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每读到杜甫的“家书抵万金”,总会有一种很复杂的感情。除了对诗人的深深同情以外,更多的是对书信的一种牵挂。
中学语文教材可能也是与时俱进。书信,上个世纪的教材作为必学的内容来安排,而且关于书信的考试题也频频出现。后来渐渐成了摆设的应用文课外资料,不作任何学习要求。现在干脆不提了。
不过也是,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书信越来越被淡忘了。朋友远离,亲人外出,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便及时地报了平安。书信,似乎成了彼此不愿捡起的麻烦。
而我不同,我对书信有偏爱,而且自认为不是抱残守缺。孩子上大学的时候,我给她配了手机,第二年还买了电脑,几乎可以随时联系。但是,我有一条很古板的要求:无论出现什么情况,每月一封家书少不得。孩子不敢违命,6年以来,一直坚持。我将孩子的回信编号整理,孩子的成长信息几乎都是从家书中发现的。想孩子的时候,将家书翻出来,重复阅读,心里很温暖。尽管电话能直接听到彼此的声音,但是,我收到一封孩子的信远比接到孩子的电话高兴。
因此有人说,书信,是语言文化的精髓之一。林觉民的《绝命书》,鲁迅写给母亲的家书,毛泽东写给老师的信件,无不让人在书信的魅力中感受人间真情,受到高尚思想的熏陶。
书信的魅力,是所有的现代工具无法替代的。
其一,书信与中国文明一样久远。
有人把远古的神话命名为“口耳相传的书信”;把先人结绳记数命名为“留给自己的书信”;把山岩上的形象数字命名为“形象的书信”;把甲骨文命名为“留给后代的书信”;把写在竹简上,先是用绳扎,再用封泥封,之后又在封泥上盖上印章的书信命名为“最早的防伪书信”。
东汉蔡伦发明了被誉为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为书信大行天下提供了便利条件。无论是文人士大夫还是布衣百姓,都把书信作为相互沟通、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但那时交通并不发达,写完了信,或亲自送去,或托人捎去,若相距遥远,书信在路上走个一年半载也是常事。于是人们羡慕水中的游鱼、天空的飞雁,把思念寄托于碧波水府、白云天幕,图的是一个快字。随着实际需要,于是就有了专门送信的信使,专门为信使驻马休息的驿站。那时的驿站信使都是官方的,因为皇帝要延伸皇权,下达政令。往往是一道圣旨,便是快马接力,昼夜兼程。不管怎样,那时信使和驿站的主要功用还是传输信息。从有了文字,有了纸张,书信变成了通信联络的重要手段。书信也就成为延续几千年文明史、传承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因此,书信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
其二,书信与家一样温暖。
有一位飘泊在外的游子说:在我的心中,家书与家一样温暖。也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有个女学生,生日啥礼物都不要,就要男朋友给她亲笔写封信,还要到邮局寄给她。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张小元觉得这个例子可以说明,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人早已忘了写信这种沟通情感的方式,但同时也有一部分人是非常怀念书信带给我们的温暖的。
张教授认为,传统家书作为中华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学、美学、书法、礼仪、邮政、包装、纸张等文化的综合载体。千百年来,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维系着人间的亲情,展示了个性的光芒,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多少年前,少女羞涩地在家门前等待邮递员送来心上人的信笺,母亲静静地期盼着儿子的信何时能到家,家书带给我们浪漫和温暖的想象。
“在通讯便捷的同时,我们的情感其实在贬值。”就以发短信为例,我每次节日都要收到很多短信,特别是碰上春节、元旦、中秋、教师节这些美好的日子,短信如雪片般飞来。但我往往是看一条,回复一下,立马删掉,保留下来的很少。其大部分都是转发的,有时一条相同的信息收到几次。这还有什么真情实感,还有什么保留的必要。我可以这样肯定地说:没认真学过书信知识的人,短信也不会动人,最多叫做一种游戏。
因此,张教授还认为:“现代社会亲情、爱情、友情日趋淡薄,人与人之间好像总是隔了一层膜,亲笔写的书信给人的感觉总是更真实、醇厚,而短信、电子邮件等由机器敲出的字符多少显得冷漠。”
国学大师季羡林倡议:“抢救民间家书,就是传承家书文化,守护亲情家园,用亲情的力量维系家庭的和谐,共建和谐社会。”
其三,书信与美酒一样值得珍藏。
书信的收藏,不依赖任何媒体。它收藏简单,耐久,就像美酒一样,越久越香醇。像傅雷家书、苏霍姆林斯基的家书,现在已成为教育孩子的读本,其作用远远超出当初作者给儿子和女儿的教育了。其中讲的许多为人处世、劝学求知、修身养性的道理,受益不是一人,而是一代又一代人。
更有《古文观止》,选取的历代书信精品达20多篇。书信也是文人间无拘无束发表高论的一种文体,像白居易的《与元九书》、司空图的《与李生论诗书》、袁枚的《答沈大宗伯论诗文》等,都是用书信体写成的精彩论文,其文献价值远远超出朋友间的一般讨论与问候。
纸质书信虽然没有电子书信便捷快速,但更具人文关怀与感情魅力。借助纸笔向亲人倾诉真情,与友人交流学习心得、工作经验、生活感受,比电子书信要真切、理性得多。在现代人亲笔书信越来越少的情况下,纸质书信将成为稀有资源而更显珍贵,因此也极具收藏价值。
其四,书信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媒体。
书信用于教育,其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有一位老师,碰到一位问题学生,多次谈心效果都不明显。偶尔一次,发现了学生夹在作业本中的字条,于是也随即用书信的形式开始与他交流,一段时间后,那学生“成绩名列前茅,普通话水平也提高得很快,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赢得了同学们的称赞,老师的好评”(那位问题学生的老师的总结)。
不管教材上有没有书信的内容,我都会教学生写书信,并且是跟语文活动一起进行,达到一声两歌的目的。那就是,首先告诉学生书写格式和要求,然后让每位学生给老师写信,包括信封的书写。书写格式正确的,我一一回复;书写格式有问题的,包括署名或者少写日期等等,只要有一项不合格,就原件退回。学生都喜欢看看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或者希望,所以他们会很认真地完成这项语文作业。没有得到老师回信的同学,拿着自己的原件找同学分析,找出问题,进行纠正,直到达到要求,老师回信为止。这样教学的结果是:学生重视了写纸质书信,而且写电子邮件甚至短信的时候,都有使用书信格式的习惯。尤其还可以达到育人的目的,平时不好说的话,没有机会说的话,都在书信里面交流,学生没有顾虑,教师用语因为经过了考虑,也相对文明谦和,学生更容易接受。这利于增进师生感情,利于教学,利于育人。
眼见着书信“无可奈何花落去”,我真的希望:语文教学,能给书信一席之地。这也算是拯救一种文明或者文化吧。
(作者单位:浏阳一中)
中学语文教材可能也是与时俱进。书信,上个世纪的教材作为必学的内容来安排,而且关于书信的考试题也频频出现。后来渐渐成了摆设的应用文课外资料,不作任何学习要求。现在干脆不提了。
不过也是,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书信越来越被淡忘了。朋友远离,亲人外出,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便及时地报了平安。书信,似乎成了彼此不愿捡起的麻烦。
而我不同,我对书信有偏爱,而且自认为不是抱残守缺。孩子上大学的时候,我给她配了手机,第二年还买了电脑,几乎可以随时联系。但是,我有一条很古板的要求:无论出现什么情况,每月一封家书少不得。孩子不敢违命,6年以来,一直坚持。我将孩子的回信编号整理,孩子的成长信息几乎都是从家书中发现的。想孩子的时候,将家书翻出来,重复阅读,心里很温暖。尽管电话能直接听到彼此的声音,但是,我收到一封孩子的信远比接到孩子的电话高兴。
因此有人说,书信,是语言文化的精髓之一。林觉民的《绝命书》,鲁迅写给母亲的家书,毛泽东写给老师的信件,无不让人在书信的魅力中感受人间真情,受到高尚思想的熏陶。
书信的魅力,是所有的现代工具无法替代的。
其一,书信与中国文明一样久远。
有人把远古的神话命名为“口耳相传的书信”;把先人结绳记数命名为“留给自己的书信”;把山岩上的形象数字命名为“形象的书信”;把甲骨文命名为“留给后代的书信”;把写在竹简上,先是用绳扎,再用封泥封,之后又在封泥上盖上印章的书信命名为“最早的防伪书信”。
东汉蔡伦发明了被誉为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为书信大行天下提供了便利条件。无论是文人士大夫还是布衣百姓,都把书信作为相互沟通、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但那时交通并不发达,写完了信,或亲自送去,或托人捎去,若相距遥远,书信在路上走个一年半载也是常事。于是人们羡慕水中的游鱼、天空的飞雁,把思念寄托于碧波水府、白云天幕,图的是一个快字。随着实际需要,于是就有了专门送信的信使,专门为信使驻马休息的驿站。那时的驿站信使都是官方的,因为皇帝要延伸皇权,下达政令。往往是一道圣旨,便是快马接力,昼夜兼程。不管怎样,那时信使和驿站的主要功用还是传输信息。从有了文字,有了纸张,书信变成了通信联络的重要手段。书信也就成为延续几千年文明史、传承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因此,书信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
其二,书信与家一样温暖。
有一位飘泊在外的游子说:在我的心中,家书与家一样温暖。也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有个女学生,生日啥礼物都不要,就要男朋友给她亲笔写封信,还要到邮局寄给她。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张小元觉得这个例子可以说明,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人早已忘了写信这种沟通情感的方式,但同时也有一部分人是非常怀念书信带给我们的温暖的。
张教授认为,传统家书作为中华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学、美学、书法、礼仪、邮政、包装、纸张等文化的综合载体。千百年来,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维系着人间的亲情,展示了个性的光芒,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多少年前,少女羞涩地在家门前等待邮递员送来心上人的信笺,母亲静静地期盼着儿子的信何时能到家,家书带给我们浪漫和温暖的想象。
“在通讯便捷的同时,我们的情感其实在贬值。”就以发短信为例,我每次节日都要收到很多短信,特别是碰上春节、元旦、中秋、教师节这些美好的日子,短信如雪片般飞来。但我往往是看一条,回复一下,立马删掉,保留下来的很少。其大部分都是转发的,有时一条相同的信息收到几次。这还有什么真情实感,还有什么保留的必要。我可以这样肯定地说:没认真学过书信知识的人,短信也不会动人,最多叫做一种游戏。
因此,张教授还认为:“现代社会亲情、爱情、友情日趋淡薄,人与人之间好像总是隔了一层膜,亲笔写的书信给人的感觉总是更真实、醇厚,而短信、电子邮件等由机器敲出的字符多少显得冷漠。”
国学大师季羡林倡议:“抢救民间家书,就是传承家书文化,守护亲情家园,用亲情的力量维系家庭的和谐,共建和谐社会。”
其三,书信与美酒一样值得珍藏。
书信的收藏,不依赖任何媒体。它收藏简单,耐久,就像美酒一样,越久越香醇。像傅雷家书、苏霍姆林斯基的家书,现在已成为教育孩子的读本,其作用远远超出当初作者给儿子和女儿的教育了。其中讲的许多为人处世、劝学求知、修身养性的道理,受益不是一人,而是一代又一代人。
更有《古文观止》,选取的历代书信精品达20多篇。书信也是文人间无拘无束发表高论的一种文体,像白居易的《与元九书》、司空图的《与李生论诗书》、袁枚的《答沈大宗伯论诗文》等,都是用书信体写成的精彩论文,其文献价值远远超出朋友间的一般讨论与问候。
纸质书信虽然没有电子书信便捷快速,但更具人文关怀与感情魅力。借助纸笔向亲人倾诉真情,与友人交流学习心得、工作经验、生活感受,比电子书信要真切、理性得多。在现代人亲笔书信越来越少的情况下,纸质书信将成为稀有资源而更显珍贵,因此也极具收藏价值。
其四,书信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媒体。
书信用于教育,其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有一位老师,碰到一位问题学生,多次谈心效果都不明显。偶尔一次,发现了学生夹在作业本中的字条,于是也随即用书信的形式开始与他交流,一段时间后,那学生“成绩名列前茅,普通话水平也提高得很快,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赢得了同学们的称赞,老师的好评”(那位问题学生的老师的总结)。
不管教材上有没有书信的内容,我都会教学生写书信,并且是跟语文活动一起进行,达到一声两歌的目的。那就是,首先告诉学生书写格式和要求,然后让每位学生给老师写信,包括信封的书写。书写格式正确的,我一一回复;书写格式有问题的,包括署名或者少写日期等等,只要有一项不合格,就原件退回。学生都喜欢看看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或者希望,所以他们会很认真地完成这项语文作业。没有得到老师回信的同学,拿着自己的原件找同学分析,找出问题,进行纠正,直到达到要求,老师回信为止。这样教学的结果是:学生重视了写纸质书信,而且写电子邮件甚至短信的时候,都有使用书信格式的习惯。尤其还可以达到育人的目的,平时不好说的话,没有机会说的话,都在书信里面交流,学生没有顾虑,教师用语因为经过了考虑,也相对文明谦和,学生更容易接受。这利于增进师生感情,利于教学,利于育人。
眼见着书信“无可奈何花落去”,我真的希望:语文教学,能给书信一席之地。这也算是拯救一种文明或者文化吧。
(作者单位:浏阳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