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店开设“咖啡铺”
和“阅读阅览台”
统计数据表明,美国的出版机构多达2900余家,雇员近70万人,堪称世界之最。至于书店,则不计其数。然而,几乎垄断了全国图书市场的大的分销商家只有4个。其中“巴诺书店”实力最为雄厚,旗下巴诺分店630家,B·Dalton书店245家,Game Stop视频游戏和娱乐软件商店1309家,可以号称美国乃至全球最大的连锁书店企业。
凡是到过“巴诺书店”的人,无不对它的人性化服务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书架分门别类,把图书分成青少年类,成人类、大学类、科技类、大众市场类、商业类和邮寄直销类,充分满足了各种文化层次和不同职业读者的需求,为人们迅速快捷地买到想要的图书提供了方便。即使不买书,在优雅美妙音乐的陪伴下逛一逛,也乐趣无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店里的“咖啡铺”和“阅读阅览台”,它们已成为读者趋之若鹜的好去处。在书店一角的“咖啡铺”,人们一边抿着香气沁人的咖啡,一边津津有味地读书,吮吸着知识的养分。有时在周末的夜晚,当地的小乐队会前来助兴。一些自发成立的读书会也定期在“咖啡铺”里活动,成员们聚集在一起,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推荐自己读过的好书,充满着热烈友好的研讨气氛。“阅读阅览台”设在书店的另一个角落里,它设备齐全,布置考究。每人有一个座位,前面装着一盏可以调控亮度的台灯。一位经常光顾的读者高兴地说“到‘巴诺书店’读书,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图书馆在显要位置设立
“儿童专区”
美国人以书为伴,读书为乐。漫步在草地上,走进咖啡馆里,甚至在游泳池旁,经常可以遇见手不释卷的人。公共图书馆在美国可以说是星罗棋布,以州为中心,逐级下设,市、社区和学校都有自己的图书馆。馆内藏书丰富,有完备的电子查询系统,进行着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各图书馆之间可以互通有无,为读者找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以华盛顿及其周边地区为例,遍布着包括国会图书馆在内的大大小小的图书馆,它们已成为市民最愿意去的地方。
在美国的每一个图书馆里,都开设有“儿童专区”。它们面积各不一样,但全占据着馆内最引人注目的位置。书架上的图书按照年龄特点排列,从幼儿到青春期少年,应有尽有。为了照顾到儿童们的身体发育情况,除了配备有数量很少的低矮桌椅之外,绝大部分“座位”都是地毯。孩子们看书的样子千姿百态,或坐着念,或卧倒来看,或边爬行边读书。为了帮助小家伙们解答疑难问题,“儿童专区”还有前来志愿服务的老太太。他们热情洋溢,态度和蔼,知识渊博,并且分文不取,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时至今日,从小就着手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美国人的教育理念之一。不少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小孩,在咿呀学语时就被抱进了图书馆。对于那些年龄太小的“小毛头”来说,只是把书抓在手上,翻来覆去地摆弄着,根本谈不上在看书。然而他们的父母却认为,在图书馆的地毯上爬得多了,时间呆长了,由于潜移默化,读书就很容易逐渐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儿童的眼里,读书将变得不再辛苦,没有必要正襟危坐,实际上是一种快乐有趣的事情。那些从会吃饭起就会读书的孩子,不少在念小学的时候,就能够像模像样地查阅资料写小论文了。“说心里话,我十分感谢图书馆。”一位家长动情道,“是它设的‘儿童专区’,让我的孩子插上了读书的‘翅膀’。”
“图书馆旅馆”
为客人提供精神享受
你听说过“图书馆旅馆”吗?在纽约市的麦迪逊大道就有一家。这个挂着299号门牌的旅馆闹中取静,别具一格,在当地远近闻名。尽管对于一般人来说,每晚2∞多美元的房价难以承受,然而却要常常排队才能预订到房间。在别人问起为何把旅馆命名为“图书馆旅馆”时,老板解释说,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来在于旅馆的地理位置,它与世界一流的纽约公共图书馆和摩根图书馆近在咫尺,只有数百米远二来是旅馆的建筑年代久远,百年沧桑,古朴典雅的外部装饰和周围的学术气氛十分吻合。
“图书馆旅馆”可以说是名副其实,大厅里沿着墙壁摆放着两排巨大的书架,上面陈列的图书发出浓郁的书香气。旅客办理入住手续的服务台,看上去更像是图书馆的还书处。它一共有60个“藏书室”,旅客走进预订的“藏书室”,实际上是到了客房。最为奇妙的是,每个“藏书室”各有不同,都是以世界上某位作家为主题。旅客能从房间精心的布置中联想到作家著名作品中的情节和警句,从而引起美好的遐想。在2楼、4楼和12楼,分别设有“阅览室”、“写作屋”和“会议厅”,里面宽敞明亮,干净整洁。旅客可以舒适地读书、写作和交流读书心得,气氛与在纽约公共图书馆里没有两样。服务员随时送来咖啡、茶水或点心,真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温馨感觉。
“图书馆旅馆”从2000年8月正式开业以来,一直生意兴隆,顾客盈门。客房入住率平均达到85%。投宿的客人大部分是企业家,另外有少部分专家学者。一位常来住宿的经理感慨地说:“身处纽约这样高度商业化的繁华市区,每当住进布满书架、图书、杂志和报纸的客房内,坐在壁炉旁手捧着一本书,顿时会有一种被知识和文化充实了的满足,少了谈论金钱和利润的兴趣,似乎得到了某种解脱,格外轻松和快乐。”
有声读物改变着阅读的概念
吉姆·哈里斯是一位美国电脑程序员,今年53岁。他去年虽然只阅读了4本书,但是“听”过的书却多达54本。无论候诊、吃饭、做家务,还是开车、爬楼梯,他都在听书,因此被同事起了个“书虫”的绰号。据他自己介绍,自从大学毕业以来,还从未像去年那样“读”过那么多的书。
目前在美国,有8000万人利用上下班的开车时间欣赏有声读物,平均每周有三四个小时。这样累计起来,一年听完20本大部头绰绰有余。有声读物不仅可以使每天驱车往返于住所与办公室的上班族受益无穷,而且还能让那些外出旅行的观光客和身居医院以及疗养所的病人随时都有书可听。更方便的是,人们在煮饭炒莱、油漆房屋甚至慢跑时,也能见缝插针,津津有味地“读”这类图书。
“有声书籍让我们这些平常没有时间但是喜欢读书的人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也能够‘读’书,来一个忙里偷闲,真可以算是一举两得。”哈理斯高兴地说,“虽然干体力活时,我们的双手和眼睛忙个不停,但是心里却闲着,能趁机听上几段故事,真是妙不可言,乐趣无穷。”
时至今日,钟情于有声图书的美国人越来越多,对其推崇备至的赞美声与日俱增。许多大出版商组织力量,出版了用盒式磁带录制的古典名著和畅销书的节略本;为满足顾客需求,书店开办了销售有声图书的业务;图书馆备有出借的有声读物,颇受读者欢迎;一种以函租有声图书为经营方式的公司应运而生,生意十分火 爆。由于有声读物能让图书充满魅力,使人饱尝“耳”福,因此备受广大读者的青睐和好评。可以预料,美国人的“听书热”将会持续下去,并且不断升温。
纽约成为“购书者的天堂”
在美国,各种各样的书店遍布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有趣的是,在大超级商场和食品杂货店里,也有图书出售。然而新出版的图书售价贵得吓人,大部20美元一本,有的甚至高达100美元以上,令人不敢问津。可是对于有经验的购书者来说,只要不是想在图书刚刚出版销售时表现自己的迫不及待或者出手大方的话,就完全可以在日后的折价时买到自己所需要的书。以印刷讲究,装帧精美的《美国的鸟类》(Birds in America)为例,刚出版发行时售价80多美元。但现在,这本多达1000余页的大部头不到10美元就可以买到。
从这方面来讲,纽约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购书者的天堂”。在这个世界大都市里,任何图书在出版之后的半年或一年里如果销售不出去的话,将会大幅度地削价处理,有的连原价的10%还不到。说起来也许令人难以置信,在大削价的时候,一些图书甚至比废纸还要更便宜,走运的顾客可以买到一大袋子。可是在削价之前,同样的钱只能买到一本当时的畅销书。正因为如此,不少美国人特别是手头拮据的学生,总是在新书出版了一年半载之后才去光顾书店,希望以较少的钱买到自己需要的书。
美国的书店都很宽敞,里面设有桌椅,供读者坐下来看书歇息。不少中小学生放学后也到书店来,在少儿书刊处读书写作业,等候父母来接自己回家。书店里还有咖啡屋,人们可以边饮用边看书。许多书店颇具规模,还有连锁店。
露天书店尤其引人注目,吸引着大批顾客。以欧海小镇上的巴特露天书店为例,呈大回字形。外圈的四周为人来人往的马路和人行道,内圈的四周是一排房子,中间一个露天大院。一棵百年古树屹立在院中,一圈长条椅环绕着古树,旁边还摆放有其它桌椅,读者可以在树阴下悠然自得地阅读小憩。在院中内圈屋子的里里外外,层层书架排列有序,各类图书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书店营业时间从上午10时到下午5时,即使下班后,外圈架子上的书也可以被投币自取。读者想要买哪本书,只需按书上的标价将钱投入箱内,就可以把书取走。
和“阅读阅览台”
统计数据表明,美国的出版机构多达2900余家,雇员近70万人,堪称世界之最。至于书店,则不计其数。然而,几乎垄断了全国图书市场的大的分销商家只有4个。其中“巴诺书店”实力最为雄厚,旗下巴诺分店630家,B·Dalton书店245家,Game Stop视频游戏和娱乐软件商店1309家,可以号称美国乃至全球最大的连锁书店企业。
凡是到过“巴诺书店”的人,无不对它的人性化服务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书架分门别类,把图书分成青少年类,成人类、大学类、科技类、大众市场类、商业类和邮寄直销类,充分满足了各种文化层次和不同职业读者的需求,为人们迅速快捷地买到想要的图书提供了方便。即使不买书,在优雅美妙音乐的陪伴下逛一逛,也乐趣无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店里的“咖啡铺”和“阅读阅览台”,它们已成为读者趋之若鹜的好去处。在书店一角的“咖啡铺”,人们一边抿着香气沁人的咖啡,一边津津有味地读书,吮吸着知识的养分。有时在周末的夜晚,当地的小乐队会前来助兴。一些自发成立的读书会也定期在“咖啡铺”里活动,成员们聚集在一起,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推荐自己读过的好书,充满着热烈友好的研讨气氛。“阅读阅览台”设在书店的另一个角落里,它设备齐全,布置考究。每人有一个座位,前面装着一盏可以调控亮度的台灯。一位经常光顾的读者高兴地说“到‘巴诺书店’读书,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图书馆在显要位置设立
“儿童专区”
美国人以书为伴,读书为乐。漫步在草地上,走进咖啡馆里,甚至在游泳池旁,经常可以遇见手不释卷的人。公共图书馆在美国可以说是星罗棋布,以州为中心,逐级下设,市、社区和学校都有自己的图书馆。馆内藏书丰富,有完备的电子查询系统,进行着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各图书馆之间可以互通有无,为读者找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以华盛顿及其周边地区为例,遍布着包括国会图书馆在内的大大小小的图书馆,它们已成为市民最愿意去的地方。
在美国的每一个图书馆里,都开设有“儿童专区”。它们面积各不一样,但全占据着馆内最引人注目的位置。书架上的图书按照年龄特点排列,从幼儿到青春期少年,应有尽有。为了照顾到儿童们的身体发育情况,除了配备有数量很少的低矮桌椅之外,绝大部分“座位”都是地毯。孩子们看书的样子千姿百态,或坐着念,或卧倒来看,或边爬行边读书。为了帮助小家伙们解答疑难问题,“儿童专区”还有前来志愿服务的老太太。他们热情洋溢,态度和蔼,知识渊博,并且分文不取,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时至今日,从小就着手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美国人的教育理念之一。不少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小孩,在咿呀学语时就被抱进了图书馆。对于那些年龄太小的“小毛头”来说,只是把书抓在手上,翻来覆去地摆弄着,根本谈不上在看书。然而他们的父母却认为,在图书馆的地毯上爬得多了,时间呆长了,由于潜移默化,读书就很容易逐渐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儿童的眼里,读书将变得不再辛苦,没有必要正襟危坐,实际上是一种快乐有趣的事情。那些从会吃饭起就会读书的孩子,不少在念小学的时候,就能够像模像样地查阅资料写小论文了。“说心里话,我十分感谢图书馆。”一位家长动情道,“是它设的‘儿童专区’,让我的孩子插上了读书的‘翅膀’。”
“图书馆旅馆”
为客人提供精神享受
你听说过“图书馆旅馆”吗?在纽约市的麦迪逊大道就有一家。这个挂着299号门牌的旅馆闹中取静,别具一格,在当地远近闻名。尽管对于一般人来说,每晚2∞多美元的房价难以承受,然而却要常常排队才能预订到房间。在别人问起为何把旅馆命名为“图书馆旅馆”时,老板解释说,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来在于旅馆的地理位置,它与世界一流的纽约公共图书馆和摩根图书馆近在咫尺,只有数百米远二来是旅馆的建筑年代久远,百年沧桑,古朴典雅的外部装饰和周围的学术气氛十分吻合。
“图书馆旅馆”可以说是名副其实,大厅里沿着墙壁摆放着两排巨大的书架,上面陈列的图书发出浓郁的书香气。旅客办理入住手续的服务台,看上去更像是图书馆的还书处。它一共有60个“藏书室”,旅客走进预订的“藏书室”,实际上是到了客房。最为奇妙的是,每个“藏书室”各有不同,都是以世界上某位作家为主题。旅客能从房间精心的布置中联想到作家著名作品中的情节和警句,从而引起美好的遐想。在2楼、4楼和12楼,分别设有“阅览室”、“写作屋”和“会议厅”,里面宽敞明亮,干净整洁。旅客可以舒适地读书、写作和交流读书心得,气氛与在纽约公共图书馆里没有两样。服务员随时送来咖啡、茶水或点心,真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温馨感觉。
“图书馆旅馆”从2000年8月正式开业以来,一直生意兴隆,顾客盈门。客房入住率平均达到85%。投宿的客人大部分是企业家,另外有少部分专家学者。一位常来住宿的经理感慨地说:“身处纽约这样高度商业化的繁华市区,每当住进布满书架、图书、杂志和报纸的客房内,坐在壁炉旁手捧着一本书,顿时会有一种被知识和文化充实了的满足,少了谈论金钱和利润的兴趣,似乎得到了某种解脱,格外轻松和快乐。”
有声读物改变着阅读的概念
吉姆·哈里斯是一位美国电脑程序员,今年53岁。他去年虽然只阅读了4本书,但是“听”过的书却多达54本。无论候诊、吃饭、做家务,还是开车、爬楼梯,他都在听书,因此被同事起了个“书虫”的绰号。据他自己介绍,自从大学毕业以来,还从未像去年那样“读”过那么多的书。
目前在美国,有8000万人利用上下班的开车时间欣赏有声读物,平均每周有三四个小时。这样累计起来,一年听完20本大部头绰绰有余。有声读物不仅可以使每天驱车往返于住所与办公室的上班族受益无穷,而且还能让那些外出旅行的观光客和身居医院以及疗养所的病人随时都有书可听。更方便的是,人们在煮饭炒莱、油漆房屋甚至慢跑时,也能见缝插针,津津有味地“读”这类图书。
“有声书籍让我们这些平常没有时间但是喜欢读书的人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也能够‘读’书,来一个忙里偷闲,真可以算是一举两得。”哈理斯高兴地说,“虽然干体力活时,我们的双手和眼睛忙个不停,但是心里却闲着,能趁机听上几段故事,真是妙不可言,乐趣无穷。”
时至今日,钟情于有声图书的美国人越来越多,对其推崇备至的赞美声与日俱增。许多大出版商组织力量,出版了用盒式磁带录制的古典名著和畅销书的节略本;为满足顾客需求,书店开办了销售有声图书的业务;图书馆备有出借的有声读物,颇受读者欢迎;一种以函租有声图书为经营方式的公司应运而生,生意十分火 爆。由于有声读物能让图书充满魅力,使人饱尝“耳”福,因此备受广大读者的青睐和好评。可以预料,美国人的“听书热”将会持续下去,并且不断升温。
纽约成为“购书者的天堂”
在美国,各种各样的书店遍布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有趣的是,在大超级商场和食品杂货店里,也有图书出售。然而新出版的图书售价贵得吓人,大部20美元一本,有的甚至高达100美元以上,令人不敢问津。可是对于有经验的购书者来说,只要不是想在图书刚刚出版销售时表现自己的迫不及待或者出手大方的话,就完全可以在日后的折价时买到自己所需要的书。以印刷讲究,装帧精美的《美国的鸟类》(Birds in America)为例,刚出版发行时售价80多美元。但现在,这本多达1000余页的大部头不到10美元就可以买到。
从这方面来讲,纽约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购书者的天堂”。在这个世界大都市里,任何图书在出版之后的半年或一年里如果销售不出去的话,将会大幅度地削价处理,有的连原价的10%还不到。说起来也许令人难以置信,在大削价的时候,一些图书甚至比废纸还要更便宜,走运的顾客可以买到一大袋子。可是在削价之前,同样的钱只能买到一本当时的畅销书。正因为如此,不少美国人特别是手头拮据的学生,总是在新书出版了一年半载之后才去光顾书店,希望以较少的钱买到自己需要的书。
美国的书店都很宽敞,里面设有桌椅,供读者坐下来看书歇息。不少中小学生放学后也到书店来,在少儿书刊处读书写作业,等候父母来接自己回家。书店里还有咖啡屋,人们可以边饮用边看书。许多书店颇具规模,还有连锁店。
露天书店尤其引人注目,吸引着大批顾客。以欧海小镇上的巴特露天书店为例,呈大回字形。外圈的四周为人来人往的马路和人行道,内圈的四周是一排房子,中间一个露天大院。一棵百年古树屹立在院中,一圈长条椅环绕着古树,旁边还摆放有其它桌椅,读者可以在树阴下悠然自得地阅读小憩。在院中内圈屋子的里里外外,层层书架排列有序,各类图书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书店营业时间从上午10时到下午5时,即使下班后,外圈架子上的书也可以被投币自取。读者想要买哪本书,只需按书上的标价将钱投入箱内,就可以把书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