颜世华.高校德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4):16~19.
[2]唐曼莲.简论毛泽东的信仰教育艺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8):50-53.
课题:
该文系湖南民族职业学院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题:《大学生法律意识与法律精神培养研究》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