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课本剧”作为英语教学活动的形式之一,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本文将以网络空间教学为背景,探索英语课本剧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新方法,构建对大学英语教学和考试多元化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问题提出;理论依据;实践研究;实施效果
一、问题提出
“英语课本剧”是一种将某些课文或英语课外阅读材料进行加工、整理、改编成短剧的形式,供学生在课堂内外进行表演,故称之为“课本剧”。它作为英语教学活动的形式之一,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当今在网络空间教学背景下,笔者想尝试把英语课本剧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进行一次实践研究。
二、理论依据
我国著名英语教学法专家王才仁教授(王才仁,1996)曾指出,语言是一种活动,学生学习语言必须动起来——动嘴说,动手动脚,指手画脚,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三、实践研究
1.进程安排
4月选题、选拔演员、改写剧本;5月份排练、拍摄;6月份验收、评价。
2.实施过程
(1)指导选题。教师根据学生的英语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的实际基础,结合教学要求,指导选题。选择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易于激发学生兴趣。从新编实用英语1~3册中选题——邀请、电子邮件、电话交流、酒店预订、在餐馆、购物与观光、告别、求职与面试等。这些内容采用的都是典型交际用语,便于创设情境。
(2)剧本写作。学生研读学习材料,对选题内容进行初步的剧本构思,并考虑角色分工。通过试演,性格和表演能力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学习和表演中找到自己合适的角色。
剧本写作过程以各组长负责,各小组成员充分参与剧本的改写过程,集思广益。组长对小组成员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充分尊重。在剧本改写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创作剧本要以教材的原始材料为纲,切不可脱离教材和学生实际。当然,学生在教材的基础上有创意地进行了添加或删改。
(3)剧本批阅。学生剧本的构思及台词的选用,不可避免地受到学生认知和语言水平的局限,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教师对剧本进行审阅与批改,修正了一些错误。对于学生的创作,给予了认可,以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表演拍摄。学生依据教师审批过的剧本,在课后充分熟悉台词,反复排练,课本剧排练成熟后,由班上选出的摄影师进行跟踪拍摄,并上传到网络空间。
(5)观赏评价。由于课本剧的拍摄是由组长负责,全员参与的,因此,各小组都可以参与对表演的评议。在评价阶段,师生先学习评价标准,然后观赏从网络空间播放的课本剧,最后进行打分。
最后,根据各个小组的展示和得分,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本剧进行评议,将剧本创意、语言运用、语音语调、学习能力及合作精神、表演内容与技巧都进行了评议,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就感,这就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实施效果
实践表明,课本剧教学活动是以教材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好办法。
(1)改革考试形式,提高应用能力。过去学生一般较注重考试结果,而忽视语言实践过程,因而运用语言的能力不强。现在,考试形式实行多样化,一改过去“一卷定终身”的制度,将期末测试与平时测试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独立完成与小组完成相结合等,将考试变成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重要手段(陈卫红,2006)。课本剧考查的目的在于加强英语口语实际应用能力。通过课本剧教学活动,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2)改变角色定位,发挥主体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愉快的环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的能力。课本剧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建立了一种生动活泼的环境。在这一环境中,整个课本剧是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这种自由、自如的学习体验减少了学习中的紧张和焦虑的心理压力,由此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
(3)创新学习方法,培养合作精神。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托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课本剧活动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材料学习、选题和剧本改写、讨论、排练、演出和道具准备的。学生始终是在集体中从事研究性学习。所以,教师应要求每个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大家互帮互学,共同进步。事实证明,课本剧的表演形式,不仅创新学习方法,而且还能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学生的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
(4)迎合学生心理,激发学习动机。动机在英语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学生英语学得不好是因为没有强烈的英语学习动机。因此,对教师来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很重要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方面是利用学生固有的动机,如好奇心、贪玩、好动等。众所周知,课本剧表演很容易调动学生“乐学”的情绪。另一方面是所教内容要适合学生。由于课本剧的语言是台词,台词常采用简练又口语化的情景对话,既方便表演者的记忆,又使观众易于接受(王恒翠,2011),加上课本剧表演作为期末考核口语的方式之一,也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
综上所述,英语课程教学的实质是开展基于认知的交际活动(刘炜,2005)。基于教材的有组织的课本剧活动的开展能够结合课堂与课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在学习—思考—编写—演出的整合过程中认识英语、掌握英语、运用英语, 促进了不同层面学生个体的语言、人际交往、空间和自我认识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实践证明,英语课本剧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项学习英语的实践活动,作为学生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将这项活动有效地开展下去,使英语教学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许雪平.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理论基础探究[J].甘肃高师学报, 2012(1).
[2]陈嫔荣. 高职英语课堂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4).
关键词:问题提出;理论依据;实践研究;实施效果
一、问题提出
“英语课本剧”是一种将某些课文或英语课外阅读材料进行加工、整理、改编成短剧的形式,供学生在课堂内外进行表演,故称之为“课本剧”。它作为英语教学活动的形式之一,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当今在网络空间教学背景下,笔者想尝试把英语课本剧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进行一次实践研究。
二、理论依据
我国著名英语教学法专家王才仁教授(王才仁,1996)曾指出,语言是一种活动,学生学习语言必须动起来——动嘴说,动手动脚,指手画脚,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三、实践研究
1.进程安排
4月选题、选拔演员、改写剧本;5月份排练、拍摄;6月份验收、评价。
2.实施过程
(1)指导选题。教师根据学生的英语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的实际基础,结合教学要求,指导选题。选择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易于激发学生兴趣。从新编实用英语1~3册中选题——邀请、电子邮件、电话交流、酒店预订、在餐馆、购物与观光、告别、求职与面试等。这些内容采用的都是典型交际用语,便于创设情境。
(2)剧本写作。学生研读学习材料,对选题内容进行初步的剧本构思,并考虑角色分工。通过试演,性格和表演能力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学习和表演中找到自己合适的角色。
剧本写作过程以各组长负责,各小组成员充分参与剧本的改写过程,集思广益。组长对小组成员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充分尊重。在剧本改写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创作剧本要以教材的原始材料为纲,切不可脱离教材和学生实际。当然,学生在教材的基础上有创意地进行了添加或删改。
(3)剧本批阅。学生剧本的构思及台词的选用,不可避免地受到学生认知和语言水平的局限,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教师对剧本进行审阅与批改,修正了一些错误。对于学生的创作,给予了认可,以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表演拍摄。学生依据教师审批过的剧本,在课后充分熟悉台词,反复排练,课本剧排练成熟后,由班上选出的摄影师进行跟踪拍摄,并上传到网络空间。
(5)观赏评价。由于课本剧的拍摄是由组长负责,全员参与的,因此,各小组都可以参与对表演的评议。在评价阶段,师生先学习评价标准,然后观赏从网络空间播放的课本剧,最后进行打分。
最后,根据各个小组的展示和得分,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本剧进行评议,将剧本创意、语言运用、语音语调、学习能力及合作精神、表演内容与技巧都进行了评议,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就感,这就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实施效果
实践表明,课本剧教学活动是以教材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好办法。
(1)改革考试形式,提高应用能力。过去学生一般较注重考试结果,而忽视语言实践过程,因而运用语言的能力不强。现在,考试形式实行多样化,一改过去“一卷定终身”的制度,将期末测试与平时测试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独立完成与小组完成相结合等,将考试变成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重要手段(陈卫红,2006)。课本剧考查的目的在于加强英语口语实际应用能力。通过课本剧教学活动,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2)改变角色定位,发挥主体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愉快的环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的能力。课本剧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建立了一种生动活泼的环境。在这一环境中,整个课本剧是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这种自由、自如的学习体验减少了学习中的紧张和焦虑的心理压力,由此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
(3)创新学习方法,培养合作精神。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托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课本剧活动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材料学习、选题和剧本改写、讨论、排练、演出和道具准备的。学生始终是在集体中从事研究性学习。所以,教师应要求每个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大家互帮互学,共同进步。事实证明,课本剧的表演形式,不仅创新学习方法,而且还能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学生的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
(4)迎合学生心理,激发学习动机。动机在英语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学生英语学得不好是因为没有强烈的英语学习动机。因此,对教师来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很重要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方面是利用学生固有的动机,如好奇心、贪玩、好动等。众所周知,课本剧表演很容易调动学生“乐学”的情绪。另一方面是所教内容要适合学生。由于课本剧的语言是台词,台词常采用简练又口语化的情景对话,既方便表演者的记忆,又使观众易于接受(王恒翠,2011),加上课本剧表演作为期末考核口语的方式之一,也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
综上所述,英语课程教学的实质是开展基于认知的交际活动(刘炜,2005)。基于教材的有组织的课本剧活动的开展能够结合课堂与课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在学习—思考—编写—演出的整合过程中认识英语、掌握英语、运用英语, 促进了不同层面学生个体的语言、人际交往、空间和自我认识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实践证明,英语课本剧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项学习英语的实践活动,作为学生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将这项活动有效地开展下去,使英语教学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许雪平.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理论基础探究[J].甘肃高师学报, 2012(1).
[2]陈嫔荣. 高职英语课堂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4).